查看原文
其他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五点人 五点人快去读书 2024-07-01

前言



备考的过程中看了五六遍何老师的《社会工作理论》也好像没怎么看明白...但是我一直都想整理出一些相关的笔记,多巩固一下自己的知识基础,如果能给23及以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一些帮助就更好辽(歪:我的参考书是第一版,和第二版似乎差得有点多..等我先读完第一版再来第二版..


目前的打算是以框架为主,然后分节进行分析整理,后面的章节可能会挑一些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出来


欢迎愿意点进来看完的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建议!(直接私戳我或者公众号后台!


已更新章节: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其他章节会慢慢更完的!




整体框架

虽然同样是心理学相关,但是第四章又要比第三章难懂一些;首先是因为很多人虽然不学心理学,但弗洛伊德应该是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其次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相对不常见(而且何老师坚持用英文名字表述...小菜鸡查的有点心累),其中的概念也更抽象


ps:自我心理学与自体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强调案主的优势和自我适应,而自体心理学认为关系中的镜映可以推动自身的发展

    自我:ego  工具(mind)

    自体:self  主体、真我(soul)



前言

这一部分通过灰姑娘的案例来解释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之间观点的不同


与精神分析相比,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更加注重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尽管这个“环境”还比较狭隘,只关注到了重要他人;但其理论发展趋势仍然是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相符的



第一节

从这一章开始介绍了很多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因为还是偏心理学的,所以个人觉得了解即可。


因为客体关系心理学强调母婴关系,因此书上的介绍都是以母婴为例,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补充一点网络资料


梅兰妮·克莱茵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虽然克莱茵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架构,她始终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基本上奠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在一些方向上有所不同。


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模型不含任何生物学上的强调, 完全是心理学角度的, 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作“纯粹”的客体关系理论。


温尼科特认为母亲是环境的一部分,身为儿童的照顾者,重要的是提供能促进发展的环境。不同于克莱茵仍保留弗洛依德提出的本能驱力,温尼科特将儿童自我建构提升至社会化层次、乃至文化领域的影响。


马勒把客体关系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心理诞生是一个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婴儿心理诞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建立客体恒久性。(第二节有解释)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精神分析,但在如何看待患者-治疗师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师保持与患者的情感距离,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患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而在自体心理学中,治疗师使用共情来获得患者的信任。


自体心理学可以划为三期:前自体心理学时期——经典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时期;自体心理学时期——科胡特创始发展自体心理学时期;后自体心理学——科胡特逝世之后,自体心理学走向百花齐放的成熟时期,这包括主体间思想、双元对话、社会建构主义等等各色新发展。



第二节

(第二节主要是介绍本章节理论的主要概念。个人感觉只有部分需要记忆一下,其他的都是多看多读(能看懂就不错了(bushi


客体

与个体在外部互动的重要他人形象,包括真实的客体和幻想的客体


分离——个体化

分离:儿童可以把自己跟母亲和其他人区分开

个体化: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

包括三个阶段:正常的孤独型阶段

正常的共生阶段

分离与个体化(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亚阶段、客体恒定亚阶段)


自身客体

也可以说是自体客体,是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


自身客体移情

从别人提供的体验中得到可以促进自我发展的经验,包括三部分:

    理想化移情关系:科胡特把理想化看作早期自恋中最重要的方面,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提供了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中包含了来自理想他人的冷静、力量、智慧和美德。

    另我/双生移情关系:在早期发展阶段中感到与他人相似的需要,个人成长后,会变得能够接受与他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件事。

    镜像/夸大移情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反映了自体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自体尊重。镜像需要被称为夸大表现癖的需求,因为它们支持婴孩关于"我是完美的,且你爱我"的概念。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种回应并确认儿童在活力、伟大与完美上的天生意识。


蜕变性内化

是成长的过程机制。通过这个机制,病人能够内化所需要的自身客体的功能,并获取缺失的自体结构。科胡特将这一机制区分成两个步骤,首先必须在自体和自身客体之间建立基本的同理联结,其次必须要有能被处理的且非创伤性的同理失败,即恰到好处的挫折。(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一些可以促进成长的挫败)


恰到好处的挫折

当自体客体被需要却又不可得时,就会造成自体的潜在问题,这被称为“挫折”。可以忍受的失望,促使内在心理结构的建立,可以为自我安抚提供基础。



第三节

第三节基本都是从实践原则、评估、专业关系和干预技巧展开。个人认为,只要理解了每章节的理论,这一节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换了个表述...(好像是一句废话。。)


虽然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的实践原则都列了很多条,但都是按照理论逻辑来的

eg.客体关系心理学:个体早期没有体验到好的客体——导致了一些问题——在良好环境中修正病态的客体关系


评估部分,与心理动力学派以往的评估不同,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评估更加注重环境,也强调案主的自我意识——动机与期望


由于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干预的核心都在于利于治疗的环境,所以在专业关系上,助人者要在自身、地点等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情境


干预技巧:

澄清

个案工作的主要技巧之一。是指把案主模糊不清的信息或陈述作更详细的解释,使得信息更加清楚、具体、深入。


解释

让案主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修通

领悟的巩固和扩大。助人者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第四节

贡献与局限归根到底也是从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来说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刻意记忆,主要把理论内容和特点把握之后,就能编了(bushi


此外,每个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也是和社工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相对应的,因此把握好整体的理论发展阶段和四个范式,也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理论哪里好、哪里不足了


贡献大部分都是前几节提过的优点和进步,局限可以从后几章其他理论的进步发展来思考(毕竟有不足才有发展不是hh)



其他

本章需要注意的概念:


客体关系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客体、自体、分离-个体化、自体客体、自体客体移情、蜕变性内化、恰到好处的挫折、澄清


非常感谢你愿意看到这里

编辑 | 五点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