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有选择困难症吗?| 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 四要和它们的“朋友们” | 圣严法师的四要

愚千一 愚千一 2023-02-28

继程法师画作)

圣严法师的四要

圣严法师在生活佛法中,提出过一个“四要”的通用原则,用来区分所追求的东西是否是合情合理,从而减少“不合情理”的“欲望”,最终达到减少烦恼的目的。

这“四要”是:需要、想要、能要、该要。圣严法师这样说:“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

需要的东西是指,支撑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品,即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其次也包括学习和工作时所需要的工具,如电脑,手机等。这些是必需品的意思是说,缺少了这些就没法办法生活,工作和学习了。

其次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再扩大一些,如为了效率,淘汰了一部使用五年的旧手机,替换了一台已经使用了八年的电脑。或者把手动的工具换成了自动的工具,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的东西的档次也会有相应的提高,这依然是合情合理的范围了。

如果所追求的东西,虽然超过了实际上的需要,但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且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以世俗生活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依然是合理的,因为这并不会增加什么烦恼。如果可以合理地追求更好的生活,更高的品质,这种追求不仅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了。

但如果所追求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经济范围,能力范围,但又时常羡慕它,追求它,常常陷入一种“求不得”的失落和遗憾当中,或因此产生嫉妒、怨恨的情绪,为何别人可以有,而我不能有,为何某某就行,我不行…… 等等这样的焦虑,忧郁等烦恼当中时,就应该十分谨慎地审视一下这个追求的合理性了,它是不是 —— 单纯想要的东西,且是不切实际的欲望了。

对于这样不切实际且产生大量负面情绪的 —— “想要的东西”时,就应该果然纠正它,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尤其是在冷静下来后,再经过客观和理性的分析,肯定了这就是不切实际的“想要”时,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它了。

个人的运用 —— 如何不再当买买买的“剁手党”

正如上文介绍的一样,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来说,只要听到了 —— 想要的和需要的 —— 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差不多知道该如何取舍了,并不需要再去深入理解它们的意义就可以在日常中得以实践了。所以,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如在消费上遇到犹豫不决的情况时,我就会想到 —— 这是需要的还是想要的,如果是需要的,那就果断消费了。

如果是想要的,就可以考虑放弃了,这里说的是“考虑”,因为实际情况里面,“欲望”还会存在,所以我经常的做法是 —— 那就先等几天再说。对于一时冲动的消费来说,往往过了几天之后,都想不起来了,这就相当于是放弃了。当然,对于一些东西,也还是会有再次想要购买的冲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继续思考是“想要的,还是需要的” —— 实际上是“想要的”,但会开始说服自己,这也是“需要的”了,因为有“用武之地”…… 如此反复几次,虽然有时还是会去购买一些单纯“想要”的东西,但是比起以前来说,已经少了很多了。

所以这种“延迟”购买“想要”的东西,也是减少购买的好方法了。

想要和该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还以购买东西来说,最先应该购买的是那些即是想要的,也是需要的东西 —— 比如新鲜的水果,健康的饮食。其次是需要的东西,即使有时不是那么想买,也需要买 —— 比如我是一个很宅很宅的人,所以对于旅游多少是有点抗拒的 —— 又累又心疼钱,但是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尤其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旅游还是需要的,因为即可以让大家放松心情,享受单纯的家人时光,又可以让孩子们丰富见识,劳逸结合。

但每次看到昂贵的旅游费用时,尤其是小孩子们的娱乐活动时 —— 还是会有一种心在滴血的感觉,但考虑到这即是“需要的”,也是家人“想要的”的时候,还是能够果断消费了 —— 于是就有了去年圣诞连诳4个land的旅游了,4个lands真的好贵好累……

再有就是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等外界因素的变化 —— 原本不切实际的“想要”的东西,可能也会变成了合情合理的“需要”的东西了。这种变化其实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我早期买车时就想买个大车,那个时候还没有孩子,家人觉得买大车没有必要,于是就买了一个小车了,后来等到有了孩子时,家人却主动要求换个大车了。这就是因为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本一个“想要的”东西,就变成了一个“需要的”东西了。

相同的道理,有时“需要的”东西也会变成“想要的”了,比如原本富裕的家庭遭遇变故以后,就需要从“富裕”的生活状态切换到“普通”的状态了,那么原本一些“需要的”昂贵的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就是“想要的”了,正所谓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啊,但如果能够用上这个方法,或许可以减少一些负面情绪,更加心安理得了。

四要和它们的“朋友们”

四要里面最关键的是前两者的区分 —— 区分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由此得到启发后,其实发现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考虑到不同场景下的语境不同,因此用词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本质并没有改变,以下我就简单介绍一下由此开展出来的衍生品 —— 或说是不同的变种 —— 也可以称呼为他的“朋友们”:

说话时:该说的 和 想说的

比如当我在做观点分享时,有时我就会注意到 —— 所分享的内容,是我自己想说的话,还是别人想听的话。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时候,我都只是在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只有少数情况下,我才有条件去询问下对方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我再做对应的分享。即便如此,所分享的内容也经常会和他人的期望不一致,所谓众口难调,难调的也不只是味道了。但总归是有所取舍,自己也在不断地练习,希望可以做到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

写文章时:该写的 和 想写的

正如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并不知道谁会感兴趣,谁不会感兴趣。但毫无疑问,只要是我主动写的文章,都是我想写的了。但写文章有一个好处,写好以后,它就在那里,在网络上。对于不感兴趣的人,看到标题后就略过了。对于感兴趣的人,则会点进去看,有些人看了一点点就退出去了,也会有人看完全篇文章。—— 现代的自媒体写作平台都提供了很强大的后台分析功能,会非常明确的告诉作者,一篇文章的阅读人数,以及其中又有多少人是阅读完了的。这些指标是一个很好的反馈机制了。

做事时:该做的 和 想做的

这是我经常对我孩子说的话 —— 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什么是该做的呢?先是学校的作业,然后是课外作业,如学习中文,练习弹琴等,最后才是你想做的 —— 看书、看视频和玩。他也时常经不住诱惑,哪怕是做事情时中间一点点空闲,都可以看两页书,或者顺手玩点什么 —— 而且明显是一切皆可玩的样子,无论是一根笔,或是一张卫生纸。

先做该做的,再做想的 —— 结果是皆大欢喜,即完成了功课,也照顾到了个人的兴趣。先做想做的,再做该做的 —— 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场家庭矛盾,毕竟在家长眼里,该做的东西都是那么地“重要”,而孩子们想做的东西都是那么地“无用”。

最理想的情况莫过于发现孩子的真正的兴趣,即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去深入 —— 这样即是该做的,也是想做的了。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挖掘他们真正的兴趣并不容易 —— 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有兴趣,因为新鲜和好玩。等过了一阵子,就变成了“苦差”了,就会发现学习过程里面的“枯燥”和“困难”了。所以挖掘真正的兴趣点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看书看视频时:该看的 和 想看的

无论是看书还是看视频,哪些是该看的,哪些是想看的,也是应该区分清楚的。

我劝一个笔友说要多读书,他却说,多读文学作品觉得有点对不起父母给的学费。这显然是误解了我的原意,为了消除误解,我于是回复说:

该看的是那些对于我们有帮助的那些 —— 比如专业类书籍,技术类书籍等知识类书籍,或者说传记类的书籍。前者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后者升华我们的人格。其次才是以娱乐为目的,以放松身心为目的,以猎奇为目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指小说系列,八卦新闻等。当然了,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作家,那么看小说也许就是你的专业,那你肯定是可以看的。也不是说绝对不能看“想看的”东西,只是要掌握一个分寸,分清楚主次。

吃东西时:该吃的 和 想吃的

孩子在吃饭时,往往都是先吃喜欢吃的,然后剩下的不喜欢吃的就不吃了,比如往往把肉吃了,最后剩下的都是蔬菜和米饭。

于是我告诉孩子说,先不要吃喜欢吃的,然后把喜欢吃的放在边上。先吃你该吃的,为了均衡营养该吃的蔬菜,粗粮,米饭等。把该吃的先吃完了,最后再吃你喜欢吃的,这样你就能吃完饭了,而且还很高兴。这样相当于是把喜欢吃的当做奖励,虽然该吃的不那么喜欢,但一想到后面就可以吃到喜欢吃的,还是可以多吃一点该吃的。

当然了,实际情况是,也不容易做到先把该吃的全部吃完再吃喜欢吃的,所以中间也是可以吃喜欢的,交叉着进行,只是一定不要把喜欢吃的先吃完,要把喜欢吃的留到最后,哪怕只是最后一口留到最后都是有用的。因为对最后一口喜欢吃的期待,对于该吃的,即使不喜欢,也能坚持多吃一点了,甚至可以完全吃完,最后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了。

想事情时:该想的 和 乱想的

很多人都有过一种想象 —— 中了大奖后的日子。购买彩票是很多人都做过的事情,对于购买彩票后中奖的情景也或多或少地梦想过。这样的想象,虽然不至于有害,但是过度于此就是有害的了,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不计成本购买彩票,那就是不仅有害心理健康了,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于个人经验而言,人总是免不了想事情的,只要多察觉这类“不合情理”的想象,然后及时停止就好了。上面中彩票就是一个例子,与此相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现在很多的父母们都很是焦虑孩子,焦虑的事情压根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情 —— 比如当我劝家人不要太催促孩子了,她就回嘴说:“你要让你的孩子去当服务员吗?”。这就是有点极端了,一般来说,只要能够正常完成大学学业,找份普通的工作并非难事。所以不学习就等于要去当服务员,这种想法就是过于焦虑的、不切实际的担忧了。

这里要再补充下,其实我个人觉得当服务员也没有什么问题,万一孩子不是上学的料,当服务员也可以帮忙养家糊口的呀,自食其力有何不可。现代社会里面强调人人平等,人格平等,自然当个服务员也没有低人一等了,再说孩子要真是有当服务员的爱好,其实谁也挡不住。

求职时:会做的 和 想做的

这条是送给在考虑求职,或者考虑换工作的朋友们。

想做的职位可谓是天马行空,有人想做咨询师,架构师,产品经理,自由职业者,UP主,直播带货,职业玩家等等,还有人刚毕业就想做管理岗位,创业的,甚至很多人玩笑说“退休”才是最想要的。

真的能够这么容易就找到“想要的”的工作吗?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都是要碰壁的,除非是你有一个超有钱的家庭,可以随便你任性,否则普通的公司是不会随便招聘这样一个毫无准备,毫无经验,专业不对口的人,公司毕竟不是慈善事业,不会去故意满足大家的私欲,每个招聘的岗位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和期望的。

所以一定要务实一点,先看看自己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以此为基础,先有自己的职业,再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累积自己的经济基础。但这不代表需要放弃自己的理想职位(志业),而是说回归现实,找到一条能够能够满足和胜任理想职位的途径,并为之努力。等到合适的机会后,再重新做选择。

小结

以上就是从“需要、想要”这一概念做的引申、变种,举一反三。仔细想一想,类似的区分还可以用在很多很多的地方,为人处世,接人待物,都是可以用得上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选择时,有区分时,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类似的区分方式,用来区分哪些是有实际需要的,合情合理的,哪些是不合情理的,不切实际的。这个区分的方法用得越多,用得越熟练 —— 生活就会变得越简单,越明朗,也会越加快乐了。

祝平安喜乐。

愚夫合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