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合成生物学」三巨头,摸索出了哪些商业模式?

智药局 智药局 2023-08-18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合成生物学的能力似乎只受到想象力限制。


中国科学院赵国屏院士曾表示,合成生物学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在对生命过程的‘真理解’基础上建立模型、设计合成,提高实现预期目标的效率”。


乍看起来,合成生物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生物制药并无二致,赵院士所提到的“建立模型”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AI技术。那么在制药领域大显身手的AI,能否应用于合成生物领域?


答案是肯定的,一些知名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正在以不同方式利用AI加速自身发展。


Amyris:老牌龙头自建平台

谈及合成生物学公司,Amyris是绕不开的话题。


2003年,由合成生物学领域先驱Jay D. Keasling教授创立的公司堪称开山鼻祖。因其在短时间内规模化生产青蒿素所取得的成功,Amyris获得了资本市场肯定,一跃成为这一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


图:Amyris 的 C 端产品


其搭建的自动化菌株改造平台µPharmTM,可用于萜类化合物及其结构衍生物的生产、筛选及活性测试,具备DNA设计和组装、菌株转化与挑选、表型测试、高通量筛选、放大实验等功能,是业界目前最大型的工程化平台之一。


整个研发过程如下图:


图:智能生化系统路径


首先,在确定目标分子、代谢路径这一环节,Amyris在过去10年积累了大量的代谢通路数据,并形成了一个数据库,用于寻找分子的可能代谢通路。这一自动化生化路径设计系统为其早期通路的发现带来了极大方便。


其次,载体和菌株筛选。Amyris有830万个菌株积累,每年可构建52万个新菌株。同时,公司设计了一种类似编程语言的GSL语言,可以更加高效地编辑载体。这个过程中,也建立了自动化工作模组、高通量筛选和快速测试。


第三步, HTS筛选+机器学习模拟产量。正如前面介绍,其每月可以筛选60万个菌株,获得包括代谢、遗传和表型等诸多菌种信息,最终通过AI来学习和预测未来那些有可能量产分子的菌株。

图:Amyris信息技术辅助设计及生产原料

最后,一旦酵母菌株的先导化合物确定,就可以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规模化生产,并交由企业完成商业化运作。


在整个环节中,公司积累的数据都被用于AI分析,以便未来设计更好的菌株进行生产。在自动化平台的帮助下,Amyris可以实现了平均每周筛选350个菌株,极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


十年来,Amyris使用该平台平均降低了90%的产品开发成本、缩短了80%的产品上市时间,提升了5倍的研发生产力。


目前新产品上市时间已从最初的七年缩短至不到一年。所得到的产物可以广泛应用于燃料、润滑油、橡胶、塑料添加剂、化妆品、芳香剂和医药等多个领域。


Ginkgo Bioworks:收购+自研两手抓


Ginkgo Bioworks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另一家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


图:联合创始人依次为Shetty、Canton、Kelly、Che 和 Knight

尽管成立五年都无人问津,自2014年起,Ginkgo就在短短6年获得近 8 亿美元融资,投资者中不乏比尔盖茨基金会、ARK、Illumina、Baillie Gifford、Y Combinator这样的知名机构。


2021年,Ginkgo以SPAC(借壳上市)方式登陆纽交所,当时市值高达150亿美元

不差钱的Ginkgo,选择用“买买买”的方式来获得AI技术加持。


2022年10月,Ginkgo Bioworks 宣布收购老对手Zymergen ,就此敲定了合成生物学领域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一笔收购交易。


图:Ginkgo Bioworks 细胞编程平台

Zymergen,曾号称打造合成生物学的“谷歌搜索”平台,也是一众投资者追捧的香饽饽。


其开发了集产品设计、微生物制造、量产于一体的AI自动化生物制造平台,核心流程是:


1)根据客户需求,在生物分子数据库(超过75000个分子)中寻找最适合的分子


2)设计可以产生该分子的微生物。基于庞大的基因组数据库,公司可以快速生成数千个可能产生该分子的潜在微生物;


3)根据机器学习算法及自动化技术对基因进行性能评估及微调,快速将目标产品由小规模转为量产。


4)生产方面,Zymergen声称搭建了北美最大实验室规模的生物反应器,AI及自动化技术保障了下游产品制造能力。


图:Zymergen平台功能示意


2021年,Zymergen在纳斯达克上市,其市值最高曾接近50亿美元


但好景不长,受核心产品受挫、创始人辞职等影响,最终被Ginkgo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2022年6月,Ginkgo Bioworks又收购了Bitome,以进一步加强其细胞工程平台。


Bitome 开发了GeniiTAS 代谢组学监测平台的 AI 引擎,能够对细胞培养基持续监测,实时阐明细胞代谢状态。这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对细胞系和工艺条件进行预测及选择。


图:Bitome 的细胞监测平台

联合创始人Barry Canton说,“在过去几年评估了Bitome的技术后,我们相信这将加速一系列客户和行业的菌株设计和优化。”


除了大举收购,Ginkgo也在自建相关AI算法和模型


2022 年12月,公司宣布推出酶相关服务“Ginkgo Enzyme Services”。以超高通量筛选、机器学习指导的蛋白质设计以及专有的菌株优化技术作为支撑,Ginkgo能提供从新酶发现、活性功能优化到规模生产各环节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利用其在DNA合成和高通量筛选方面的能力,Ginkgo合成了1.09 亿个DNA碱基对,筛选属于12个酶类的7117种酶,并评估了2719条通路,总共进行菌株测试30445种。


近年来,包括Cradle、Biomatter Designs、Cambrium、Arzeda和Basecamp Research在内,都在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力量来设计新型酶或改进现有酶。


不过,凭借其所拥有的行业资源(自有自动化生物铸造厂、实验原始数据和公开数据形成的代码库),Ginkgo的相关算法模型仍具有巨大优势。


我们像工厂一样运行实验室, ”创始人Jason Kelly说,“我们正以他人无法比拟的速度生成系统化数据,这就是模型如此出色的原因。”


Twist Bioscience:与AI公司合作共赢


作为一家合成生物学上游(工具层)公司,Twist Bioscience的核心技术为基于硅平台的合成DNA制造工艺,公司利用该技术生产各种基于DNA的合成产品。


2013年成立的Twist Bioscience,5年后便在纳斯达克上市。


图:Twist 的 CEO Emily Leproust 、 CTO 陈思远

DNA合成平台将传统的化学DNA合成反应高度微型化,反应体积减少了1000倍(从50μL降低到50nL),同时将吞吐量提高1000倍,从而能够在单个硅芯片上完整合成9600个基因。


而在相同的物理空间中,传统的合成方法只能在96孔板上合成1个基因。


同时,该高通量DNA合成技术平台极大节省了试剂的使用。与传统的寡核苷酸合成相比,可将试剂消耗减少99.8%,且合成产物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几乎实现零浪费。


作为一家专攻底层技术的公司,Twist正在利用AI技术拓展下游应用,尤其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2021年7月,Twist 与老朋友MOLCURE利用深度学习平台,联合发现了一个针对肿瘤创新靶点的有效结合抗体;同年9月,又与AI+抗体发现公司deepCDR达成合作。


此外,甲骨文公司的AI团队也向Twist 投来合作橄榄枝,帮助公司快速部署、优化和扩展 AlphaFold2、ParaFold 和 ESMFold等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


图:Twist2022年度利润表

Twist联合创始人Emily Leproust表示,公司将于2023年晚些时候发布产品“快速基因(fast genes)”,其周转时间比现有产品更快,有望打开一个14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还有很多生物学因素考验着合成生物学的进一步工程化,但以上公司已经开始布局,也有越来越多的合成生物学初创借力AI。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优质的数据不断突破迭代,AI将成为助推合成生物学发展的一大利器。


相关链接:

https://amyris.com/

www.ginkgobioworks.com

https://www.twistbioscience.com/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medtech/ginkgo-bioworks-picks-bitomes-ai-add-continuous-metabolite-monitoring-cell-engineering

https://www.oracle.com/customers/twist-bioscience/

https://mp.weixin.qq.com/s/4-52ftJ5EjNino0414g1MA

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2/05/12/biotech-ceo-synthetic-biology-will-revolutionize-b/


—The 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