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呼斯楞 | 我看蒋万安

阿斗的梦 阿斗凿墙 2023-12-11

呼斯楞|文

双城会上,蒋万安6分钟致辞侃侃而谈,尽显明星风采,尤其脱稿演讲,比之照稿宣科,二者风格迥异,赢得“高下立判”的舆论效应。

与此画风相反,蒋市长也有一个十分狼狈的场面。去年台北市议会成立大会上,反对党议员为他送上一幅蒋介石御照,并且带着愤怒地情绪警告他:“74年前,你曾祖父蒋介石到台湾,用枪炮维护政权,74年后,你当选台北市长——你没有犯错的空间”。

此举此言,锋芒逼人,蒋市长唯唯诺诺不断点头,那份尴尬难堪比之双城会的光彩照人,可谓云龙井蛙。用枪炮维护政权固然不是新鲜事,但他曾祖和祖父两任“总统”,于他而言竟然是个丢人的事,是个污点。宝岛这种醒脑的“出生论”,令我再次思忖,假如我们这里发生相似的一幕,当事人作何反应?如潮的网络大军又会如何疯狂?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几天看《蒋经国传》(陶涵著),书中提到:“经国在70年代中期曾对他的幕僚王昇说,等我百年之后,再让他们认祖归宗吧。”这里说的他们,就是蒋万安的父亲蒋孝严、叔父蒋孝慈。上世纪40年代初,经国与秘书章亚若婚外情生下一对双胞胎,蒋介石为他们取名孝严、孝慈,但二蒋父子决定隐匿此事,所以这对孩子随了母姓,即章孝严、章孝慈。

章亚若生下孝严、孝慈半年后离奇死亡。这对双胞胎一直跟随外婆(章的母亲)生活,在蒋家的秘密照拂之下,内战后移居台湾。

《蒋传》中这样描述:“1959年末,当他们(孝严、孝慈)得知自己是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子时,觉得骄傲自豪,但是外婆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不得外传。1970年,章孝严任职“外交部”派驻到比利时后,与黄美伦结婚,黄在得知丈夫身份之后,也倍感荣耀。”

在那个蒋家统治台湾的时代,他们未曾料到会有这样一天:蒋家孩子当上台北市长,竟然被人指着鼻子斥责蒋氏后人绝非荣耀,而且“没有犯错的空间”。

比之他们祖父的威权统治,这个“没有犯错空间”的时代,又是他们父亲痛下决心锐意进取而来,并且使宝岛最终顺应了世界潮流。或许,这才是他们应当引以为荣的。

1987年蒋经国撒手人寰,他从70年代末期精心布局,历时十年完成改制心愿,这是他一生最有价值、也是《蒋传》中我认为最有意义的部分。此后至今36年,宝岛内部政治环境发生本质变化,虽然吵吵闹闹,也有波动,但总体上落实了一个文明的政体。彼时,章孝严作为蒋经国唯一在世的儿子,历任“外交部”、“行政院”、“中央党部”、“总统府”等部门要职。直到2000年初,在“总统”选战之际被曝婚外情,辞职下台。同年9月,章孝严赴溪口蒋家祖宅认祖归宗,改回蒋姓。

《蒋传》中记录,蒋经国曾在江西赣南担任行政专员,其中,万安县是他权力下辖的一个穷县。他为蒋万安取名字时说:“孝严、孝慈在万安吃了很多苦,那是江西最穷的一个县,取名万安,就是要知道毋忘在莒,记得小时候的辛苦岁月。”

以上内容大体是《蒋传》中有关蒋万安的一点身世。我想,这既是他父亲在台湾官运亨通,也是他当选台北市长的重要政治资本。

《蒋传》中经国乘吊篮踏勘山谷公路
以上图片截自《蒋传》第25章 突破

双城会已经结束,蒋市长此行是否另有政治信号,我没有能力判断。他演讲的关键词有“双城好、两岸好”,“理性、开放、进步”,但是提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大时代。他提及国民党高级将官俞大维、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回顾他二人在大时代的选择以及在两地间的影响。之后说:

从上海到台北是大时代的命运,是个人际遇的选择,大时代会影响个人的命运,但个人的选择会影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座城市在大时代中扮演什么角色,可以影响这个时代的巨轮。我和龚市长都渴望在大时代里……

从俞大维到蒋万安,回顾百年历史,分看两岸现状,这个大时代当有所指。21世纪已过去20多年,蒋家儿孙全都远离了政治,唯独蒋万安选择了继承先辈遗志,希望他不是大时代的玩偶,而是像《蒋传》中其祖父在八十年代那样,有所不为,有所为。

从我居住的小城(贵州黔南惠水)向北10公里,是贵阳花溪黔陶乡骑龙村,这里有一座台胞捐建的小型纪念馆,是为清代台湾诸罗(今嘉义)知县周钟瑄而建。周钟瑄是骑龙村人,他在任诸罗知县期间政绩颇丰,深得民心。今天台西南的嘉义城隍庙,还供奉着他的塑像。

贵阳花溪骑龙村·周钟瑄纪念馆
骑龙周钟瑄纪念馆航拍照片
嘉义城隍庙供俸的周钟瑄塑像
嘉义城隍庙周钟瑄圣事庆典

据百度百科介绍:

周钟瑄任台湾诸罗知县时,授民田土,教民耕稼,创办教育,耕作技术得以不断提高,逐渐改变诸罗社会原住民以捕鹿为生、以草蒙面的状况。所修堰塘百姓称为“周公堰”。著有《诸罗县志》《读史摘要》《遏云斋诗集》《生番归化纪》《松亭诗集》等。其中《诸罗县志》是诸罗县第一部方志,为清代台湾地方志中善本。

著名学者连横(连战的祖父)在《台湾通志·列传》中写道:

“周钟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于乡,五十三年知诸罗县事。性慈惠,为治识大体。时县治新辟,土旷人稀,遗利尚巨,乃留心咨访,劝民作圳,捐奉助之,凡数百里沟洫,皆其所经画,农功以兴。又雅意文教,延漳浦陈梦林等篆修邑志……邑人念之,肖像于龙湖岩以祀。”

贵阳花溪被誉为高原明珠,素称“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周钟瑄纪念堂虽然置身其中,又是具有唯一性的两岸文化纪念中心,但却来客稀少,颇为冷清。这是贵州重旅游轻文化的典型表现之一。我曾来过这里三次,每次置身于中,一步步走过,都会用心体会台胞那种不忘本的中华精神与情怀。

除了周钟瑄,还有两位贵州人与台湾渊源颇深,他们是同治、光绪年间赴台就任的罗大春(贵州施秉人)和宋桂芳(贵州福泉人),他俩都是沈葆桢的部下,罗大春官至福建“三军司令”,为东南海防第一要员。官史记载,他二人均由内地入台开路,两人深入山区,多年积劳,双双因公患疾,赍志而没。

台胞在内陆捐建宗祠、学校、医院、基建、文体项目以及赈灾捐助,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具体项目不胜枚举。离我最近的一件事是,2023年8月29日,台胞斥资百万为贵州毕节赫章县捐建儿童教育中心。

我一个寄居贵州的人,居然在日常生活中得闻和亲见这些有关两岸的文化关联,感受到台胞对家乡的赤诚情怀。可见,不论世事如何沧桑,政权几多更迭,宝岛与内地一衣带水,不论历史、文化,亦或人们的内心,始终筋脉不断。

蒋市长双城会演讲的结尾说:“当双城能够记取过去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冲击,我们就可以珍惜、了解、理解到和平的可贵;当双城能够成功化解分歧、消弭对立,双赢所产生的连带效应,将无可限量。”这一段结尾,信息量已经足够,听上去有点大而空,细思之下,只要锁定一个理性的方向和未来,我们就可以自由畅想、务实前行。

蒋市长的出色表现不必过分赞誉,自1987年他祖父完成心愿撒手以来,一个历经36年的议会体系下,声名鹊起的政客和才俊早已屡见不鲜,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尤为可贵的一点是:历经蒋氏统治沉浮跌宕74年后,宝岛人并未对其后代秋后算账,即便当年的独裁头子只手遮天,枉杀无数,但却没有危及他的后代。他的后人,与其他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尊严和希望。

这值得我们深思,也最当引为镜鉴。

2023年9月7日于贵州黔南

【作者简介】呼斯楞:不忘初心,不弃思考,自我反省,自我启蒙。一枚园地耕耘者。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楞楞:一枚园地三周年 · 凡人微光,汇聚成炬
红珍:爱,能孕育新生
呼斯楞:看见并记着
江棋生:略议湘人郭嵩焘
海风:开学第一天,一个乡村教师的随笔
吴娟:我在日本抢盐吗?
黑麦:背井离土,去国别乡,总是让人铭心刻骨
呼斯楞:今天,为这位小脚老奶奶奉上爱的花束
楞楞:童家娃娃的病
呼斯楞:我们就是需要天真美好的希望
代唯止:而我愛的,是她荒涼的石頭
一枚:纪念巫宁坤先生去世四周年
胡发云:人与水的对话
苏格:要允许司马氏之流说话么?
黄裕生:当“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
黄裕生:无论一个人出于什么动机,他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