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教育思想库 | 周南:阴阳之道,大象无形
编者按
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CTO教育思想库系列,汇集学院教授、导师和特邀嘉宾的演讲、讲课或发表的文章,以原创思想成果与广大学员和社会公众分享。这些知识和思想成果多方位、跨领域,体现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将科技与管理结合、技术与商业化整合、“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
今天我们编发著名华人学者、曾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周南的思想。周老师于2022年5月19日在由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主办,华东师大亚欧商学院、华东师大-海法大学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上海闵行区委组织部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联合主办的“名师讲堂”第12讲上,发表了“阴阳之道,大象无形”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讲座伊始,周老师从“人、地、天”“三才”引入,指出人类所有的智慧都是从自然界而来,做得好的是模仿天地之德——“象天法地”。天之德,自强不息;地之德,厚德载物。人之德,在于良心。大德服从大道。大道即是天理,自然、无为;大德即为良心,自发、有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代表“祝你一切顺利”的“利”,这是儒家哲学。更高的智慧是“道、天、地、人”“四大”,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代表“顺”,这是道家哲学。所以,“顺”在“利”前。
周老师1982年由教育部公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与加拿大工作多年,习惯了美国思维与行为;1994年到香港工作后,华洋混合;最后回归中国文化。他从自身经历出发,指出美国“牛仔”思想重教人做事,中国儒家思想(“孔子”)重教人做人,《道德经》(“老子”)境界更高,强调道法自然。重要的是:判断、选择以及坚持不懈做下来。
01
品牌阴阳论
阴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阴阳互补共生。“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阴和阳是万物生发的两股原动力,相互对立而并感应,导致万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消亡。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这是品牌阴阳论的基本预设。从营商的角度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中的“万物”就是消费者和品牌,必须“冲气”达成“和”,即“有无相生”,才会生生不息。
“做”品牌是用良心“做”“有无相生”“创-造”“形-象”与“价-值”,希望与顾客和市场建立、维持长期关系。
从“万物负阴而抱阳”讲起。人是“万物”之一,“做”品牌遵从"道/天理"的"德/良心"(conscience),这是根本。良心之缘,财之源,善因得善果;良心不在,销不久,恶因得恶果。善因与恶因,都是本性驱使,应当发挥善性,压抑恶性。当然,这还需要环境、法律、“天条”等外部因素的约束和影响。
“良心”用红色表示,两边分别是“形”(form)和“象”(image)。“形”在左边(有、实、地),用绿色表示;“象”在右边(无、虚、天),用蓝色表示。“形”与“象”可以相生,两者相互依存,也可以相杀,直至灭亡。
具体说来,“形”/“脸子”/“功效”是产品的统称,卖家通过“造”(make)呈现内容,如此产品(product)才或许有“价”(price)。“形”是短期的,是用来“消费”的,希望可以满足消费者低层次的需求。“象”/“面子”/“名声”是品牌(brand)的统称,卖家通过“创”(create)才能赋予产品内涵,如果能与消费者的价值观相契合,可以实现 “值”(value)。“象”是长期的,可能被“留存”,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概括说来,这就是以“形”“造”“价”和以“象”“创”“值”。卖家应当在“造”“形”和“创”“象”两方面下功夫,从而才能给买方留下“好”的“印”“象”。
周老师接着讲“冲气以为和”,将“阴阳”分为四部分阐述说明。
其中,部分1和4都是单色的,无法改变;部分2和3都是混色的,是能够做出努力的地方。部分2(阴中有阳,形中有象),意味着应当在产品制造中加强品牌建设。如一提到富士康,大家就会联想到苹果手机。部分3(阳中有阴,象中有形),意味着品牌方应该加强产品制造。如一提到苹果手机,大家就会联想到质量好。这四部分可以理解为“仁”字拆开的四划。“仁”本义是指两人“相亲相爱”,这里表示品牌的卖家与买家友好相处,“形影不离”。
进一步,周老师提出了一个3F的品牌概念:flexible(做事圆通)、friendly(做人圆融)、fruitful(结果圆满)。只有做人“圆融,象”、做事“圆通,形”,才可能被他人(顾客)“喜在脸上”、“爱在心里”,甚至“圆满,品牌”。
讲到价值,“价”(price)追求的是“实/低”,“值”(value)追求的是“虚/高”。前面提到,卖方可以“形”“造”“价”,希望“交易”,但更重要的是以“象”“创”“值”,跟消费者“交心”。多数品牌从“地”开始起步,从有形资产(“形”,产品)开始,稳扎稳打,“创”无形资产。有的品牌从“天”开始,无形资产(“象”,品牌)强,应当用来好好地“造”有形资产(“形”,产品)。总体而言,只有“顶天立地”,方能名利双收。虚传和忽悠都建不成品牌,企业家应当做到虚心和实在,卓越的品牌经营源于胆大、心细和心善。
整合以上内容,是周老师提出的品牌阴阳论的原型。
周老师接着谈品牌境界。他从多方面分析卓越品牌与“许多品牌”的区别,指出“许多品牌”(其中一些被人们认为是“优秀”品牌)更注重“造”“形/有”,买卖靠“结缘”“交友”,而卓越品牌在“创(象/无)”与“造(形/有)”两方面都做得好,买卖靠“名声/口碑”“结亲”“交心”。从“优秀”(good)到“卓越”(excellent)、从“大”(big)到“伟大”(great)、从“形”到“形”+“象”是个高坎,而从“卓越”到“超越”(outstanding)则是一个更高的坎。
品牌建设,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两者都要做好。品牌伟大,归根结底是人伟大。人格伟大,品牌才可能伟大。企业运营需要阴阳和谐,把握平衡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借天时的品牌,可能获得一时的市场份额(market share);求地利的品牌,可能还能获得短暂的情份额(mind share);只有讲良心、有人缘的品牌,才能长期拥有心份额(heart share),甚至宗教式的灵魂份额(soul share)。
02
现场热议:周南教授是“用中国话语讲世界品牌之道”
讲座结束后,周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参会学者分别从管理学科与道的关联性、商业理论与商业实践的融合、王阳明心理学与品牌的结合等方面展开提问,周教授热情解答,与参会师生深入探讨。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四位嘉宾也围绕周教授的讲座内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想法。
华东师范大学亚欧商学院王雪华副教授首先发言,认为对天、地、人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可以和品牌经营结合起来,需要关注更多无形的、看不到的东西。
我校博士、优秀创业代表李一鸣认为,自己目前仍在努力思考怎么把一些阴阳相克的矛盾问题转化成更和谐的相生状态,同时也要专注于一个方向和目标去攀登。
江西师范大学赵卫宏教授表示有无相生,把道德经思想融入品牌建设,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也是品牌的真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彭泗清教授在发言中建议年轻学子,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做真正的学问,一定要走出实验室,走到历史和文化中去看一看更加广阔的世界与空间,然后再去思考中国品牌的成长。
最后,何佳讯院长与嘉宾及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何佳讯指出,周南教授以老子《道德经》演绎品牌、人生、未来的看法,是“用中国话语讲世界品牌之道”,是中国学者的追求的一个楷模。“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我们要告别上世纪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即世界是一分为二的冷战思维。新时代主流的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平视世界”的价值观,要用整体思维看待世界。老子《道德经》从最初诞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在今天世界大变局、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时代,有了宏大的现实适应性,越发焕发出璀璨光芒,让我们拥有走向未来的智慧能量。
嘉宾简介
周南
著名华人管理学者
1952年生,福建沙县插队知识青年,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工农兵大学生,1981年考上教育部出国研究生,1984年获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7年获犹他大学市场营销学博士学位。
曾任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2007年被教育部聘为企业管理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先后任武汉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与董辅礽讲座教授,2019年获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50 Years(1970-2019) Silver Medal(国际商业研究学报创刊50周年银奖)与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首届杰出贡献奖。
周老师擅长用《道德经》诠释现代品牌营销和人生之道,近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要钱还是要命:<道德经>的启示》(2012)、《佛光山的星巴克:<道德经>的启示》(2015)、《学问人生:<道德经>的启示》(2018)、《千山万水:<道德经>的启示》(2020)等随笔集。
相关文章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21年设立,由华东师范大学实体教学科研机构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负责招生和培养。学院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首席技术官和未来科技型战略企业家,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向上滑动
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通过人和技术的协同转化
实现科技的社会价值"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