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人事制度改革:啃下硬骨头 找到突破口
来源:人才发展专委会
论坛间隙,专委会对柳校长进行了专题采访。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人事制度改革:
啃"硬骨头"、寻突破口
//柳贡慧校长在专访中谈到,北京工业大学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始于2018年。学校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做制度建设与情况分析,希望通过啃下人事分配制度这块"硬骨头",来带动学校全面的综合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又确定了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根本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目标,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综合改革。
具体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上,由于改革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这项工作进行的非常艰巨。在改革之前的人事分配制度下,学校的薪酬体系是相对固化的,薪酬与工作做的好与坏、多与少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绩效工资分配方式的激励性并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在本次人事制度改革中,学校确定了三个导向:第一个导向是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第二个导向是要向基础教学倾斜;第三个导向是要差异化发展。改革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绩效工资固化的问题,如何将固化的绩效工资激活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柳贡慧校长指出: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如果没有增量,仅盘活存量也不行,所以北工大的做法就是在打破存量的基础之上,进行增量投入。
2019年5月,学校制定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开始实施。经过这半年时间的检验,绩效工资改革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一致认可,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教学科研上更加积极主动。
教师差异化、学科差异化//
本次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三个导向是要差异化发展。柳贡慧校长认为:教师本身有差异化,如以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型教师;学科也有差异化,如工学、文法、理学、艺术类学科等,他们的发展目标与考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校在教师评价上设了十一个体系,每一种类型、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他举例说,北工大把学校的绩效工资分成了三个部分,假如以百分百为单位,40%用于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上,40%用于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上,20%用于研究生培养上。如果你是教学为主型,那么你可以通过多教课、教好课,从教学绩效中拿到相应的报酬,其他以此类推,每一位教职工都可通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来获得相应的薪酬回报。
培养国际视野搭建交流平台//
从"北京工业大学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北京工业大学",口号的转变意味着学校对于国际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上了个新台阶。那么什么是高校的国际化?柳贡慧校长表示,国际化不应该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访学交流、留学生互派等,重要的是要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准则,有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要突出国际化理念;另一方面,学校为教师国际视野的培养搭建了一系列的平台。比如学校成立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波大学联盟。这个联盟成立于2017年3月份,最初由中国和波兰的一些工科类大学组成,但现在我们已经把联盟拓展成国际化平台,它吸纳了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加。2018年,联盟召开了七场次国际学术主题会议,,会议不仅仅局限于联盟内的高校,还邀请到了世界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者参加,围绕国际热点话题、围绕区域发展展开讨论,学校教师参与度高,对教师本身业务能力、国际视野都有很好的提升。
//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谈及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时,柳贡慧校长坦诚地说:"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要用优秀的人才去培养人才,所以说教师队伍建设就至关重要,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乃至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
北京工业大学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在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学科研水平成长过程中积极参与,因人而异的职业规划。青年教师在入校后,将会有一系列的培训辅导。比如在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培养上,北工大有着自己的"青马班"(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班),优秀青年教师可入班深化学习一年,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为教学科研事业奋斗终身。
这一特色课程培训,在学校青年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的价值观引导作用。一批青年专业教师结合思政课程改革和本专业课程特点,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达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引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识别二维码查看柳校长发言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如果侵权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