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心很难!人才评审该听取谁的意见?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学界动态
常言道”被别人评很痛苦,评别人更痛苦“。科学的人才评价正处于探索、创新和改革的阶段,专家、学者也纷纷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各抒己见,在不断地摸索中总结出适合当前高校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



来源:科学网博客《职称评审有感》;子民好好说

编辑:学术桥整合编辑


申请职称!评职称!

职称无论对于申请人还是评审人

都是一个让人很是纠结的话题

常言道”被别人评很痛苦,评别人更痛苦“



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与职务升迁相关

是求职的敲门砖

还是部分大中城市买房落户的必要条件

有职称待遇好,退休工资少不了



然每年申报人数只增不减少

但通过率却是少之又少

保护人才发展人才,国家政策少不了



2020年12月1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对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作出规定,扭转“唯帽子”倾向,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其中第八条阐述了“改进评估、评价和评审方法”。


原文


改进评估、评价和评审方法。教学评估和学科评估要坚持对师资队伍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的直接依据,减少评价结果与学术资源配置直接挂钩。


人才评价、职称评聘等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首位,突出教育教学成效,基于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等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各类学科基地评估、学位点申报、项目评审、评奖评优,要结合实际建立与其特点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得将是否获得人才称号或人才称号获得者数量作为限制性条件或评价的重要内容,有关申报书中不设置填写人才称号相关栏目。



《意见》发布之后,又发出了各个学校在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上的做法:




除此之外,各位专家和学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在人才评价方面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近期,科学网博客发了一篇名为《职称评审有感》的文章,博主作为一名评委多次参加正高、副高学科组、评审组评议工作,平时也会与朋友进行有关评审的交流,博主把自己在评审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写了下来进行分享。


职称评审一般是院系推荐、学科组答辩加评价、最后评审组投票。博主认为这个流程表面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未必,主要体会有如下几点:


博主评审体会如下:
NO.1


院系推荐,如果秉公办事,当然利大于弊,毕竟院系最了解参评人情况,但由于利益牵涉大,实际上往往是材料最硬的当然通常没问题,但很多人都属于可上可下,在院系推荐排序上就有了打招呼、托人之类的一定操作空间。



NO.2


学科组答辩加讨论,答辩往往就十来分钟,基本上评委就是看材料,对比文件规定,如果答辩的人多,评委没那么多时间,对于材料最硬的极少数人,都一致通过,但剩下的多数,就基本参照院系推荐排序了。此外,讨论环节的局限是容易出现领导或者资历深的人发言定调的情况,不能真正匿名投票。



NO.3


评审组基本上就按照学科组排序来投票,很少出现改变学科组排序结果的情况。



NO.4


一些地方的一些文件规定需要尽快改进,如广西今年职称文件要求科研型教授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但社会服务型教授要3篇,显然很不合理。博主以为,社会服务型教授要求1篇即可,否则谈不上充分体现分类评职称的政策意图。


建议如下:


建议职称评审下放高校后,取消传统所谓学科组、评审组,完全按照学科来组织职称评审,且校外专家人数政府应该统一要求,比如校外专家不低于一半,且评审组长在校外专家中抽取产生,也有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交流,而不是绝大部分评委都是本校人员。至少对于很多同在一个城市或者高铁两三小时范围内的同层次高校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最后一点感受,破四唯在非顶尖高校意义很小。职称评审文件仍然是论文、课题为绝对要求,且一般高校评委很少问答辩人你的工作在所在领域处于何种位置,有何创新之类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一般高校多数教师的论文或者研究基本上都是跟风,所以比拼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研究本身有何价值反而退居其次。当然,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创新本身不可能多,多了也不叫创新。不可否认,非顶尖高校也有少数积累较多的学科和平台,可以做出有一定影响的创新,但毕竟太少(想一下,全国有985创新平台或者类似水平平台的高校多少所?),平台、氛围、研究生生源都是很大的瓶颈因素,概率上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原创性论文,不能只看期刊,而要看其论文内容,但是原创性论文显然不可能多。实际普遍情况是:某个理论,往往由欧美一流大学的少数研究者提出,然后国内一流大学的一些人引入,在国内好期刊发文,再逐步三四流高校的人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只好看期刊影响因子。在确认并非抄袭的前提下,以刊评文概率上对多数人的评价还是比较正确的,毕竟好的期刊评议人平均水平比一般期刊评议人平均水平高,而一般高校找的职称评审专家平均水平未必高于好期刊的评议人平均水平。简言之,以刊评文如果有条件地合理使用,仍然可以做为一种快速、低成本、评价正确性尚可的学术评价工具。


小编叨叨:


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人才评价体系的弊病所在,一部分学校在人才评价上也做出了调整,国家也出台了很多关于人才评价的政策。据小编了解,评价体系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分类分层评价,即认清教师队伍的“里子”是什么。


分类分层评价虽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异常复杂。假如用一个尺子来衡量清华大学的做法和边远地区的大学,后者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发达地区的指标。同样的,延伸到人才评价方面,边远地区大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必然不能等同于清华大学,那么就意味着不同地域的高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比如不同学校的比较,不同学校相同学科人才的比较,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关键是要认清本校教师的“里子”是什么。


在合理分类分层后,针对被评人员的层次和类别,评价其论文代表作或标志性成果,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但由于文化传统和资源分配渠道,我国的同行评议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请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言而总之,人才评价正处于探索、创新和改革的阶段,专家、学者也纷纷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各抒己见,在不断地摸索中总结出适合当前高校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

小小调查您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是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您的评论或许就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感谢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

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延伸阅读

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要注意制度建设中的三个问题

该省高校教授不再“一评定终身”,这类人才可纳事业编!

让教授、学院负责人等来评价教师!这所大学做了啥?

扭转“唯帽子”倾向:选好着力点,坚持特色引领和科学评价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