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北85后美女教授:师从诺奖得主,入职211名校!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学界动态
她总是鼓励学生们要善于找到领域内的“痛点”,科研是点滴积累、水滴石穿的过程,“锁定了方向,就要持之以恒为之努力。”


源:武汉理工大学、PaperRSS


武汉理工大学,有一位美丽年轻的女教授——尤雅。从美国工作归来后,今年已经是她从事钠离子电池研究的第10个年头,然而她却说,事业“才刚刚起步”



尤雅出生于1988年,2010年,本科毕业后的她来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深造。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尤雅注意到,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将目光锁定在了钠离子电池的研发上。


当时,国内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刚刚起步,课题组里也没有人涉及过这个领域。尽管困难重重,尤雅也没有退却,她整天泡在实验室里,与导师讨论实验方案,加班加点开展试验,反复论证实验结果,最终,开发出一类具有大的储钠空间的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并首次提出了其“(准)零应变”特性。2015年,博士毕业的尤雅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里关于新型二次电池的研究全球领先。



实验室团队里开放的沟通、不同思想的碰撞、异质文化的交流,让她受益匪浅。



在美国,尤雅合作的导师是著名的“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教授,90岁之后,他开始研究钠离子电池,并在97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提及古迪纳夫教授,尤雅深受触动。老先生90多岁仍然坚持每天一大早到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晚上很晚才回家,他的热情与坚持深深影响着尤雅。老先生办公室的门始终敞开着,他欢迎年轻人来交流,耐心聆听年轻人的观点,给他们鼓舞。这种实验室文化,尤雅看在眼中,也潜移默化地记在了心里。


博士后期间,尤雅致力于开发研究如何让钠离子电池具备更高能量的密度与更长的使用寿命。她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实验技能,提出了对电极材料体相和界面的双重稳定机制,开发出在高压4.5V下仍能稳定工作的电极材料,并在材料、化学等领域的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获得同行的肯定与广泛引用。



在国外待久了,尤雅感受到身处异国他乡,内心还是缺乏一种归属感。于是,2019年6月,她没有犹豫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令尤雅感触最深的是国内的工作效率,她深刻感受到武汉理工大学和学院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入职走绿色通道,三天办好所有入职手续,两天布置好办公室,经费迅速下拨,两个月搭建好实验室新平台,实现整套从材料合成制备到电化学器件的组装性能测试。



尤雅也迅速组建起了科研团队,如今,在尤雅的团队里,博士后、博士、硕士已有15人,一群年轻人为钠离子电池研究聚在了一起。与古迪纳夫一样,她也尽力去营造开放的交流氛围。对实验要求高标准的同时,她总是鼓励学生们要善于找到领域内的“痛点”,科研是点滴积累、水滴石穿的过程,“锁定了方向,就要持之以恒为之努力。”



电动车低温“趴窝”现象就是尤雅所找到的痛点,如何让钠离子电池更加“耐寒”、稳定安全,进而让电动车在极寒地区稳定前行,成为尤雅团队目前的科研攻关方向。尤雅说,目前团队已在实验室条件下可做到电池在零下50摄氏度稳定运行。


尤雅延续了在美国加班加点的工作状态,经常忙碌到凌晨三四点,早上7点多又接着开始干,但是在她看来这也许算不上加班,她认为只要心存热爱,投入再多的时间也不为过。“可能我比较幸运,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容易沉浸其中。”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榜样!河南农大老教授一次性捐款8000多万建实验室

26岁美国高校博导,归国加盟中科大!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