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科这位博导亮了!和学生同龄,履历让人直呼彪悍……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学界动态
目前,华科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成为教授、博导,科研战场上,年轻人成为中坚力量。

来源:长江日报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战场上有这样一位刚满30岁的年轻博士生导师


5月29日,周六,华中科技大学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实验室一片忙碌,一身蓝色实验服、头戴护目镜的唐从辉正带着学生们做实验。崭新的通风橱内,装着各种颜色反应液的烧瓶摆放整齐,橱窗上写满化学反应方程式,一旁的旋转蒸发仪有序运转。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唐从辉在给学生上课

(记者肖僖 摄)


出生于1991年的唐从辉今年刚满30岁,已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他带领着一个年轻的团队,不仅从导师到学生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研究的方向也紧扣前沿,聚焦能源和医药导向的绿色催化。


“我们每周休息一天,今天原本是休息日,但因为有课题需要抓进度,大家又都过来工作了。科研攻关一刻都不能等,年轻正是吃苦的时候。”






专业第一保送北大,海外读博回母校任教

只因高中老师的一句话选择化学






唐从辉是仙桃人,高考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随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至北京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和美国攻读博士后,于2020年回到母校任教。


在高中时,他就定下了学化学的方向。“我很幸运,在高中遇到一位非常有热情、有方法的化学老师。在一次课上,讲到苯环的一种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为纪念化学家凯库勒,他对学生们说:‘希望有一天,我的学生当中也出现一位化学家,研究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成果,写进教科书里,我们在书中相遇。’


唐从辉在做实验 (记者肖僖 摄)


这段话让唐从辉深受触动,从那时起就决定要走化学研究的道路。他学习成绩一向优异,不仅是华科学习特优生,在北大读书期间曾获校学术十杰、优秀博士论文、优秀毕业生等称号。虽然年轻,但他科研成果颇丰,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多次以第一作者发文,并且在2021年以通讯作者发表影响因子高达42.846的《化学学会评论》论文。


在国外结束学业后,他几乎没有犹豫,选择回到母校任教。“我有母校情结,毕业后一直想念华科的食堂、操场和梧桐树,回到华科一直是我的目标。同时,我对武汉城市的发展也充满信心,相信可以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





研究方向紧扣武汉氢能发展

每周7天、每天14-15小时实验是常态






唐从辉的研究方向是液体有机储氢,利用有机分子可逆的脱氢和加氢,发展高储氢容量的分子和温和条件下的加氢脱氢过程,实现高效率的氢能储运。


他解释,传统的氢能运输,更多是利用高压氢气或者通过冷冻成液态氢气,非常耗能。而他希望通过绿色催化的手段,以液体有机分子为载体,实现氢能的高效存储和运输。


“目前,氢能储运已经可以实现,但还有不断突破的空间。”唐从辉说,例如储氢容量,美国能源部的标准是达到5.5%的质量分数,目前我们在单位质量内可以释放的氢的质量已经达到6%以上,“未来我们争取达到9%”


唐从辉在做实验 (记者肖僖 摄)


攀登科研高峰,每一步都不容易,尤其是在国际上竞争激烈的新领域。为了寻找催化剂发挥的最佳性能条件,唐从辉和学生们要针对同一反应尝试数百次,每周七天、每天14-15小时是常态。一次偶然中的必然,他绕开传统方法,另辟蹊径,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得到了全新结构的催化剂,发挥出优异的脱氢活性,往前迈出了一大步。


“武汉现在着力建设新型氢能城市,而氢的存储和运输是氢能利用的瓶颈问题,也是我们致力于突破的方向。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努力,为武汉氢能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和大多学生同龄,实验室氛围轻松活泼

“心情愉悦,大脑才转得快”






在实验室里,除了高精尖的化学实验设备,还有一些“年轻”的小细节。冰箱上贴着的“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里写着:“实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操作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冰箱上方,放着一个音响,是学生们听歌用的。


唐从辉在给学生讲解题目 (记者肖僖 摄)


“做实验很苦,有时为了调剂一下,学生们会用音响放歌,周杰伦、五月天、王力宏,还有一些摇滚重金属,大部分我都会唱。”唐从辉带的博士生大多和他同龄,在谈专业时他是严格的导师,专业之余他更像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一起打篮球,跑校园马拉松。


2020级博士生薛文轩是唐从辉带的第一个博士生,他说,选择唐老师,就是看中了他的年轻。“唐老师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平时也非常关注国际一线科研动态,走在学术前端。而且他有一股拼劲,我们每天从早上8时30分学习到晚上10时30分,一周最多休一天,只要我们在,他就在。”


谈起年轻博导的特质,唐从辉说了两个词:活力和信息化。“我希望实验室氛围是轻松活跃的,心情愉悦,大脑才转得快。”他对网络、信息、新媒体的整合运用能力强,专门为课题组制作了一个英文网页,里面全面展示着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科研进展等。“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开放的时代,我们要看世界,也要为世界提供一个看到我们的窗口。”





将“四个面向”牢记在心

立志加快产学研转化






唐从辉在做实验 (记者肖僖 摄)


目前,华科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成为教授、博导,科研战场上,年轻人成为中坚力量。唐从辉说,这与华科对年轻人才的照顾和培养密不可分。


他介绍,化学是实验科学,学校对于年轻科研人员非常慷慨,不仅提供了足够的实验场地和经费支持,还不断建设新的实验空间,改善他们的科研条件。对博导来说,生源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博士生指标十分紧缺。学校对于新晋博导有三年稳定支持政策,每年会保证新博导招收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保障。


“在华科,我可以专注于科研,没有后顾之忧。”唐从辉说,即使是提交一些盖章申请,都可以全部在网上完成,实现“零跑腿”,“这是我们的华科效率”。


唐从辉说,作为青年科研人员,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验室的研究,将来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上书架就是说要攀登科研高峰,争取将研究成果和理论写入书本。上货架就是说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解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我奋斗的目标。”


5月30日是星期日,也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而唐从辉仍按照惯例,早上8时30分到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谈到科研未来,他眼神坚定。“着眼未来,我一定要作出有重要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的成果,不断攀爬科研高峰。就目前来看,我希望推进校企合作,把我们在氢能方面的成果形成产学研转化,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51岁南大女博士放弃年薪200万讲师工作,回村养蚯蚓,现在年入1000万!

同时上哈佛,还一起一作发Nature!这对95后学霸情侣让人慕了……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