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工资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

不论高校政策在如何变化,积攒个人实力才是关键。



来源:PaperRSS

35 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工资多少?生活过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北航事业编青椒,学校的海淀集体户,90年10月生,还有五个月满31周岁。


东北人,97年正常上小学(东北要求严格,满7周岁入学),09年北航本科,13年北航直博,17年CSC公派,有1年留学经历,19年3月毕业留校,工作地点在海淀学院路校区。


即使镀了薄的不能再薄的一层金,本质上还是土博士,能留校纯属命好,18年学校多出了一些招人指标和事业编制,连洋带土满足一定要求就招。


目前职务为专任教师,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九级,可能已升到八级)。科研为主,会承担教学任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上岗证。国家发工资,无任何科研启动资金和安家费。


19年曾签了一份6年合同,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非升即走要求。时间较为自由。学校提供大概一年多的宿舍,和本科学生的配置一样且在同一栋楼混住,每层公共卫浴,1500元/月。可申请校内的青年教师周转房,两年时限,大概40平方米,4000元左右/月,据说沙河校区有公租房,学院路校区貌似没有。各个食堂的花销和学生一致。孩子可落户海淀,上北航的附幼、附小、附中。


19年的工资待遇见下图,月入到手8700多,那时候入职不久,还没转正,补贴什么的还未齐备。

2019年 月工资


20年工资待遇见下图,主要因为转正学校发了补助(只补6年),还有供暖、物业等补贴,月到手大概1万1左右。

2020年 月工资


21年工资待遇见下图,多了1000块的房补,以及前半年交税较少,估计全年平均下来1万2多一点。

2021年 月工资


1万多的工资在东北老家着实不少,但在北京微不足道。


高校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科研项目。19年刚入职,无课题项目。


20年写了很多本子,由于研究领域偏工程,国青、北青、航空等基金全军覆没。20年高校学生未返校,我成了为数不多的青壮劳动力之一,跟着领导、博士导师做了一些SM横向课题,可以给自己发绩效。熬了许多通宵,隔三岔五睡办公室,洗面奶、洗发水、毛巾等宿舍办公室各一套。年终体检查出了高血压、脂肪肝等一堆长期熬夜的毛病。这种强度下,2020年总收入约40万。


21年跟着领导写了一些本子(领导负责人),申请结果未知。横向课题领导带着自己学生做,暂无横向绩效。


20年评上的硕导,但21年没招到学生,所有工作还得继续亲历亲为,好在博士导师比较照顾,可以帮他带带学生,继续做一些研究。核心课、必修课、专业课基本都被教授和副教授瓜分的差不多了,皮皮虾们只能在晚上上一些选修课、实验课和通识课。


至于生活,毕竟在北京,心态比较重要。17年找工作,一心想回东北研究所,从未有过什么“去大城市看看”,“趁年轻去大城市打拼”,“在北京读了这么多年,不留下就是失败”或者“在北京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并不觉着北京有多好。后来因为ex非要在北京,正好由于出国耽搁毕业一年,有了编制和指标,幸运留校。


19年刚入职的时候确实心态比较崩,首先是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其次收入很低,没有存款。同时,父母工薪阶层拿不出首付,ex立刻找理由分道扬镳,和富二代同事在一起了,确实感觉人生无望,但也一天一天挺过来了。


20年的疫情给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虽然玩命工作,但做的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以给领导们打杂为主,好在收入较为可观,心态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1年前五个月不断调整和平衡,看文献,写论文,锻炼身体,虽然偶尔有“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也算是国内top10博士毕业,怎么月收入都不如一个二本三本的本科毕业生”的想法,也会抱怨工作多,事情杂,还得熬夜睡办公室,但大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段时间认识了不少可爱的小伙伴,觉得生活色彩渐浓。国外认识的海归们以及同校的优秀博后们起点即是副教授,而我还是个中级讲师,未来四五年还要和一堆人竞争评副高,对于这种焦虑现在愈发平和了。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老婆,对我未来的信任和认可,对我“忙的要死还挣不了几个钱”现状的理解。虽然我们收入都不高,但好在可以互相支持,可以一起挤在30平米的小公寓里,可以接受不断租房搬家,可以一起吐槽,互相加油打气。在北京这样喧嚣的城市中,相互依靠和陪伴是不断走下去的动力,攒钱和买房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而且目前看来并不难实现,和我19年时候的想法已完全不同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不要反复,婚礼可以如期举行。


学历学校成长环境相似的,大概率会成为那个和你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工作能力都契合的人。不断内卷的社会,心态是关键,希望包括我在内的青椒们可以积极乐观,大不了辞职换工作呗。


补充下,我和我老婆均为独生子女,都父母双全,身体还算健康,都还上班工作。目前还不太敢考虑要孩子的事。


来源:知乎 作者:FMVP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022200/answer/1896363619


02


32岁高校事业编讲师。


先说下收入,收入如下:

月基本工资4250(扣除五险),公积金950*2。

这上面两项是稳定收入从没断供。

也就是基本收入是6150。


绩效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上课,大概是一大节课90块钱左右

2,科研绩效,一般是包括论文、专利、项目(项目有运行绩效,比如一个国自然,三年期,每年能拿3000左右的运行绩效)


没有年终奖这一说法。


基本上,平均下来,月绩效大概在3000左右,这样一年全部收入是9150*12=109800。


这个数字我曾经问过人事处,基本大概是低于全校平均收入,全校大概是13万左右。


基础学科,没有横向项目,也没有什么公司合作之类的收入。同时这个收入会随着工作年限以及职称变动。副教授大概是平均13万左右,正教授听说在17万左右。


目前单身。


安家费10万,但是学校说得排队,靠着家里帮忙,在所在地城市买了一个房子,当地房价目前1.5万左右,我买房的时1.2万左右。


贷款了100万,4.9上浮10个基点,月供5609。


周围同事基本和我类似。增加收入的主要办法包括但不限于:

1,监考,各种监考,尤其是考研或者公务员之类的,一次监考像考研能收入个1000左右。但是四六级就最少了。

2,上课。上课越多收入越高。尤其是带实验课。

3,如果有可能,在学院做点行政类型的内容。

4,其他琐碎的,比如辅导员、支部书记等等都有一点微薄的收入。


属于一眼看得到未来的人生。


好处在于相对自由,不需要坐班,所以有课的时候可以去,没课就算。


另外,做科研比较随性,毕业后就发现了,如果不跟着大老板去好实验室,基本上没可能了。


学校按标准给10万科研启动经费,结果第一批到了5万,另外5万到现在都没有音讯,听说学校穷了。5万块钱,只能当发表open access的版面费了。


其实学校目前也有新的方式,在入职时候确定的,就是特聘制度。


非升即走那种,待遇的确很高,听说可以达到一年30左右。但是考核压力很大,而且属于那种科研能力比较强的人,给特聘副甚至特聘正。


我自己水平太差,又懒散,所以就选择了老编制的讲师。


来源:知乎 作者:清梦星河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022200/answer/1890948225


03


33岁,top2硕士毕业,一线城市,双非一本。


由于学科边缘,设计学博士较少,所以硕士毕业就拿到了编制,升上讲师后每年包括公积金横向奖金到手15-20。


现在在职读博(海外),主动减少上课,科研废柴,工资降到10-15。


17年买房,4/平,靠啃老付首付还房贷。然而这么贵的房子通勤仍然需要2.5小时。目前房子已经涨到9/平,打算博士毕业就卷款跑路,去一个二线城市的同等学校,过上引进人才,走路上班,被动收入还有20的生活。


目前所在的双非一本,每年教学工作量要求300,评副高的条件:项目至少两个省级+7篇北大核心及以上(实际上只有北核是不可能的,要有专著或SSCI或A&HCI,南核都不好使)。就它给的待遇和它的要求来说,我觉得它飘了,对比二线真的飘了。一线城市嘛,不缺人才,水涨船高,爱来不来。


消耗在通勤的时间太影响生活质量的原因其实在2.5小时之外,到家需要花费巨大的意志力把自己从沙发拖到书房。去了二线也不是真的躺平,时间节约了,反而更有利于精神饱满搞事业。作为文科,设计类,器材几乎没有太大需求,大量的社会调查用户调查而已,在哪都能做。设计类学者的圈子只有最头部才值得混,其他二流学校,一线二线都没有能拉开层级的区别,没意思,何必呢,狗狗祟祟的。读博之后眼界开阔了很多,外边的世界很大,踏踏实实搞点研究,不指望这份工作能挣什么钱,做点真正能服务社会的设计更符合我的初心。


房子卖了才是资产,自住实际上是负债。还完房贷捉襟见肘,还要考虑父母来养老的问题(独生子女),每天都过得紧张兮兮是最不适合科研的一个状态。


这是我下定决心离开的所有因素吧。


关于评副高的条件,由于知乎大部分是自科学者,可能觉得我们这个太容易了。一些社科学者可能也觉得容易。不过对于设计学,艺术学来说很难…因为期刊少,也没受到过专门的科研训练,读博之后我才真正摸到科研的门路。


来源:知乎 作者:匿名网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022200/answer/1891281402


现阶段我国的科研水平还处于中低端水平,让很多科研人员得到的薪水和多年的求学投入不成正比,但好在这个行业包容性大,几乎每个科研人员都能在行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


总的来说,不论高校政策在如何变化,积攒个人实力才是关键。相信自己,赶过所有风雨兼程的路,总会迎来艳阳照耀的未来。


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青年教师的竞争:八小时外定成败

女性科研能力有多强?看华工“三朵玫瑰”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