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至少有这两个标志,“双一流”建设要契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子民好好说 Author 子民
作者:李志民(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本文摘要:
“双一流”是中国政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立足国情,鼓励创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级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要契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与时俱进。人类正在进入网络化和信息化社会,大学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教育要素正向网络平台集聚,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个性化学习逐步实现。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研究国情和国策,结合学校特色,着重学校和学科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关注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大幅度提升。“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深入人心。为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5年底国家部署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重大战略,“十三五”规划期间参与“双一流”建设的137所大学目前正在实践中。“双一流”建设是从整体上推进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高校,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或高水平大学建设路线图,投入了巨额资金;高等学校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加大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的力度,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双一流”是走科教融合之路,必须具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必须具有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
“双一流”是国家把高水平大学建设资源投入的思路从“工程”建设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体制和机制建设的管理方式。因为是工程建设就有建设完工的时候,这次“双一流”建设明确是与国家的“五年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即国家从制度上保证了今后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的长期投入机制。整体上讲,“双一流”是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影响因子”,提升大学的“排名”。大学要从传统的工程建设思路转变为长期规划和制度安排,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提高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服务和服从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二、创新型国家需要高水平大学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科学研究体系,学科门类齐全,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国家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力资源供给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较低,但也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1】。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国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部署,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高等院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其中。创新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头,科技创新仅是众多创新活动的一种【2】。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的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都需要改革。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
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大国、强国,总有它作为大国或强国的标志性行业或产业,像我们常常说道日本的电气、德国的汽车、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化妆品、英国的金融业,等等。如果没有标志性行业或产业,说明这个国家还不够强大,这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幅员、地域关系不大【3】。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各行各业发展都很快,有人说我们有新的四大发明,我们的高速铁路确实很厉害,我们的电子移动支付也很方便,这些还没有影响到全世界。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拥有120多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强大的科研,产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成就了美国各行各业的繁盛,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我们常说少年强则国家强,是什么才能让少年强,显然是要靠优质的教育,优质的教育要靠优质的教师,优质的教师要靠优质的高等教育来培养。实际上,大学和国家与地方的发展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大学的水平决定国家的水平,大学的高度决定国家的高度,同理类推,大学的水平决定一个地域或一个城市的水平,大学的高度决定这个地域或一个城市的高度。
因此,科研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真正动力。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其强大的科研支撑实现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从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的支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科研发展尤其显著,投入产出比高,无论是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实验条件改善,还是水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很大。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主阵地,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力军,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担当着知识创新的重要角色。
在国家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对大学的发展和变革有强烈的需求,政府在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学有力的支持,必将带来高等教育思想和组织体系的变革。在这样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让大学更开放、与社会发展结合更紧密、对社会贡献更直接。
三、人力资源强国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一个显著特点是,由于信息传播的规律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大经济战略资源中,人力资源已经异军突起,成了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4】。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构建学习型社会,搞好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对策。
在规划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同时,国家“双一流”政策同时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的“差别化发展”。“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标准分为三类:第一类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第二类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第三类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5】。
大学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经过7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发展,高校科技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6】。高校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学科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性、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一个资源再分配过程,成为与个人事业辉煌、争取相应政策和资源的理由。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而绝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双一流”建设重点在建设过程,目的是使中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这些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在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成为大学创新的生命源泉。但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社会关注、主管部门推动,还是学校自身提出的改革,如大学制度构建、大学章程、大学综合改革、课程改革等,似乎都遗忘了学生这个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大学改革要围绕学生的中心地位来展开,让学校资源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热衷于大学排行的人,不能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名次和学术论文的多少。高校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和人才评价等活动中要坚决“破四唯”,所谓高影响因子期刊、高水平论文、高被引作者、自然指数等,主要集中在四五个学科领域,仅仅反映基础研究领域的少数几个学科进展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一所大学的整体科研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大学面临的重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领军式专业科技人才。针对我国实现经济腾飞关键领域,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等,形成一批数量庞大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提高人才的培训层次和水平,使高等教育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
当今世界,谁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就等于拥有了综合国力竞争优势【7】。因此,加快人力资源建设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下,大学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四、高等教育步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一)‘双一流’建设要紧跟国家战略体现中国特色
总体上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百多年来,它的演进模式基本上还是符合时代趋势的。200年前,德国洪堡教育思想的产生时代,正是人类文明进步、技术快速发展的阶段,结果催生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和完善。100多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同样讨论如何办好美国的大学,如何在美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埃里奥特(CharlesWilliamEliot)(第21任,1869~1909年)就是主要推动者。他有一句名言,“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美国新型大学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此言非常契合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8】。
我们国家发展的阶段与发达国家不同,即便我们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些做法也是值得国际上借鉴的,比如我们的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大学(地质、矿产、石油、冶金、电力等)。我国大学的工科教育在世界上规模最大,很好地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工程类人才的需求【9】。我们很多公司到国外承包工程建设,也主要是靠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类人才支撑。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个国家一个样。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明确了一流学科既要符合国际通用的评价准则,又能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一流学科的本质是科技创新成果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一流学科至少有两个标志:一是拥有一流科研,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实现这两个目标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而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取决于充足而灵活的经费、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集群和创新基地,通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0】。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科有不同要求:对工程技术类学科,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技术和人才需求;对基础理论类学科,要在国际上多发有影响力的论文,培养基础研究人才;对人文社科类学科,要在国家治理和思想引领方面贡献智慧。要按国际通用准则,以创新成果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推行代表作制度和标志性成果制度。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参考国际公认的标准;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评价;既要在可比办学指标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当,更要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大学文化。要清醒地认识到,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一流。
坚持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立足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部分,是高等教育活动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客观需要。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转变,这也正是“双一流”保持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
(二)“双一流”建设要适应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以本专科教育为主,上世纪80年代高校招生始终在每年30万人左右徘徊,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等教育大扩招,仅仅经过几年的扩招,稳步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发展到今天,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了每年900万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在当前这样的阶段,考上大学不难了,难的是上好大学,因而,公民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标。当大学不再是供人们仰望而成为多数人必须时,再集中资源为少数人办几所精英大学,只关注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大学的期盼,有违社会公平原则,会受到很多人的诟病。
40年前,高校科研基本是一些国内知名大学的少数教师参与,高校的科研经费少得可怜,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都在承担各种各样的科研课题,高校科研经费增加了数百倍。那个时候,高校基本上是在一个封闭的校园环境下开展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现在,大学校园的开放使高校真正从经济和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30多年间,高等教育的环境、条件、结构、成分、主体的这种巨大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和育人的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等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参与者都要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转变观念。
需要强调的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对教师课堂讲授效果、学生听课状况、考试考核结果的重要考核,不能代表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而仅仅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部分。科学研究、学术氛围、大师的言传身教等,也都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仅仅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同于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就容易误导政府或者学校只关心专业设置,硬性规定哪个专业多少学时,制定统一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课时等等,长期下去,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高等学校办学的趋同性也是必然的。所以说,教学质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学质量不等于高等教育质量,不等于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校长要转变办学理念,大学是培养“群英”的地方,要把精力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实际上,精英教育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发展,误导了国民的正常思维,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之一,也降低了国民的幸福感。精英教育思想要破除,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是权力也是义务。大学培养不了精英,上大学可能有利于就业,但与能否成为时代精英关系不大。精英是时代机遇,个人聪慧、勤奋和选择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大学要统筹考虑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建设任务,积极探索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规律。靠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来提升等教育质量是一个重要方面,需要解决好科研成果如何最先转化到课堂上去的问题。一流的学者队伍是打造一流科研和教学的依托,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仅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中国的教授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了解掌握国际学术前沿,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教授参与国际上学术团体的活动,逐步提升中国教授在国际上学术活动中的话语权,才有利于快速提升中国大学的影响力,逐步获得国际上对中国大学的认可。
(三)“双一流”建设要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
在经济腾飞时期,各行各业都容易浮躁,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千年大计,不能用浮躁的心态去办教育,也不能用浮躁的心态评价教育。国家办教育需要理性规划,教育工作者需要理性负责,接受教育需要理性对待,评价教育需要理性思考。面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思考高等教育应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什么?高等教育改革的本质,就是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新需求,逐渐回归教育的本质属性,依靠教育的本质规律来发挥教育的最大效益。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教授不能把教学和科研截然分开,大学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大讨论的结论。“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取得的成果通常是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知识,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这些新成果要及时转化到课堂,写进讲义,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大学教师也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就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推升科研水平。没能力或不愿意从事科研的人往往强调教学的重要性,没能力或不愿从事教学的人往往强调科研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必须在高等教育理念和机制等方面启动实质性改革。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对任何一类大学的评价,千万别忘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指标。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不能在对“素质”没有基本共识的情况下空谈素质教育;不能在对“文化”没有基本理解的条件下空谈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在社会环境不具备的氛围下妄谈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培养。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校和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关注落实学生的学习权力。学生才是国家的未来,高质量的教学和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因为有学生方能称之为大学,没有学生的研究机构只能称作研究所或研究院,大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权力。大学的教学质量、学生选课和选专业的自主、真正的学分制等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双一流”建设中都要进行改革【11】。
对于个人来讲,今天的学习质量决定今后的生活质量;对于一个国家,今天的教育质量决定今后的国民素质;今天的科研水平决定着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普通人往往更关注今天的生活质量而忽视了今天的学习质量,希望政府不仅要重视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重视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教育和科研发展质量问题。
(四)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将面临革命性挑战
高等教育要发挥引领作用,它的前瞻性,包括人才储备、国民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互联网时代,现代大学的功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的大学将成为研究院、考试院,科教实现真正的融合。“双一流”建设,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观念,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形的物质资源共享正在起步,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教育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
正是互联网的发展,扩大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从物质的、精神的空间逐渐扩展到数字空间,甚至延伸了国家主权空间范围。人们在这种新的空间中,不仅学习的方式和习惯被改变,而且人们的所有行为,都很容易地被记录下来,并通过数字途径展示给其他人。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探索和涌现,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变革,推动了学习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也推动了高校科研方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的屏幕化和碎片化特征下,人们的学习模式也呈现屏幕化和碎片化发展,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名校、名师的教学课程,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的传授向“影响式”和“互动式”教育转变。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快速发展、小型私人定制课程、混合式教学、大一分类课程、学位系列课程、翻转课堂……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导致现有的师生关系、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改变,进而重构学校的存在方式。新型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众多的高校、教育专家已经开始转变教育观念,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改变原有不合时宜的政策和管理方式模式等。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挑战。如果学生不能自由选择修学科目和讲课教师,如果学分不能互认,学位不能等价衔接,互联网+教育很难发挥其最大效益。需要尽快研究制定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要针对经过认证的教学类资源制定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要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等等。当然,机制的转变还包括顶层设计和信息治理创新等等,但我们应该鼓励一流大学开展先行先试。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与时俱进,才能完成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与此对应的是教育形式和形态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大学的组织形式将会改变。信息社会的教育要素将集中在网络平台上,教育实施将以个人选择为主,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双一流”的概念和标准也将随之而变。
无论你赞成或是反对,无论你的观念是否转变,时代的车轮都会滚滚向前,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一定会淘汰落后的观念。因此,我国高校一定要及时跟进,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有一流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能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电(2016年5月30日)
[2]李志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7,01-02:7-9
[3]李志民,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08:7-10
[4]翁铁慧,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2019,11:1-4
[5]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2015年11月5日
[6]杨贤金,研究型大学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基础[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1-2
[7]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8]康文生,执掌哈佛四十年—埃利奥特[J],教育与职业,2012,34:104-106
[9]王孙禺刘继青,《中国工程教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
[10]李志民,《聚焦“双一流”》中国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多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9-12
[11]张迈曾王树国,以“四个坚持”夯实一流大学建设新内涵[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32-34
延伸阅读
河南这两所高校获支持:打造高等教育“双航母”,加快推进双一流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