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部门:支持这所高校,建世界一流大学!

源:贵州改革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贵州大学由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提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使贵州大学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方案》提出,将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入实施“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五年内培养或引进国家级人才20人(其中院士2人)、学术学科带头人100人、海外优秀博士100人、学术骨干400人,其中支撑服务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化”产业人才不低于60%。持续实施“一流学科特区人才计划”“青年英才计划”和“青年拔尖人才”及特色岗位聘用等人才引培工程。到2025年,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60%以上。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构建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本科专业逐步压减至90个以内,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45000人以内;研究生与本科生当年入学规模达到1:1,博士生招生指标每年600名以上。


支持贵州大学参照教育部直属高校单列研究生招生计划,确保贵州大学申报的招生计划规模和结构。力争按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持续推进“博学计划”。


持续强化贵州大学与省内市州高校“1+9”高校协作机制,加强与省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发挥贵州大学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师生国防意识,多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优先发展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群。


提升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全力支持贵州大学申报建设农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级农药创新工程中心及中国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院等国家级智库和平台、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重点研究平台。


加大服务地方发展力度。大力支持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联合军地有关单位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应用技术攻关。围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建设和理论创新课题研究,开展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生态文明、乡村振兴、贵州特色发展经济学等研究和阐释,为丰富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贵州元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贵州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资政服务。


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平台。增加贵州大学“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千人留学计划”的资助名额。“十四五”期间,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1个或项目3-5个、海外办学点2-3个。到2025年,在校全日制留学生1600人。


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和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办法,优化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方式,完善特色岗位的设置、聘用及考核。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财政“部省合建”资金专项支持贵州大学部省合建及“双一流”大学建设,提高专项资金保障水平。根据贵州大学拟定的“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对贵州大学引进或培养的院士等国家级人才和海内外优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省直相关部门按规定给予优惠政策。


通过以上8项任务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的,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心怀“国之大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师生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师生共享,维护师生根本利益,充分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指针,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坚持“贵州大学姓贵州”,扎根贵州建一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我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地方为根本,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以人才链对接创新链,以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助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根本保障,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教育评价导向,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逐步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贵大特色、体现服务贡献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主要目标


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进入西南地区高校前列,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名校”行列。


——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力争培养或引进国家级人才20人,其中院士2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提高到60%以上,领军型高端人才占全省高校80%左右。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发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提升至40%以上,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达96%以上。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占全省高校60%以上。



——学校发展及学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凝练特色学科方向,ESI全球前1%学科由目前的3个增加到5个,植物保护学科整体排位跃升至全国前10%,5个学科整体排位全国前10-20%。发展一批新型交叉特色学科,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到2035年,力争学校综合实力排名提升至全国前80名,建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植物保护学科整体达到世界一流、农药学方向达到世界领先,数学、生物学、软件工程、法学等4-5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形成3-5个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交叉学科群。


——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学校科学与技术贡献率位列全国高校前70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2项。科学研究经费增速年均达15%以上。建成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建设农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农药创新工程中心,建成生态文明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国家级智库和平台。


——国际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发布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报告,本科生和一流学科研究生出国(境)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比例达20%以上,教师出国学习交流比例提升至40%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深入实施“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五年内培养或引进国家级人才20人(其中院士2人)、学术学科带头人100人、海外优秀博士100人、学术骨干400人,其中支撑服务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和“四化”产业人才不低于60%。持续实施“一流学科特区人才计划”“青年英才计划”和“青年拔尖人才”及特色岗位聘用等人才引培工程。到2025年,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60%以上。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及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一二三四”总体工作思路,聚焦“四新”“四化”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构建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到2025年,本科专业逐步压减至90个以内,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45000人以内;研究生与本科生当年入学规模达到1:1,博士生招生指标每年600名以上。



支持贵州大学参照教育部直属高校单列研究生招生计划,确保贵州大学申报的招生计划规模和结构。力争按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积极申报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持续推进“博学计划”。


持续强化贵州大学与省内市州高校“1+9”高校协作机制,加强与省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发挥贵州大学的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师生国防意识,多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三)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围绕国家和地方需求进一步凝练特色学科方向,优先发展贵州大学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群。鼓励贵州大学与省内相关院校合作,建立国防特色学科和紧缺专业。支持贵州大学重点发展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全国学科评估入榜学科,大力发展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区域一流建设学科,建设一批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和综合实力位居区域前列的特色学科,提高学科整体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四)提升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汇聚国家和省市资源支持贵州大学建好建强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力支持贵州大学申报建设农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级农药创新工程中心及中国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院等国家级智库和平台、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重点研究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许可、转让和投资制度以及收益分配模式,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成果收益分配、知识产权股权激励办法,加大对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激励力度。


(五)加大服务地方发展力度。


聚焦我省三大战略行动、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四化”同步发展、大力支持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联合军地有关单位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应用技术攻关。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到企业兼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聚焦十二大农业特色产业科技需求,围绕农业科技前沿方向,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涉农一流学科或研发平台,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基地,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



聚焦十大工业产业,尤其是磷、锰、钛、铝等区域优势矿产资源,开展基础材料、装备制造、磷化工产业精细化、锰及锰精深加工、钛材及高性能钛合金、铝及铝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瓶颈攻关,为十大工业产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围绕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块数据与区域治理等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的合作,开展天文大数据与天体物理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互联网、大数据、空间科学、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融合,为贵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围绕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建设和理论创新课题研究,开展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生态文明、乡村振兴、贵州特色发展经济学等研究和阐释,为丰富和拓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贵州元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贵州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资政服务。


(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国家高校的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一批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效低风险农药国家“111”引智基地、绿色植保技术国际高端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高端平台和优势特色学科,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共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简化贵州大学科研人员出国(境)学术交流审批程序并放宽外事审批权限。增加贵州大学“贵州省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千人留学计划”的资助名额。“十四五”期间,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1个或项目3-5个、海外办学点2-3个。到2025年,在校全日制留学生1600人。


(七)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系统推进学校立德树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科研评价和用人评价改革,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师德师风和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办法,优化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方式,完善特色岗位的设置、聘用及考核,营造激发科研成果竞相迸发的发展环境。



(八)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省财政“部省合建”资金专项支持贵州大学部省合建及“双一流”大学建设,提高专项资金保障水平。根据贵州大学拟定的“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对贵州大学引进或培养的院士等国家级人才和海内外优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省直相关部门按规定给予优惠政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省级层面协调机制,成立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乡村振兴局、省大数据局、贵州大学等单位参加的贵州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明确责任分工。省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贵州大学建设,将本部门相关资源配置向贵州大学倾斜,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支持。贵州大学要建立校级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精准对接省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十大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


(三)实施考核评估。建立导向明确与激励约束并重、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评价标准。依托第三方机构,全方位评估贵州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建立跟踪指导机制,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分享博士求职、面试、发展经历和感悟,指点科研、学术、项目和奖项经验和体会,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这里博士买房直接打6折!各城市博士购房优惠政策汇总

重大调整!鼓励留学生回国发展,2021年“国优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项目公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