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所“国字号”大学再次明确,力争进“双一流”!

来源:中国民航网(李利滨)

12月28日,中国民航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会上明确,力争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优化提升学科生态内涵,支撑“五飞”新格局。

12月28日,中国民航大学学科建设工作会在北区礼堂召开,校党委书记曹胜利、校长丁水汀,副校长白杰、杨虎、吴仁彪,校党委副书记赵洪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政华,校党委常委葛维建,校长助理杨新湦、王志强出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学科(方向)负责人、蓝天高水平人才、四A级岗(含)以上教师、各学院学科与师资办主任参加。吴仁彪主持。

大会以“构建‘五飞’格局·促进‘一流’发展”为主题,设置1场主报告,9场分报告。



01

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艰苦奋斗



曹胜利在讲话中强调,一要加强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学科建设全局。高扬党的旗帜,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化理解和认识,推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特别是加强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业务工作、学科建设工作有机融合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二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基、学科建设是兴校之源。学科建设是系统性工程,是平台和载体,本质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要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作用,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民航关键领域,促进学科跨界融合,探索“民航专业+人工智能”“民航专业+数据”,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打造民航战略科技力量。三要紧密围绕智慧民航主线明确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两业”融合背景下,要立足民航特色办学,紧贴行业需求、解决行业问题、服务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影响力。聚焦智慧民航的运行场景,突出行业特色。四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科建设的源动力。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围绕学科引领、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办学战略,强化基础学科、战略学科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全力打造东丽校区本部为基地的人才高地,以大兴科创基地为基础打造人才特区。五要坚持攻坚克难和艰苦奋斗,努力打造学科高峰,构筑学科高原。立足学科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力争进入“双一流”高校行列。



02

优化提升学科生态内涵,支撑“五飞”新格局


丁水汀做大会主报告,他指出,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民航业,迎来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两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民航运输业进入自主装备导入期、领先创新起步期、战略对手遏制期“三期叠加”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航空制造业进入了由“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快速发展期。“两业”共谋、共建、共享、共赢,以“五飞并举”服务“两业融合”,大学唯有“超前探索、领先创新、夯实基础、支撑发展”才能发挥好一流大学的作用。



丁水汀强调,中国民航大学首先要优化提升学科生态内涵,支撑“五飞”新格局建立起“一体两翼三支撑”学科体系,构建“顶尖安全、一流交通、知名航宇、精品信息、交叉理学、特色文管”民航顶尖学科生态体系。“研飞”主要回答“如何设计赋予、如何制造实现、如何验证表明、如何局方确认、如何维护保持”,“能飞”的任务是要锻造学科发展的“硬实力”,“助飞”“护飞”是指“研飞”成果分别向航空制造业、民航运输业全产业链环节转化的能力,“会飞”是要提升高端飞行人才的培养能力。其次,战略布局科学研究新架构,形成“五飞”新平台。以“守安全基线、践智慧主线、破负碳高线、追质效极限”为科学研究战略,全面打造“五纵一横一园一院”的科教发展新格局。第三,打造分类卓越新雁阵,形成“五飞”新动力。将人才存量做优、增量做强,系统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三个若干”人才队伍,突出评价“五飞”的贡献,实施分类卓越评价方法,提供条件保障,助力形成民航强国建设的人才生力军。



03

抓好高校工作八个维度


吴仁彪表示,要抓好高校工作八个维度即特色看学科、水平看专业、实力看老师、质量看学生、形象看生态、动能看改革、发展看班子、根本看党建,聚焦人才培养,基于事实型数据做好分析研判,推进学科建设。各学院要狠抓落实,认真学习学科建设工作会精神,完善落实方案,补齐短板,努力开创学科建设工作新局面,为学校早日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民航大学而共同奋斗


据悉,2021年5月,学校发布《中国民航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学校“建成高水平特色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的奋斗目标,明确学科建设任务指标。学科建设工作会旨在按照“一二三四四五”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制定的“学科引领战略”,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原文有删减)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分享博士求职、面试、发展经历和感悟,指点科研、学术、项目和奖项经验和体会,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最新发布!2022高校人才工作十大趋势

关于新一轮“双一流”重要信号,来了!重要文件审议通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