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坎坷”的985高校:历经6次搬迁3次合并,终成一代名校!

源:募格课堂

彩蛋来了!文末可领学术人专用红包封面!

搬迁、合并,可谓是上世纪末决定着高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决策之二。

纵观如今多所985高校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一些大学都是在这样的校潮中获益并且一举拿到985头衔的。

在我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中,就有这样的一所大学,这所被称为发展最为“坎坷”的985大学,前后经历了6次搬迁3次调整与合并,最终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备受关注,这就是同济大学的发展故事。

图源:同济大学官微

01

高校发展史中,“搬家”是件常事


例如,较为熟知的上海交通大学西迁的历史:1955年,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的彭康,接中央决定要求学校搬迁,指示需要搬到西安。不少教师学子克服千难万险,携家带口来到西安,支持西北教育建设,才有了如今的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了拥有较为方便的地方办学,1969年10月在多名领导的支持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交了申请离开大都市《关于要求创办“五七”教育革命实验基地的报告》,希望到离城市较远但交通条件较为方便的地方办学,基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农场、科研的教改基地。

起初,在中国科大南迁的消息公布后,学校内部教职工就有不同意的声音,之后在给全校师生作搬迁动员报告后,1969年12月学校分两批,共有近1400多人落户安庆;从北京搬到安徽,最终定居在合肥。

——复旦大学,抗战期间内迁至重庆北碚东阳镇夏坝。当时,教育部要求复旦大学迁往苏北,但复旦大学以'无锡有地可建大学'为由拒绝。

后来,教育部要求复旦大学搬到无锡的胡埭大学,但 "复旦打算搬到上海"。最后,教育部妥协了,复旦大学迁回了上海。

经过多年的发展,复旦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不断走向强大。医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和计算机科学学院在全国享有盛誉,目前它正积极推动应用科学向工程领域扩展,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和跨界融合;

合并,更是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悉,11所高校是在2000年兼并潮中未进行兼并的,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厦门大学。


这些校园的实力也是十分强悍的,特别是坐落西北地区的兰州大学,在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生源较差的状况下,依然能靠本身实力进入985大学,可见其实力之强。

02

同济大学的6次搬迁


在1937年到1946年的9年间,同济大学经历了跨9省的搬迁,最远到达我国云南省境内。


更为艰难的是1937年到1938年一年间,同济大学就辗转浙江、江西、广西、云南四省。


图源:同济大学官网


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同济大学迁往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广西贺县八步、云南昆明,后来又迁往四川宜宾的李庄古城,距离达22000里。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同济大学的这几次搬迁,中间所经历的困难,我们后世之人是不难想象的。


在6次搬迁之后,同济大学拒绝 "留川 "和 "迁渝",当时的教育部准备在苏州划出1000公顷的土地作为同济大学未来的校园,但同济再次拒绝 "回沪"。1946年,同济大学终于迁回了上海。


同济大学的这次搬迁也创下了历史之最:战时搬迁次数最多、行程最远、发展最坎坷的大学。

03

同济大学的3次合并


1946年,返回上海的同济大学,基本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岁月。随后在1949年到1951年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先后有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等8个院系并入其他大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同济大学的实力。


图源:同济大学官网

同济大学的第1次合并(调整),是1952年上海交大等11所高校院系的并入。

第2次合并发生于1996年,这次与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的合并可以说是意义重大,使得同济大学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而且合并而来的这两所院校,原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专业,弥补了同济大学的不足,这次真正意义上的院校合并,拓宽了同济大学专业领域,也让原本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有了更好的发展。

随着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的合并,同济大学最终完成了院校间的合并,并开始了长足的发展。


2002年,同济大学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创校至今,同济大学先后培养了38万余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68人。

“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朝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新年红包长什么样?

一睹为快







SRPING FESTIVAL




👆点击卡片领取👆


👆扫描上方二维码领取👆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欢迎投稿,分享博士求职、面试、发展经历和感悟,指点科研、学术、项目和奖项经验和体会,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2022“双一流”大学排名出炉!

官方透露这所大学第二轮“双一流”进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