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五唯”到“多维”: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如何变革?

今日话题:“破五唯”,针对的是什么?


摘要:术评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因“五唯”困扰而饱受诟病,其不仅助长了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还在客观上导致了大量学术泡沫的产生。自“破五唯”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各大高校纷纷开启了一系列学术变革活动,推出了诸如“学术代表作制”等种种新举措,但从“破五唯”的政策精神看,诸多举措仍然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形式主义问题,陷入认识论方面的理解误区。推进学术评价变革需要建立在尊重内外部矛盾以及相关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五唯”到“多维”的评价变革体现的是对不同学术研究逻辑与知识生产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责任使命的尊重。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校;学术评价;教师评价





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颁布以来,学术界围绕如何“破五唯”展开了很多研究,也有一些争鸣,实践界也纷纷启动了“破五唯”的改革进程。从根本上看,学术评价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受到诸多内外部变量的综合影响。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缺乏一致或公认的评价标准,即便在同一学科之内,知识也越来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1]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学术评价生态系统面临着多种内外部矛盾。“破五唯”的本质是学术评价生态系统的解构和重构,[2]不仅需要关注“破”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立”的问题。但从相关文献来看,已有研究更多将关注点放在如何“破”,侧重于对既有教师学术评价机制的批判,但对于“破五唯”之后如何“立”的问题却不够重视。在新时代“破五唯”的背景下,如何重构基于评价方式转型变革的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新生态不仅关涉研究者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更会深刻影响未来的知识生产创新变革。






01

从“五唯”到“多维”:评价变革的缘起

“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是学术评价饱受诟病的顽瘴痼疾,其不仅助长了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还在客观上阻碍了知识生产创新,导致了大量学术泡沫的产生。[3]从深层次看,“五唯”问题根子在于“唯”字,而且其由来已久,它既是一个具体的研究成果评价方式问题,也是一个抽象的学术文化生态问题。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校或者学科而言,“五唯”问题都广泛存在,而且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尽管各界对于“五唯”的危害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而且形成了破除“五唯”的共同意愿,但在落实过程中却面临着层层障碍和挑战。
鉴于此,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战略统领下,教育部、科技部等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诸多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学术评价应以质量为核心,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贡献和影响。这对学术评价从形式到内容、从数量到质量、从形而上到大众化的转变提出要求。基于现实的评价矛盾以及政策的强力驱动,“破五唯”成为深化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机制变革、促进基于中国特色学术评价话语体系重塑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学术GDP主义”的绩效管理逻辑下,以量化为核心取向的学术评价愈演愈烈,呈现出种种弊端。这不仅在客观上助长了“五唯”的进一步强化,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浪费了大量学术资源。同时,一味地追求“数量繁荣”,科研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被忽略,质量让位于数量,产生了质量危机等问题。从深层次看,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都只是表征研究者研究能力的外部指标,正如有学者所言:“人们往往重视它的象征意义超过了它自身的意义,甚至忽视了它的实质意义。”[4]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知识生产创新,“破五唯”的精神要义便在于实现学术评价衡量知识生产创新价值目的的归位,创设能够推动知识生产创新的内外部学术生态系统。

02

从“五唯”到“多维”:评价变革的内涵与要求

“破五唯”是学术评价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重塑高校学术生态、回归知识创新本体的客观要求。自“破五唯”政策实施以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启了一系列的学术变革活动,推出了诸如“学术代表作制”等种种新举措。但从“破五唯”的政策精神看,诸多举措仍然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形式主义问题,陷入认识论方面的理解误区。
01

“破五唯”不是“破”指标,而是要综合考量、破除功利



尽管指标具有局限性,但任何科学评价都要依据一定的可测量指标,学术评价也不能例外。论文等都是体现学术水平与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学术评价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指标评价以其直观性、针对性、规范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引导教师的学术发展,起到激励与对标作用。因此,“破五唯”的核心在于破除将学术水平与学术贡献简化为一些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指标,而不是不要这些指标。从发展演变看,指标的引进曾被认为是学术评价的历史进步,它改变了传统“人治”评价的“独断专行”和“任人唯亲”、促进了评价的规范化和公平性。显然,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不是要破除指标评价的科学性、让评价再次回到“人治”的失范状态。
然而,部分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破五唯”的理解异化,粗暴取消论文发表等相关的激励机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于评价公平性与科学化的忧虑,担心回到没有指标依据的“人治”状态,造成学术评价再次陷入混乱的不确定性局面。“破五唯”不是不看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而是不能只看某一指标或部分指标、不能过度物化学术劳动,应科学运用学术指标的评价功能。[5]同时,学术研究看似与道德无关,但在高校教师学术评价过程中却无法将道德抹去,而只关注学术。从根本上看,“破五唯”的核心精神内涵在于扭转片面化的单一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差异化的学术评价指标,并且基于指标优化来实现知识生产的创新突破。
02

“破五唯”不是“破”量化,而是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变革



量化评价的负面影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受到学科建设的量化逻辑主导,呈现出显著的“GDP主义”特征。尽管“破五唯”与量化评价并非必然的对立冲突关系,但诸多高校却纷纷取消量化评价,实施所谓的“代表作制”。实际上,量化指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与规范性,保证了规模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质变是建立在一定的量变基础之上的,量变是质变的必经阶段。在研究发展的初始阶段,量化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和积累,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阶段,质的变化才会出现,具有突破性贡献的学术成果才会产生。“破五唯”不是不要量化,而是要在量化的基础上推动“质”的变革。在代表作制评价标准和依据尚不清晰的情况下盲目取消量化要求,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冒进。学术评价是一个短期绩效与长期贡献相结合的系统性过程,注重短期绩效并不意味着放弃长期贡献,关注长期贡献也并不意味着放弃短期绩效。量化是实现从短期绩效到长期贡献的必经阶段,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所必需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学术发展具有鲜明的成长阶段性,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必要的量化评价是基础和动力;对于成熟教师而言,突显学术贡献应当是根本追求。“破五唯”需要破的是形式化和行政化,而非量化。至于行政化管控下量化评价盛行、因单一量化导致学术评价过于关注形式而非内容等问题则应从优化行政架构与评价方式等方面来解决,而非绝对否定量化。从内在的逻辑关系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破五唯”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之上的质变。

03

基于“多维”的学术评价变革实施路径

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面临着不同的内外部矛盾,有着不同的学术研究逻辑和知识生产规律。推进学术评价变革需要建立在尊重内外部矛盾以及相关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五唯”到“多维”的评价变革体现的是对不同学术研究逻辑与知识生产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责任使命的尊重。
01

保障高校教师学术自由,营造知识创新氛围



学术自由是知识生产创新的根本保障,也是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机制变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正如布鲁贝克所言:“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界任何压力。”[6]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却充满挑战,何种评价机制能够保障学术自由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历史演变看,学术评价机制经历了一个逐渐被工具化的过程,呈现出愈来愈强的控制属性。这种控制属性在深层次上限制了教师的学术自由。在新时代“破五唯”的背景下,评价应当实现从工具价值向本体价值的回归,从价值论意义上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推动知识生产创新的文化生成。具体而言,要围绕评价过程的实施、监督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建立起科学、公正、高效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构建多元参与的学术评价生态系统,兼顾学术生产过程与学术结果评价,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细化规范具体指标,主要关注知识生产的内容质量与价值意义;另一方面,塑造公开透明的学术评价生态文化,并相应地完善评价过程的监督保障与利益申诉机制,由此推进评价机制变革,创设自由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从而有效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从根本上促进知识生产创新,实现评价质量的系统改进。
02

推动评价指标的科学化,破除外部因素干扰



影响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等指标获得的因素异常复杂,受到权力、利益、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学术寻租问题饱受诟病,职称、获奖、帽子等甚至沦为一种无声的权力和利益的博弈,且频繁地被各大媒体报道,引发了人们对于学术评价的种种质疑。教师学术评价的学术场域特征日趋式微,而行政场域特征越来越强,[7]导致形式评价重于内容评价,从而妨碍了科研自主性和学术的正常发展。[8]从根本上看,学术评价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在于为学术服务,以更好地促进知识生产创新。其基本尺度在于客观公正,核心在于是否具有知识生产创新价值。而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等都只是表征知识的外部形式指标,并不完全等同于本源意义上的知识。过度依赖这种外部的形式指标无疑会削弱知识生产创新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基于“破五唯”的评价变革应当回归专业性、学术性和纯粹性,继而丰富指标的科学化内涵,建立“以实质性知识生产创新为核心的”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从外部形式到质量内容的关注。合理运用评价结果,调整“学术评价”在教师考核中的分值占比,将之纳入教学活动、道德素质等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之中,避免科研与教学相互异化。[9]由此也能有效避免各种功利主义、行政主义的不当干扰,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创设良性竞争、公正公平的学术氛围。此外,应当将品德作为第一标准纳入到教师学术评价之中,避免因过度追求学术指标符号而忽视了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立德树人的意义。
03

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体现质量中心原则



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都有其不可回避的内在局限,同时也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从全球范围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无疑是学术评价机制变革的未来方向。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多维”的体现,也是尊重学术研究内容多元化的基本要求。在量化占据主导的学术生态环境中,依据论文、帽子、职称、学历或奖项等指标进行评价提升了评价的效率,降低了评价的复杂性,却使得“质量”常常让位于“数量”,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评价困境。学术劳动以物化逻辑呈现时,数量属性就会代替质量属性,以学术为本位的评价理念形同虚设。[10]在学术评价过程中,数量显然是重要的,但质量也同样不可或缺,二者并非简单的孰是孰非、非此即彼的关系。故而,在推动从“五唯”向“多维”转变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差异化的实施方案,确立发展性评价理念,[11]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提升评价方式的适切性。具体而言,要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学术评价体系,并在尊重不同学术研究类型与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机动调整,以实现评价效率的提升与对知识生产质量的关注。
04

保障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事实上,近年来论文代写、评奖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条灰色的利益产业链,[12]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生态文化和环境。[13]但相关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和责任惩戒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影响评价过程客观性的种种因素仍然大量存在。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等更多体现的是结果,但对于过程的关注不够,以致出现只关注结果而不计方法手段的学术不端问题。从根本上看,评价过程中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如何从过程维度建立学术质量评价保障机制是“破五唯”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五唯”向“多维”的转变从根本上要求学术评价破除唯结果的功利主义倾向,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从程序上保障评价过程中的客观公正,建立严格的、基于专业性的评价实施程序,并基于实施程序完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和责任惩戒机制;[14]二是从标准上明确评价的精细化操作指标和规范,减少评价过程中的“暗箱操作”空间,从而提升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和奖项等指标的“含金量”和权威性;三是完善过程性学术评价机制,注重学术成果产出的过程性工作,从而为最终的结果评价提供支持和依据,保证学术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1] 缪榕楠. 难以弥合的区隔——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复杂性探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33-37.MIAO Rongnan. A Gap Difficult to Bridge — A Study on the Intricacy of Academic Evaluation Concerning University Teachers [J].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2010(2):33-37.[2] 陈时见,胡娜. 新时代高等学校教师学术评价的改进[J]. 教育研究,2020(2):133-142.CHEN Shijian, HU Na.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cademic Assessment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New Era[J]. Educational Research,2020(2):133-142.[3] 田贤鹏. 高校教师学术代表作制评价实施:动因、挑战与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20(2):85-91.TIAN Xianpeng. Evaluation System of Academic Representative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gent,Challenges and Path [J].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20(2):85-91.[4] 王洪才. 高等教育评价破“五唯”的难点、痛点与突破点[J]. 社会科学文摘,2021(7):10-12.WANG Hongcai. Breaking the “Five-only” i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 Difficulty,Pain and Breakthrough[J]. Social Sciences Digest,2021(7):10-12.[5] 王俊美,林跃勤. 科学运用学术指标的评价功能[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2-01(002).WANG Junmei,LIN Yueqin. The Scientific Use of the Evaluation Function of Academic Indicators[N].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Today,2021-12-01(002).[6][美]约翰·S·布鲁贝克. 高等教育哲学[M]. 王承绪,郑继伟,张雄平,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US] BRUBACHER J 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 [M]. WANG Chengxu,ZHENG Jiwei,ZHANG Xiongping, et al,trans. Hangzhou: Zhejiang Education Press,1987.[7] 顾剑秀,罗英姿. 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场域特征、价值标准及制度建构[J]. 教育发展研究,2016(23):1-7.GU Jianxiu,LUO Yingzi. Academic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Faculty: Field Characteristics,Value Standard and System Construction[J].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6(23):1-7.[8] 陈尧. 行政化评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误区[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4):128-138.CHEN Yao. The Administerization of Evaluati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Academic Evalu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J]. China Social Science Review,2019(4):128-138.[9] 张强,周楠. 教师发展视角下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异化及反思[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5):45-48.ZHANG Qiang,ZHOU Nan. Alien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Development [J]. 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19,8(5):45-48.[10] 李欣欣,任增元. 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制度重构研究[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9(4):34-39.LI Xinxin,REN Zengyuan. Quality-oriented Evaluation: Re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J]. 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20,9(4):34-39.[11] 李立国. 建立符合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学术评价体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1):10-12.LI Ligu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cademic Evaluation System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Work in Universities[J].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19(1):10-12.[12] 汪慧,晏晓蓉. 学术论文市场利益链根源及对策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1):49-54.WANG Hui,YAN Xiaorong. Profit Chain: Roo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aper Market [J].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2011(1): 49-54.[13] 朱剑. 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15.ZHU Jian. Relations Between Research System and Review System: Causes to the Lack of Regula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15(1):5-15.[14] 田贤鹏.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惩戒之过程审思——基于程序正义视角[J]. 北京社会科学,2017(5):4-13.TIAN Xianpeng. Process Review on the Punishment of Academic Miscondu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dural Justice[J].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2017(5):4-13.
来源:上海教育评估研究,作者:田贤鹏,姜淑杰责编:Christina

审核:Christina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身处科研圈,谁能独善其身?

事关学科评估!教育部发布重要答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