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近,新出了哪些人才政策跟你有关?记得收藏!


2023年5月-6月

各地新政 持续关注


数字化推动科技成果赋智升级建设

……

快跟随小乔来看看

过去的两个月

各地都发布了哪些

重要的人才政策吧




科技人才政策

(按时间倒序排列)

数字人社建设行动

6月1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印发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提出,以数字化推动人才精准培养和有效供给,支持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加强职称评审、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推进相关人才信息归集共享,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库。加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信息化,推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强化动态监测指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形成即时感知、主动应对的治理模式。(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地方开发区升级

6月1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批复》提出,阿克苏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集聚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高地。(来源:中国政府网)


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6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4部门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规划》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组建设施农业建设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培训。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等,加强设施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等,加强设施种植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社会化服务。(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要发挥职教集团(联盟)、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5月29日,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中小学,引领科学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研究和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安排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协同组织科学夏(冬)令营等,为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科学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支持。(来源:教育部网站)


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

5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


《专项行动》提出,围绕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聚焦科技成果有效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新型体制机制优势,创新工作方法,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精准性、有效性,满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把握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方向,推动中小企业理念、组织、管理、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先进适用技术供给和赋能应用,提升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来源:工信部网站)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5月17日,科技部等12部门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首都发展重大需求,全方位吸引集聚更多科技人才。落实新一轮外籍人才便利政策,在外籍人才签证、工作许可、长期居留等方面,推行更加便利的服务措施。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更具人文关怀的人才引进服务保障机制。支持高校在不新增建设用地和扩大办学规模的前提下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新型研发中心等平台,共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特色学院,大规模培养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力度,实施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深入推进“破四唯”“立新标”,探索形成以创新价值、创新贡献等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办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到企业创新平台兼职,鼓励拥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企业科研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员。提高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水平,落实好教育、医疗、商业、住房等公共配套服务。(来源:科技部网站)



各地人才政策

(按时间倒序排列)

上海

6月29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


《规范》提出,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侧重对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不将“人才项目”“头衔”“帽子”“论文数量”“获得奖励”等作为评价指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实行分类评价。根据不同计划类别特点,建立符合科学发现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质量贡献绩效导向的项目分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


北京

6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通知》提出,要利用高精尖产业人才政策,加大国际一流机器人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加强在职人员技能培训,畅通企业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支持机器人企业、高校院所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和联合科研基地,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广东

6月2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办法》提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提升全社会科学认知能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发现和培养人才,以及代表性成果的质量和水平。科技项目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拨款和诚信管理的关键依据;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对研发团队进行考核激励和后续科研方向谋划的参考;作为科研机构评估、科技人才评价、科技奖励的参考;作为投融资机构决策的参考。(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山西

6月26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印发《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办法》提出,省创中心要实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吸纳集聚优秀研发人才,建立健全人员聘用、职称评聘、薪酬制度和奖励激励机制,加强研发人才团队建设。省创中心应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份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来源: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山东

6月21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10部门印发《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面向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引进方式,多渠道多模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团队。加大对海内外绿色低碳创新人才来鲁创业引进力度,引进3—5个国家级“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团队。优化提升外专双百计划,启动实施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依托泰山、齐鲁等各类人才工程,加大省内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本土人才向国家人才计划迈进。持续深化科技型企业家培训,增强企业家转型升级的意识能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精于现代化管理的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对贡献突出的人才给予激励,促进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来源: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浙江

6月12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中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引进海外工程师实施办法》。


《办法》提出,省属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由企业自负。在市、县(市、区)财政对属地企业引进海外工程师奖补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市、县(市、区,不含宁波,下同)对海外工程师“引、留、用”情况,确定省财政对各市、县(市、区)的支持额度。各市、县(市、区)应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引进海外工程师。(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四川

6月9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印发《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办法》。


《办法》提出,对新纳入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序列的和周期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给予后补助支持。科技、财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在人才、项目、平台、土地等方面加强统筹支持,平台所在属地在要素保障上给予配套支持。平台在建设运营、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评价、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实验室+中试基地+中试产业”等新模式新路径。(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浙江

6月2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印发《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科普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将符合条件的科普专业人才纳入人才管理。建立健全科普专业人才职务评聘机制,将科普成果和科普工作业绩纳入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通过科普专业类别单列评审,对科普专业人才实施分类评价。(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广东

6月1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合作,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短期合作、项目入股等方式通过港澳柔性引才。大力实施省级人才计划,加快引育集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优粤卡,对重大产业攻关任务人才认定给予单列优先支持,按照省重大人才工程有关规定对入选工程的人才和团队给予补助,鼓励各地级以上市对引进研发人才、研发团队的企业给予研发经费补贴、安家费用补贴。(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天津

6月1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支持科普企业组建科普产业(人才)联盟,探索建立科普园区,推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培训交流,提升科普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队伍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完善评聘机制,在市级人才计划实施中予以支持。推进科技人员开展科普工作,鼓励相关单位把科普工作成效作为职工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的参考。(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网站)


责编:Hannah

审核:Yolan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