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职辅导员,10年内不得转岗!



广告


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近年来很多高校开始设定辅导员转岗的工作年限,确保辅导员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专注于学生工作。


4-10年不得转岗


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公开招聘博士工作人员简章中提到,专职辅导员转岗原则上需从事辅导员工作至少满8年,因工作特殊需要、特别优秀且达到同层次人员学术水平,可放宽至4年。管理岗位原则上不转岗。


郑州大学2023年公开招聘辅导员(博士)公告中规定:学校拟招聘专职辅导员10名(含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并要求五年不得转岗(一个聘期为五年)。


南昌大学在2024年的公开招聘公告中也指出,专职辅导员需参照校内辅导员转岗相关文件执行,且在8年内不得转岗,聘期内同样需遵循学校的统一调配。


云南大学在2021年的专职辅导员招聘公告中详细规定了转岗条件,新招聘到校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必须在辅导员岗位连续工作满6年,方可提出转岗申请。


黄淮学院则在其辅导员工作条例(修订)中明确指出,校内转聘的专职辅导员工作满五年后,经本人申请审批可以转岗;而对于以专职辅导员身份引进的人员,其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的年限则不得低于10年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工作条例(修订)也规定了专职辅导员六年内不得转岗、离岗。此外转岗人数也受到严格限制,不得超过符合转岗条件的专职辅导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有高校在2023年的规定中要求,转为正式编制的辅导员在辅导员岗位工作12年后,方可申请转岗。在最新发布的辅导员管理办法中,已经缩短至8年(硕士学历)、4年(博士学历)。


限制转岗年限,可以有效保障队伍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辅导员频繁转岗给学生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稳定的辅导员队伍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提供更加连续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但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来看我们还需要关注到辅导员转岗的深层次原因。很多辅导员之所以想要转岗,往往与工作内容繁复、晋升空间有限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有关。


辅导员为何想要转岗?


一项针对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出,部分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重视程度不够,对辅导员的激励偏弱,导致辅导员在职务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比较困难。


虽然辅导员职称评聘单列,但在一些高校如果辅导员想走行政通道,除了各类的年限要求、业绩要求,很多学校对晋升处级的辅导员依然有论文要求及中级或高级的技术职称要求。走教师晋升通道的论文要求更是不低。而平时工作强度大的辅导员鲜少有充足的时间搞学术。晋升涉及的论文课题要求也较高,辅导员很难真正意义上符合标准。同时,对各级别的晋升名额,很多学校有一定的比例规定。


加之辅导员工作内容庞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例如组织活动、开会、带学生比赛、开导学生、各种培训、学生评优、学生思政教育、提笔写材料等事务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范围。他们长期配合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手机24小时待机,所有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与他们相关,半夜出现在医院、派出所的情况不在少数。也因为这样繁复的工作,很多辅导员神经紧绷,长期下来容易消耗工作热情,内生动力存在不足。


还有一些辅导员,在应聘之初就抱着“曲线救国”想法,应聘为辅导员只是作为其转岗教师的跳板。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辅导员“另谋出路”,转岗高校专任教师或行政干部,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也就会相应减弱。这也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


加大辅导员的激励力度


对此,《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的作者建议高校注重对辅导员的关怀激励,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同时,作者认为学校应加大激励力度,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和归属感。


一是落实好有关政策待遇。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落实好有关文件要求,确保辅导员津贴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在职称评聘上适当倾斜。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与高校专任教师不尽相同,在职称评聘上应该单列,用好职称评聘导向,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三是大力表彰使用。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辅导员单独表彰体系并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加大使用力度,鼓励辅导员参与岗位竞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增加辅导员职业吸引力。


高校设定辅导员转岗年限的原因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考虑。通过设定转岗年限,高校可以确保辅导员有足够的时间在学生工作中发挥作用,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设定转岗年限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过长的转岗年限可能限制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感到职业前景黯淡。因此,高校在设定辅导员转岗年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满意度,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的稳定发展和辅导员个人的成长进步。


来源:麦可思研究独家整理自各校网站、人民论坛网、各省人民政府网站、麦可思研究等

责编:小茜

审核:云顶

广告

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欢迎投稿,来稿和内容合作微信:yeziwuyuxin

延伸阅读

辅导员,全员博士!
“211”官宣!8名辅导员晋升教授、副教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学术桥Acabridge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