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愿时间” 岂能买卖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01-29


总有人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赚钱。


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就在当天,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志愿服务时长被当成了商品“买卖”明码标价,还打出了“298元一个项目,可积累8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广告。


平均1小时还不到40块钱,价廉物美、公平交易。


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在连“志愿时间”都能明码标价了?



什么是“志愿时间”?


现在,很多高校和中学要求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虽说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也需要对志愿者的努力作出量化累计,以此体现对志愿者的肯定与褒奖。“志愿时间”就是量化标准之一,可对学生评优、入团、升学、评奖学金等方面有所帮助。


沈海涛/图

必须承认,很多事情无论初衷多么朴素而美好,一旦跟“切身利益”挂钩,分分钟就会被人当成生意经,占领“新蓝海”。


现实中,志愿服务的“好经”显然被一些人念歪了——有的家长怕耽误时间,不想让孩子参与志愿服务,有的找不到合适的志愿服务项目,就意图通过购买“志愿时间”来“美化”综合评价,有的机构和商家也嗅到了商机,双方一拍即合。


有需求就有市场,如今出现花钱买“志愿时间”现象,倒也不足为奇。


前不久,四川等地查处了多起志愿服务违规案例,有人盗取志愿服务官方账号,依托网络平台贩卖志愿服务时长,有人将工作时长记录为志愿服务时长,还有人违规操作发布虚拟活动……一系列弄虚作假的行为,令人目瞪口呆。


志愿服务沦为“金钱游戏”,是对公益生态的极大破坏。



为了应付志愿服务的任务,花上百十来块钱“买时间”,貌似很有性价比。


可话说回来,这本就是一笔不该存在的买卖。 


志愿服务条例明确要求,志愿服务组织必须依法记录志愿服务信息或者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将“志愿时间”明码标价的各位,你们违法了知道吗?



敢于叫卖“志愿时间”的,到底是谁?


显然,只有那些真的能做到“时间变现”的,才能吸引“市场需求”。除了以上提到的盗取志愿服务官方账号、虚拟志愿活动项目之外,还有不少打擦边球的做法:举办公益目的不纯或不明确的活动、以志愿服务名义开展商业性活动,比如一些夏令营、社会实践、研学等。


按说,对其追责并不困难,毕竟买来的时间都是跟具体志愿活动挂钩的。


谁家组织的活动,谁家就逃不掉嫌疑。甭管是账号被盗,还是“内鬼”自导自演,总之如果这些组织能把眼睛擦亮,把内部管理严格起来,发现违规苗头见一次打一次……


说到底,停留在口头谴责不作数,一阵风的舆论呼吁不解决问题,关键得靠执法行动。一家家清理,一个个问责,让某些不法分子不敢卖、不能卖、卖不掉,灰产链就很难“做大做强”,更不可能如现在这般嚣张。



但也要承认,期待有关部门执法尽善尽美、不留死角,终归过于理想化了。


如果买卖“志愿时间”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家长们明明知道不对,但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或美化履历,心照不宣都这么干,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治。


不让学生们再被“割韭菜”,还得谋求治本之道。


说到底,是什么让志愿活动从“自愿”变为“半强制”?


评价一名学生,要的是经得起检验、科学合理的“硬指标”。志愿活动显然不在这一范畴。志愿活动突出自愿原则,体现公益属性,如果将其变成硬性的加分、考评标准,滋生出非法交易灰产链不说,也让志愿活动彻底变了味。买了“志愿时间”却买不来真正的责任感、同情心,反而不利于学生品质的培养。


杜绝志愿时间”买卖乱象,核心要素是志愿活动的去功利化。


比如,弱化强制性,还原公益本色,强调学校的引导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公益活动的趣味和价值。否则,学生出于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志愿服务,难免滋生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如此,买卖“志愿时间”的生意自然没了空间。


别让买卖“志愿时间”扰乱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别让学生因志愿服务造假而扭曲三观,这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撰稿:梅麟
编辑:刘振 胡金海

—————   推荐阅读   —————
共饮一江水,凌家滩“呼叫”良渚
2.2亿彩票大奖:“造富神话”可以复制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志愿时间” 岂能买卖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