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端个案背后,和谐师生关系不应被撕裂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03-28

前几天,舆论场围绕上海市第二中学一段师生之间的不伦关系吵得火热。加之涉事教师是女性,评论区除了谴责之外,多了一丝变味的狂欢。

主流媒体对于这起事件,多是陈述事实而少有评论。大概也是因为,不愿助长这种严肃事件的娱乐化闹剧。

事实究竟如何,应交给有关部门查实并依法处理。但不忍心再看到,师生之间的信任纽带,因为一件极端事件被人这样肆意地撕扯。本该是超越亲缘的精神联结,在现实中却屡遭伤害。

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谁来主导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



换成其他职业,或许不会这样。但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教师比一般人受到更多尊敬,自然也会面对更为苛刻的凝视。

凝视并不可怕。医生和官员,同样接受民众目光的聚焦。但就工作体验而言,多数中小学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工作相对单纯。


其实,基础教育阶段工作量很大,单纯的不是工作,而是我们的工作对象。

学生是尚未蒙尘的镜子,细心的老师总能在学生的眼睛里看见自己。

在课堂上,学生会因为教师的某一个言行,甚至是微表情,而神采飞扬或黯然失落。从学生的眼眸里,你能掂量出自己言语的分量、温度和色彩。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接受最多的,就是自己学生的凝视。教师同样是一面镜子,需要学生的目光持续擦拭,才能保持清明。

无视年轻的目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从言语的任性,发展到行为的放肆。

具体到此次事件,虽然涉事女教师没有更多的声明,但从微信截图上看,教师角色感的丧失是其言行迷失的重要原因。

所谓角色,是指与某种社会身份、地位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教师角色,无法仅靠自己来定位。他必须时刻感知到:自己的对面是谁。

换句话说,不是教师自己,而是学生,在为其社会角色进行定义。眼里没有学生,心中就不可能有“师”的生命自觉。

坊间传言:教师喜欢“端着”。其实,教师的“端着”,很多时候,是学生的凝视“逼”出来的。

成熟的教师,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如果暂时无法做到,“端着”也无妨,总好过角色设定模糊,在学生面前行为失据。

某种意义上讲,所谓“师道尊严”,就是角色感饱满。师尊源于自尊,教师的自尊,应该从尊重对面的人开始。




这几天,面对满屏的喧嚣,总让我想起另一位年轻的同行——苏玉娟老师。

2021年3月16日,湖南益阳安化县平口镇完小的苏玉娟老师,在照例晨检时发现,向来守时的一个学生迟到了。

无人接听的电话,让她隐隐感到不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催促她立即上门找人。然而学生家中大门紧闭,无人应答。

破门后,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老人斜躺在过道里,两个孩子也没有任何反应,当即送医。17日,祖孙三人已脱离危险。

让人感到后怕:假如苏老师稍有惰怠,学生一家将遭遇灭顶之灾。有人说,是苏玉娟老师的细心救了三条人命,避免了一场惨剧,但这份细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细节里有答案:在苏老师执教的班级,留守儿童有11个,部分学生是父母离异,他们都是苏玉娟平时的重点关注对象。

可以说,这份“救命的细心”,折射的正是教师的职业自觉。那饱满的角色感,那强烈的责任心,已然外化为职业言行。


苏玉娟老师救人那年,入职也才五年。照片中,清秀稚嫩的面容,已流露出一种沉稳、坚定和大气。

是什么,让苏老师快速成长起来,成长为一棵能够庇护学生的大树?又是什么,让另一位的心智长久地停留在18岁?

苏玉娟老师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定期和他们谈心,注意上好生理健康课,宣传防性侵害等安全知识。另一位呢?则将宝贵的时间付诸狂乱的臆想,满屏荒唐言。

这就再次证明了:眼里没有学生,心中就不可能会有“师”的自觉。师生关系的实质,是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

换句话讲,教师视学生为一般人,其本身也就沦为一般人。师生关系,立刻回到两个角色特征模糊的普通人身上。



但是,师生关系,其实并不“普通”。

那种以为“师生平等”,就是完全平等的惰性思维可以休矣。许多荒唐言行,就是在这样的借口中,堂而皇之地进行。

完全平等的,是人格;注定不平等的,是社会地位、见识阅历和权力关系。


人们常说,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反过来其实也成立:好的教育,就是师生之间所建立的良好而健康的生命联系。

古人的智慧,经常照亮问题的答案。那些朴实的话语里,藏着洞察实质的密钥。

为何会有那些荒唐至极的言行?孔子以反问来回答:“人而不仁如礼何?”

是的,假如心中所怀非“仁”,外部的言行必定会“越礼”而“逾矩”。“仁”,是孔门师生以“礼”相待的精神内核。

那种“忠焉,能勿诲乎?”的恳切语态,让人动容:忠于他,能不教他正道吗?师生之间也是一种“契约关系”啊!

还有那段对“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刻画,则让人想到教师不仅是陪伴者,更是引领者。

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孔子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在《论语》的只言片语里,总能觅见师生怡然共处的身影。

倘若师者能够“安仁处仁”,弟子能“求仁得仁”,那便是最好的师生关系。

而真正的教师,总能在学生的眼里,烛见自己职业的幸福和生命的完整。



撰稿:彭勇
编辑:陈昌清  蒙国锐

—————   推荐阅读   —————

这场15人遇难的火灾,教训何在?
简单几道题,就能测出你的基因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