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即将2.5%!“末班车”要赶吗?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09-07
“到8月31日,普通保险产品再无3.0%”“8月的产品且买且珍惜”“锁定3.0%最后的机会”……最近,一则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消息,让朋友圈里的保险代理人们活跃了起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对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再度进行调整,总的来说就是全面下调0.5%。

具体来看,自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此前为3.0%);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此前为2.5%),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此前为2.0%),利率高于上述上限的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普通型人身险也被称为传统险,指的是客户利益固定的保险产品,即利益有多少会写入保险合同中。增额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以及保障型的定期寿险、重疾险、医疗险等均属于此类。

相较而言,客户收益浮动类型的保险产品被称为新型保险,包括分红型、万能型保险等。分红险的收益构成为“保证部分+浮动的红利部分”,红利取决于保险公司分红产品账户的经营情况。万能险客户的收益取决于结算利率,通常也包括“最低保证部分+浮动部分”。

根据此次通知,现在市面上仍可销售的预定利率3.0%或预定利率高于2.5%的传统险产品,可以销售的时间进入倒计时;而预定利率高于2.0%的分红险和保底利率高于1.5%的万能险,还能销售1个多月时间。

这种下调意味着什么?对投资者有哪些影响?

简单来讲,就是长期险的“产品利益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预定利率降低,重疾险、储蓄险等都会有影响。比如,重疾险,想要买同样保额,就要交更多的保费;储蓄险,同样的保费下,拿到手的收益就会减少。

其实,此次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并不突然,将时间线拉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距离上一次不过1年时间。去年7月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此前的3.5%下调到3.0%。而上一次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从4.025%下调到3.5%,中间则相隔了4年之久。

时隔一年,缘何再度降档?

在此次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前,主要银行刚刚经历了新一轮存款“降息”。7月25日,国有大行率先宣布对存款挂牌利率给予下调,一年期以下定存利率下调10个基点,1年期以上定存利率下调20个基点。

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背后的逻辑与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稳定负债成本同理。

在市场利率持续调降以及资本市场频繁波动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传统上依赖的投资收益难以覆盖其负债成本,导致利差损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其负债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此次下调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旨在引导保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以应对市场利率下行的压力,同时促进保险行业回归本源,提升保险产品的真实保障性和可持续性。

为促进保险公司负债端与资产端联动,此次通知还明确,要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这也是保险行业首次提出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

可以预见,新机制下预定利率调整会对市场变化更敏感。市场利率一旦上涨或者下跌达到一定的条件,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就会跟着变化。

保险利率“3”时代即将告别,这趟“末班车”,投资者们是上还是不上?

面对预定利率的下调和可能的产品涨价趋势,大家应保持理性态度。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应当成为首要考量因素。

一方面,在购买保险时,要更加重视产品的保障功能,确保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另一方面,在预定利率调整后,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和收益可能会有所差异,消费者应通过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保险是一种长期投资,消费者在购买时还应考虑长期的保障需求和财务规划,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而做出冲动决策。



撰稿:何珂
编辑:韩小乔  蒙国锐

—————   推荐阅读   —————


《黑神话》火爆:今天你请假了吗?

发展未来产业,我们今天该做什么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