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在滥用“人民的名义”?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12-31

“优秀人民艺术家”“国宝级艺术家”“人民功勋艺术家”……面对这些高大上的称号,你是否觉得应该满怀敬仰、顶礼膜拜?

非也!


据报道,如今网上能搜索到五花八门的“人民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一家名叫“中国当代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的网站人员称,只要花1200元就能办理“国宝级艺术家”证书、展牌。



当这些荣誉背后的真相被揭开,可谓节操碎了一地。这到底是真的荣耀,还是金钱交易下的虚假光环?打着“人民”的名义乱颁头衔,这到底是荣誉还是“抹黑”?


毋庸讳言,这种现象并非自今日始。网购无奇不有,只要你愿意花钱,就能“定制”发证、买到各种颇能唬人的称号。有的制作精美、看上去冠冕堂皇,有的则直接打上了“国家”“中国”“人民”等字样,让人难辨真假。


乱象的背后推手,往往是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山寨组织。实际上,官方从没有承认过这些山寨称号。千余元便能买到的“高大上”头衔,纯属机构“自作主张”,根本没有公信力。


那么,为何虚假荣誉称号如此泛滥?


一是虚荣心的驱使。有人认为,人生在世,脸面重要,花钱买个荣誉称号,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提升社会地位和声誉。


二是利益的诱惑。荣誉称号不仅带来虚荣的满足,更是一种获利手段。在书法、绘画等没有绝对评判标准的领域,头衔的加持能让作品身价倍增,让一些“书画家”“艺术家”趋之若鹜。


三是监管的缺失。早在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管理办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开展包含“国家”“中国”“中华”“全国”“亚洲”“全球”“世界”以及类似含义字样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有关部门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打击。


虚假荣誉称号的泛滥,不仅严重损害了荣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助长了社会的浮躁风气和虚荣心理。


更何况,“人民”的称谓有着极强的政治性,却被商业化滥用、盗用,这种“人民的名义”,岂不是对国家荣誉的亵渎!


遏止虚假荣誉称号泛滥,需要多方合力。


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编造和售卖虚假荣誉称号的商业机构进行打击和处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商业荣誉称号的编造、售卖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建立健全荣誉评选和授予机制,确保荣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荣誉称号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加强对荣誉评选和授予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商业机构和个人进行不正当的竞争和谋利行为。


书画家、艺术家的作品到底有没有水平,说到底并不取决于有多少耀眼的头衔,而在于是否有很高的艺术品质。购买再多的山寨头衔,都不如踏踏实实地搞好创作,用实力与品质去打动受众、获得同行的认可。


当非法滥用“人民的名义”被追责,山寨称号也失去用武之地,各种荣誉称号自当回归其本真意义和价值。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余明辉

编辑:刘振 梅麟


—————   推荐阅读   —————


骑手当“探头”,给个“好评”

AI和AI的“猫鼠游戏”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