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为什么没有马斯克?

维罗听涛2
2024-10-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千字文华 Author 沥泉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千字文华”

ID l qzwh15
文 l 先知书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不是国家意志下的郑和下西洋。历史大变局中,我们落后了五百年。

在2018年2月6日之后,没人敢再质疑特斯拉电动车的性能和续航了。这一天,一辆红色特斯拉敞篷跑车,被SpaceX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送入太空,它将以每小时10.7万公里的车速,飞驰在长达9.4亿公里的环型跑道上,本次旅程将长达10亿年。


这辆跑车是以环太阳轨道作为永恒的赛道,它的对手不是其他赛车,而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和亿万小行星、彗星,这是超越了普通人想象力的浪漫和壮丽。

马斯克兑现了他吹下的世纪牛皮——他成功发射了人类最先进的运载火箭,载荷超过中国一年前发射的“长征5号”的三倍。

视频显示,三枚火箭回收了两枚

这一天,点开各大网站新闻的评论区,不出意料地吵成一片,大众关心的不仅是一起科技新闻,也不仅是钢铁侠本人的传奇经历,还包括一个明显的事实:摘下航天领域王冠的,是一家成立仅仅13年的私人企业。

越简单,越重要。在这一刻,我想重复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前所说的话:“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人类的太空梦想
为何濒临死亡



在诸多高科技产业中,没有哪个能像航天产业那样,如此纯粹地承载了人类的梦想。

众所周知,飞向太空是下一个大航海时代,人类对自己的终极超越,它让地球上的一切争端都变得渺小而无意义。可是此前,它却已濒临死亡。

权力的谦卑,要靠制度实现(点击阅读)

美苏的太空争霸,是冷战的一部分,直至里根和撒切尔彻底拖垮苏联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9年,美国完成阿波罗登月计划。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人类走入太空,登上月球,登陆车到达火星,探测器飞向太阳系边缘。

然而,这场向宇宙的进军注定是死亡的:看似波澜壮阔的航天时代,只持续了十多年就迅速冷却和落幕,自1972年以来,人类已45年没有登上月球。当年的航天英雄已经老去,宝贵的技术资料在故纸堆里积满灰尘,曾经的超级工程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

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无法解决:航天产业没有商业化,不能依靠自己生存。

六十年来,太空工程始终掌握在国家的手里,所有的太空计划,都只是单方面的巨大投入,几乎没有商业回报。苏联和美国进行太空竞赛,是为了追逐国家的荣耀,为了向全世界展示,谁才有资格带领人类进军未来。

梦想是光辉的,却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而加剧了经济困难,提前迎来了解体的命运。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数十年来一直面对国会和民众的质询:为什么纳税人的钱,要用在大部分纳税人无法受益的事业上?

在空间站,一升水的运输成本约2千万美元

不管NASA的回答多么堂皇有力,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航天竞赛是注定不可持续的。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航天经费大幅缩水,人类的太空时代悄然落幕。当国家不再愿意为了面子支付账单时,一个只能吸血而不能输血的超级工程,就再也没有理由和动力支持下去了。

这是因为,人类的太空梦想,还停留在郑和的航海时代。


真正开启大航海时代的

是企业家,而非国家意志



500年前郑和的航海,正是一次不计成本、不计回报的国家行为。郑和带领着十六世纪技术最先进、规模最浩大的船队,多次穿越南海和印度洋,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示大明王朝的国威,让蛮夷世世代代朝贡天子,为一个伟大的盛世做注解,却最终什么都没能改变。(注:郑和原名马和,是燕王朱棣倚重的太监。是的,又是一个姓马的。据专家考证,朱棣之所以如此不计成本地远航,还有一个政治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推荐阅读:《黄仁宇全集》“传统中国为何既败给文明,又败给野蛮?”)

郑和七次下西洋,给大明王朝带来的是面子,而非现实的商业利益,最终沦为代价昂贵的输血,结局只能是人亡政息。郑和之后,中国再无大航海,相关资料被官员付之一炬,宝船和福船的技术就此失传。

百年之后,俞大猷面对沿海横行的倭寇,却因缺少大船而哀叹。

据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测算,郑和下西洋花费白银600万两,相当于两年的国库支出,而这还不包括造船费用

郑和下西洋几十年后,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从西方世界开启了。

达迦马穿过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人类走出无知的角落,睁眼看世界。与之相伴的,是文艺复兴,是启蒙运动,是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人类狂飙突进,在五百年间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远远超过此前几千年总和。

西方大航海在起步之初,虽然也受过贵族和王室的资助,但技术和规模都远远无法与郑和相比,可他们追求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每一个航海家都是敢于冒险的商人,他们寻找航路是为了开辟贸易线路,将香料和金银运回欧洲。而在这个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拿到了第一桶金,却反而在暴力和掠夺中衰落了,被更有商业精神的荷兰和英国代替。

大航海不再是帝王炫耀伟业的工具,而是寄托着千千万万普通人发家致富、改变命运的梦想,让每一个个体自发、自愿地投入其中,艰苦创业。

于是,处于蛮荒和隔离中的世界,在西方主导的商业贸易中了迎来了第一次全球化,生产力迅速发展,诞生了无数因贸易而兴盛的城市、产业和国家,最终因此而崛起的,是整个西方文明。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自由才是!
新航路的开辟,使大规模的世界贸易成为可能。图为海底沉船的瓷器

开启大航海时代的,不是国家主导的郑和下西洋,而是以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为驱动的企业家,商业文明的基石是个人主义。

在这一次历史大变局中,中国落后了五百年。


航天商业化之日 

就是人类重拾宇宙梦想之时



马斯克的伟大在于,他击碎了一个迷信:航天是国家工程的最后堡垒。很多人认为,航天是赚不了钱、也不应该赚钱的战略工程,只能由投资但不求回报的政府来主导。

同500年前航海家一样,让马斯克成功的并非技术,几十年前的土星五号有更强大的运载能力,最终的命运却是在仓库里吃灰直至报废。让马斯克成功的,是私人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美苏航天部门由政府出资,由科学家和工程师主导,尽管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工程,却无法把飞向太空变成一场简单的生意。尽管NASA的科学家们有着伟大的情怀和牺牲精神,可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也不对市场负责——这就带来了经济学意义上缺乏激励和风险约束的“道德风险”,必然产生巨大的浪费和低效。

引力边缘的太空跳伞,是商业运作的一种尝试

而马斯克所掌舵的SpaceX,是一家自行承担收益和风险、经历了市场优胜劣汰的私人企业,天生就有市场竞争的基因。他们理解生存问题,也能为了生存最彻底地爆发出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去发现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

用简单的事实就可以说明马斯克的成功:在猎鹰之前,现役最先进的重型运载火箭是NASA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运力不到猎鹰的一半,成本却达到了猎鹰的近5倍!更何况,马斯克在这次发射中,成功地回收了两个助推器!

要知道航天产业成本高昂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一锤子买卖——设备只用一次就作废了。就好比我们开车去北京后,就要把车扔掉,自然等于路费提高了成百上千倍。所以,可回收火箭被视为航天商业化的里程碑,而有能力进军和攻克这一领域的,只会是SpaceX这种私人公司。

马斯克和他的火箭

马斯克的商业运作堪称教科书。

他花了一亿美元,为特斯拉汽车拍了一次可以载入史册的传奇广告和超级大片,也必将为特斯拉的股价带来强有力的支持,会有众多的投资人和消费者为马斯克的梦想买单。他的背后,是远远比国家机器更强大的力量。

低成本航天的时代已经在向我们招手,航天产业看到了商业化的曙光。当航天产业不再亏本,不用再花纳税人的钱,能够依托市场而逐渐壮大时,就是人类的又一次转折点。

当一个潜在的万亿级产业不再需要输血,自身就能完成造血,可以想象的是,资本将不断涌入,新的公司层出不穷,优秀人才投入其间,这项事业将不再是科研机构的孤独坚守和政府的低效投入。来自全民的创业动能,必将撕毁一切陈旧的认识和观念,开启新时代的纪元。

太空技术实现商业化之日, 就是人类宇宙梦想实现之时。这一刻,人类已经等待了半个世纪,未来五百年的机遇也逐渐浮现。

2018年2月2日,由商人冯仑出资制造的中国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在酒泉发射升空


真正踏上星辰大海征途的

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 



在网络上,爱国者们有一句流行的口头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很燃,出自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太空歌剧小说《银河英雄传说》。

如今,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最具活力的私人企业家已经走在了前面,这不仅是一场科技竞赛,更是一场体制竞赛,如果还继续故步自封,不愿放开管制和垄断,拥抱自由市场,结局必将是在下一个五百年的再次落后。

我们的企业家从来都不缺雄心,也不缺想象力和行动力,缺的只是自由和法治,是公平的竞争机会。

星辰大海跑道上的合格玩家是谁?谁又将获胜?在太空中永恒奔驰的特斯拉跑车,用上面刻着的产地给出了最好的说明,不是“Made in America”,不是“Made in SpaceX”。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早就超越了狭隘的格局,车上刻的是“Made on Earth by humans”(地球制造,人类生产)。

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晒出的照片

正如康德所言,“让我们震撼与敬畏的,只有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星空和道德永远令人神往。问题在于,当星空已在马斯克脚下时,我们的哥伦布、麦哲伦在哪里?在法治和商业环境欠缺,财产权和个人自由不能被充分保护时,我们又从何追寻心中的道德?

为了不错过星辰大海,不至于再失去下一个五百年,在这个新的起跑线上,我们迫切需要为企业家祈福,也为我们自己祈福。


文末说一个重要的事,致维罗的读友们:

维罗的公众号“维罗阳光”,一时半会儿是出不了小黑屋了,敬请移步关注维罗的小号“维罗听涛2”,也请广而告之,让走丢的读友能回来,拜托拜托。

从1983年发表《为钱正名》将自己置于舆论漩涡,到批判价格双轨制推动市场化,再到后来与林毅夫的跨世纪交锋……

过去三四十年中,经济学家张维迎就像自由市场的守夜人,为了保护他心目中的自由市场信仰,一次次地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

在诸多经济学家投奔政治的道路上,张维迎老师仍然坚持说真话,孜孜不倦地普及经济学常识,对中国现实有极深的思考和洞察。其影响力早已超越经济学界,开启了无数人的思想启蒙之旅。


张维迎:也不是说我有足够的勇气,完全不顾忌。只能说,我保证不说假话,不能保证所有的真话我都敢说。我不想做无畏牺牲,但是你让我太委屈自己,说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我也做不到。

在越来越多的政治正确面前,张维迎这样的经济学家越来越稀有,以简明的经济学逻辑,让我们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市场经济布道者”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无疑是剧变时代,每个人更新认知、坚定信念的最有力“武器”。

张维迎老师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国家转型,他都能以深入浅出、轻松幽默的笔调让原本复杂难懂的经济学原理跃然纸上。


姚洋维迎的文字简练达意,经常有警句出现,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

周濂张维迎老师的书,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页我都划下很多下划线。

张维迎老师的作品有着思想的超前性和持久的影响力,但是却搜集不易——有些不断被修订、再版,有些却由于某种原因,常常断货,甚至绝版。先知书店深知张老师作品的价值,经多方努力,为书友集齐了目前能找到的张老师全部作品,数量不多,殊为珍贵。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张维迎作品全集(包括张维迎最新自传《回望》亲笔签名版):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维罗听涛2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