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教授的研究经费涨了百倍,背后是安徽从“零”开始的改革

朱卓 江淮观察
2024-09-07

日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文明教授带领学生开展的研究课题,获得了1700多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是以往项目资金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得益于零基预算改革,他和学生的这项肝豆状核变性研究项目有了充足的资金,为开展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免去了后顾之忧。

什么是零基预算?以往,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一定程度存在支出固化、政策分散、资金重复支持、“撒胡椒面”、钱等项目等现象。

而零基预算改革后,所有预算支出取消了基数,从“零”开始,根据需求和可能,有保有压,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影响,形成了“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预算安排新模式。

这种只基于项目效率和必要性而不是预算历史来分配资金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分配效率。

这种“大大提高”,让安徽看到了“大大的机会”。资金的重新分配,成了撬动更深层次改革的“杠杆”。‍‍‍‍‍‍‍‍‍‍‍‍‍‍‍‍‍‍‍

以资金整合倒逼政府部门职能协同,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确保重点领域获得最大力度的投入。‍‍‍‍‍‍‍

资金的重新分配整合,也成为转变“花钱”方式的契机。把资金变成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来引导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等领域的更大规模社会投入,成效也正在显现。‍‍‍‍‍‍‍‍‍‍‍‍‍‍‍‍‍‍‍‍‍‍‍‍‍‍‍‍‍‍‍‍‍‍‍‍‍‍‍‍

同样的改革,不同的打法。

改革之难,往往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改革之效,恰恰也在于牵一发、动全身,以分兵突击带动整体突围。‍‍‍‍‍‍‍‍‍‍‍‍‍‍‍‍‍‍‍‍‍‍‍‍‍‍

自2022年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拉开序幕,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那么,这项改革在安徽到底是如何推进的?

作者|朱卓
编辑|范克龙
 题图| 王彪
该省省、该花花

“破基数”,是改革第一步。

2023年,安徽省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的首个完整年。从这一年起,一个政府部门申请财政资金,必须提前谋划项目,并按照轻重缓急排序,财政部门再统筹安排资金。

在这种“先谋事,再排钱”的方式下,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明显压减,超期项目及其背后的支出政策被一一清理。

2023年预算,安徽省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8.9亿元,压减项目数482个,较改革前下降18.1%。2024年预算,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26.8亿元。

由此,安徽省腾出了更多资金,可以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提高了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破基数”后,如何将财力集中起来办大事?

编制2023年省级预算时,针对政策、项目、资金较为分散的问题,安徽省全面清理重塑了省级185项支出政策,清退了长期存续的已到期、已完成任务的25项政策。根据政策清理结果,相应的预算项目资金也被清理。全省各地也同步开展存量政策项目清理,打开了预算编制的新局面。

在全面清理支出政策的基础上,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运行30条政策,各部门据此制定实施细则,完善政策支持体系。2023年,省级投入244.1亿元,2024年投入283.3亿元,真金白银支持落实“30条”政策。

围绕民生、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2023年安徽省编制省级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3类95项756亿元的重点保障事项清单。2024年,清单事项动态调整至81项843亿元,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破基数、促统筹、保重点、提绩效”,零基预算改革后,安徽省进一步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了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桌腿”和“桌面”

“造桌腿的只管桌腿,造桌面的只管桌面”,改革前,各领域的政策、资金、工作“画地为牢、各自为战”,容易造成“腿和面的比例失调或尺寸不合”。

而用财政资金的整合,倒逼政府工作的整合,正是零基预算改革的效果之一。

改革后,安徽省探索创新“牵头+配合”的财政统筹整合资金专班运作机制,让政策聚焦同一任务、资金投向同一领域、工作聚力同一目标。

如今“造桌子”,不再是“你造你的桌腿、我造我的桌面”,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作,取而代之的,是“跨部门协同作战”的创新打法,“造桌腿得考虑着桌面、造桌面的得考虑着桌腿”。

例如,2023年,省级将原分散在近90个部门“小而散”的信息化资金,整合设立一项“数字安徽”专项资金,由省数据资源局牵头管理、统筹实施,避免了分散安排、各自实施可能带来的重复浪费。

“数字安徽”专项资金,只是安徽省整合起来的专项资金之一。

2023年,在产业、科技、民生、政务信息化等领域,安徽省统筹以往分散在110个部门使用的财政资金整合为省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数字安徽”专项资金等10个专项资金,由10个部门牵头实施,并组建10个资金使用工作专班。

其中,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设立后,科技攻关资金总量由4亿元提高到10亿元,单个项目支持强度提高了4.7倍,特别重大的项目省支持资金可达亿元以上,有效改变科技项目“小而散”、科技资金“撒胡椒面”局面。

2024年,安徽省又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工程、肉牛产业发展、人才强省、文化强省等领域,新增5个统筹整合资金工作专班,进一步加强各类资金资源的统筹整合。

零基预算改革后,通过强化部门间协同合作,安徽省打破了传统壁垒和利益屏障,提高了预算决策和执行效率,也推动了政府部门行政效率的提升。

资金变基金

去年,合肥医工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融合的源于皖产中药的创新药发现、提升及开发”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了省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1800万元支持。

专项资金的支持,更撬动了更多其他资源投入该项目,合肥市财政同步拿出1800万元资金配套,企业投入自有资金9000万元,还吸引了投资机构想“跟投”。

财政资金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零基预算改革前,财政资金往往“单打独斗”多,市场化方式运作不够。如今,安徽省转变投入方式,突出市场导向,采取“基金+资金”方式引导撬动市场资金,推动各部门积极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市场化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

改革以来,安徽省从原有的产业领域直接补助、无偿补助专项资金中,统筹资金支持组建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用市场化方式募集更多资源,支持全省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省财政注资组建的新兴产业引导基金16只母基金全部落地,已累计投入162.1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的同时,政策资金层层申报、层层审核,兑现效率低的难点痛点也得到了解决。

去年3月,“免申即享”平台上线运行,截至2024年5月底,全省累计兑付财政资金119.6亿元,涉及项目54143个,惠及企业29039家。

在推进零基预算改革中,安徽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创新财政资金分配使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多渠道募集了资金,大大提高了政策资金的供给效率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本公号部分文章与《安徽日报》“江淮观察”专栏联动推出。欢迎私信或留言提供感兴趣的报道选题。

转载本文须得到授权。

星标☆“江淮观察”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审核|王弘毅  终审|胡旭



[ 推荐阅读 ]
安徽这项改革,为什么浙江江苏会来调研?
美资企业安徽行:谈的是全球供应链布局
城市更新投资相当于房地产1/3:安徽城市建设“升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淮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