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科技树”到“产业林”:这里何以4年集聚760多家企业和2300多亿基金?

鹿嘉惠 江淮观察
2024-09-07

7月3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在合肥调研时强调,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发明从“书架”走向“货架”,点亮“科技树”、形成“产业林”。
‍‍‍‍
由安徽省投资集团和合肥高新区联合打造的中安创谷科技园
开园4年来,入驻760余家企业、2300多亿元各类基金和近万名创新创业人员,资本、产业、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汇聚,创新活力迸发。
据称,硅谷最初曾满是杏子和李子果园,所以被称为“果树林”。是独特的创新生态成就了起步于果树林的硅谷。
“谷”,一定程度上就成了创新和产业生态的代名词。很多科技和产业园区以“谷”来命名,也旨在展示以不一样的“打法”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追求和努力。‍‍‍‍‍‍‍‍‍‍‍‍‍‍‍‍‍‍‍‍‍‍‍
何以为“谷”?贵在生态。‍‍‍‍‍‍
从“科技树”到“产业林”,一个很大的考验就是在营造创新生态上是否找到行之有效的路径。‍‍‍‍‍‍‍‍‍‍‍‍‍‍
作者|鹿嘉惠‍‍‍编辑|许昊杰图片来源于安徽日报‍‍‍‍
  科创服务怎么做?足不出户就能游览重庆市的大足石刻景区;站在屏幕前轻松克隆一个数字人分身……走进位于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的安徽海马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马云科技”),关于元宇宙的设想,在这里都能进行沉浸式体验。“团队开发了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元宇宙产品《云游·大足石刻》,项目基于毫米级的高精度数字孪生建模和实时云渲染技术,不仅精确复刻出景区内每一尊雕像、景观,还能为用户提供8K影视级的视觉呈现和自由开放的探索路线。”海马云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温健说,在云端数字世界中,体验者可以身着古香古色的虚拟服饰,在专业导览的陪伴下,深入探访大足石刻博物馆,也能通过手指操控,将季节从春天变化为深冬,拥有大足石刻不同季节的视觉体验。海马云科技拥有国内领先的实时云渲染技术,聚焦元宇宙及AI核心场景所需的实时高性能加速计算平台能力,构建了基于边缘架构的实时云渲染计算服务平台,赋能游戏、社交、文旅、电商等行业。海马云科技起步于北京,去年将总部搬迁到合肥,并落户“科大硅谷”核心区中安创谷科技园。“决定从北京搬迁到合肥是看中了这里的科创环境,落地之后,更真切感受到合肥对创新的重视。”温健感慨,“中安创谷对企业的服务非常全面,落地不久就获得了省投资集团旗下铁路基金领投,合肥市和合肥高新区基金参与的一轮融资支持,中安创谷还经常举办科创服务活动,为企业间合作架起桥梁。”中安创谷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所需,园区构建了“一站式”“全周期”“全要素”科创服务平台。建立包含融资、人才、产业等七大服务平台的科创孵化服务体系,设立科创服务中心,专业化、体系化为入园企业服务。统计显示,仅今年上半年,中安创谷共举办32场科创服务活动,服务企业800余家,解决企业需求257个。科创融资怎么破?在影像需求日益强劲的今天,图像传感器作为重要元器件也备受关注。图像传感器是利用感光单元阵列和辅助控制电路将光学信号转变为电学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在视觉系统中扮演“视网膜+视神经”角色,当下主流的图像传感器可分为CCD和CMOS两类。位于中安创谷科技园的合肥海图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半导体科技企业。“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像素IP、大面阵驱动等技术,实现产品高全幅帧率与高分辨率,覆盖可见、红外、紫外以及X光等光领域。”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陶凯介绍,公司做芯片研发多年,最初团队仅6人,现在已经逐步成长壮大,其中离不开园区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发展。陶凯说:“今年,公司还获得了省投资集团旗下高新投公司、中安创谷公司和创投公司联合设立的专注于园区企业孵化的科创基金2000万元,这为企业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凭借领先的技术,宽松的创新环境,海图微电子研发的产品已运用于工业检测、智能交通、机器视觉等领域,企业也顺利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这家企业是中安创谷用金融助力创新发展的缩影。从科技成果到产业化当中有一道所谓的“死亡之谷”,如何跨越?最亟须的,就是活跃科创融资氛围、构建科创融资体系。‍‍‍中安创谷以省投资集团省级股权基金带动,广泛链接全生命周期产业基金集群,深度服务创新创业,构建常态化科创融资促进机制。已举办创谷汇、科大硅谷“创投汇”、跨境项目路演等各类项目资本对接品牌活动430余场,已促成337个项目融资97.84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就帮助了24家园区企业获得融资。科创生态怎么建?“量子”是合肥一张重要的名片,合肥也成为量子圈里备受关注的城市。围绕量子产业、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安创谷以打造科创产业生态的理念,充分发挥合肥科技创新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招引和培育工作。在“科大硅谷”核心区,本源量子、国仪量子、中电信量子等一系列量子科技先锋企业相继落子,新的量子企业也在不断孕育。‍‍成立于2022年的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批知识产权赋权转让企业,落地于中安创谷科技园。“公司核心产品为‘高通光离子阱量子计算系统’,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当前国际上最强的通光性能,可以实现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作及高保真度读出。”合肥幺正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洋介绍,研发的产品既能为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量子线路编译及算法真机验证,也可与超级计算机融合,应用于生物医药、新材料、密码破译、大模型以及装备仿真等领域。“落地在园区,是看中这里浓厚的科创氛围,有利于初创企业招揽人才和科技创新,有助于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张洋说,有了园区的牵线搭桥,公司已入库合肥量子重点产业链并加入了多个量子产业联盟,成为合肥量子生态圈的一员。这将加强公司与其他量子成员单位的交流,密切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合作。张洋介绍,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纳高端人才,升级集成度更高、比特保真度更高的量子计算系统,积极探索开发符合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场景应用,推动量子产品的落地。目前,中安创谷科技园已聚集企业761家,其中上市公司总部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3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等各类高成长企业1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家,产业生态活力十足。“2022年,中安创谷科技园被纳入‘科大硅谷’核心区,成为安徽科创平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省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省投资集团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引领作用,通过“基金+基地”协同发展打造科创孵化服务体系,聚焦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投资和“双招双引”,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效助力新质生产力在“科大硅谷”加速发展。

本公号部分文章与《安徽日报》“江淮观察”专栏联动推出。欢迎私信或留言提供感兴趣的报道选题。

转载本文须得到授权。

星标☆“江淮观察”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审核|汪国梁  终审|胡旭



[ 推荐阅读 ]先旱后雨、旱涝急转、南涝北旱:极端天气怎样考验安徽?
安徽皖南山区的他们,为什么心里装着整个长三角?事关高质量发展,安徽新书记为什么强调这四件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江淮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