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肖像 © 弗兰克·鲍林,DACS 版权所有,摄影:Sacha Bowling,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豪瑟沃斯(展位1C21)欣然呈献众多经典大师杰作及当代艺术新作。本文将带您走进当代艺术大师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的重要作品《致露丝》。
▲ 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致露丝》(Forose),2006,丙烯 丙烯凝胶 拼贴画布,176.5 x 199.5 厘米 © 弗兰克·鲍林版权所有 DACS 2024,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在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非比寻常的职业生涯中,《致露丝》诞生于一个关键时期,充分展示了艺术家激进的创新风格。作品创作的前一年,鲍林成为第一位当选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院士的黑人艺术家,这激发他开启了一段硕果累累的实验高峰期。他将过往系列中的不同技术和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出色彩浓郁、充满自信的绘画作品。《致露丝》从鲍林最著名的几个作品系列中汲取元素,融合了1960年代「地图画」(map paintings)的明亮色彩、1970年代大胆的「泼洒绘画」(poured paintings)中氛围感十足的大理石纹与水痕,以及1980年代作品中质地复杂的表面。[图1-2]▲ 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致露丝》(Forose),2006,丙烯 丙烯凝胶 拼贴画布,176.5 x 199.5 厘米 © 弗兰克·鲍林版权所有 DACS 2024,图片:艺术家、豪瑟沃斯《致露丝》展示了艺术家探寻、颠覆和重构自身创作过程的非凡能力,体现了他对媒介潜力的不懈探索。鲍林早期对丙烯颜料的实验,如用纯色染色、用调色刀堆叠厚重的颜料层、在画布上滴洒稀释后的色彩等等,为他对媒介的深刻理解奠定了基础。创作《致露丝》时,鲍林先用抹灰刀把丙烯凝胶涂抹在拼贴画布上。凝胶干透后形成的凸起纹路就像屏障一样,阻碍和引导着鲍林之后滴洒或喷涂在画布上的颜料和水流。这种坑坑洼洼的独特表面强调了构图中的拼贴布料,凸显了画面左上角的附属画布带来的对比元素。鲍林的母亲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裁缝和女帽设计师,而他也在母亲的裁缝工作室和店铺里度过童年,这样的经历孕育了艺术家在运用布料时的独特风格。鲍林有意承认而非忽视过往经历,他的绘画不仅展示了他的工作过程,也透露出他的生活点滴。▲ 相关作品:[图1] 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夜游》(Night Journey),1968-1969,丙烯 画布,328 x 269 厘米 / 129 1/8 x 105 7/8 英寸,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相关作品:[图2] 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展开罗恩·基塔吉》(Spreadout Ron Kitaj),1984-1986,丙烯 油彩 丙烯凝胶 达玛脂 蜂蜡 粉笔 金属颜料 丙烯泡棉 贝克塑料玩具 画布,228.5 x 286 厘米 / 90 x 112 5/8 英寸,伦敦泰特美术馆收藏鲍林1934年生于圭亚那,1953年移居伦敦,1959年就读于著名的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1966 年搬到纽约后,他从具象绘画转向了宏伟抒情的抽象绘画。后来,他往返于伦敦和纽约的工作室之间。鲍林独特的抽象形式融合了他对美国色域绘画(American Color Field painting)高度个人化的见解,反映了他对J. M. W. 特纳(J. M. W. Turner)和约翰 ·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等英国学院派风景画的长期兴趣,还体现了他在各个地方留下的回忆。如梅尔·古丁(Mel Gooding)所言,鲍林 “以现代主义的眼光” ,在特纳和康斯特勃的风景画中 “发现光影、色彩和笔触的抽象品质,以触发现代主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表达。”[1] 住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附近的鲍林坦言:“在特纳的伦敦城里创作是令人兴奋且充满挑战的,而承受英国传统带来的压力同样振奋人心。”[2] 鲍林的作品持续突破着绘画的边界,在大西洋两岸的多种影响和巧妙的创新中形成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致露丝》结合了鲍林各类知名实践中的重要特征,象征了艺术家大胆的实验精神,以及他对颜料的物质性、可能性的不竭探索。[1] 梅尔·古丁(Mej Gooding),《弗兰克·鲍林》(Frank Bowling),第二版,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2021 年,p. 99[2] 弗兰克·鲍林引自梅尔·古丁,“弗兰克·鲍林:定义个人才华的环境”(Frank Bowling. Surrounding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an Individual Talent),《另一个故事:战后英国的亚非艺术家》(The Other Story. Afro-Asian Artists in Post-War Britain),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 Gallery),1989 年,p.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