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OTEBOOK | 城市社会学导论:欧美思潮对于城市理想模型之争

设计个球研究所 设计个球研究所 2022-04-21

Cover: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Georg Simmel 


NOTEBOOK | 城市社会学形成与发展概述

讲   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丁宇飞

关键字: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记录者:王晴


扫描二维码链接,观看课程!


城市社会学经历了一个孕育的过程。18世纪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到了19世纪,城市大发展,人口数量成倍增长,城市的发展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他们对城市的各种社会现象逐步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论著。



起源

ORIGIN


社会学经历了萌芽(与哲学伦理等观念相联系)、确立(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第一次提出“社会学”的概念)和发展(资本主义大发展时逐步发展形成)三个阶段。


城市社会学属于社会学的分支。工业革命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扩大,人类对于城市开始有了系统性的认识。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们把人类对城市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学科化水平,城市社会学应运而生。


城市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及社会发展规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偏实地的资料采集方法和偏理论的研究分析方法。




欧洲城市社会学的形成

URBAN SOCIOLOGY IN EUROPE


18世纪工业革命后,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促使人们对城市的很多方面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欧洲哲学家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连续统和类型学这两种方法,连续统是指通过无数中介点将两端连接起来的统一体,而类型学指的是对社会关系高度抽象后的两个极端类型。


滕尼斯(Ferdinund Tonnies)提出了通体社会(community)和联组社会(society)的概念。通体社会的社会关系基础基于自然意愿,包括感情、传统和人与人之间的共同联系;联组社会的社会关系基于理性意愿,包括理性、个人主义和感情无涉。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提出了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机械团结强调群体间的共性,群体间依赖共性相互连接;有机团结强调个性差异特点,社会工种细分,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赖从而连接起来。大城市带来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了效率,从而向着更有组织性,分工更加明确的社会迈进。



齐美尔(Georg Simmel)从个人叙事角度出发,指出大城市人群往往个性化,人格独立,重视自我感受,默然他人;而在传统社区中,人们通常时间观念散漫,容易受周围邻居影响,狭隘且感性。大城市环境压力使人们容易感到孤独冷漠和隔阂。


图片来源:齐美尔《大城市与精神生活》,1903


韦伯(Max Weber)进行了城市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完善了“社区”的范畴与定义(以商业关系为基础、聚居地自治、拥有社团形式),研究了城市社区的演化(中世纪自给自足的城市到现代大城市),并提出城市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同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联系远远超过了其物理空间和地理格局。


欧洲城市社会学将城市社会学的框架缩窄到城市之中,并对城市生活做出了各自的研究,包括:劳动分工、商品经济、交换和理性,对城市背后所隐藏的联系进行研究,而不仅仅是城市空间本身。同时这些学说均有局限性,受到所处的时代和城市的限制,各理论之间也存在着不尽相同之处,例如“连续统”模式无法全面阐释现实情况,当时的社会学家对城市或其他哲学概念的认识集中在理想化的情况下,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


美国城市社会学的发展

URBAN SOCIOLOGY IN UNITED STATES


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社会学界的领军人物——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论述主要集中在“人类社会学”的范围。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机构的设置及其调整过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人们在空间方面安置自身及其职能机构的方式、研究不同人口分布情况下的土地利用模式。


芝加哥学派奠基人——帕克(Robert Ezra Park)给出了三种基本概念:共生(symbiosis)指的是不同群体相互依存;竞争(competition)指不同群体相互抢夺资源;而自然区域(natural areas)指人口和职能机构的分布的地理范围。


城市发生变化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情况:集合(concentration)和离散(dispersion)代表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通常由密度衡量;集中(centralization)和分散(decentralization)表达人口相对于中枢的位置;隔离(segregation)标识相似的人群和职能机构聚集到某一特定的区域,不同区域彼此分离;侵入(invasion:一个群体进入另一群体居住区域)和接替(succession:一个群体取代前一群体实施有效统治)。


帕克指出城市作为社会的有机体,所创造的生活方式,同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联系远远超过了城市本身,这些相关因素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城市性质上的差异。同时他提出三点认识:将城市视为一种商业结构;城市将日益以正规结构作为自己生活组织的主要手段;强调城市生活的心理因素。


伯吉斯(Emest Burgess)提出了同心圆地域假说,城市的结构特征是中心是商业区,从内往外依次是过渡区、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和往返区。

图片来源: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1923


霍伊特(Homer Hoyt)提出的扇形假说,以CBD为核心向外扩散,以收入划分人群。工业区的分布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成扇形,下层居民一般位于与工业区相邻的贫民窟或富人搬迁后留下的旧城区,中上层住宅区往往位于城市边缘。

(图片来源:霍伊特《“美国城市结构以及居住社区发展”报告》,1939)


哈里斯(Chauncy Harris)和厄尔曼(Edward Louis Ullman)提出了多核心理论,即集中在某一功能区范围内,研究该功能区与其他功能区的供需与比例关系。某些设施因其特殊条件要求必须位于城市特定地域,某些设施在空间位置上彼此相接,某些设施因彼此间对抗或消极影响应避免设置在一起,某些设施则因缺少理想的地基而设置在了不适宜的地点。因此,其核心理念就是让相互协调的职能机构在空间上彼此相邻强化,而让不相协调的职能机构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图片来源:哈里斯、厄尔曼《城市的本质》,1945)


以下假说对CBD的分布都做了相似的概括,即它们都位于城市中心。同心圆模式作为一种更为经典的模型,做出向外发散的结构,适用于美国拥有较长历史的老城市中;扇形模式保留部分发散结构,又关注了彼此功能间的联系,符合美国大多数的城市情况;多核心理论关注城市功能分区间的联系,适合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情况。


(图片来源:伯吉斯、哈里斯、厄尔曼提出的经典模型,1925-1939)


芝加哥学派对人文区位、邻里关系、人口、种族、犯罪、贫民窟等问题的研究,是城市社会学的典型研究的范例,经验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对后来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同样的,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类交往和自然空间利用的影响,分离了人类在交往和空间利用中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关于某些相关关系的假设在统计学中站不住脚。



文中图片部分源于讲师课件


 课程回顾 



  讲者  

丁宇飞


LSU景观硕士,东南大学本科


2018LSU景观硕士,2015东南大学本科。曾在德国Latz+Partner、美国Anderson Baron及国内境外事务所实践。参与过多样化多尺度的项目,包括后工业遗迹规划和改造、文化产园区规划、住区景观设计、地标建筑景观设计等。擅长于理性分析基础的大尺度规划和节点设计,尤其针对当地地理和文化两方面要素。强调设计表达与设计逻辑的统一。 





扫描二维码链接,观看讲座!



编辑:小汤圆&周雪婧

排版:小汤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