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创新药研发演变

智药局 智药局 2022-05-21

科技进步、政府鼓励、监管改革,可谓是推动中国新药研发蓬勃发展的“三驾马车”。
 
为了分析中国创新药市场近年来的变化,清华大学陈晓媛教授团队基于中国或由中国公司授权的、已进入临床开发但未在任何国家获得上市许可的治疗药物 (国内研究性药物),展开了“中国创新药”的数据统计与研究。
 
4月1日,该校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陈晓媛等在Nat Rev Drug Discov发表文章。智药局对此进行了编译整理,现分享如下:
 

  
我国在研药物管线总览
 
该团队根据药物靶点、作用机制 (MoA) 和与全球同类药物相比最新开发阶段,将药物分三类:具有新型靶点或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first-in-class或fast-follower,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或不具备领先的临床开发地位;me-too药物,即已获批药物类别的靶点相同,或药物之间的作用机制相似。
 
 图1:创新药的常见模式/种类

其次,根据药物类型分为五类:小分子、单克隆抗体 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和下一代药物(注:因信息不充分而无法分类的产品列入"不适用" (N/A) 组,不符合主要组别的产品列入"Others"组)
 
截止去年7月1日,中国治疗领域中共有 2251 个在研药物(含药物和生物制剂),包括 418 个first-in-class、473 个fast-follower和 923 个me-too。

由于中国药物研发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me-too药物占半数

图2:中国在研药物管线概览

从不同治疗领域来看,肿瘤学最为活跃,占55%;其次是传染病,占11%。肿瘤学领域管线包括:71个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37靶向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 (mAbs) 和28个抗HER2治疗药物。
 
图3:不同治疗领域研究药物概览



 我国在研热门药物靶点

我国共有 194 种 first-in-class 药物是针对新型靶点设计的,占46%。近年涌现大量追求fast-follower或first-in-class的生物制药公司;此外,下一代技术在向first-in-class药物过渡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如通过新颖技术针对HER2等成熟靶点。

图4:在研热门药物靶点TOP5
 
在下一代药物研发中,细胞疗法数量最多,其次是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与2020年1月肿瘤治疗药物管线相比,正在开发的抗癌药数量从787个增加到1283个,增长较快的是:免疫肿瘤学药物(281个)和靶向药物 (180个)。
 
图5:在研药物前十五个靶点
 
在不同类别的免疫肿瘤学药物中,细胞疗法增长幅度最大,有144个新活性药物加入到管线中,其次是T细胞靶向的免疫调节剂。
 


   在研抗癌药物管线扩张

抗癌药物被分为三大类 (免疫肿瘤学、靶向药和细胞毒药物) ,并根据作用机制分为first-in-class (FIC) 、fast-follower或me-too,无法分类或缺乏信息的产品没有显示。

下一代药物进一步分类为细胞疗法、双/多特异性抗体 、ADC、基因疗法、溶瘤病毒、核酸、蛋白分解-靶向嵌合体、核酸基疫苗和其他下一代药物。
 
图6:三类抗癌药物(免疫肿瘤学、靶向药和细胞毒药物)

 图7:下一代药物的具体类别及占比

与整体first-in-class药物管线一致,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在肿瘤学first-in-class药物管线中占主导地位。HER2、MUC1、PSMA、GPC3、PDL1和EGFRvIII仍然在first-in-class药物的十大靶点名单上。

例如,扎尼达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抗体,针对两个不同的HER2表位,具有细胞毒性的载荷。此外,2021年关注的靶点范围更加多样化,其中近一半是多靶点组合 。
 
图8:创新抗癌药物前十靶点
 
就来源而言,17%肿瘤药物由海外开发商授权的,与2020年相当。其中,在中国处于同步或更高阶段的药物比例从21% (29/138) 增加到39% (84/214)。27个抗肿瘤候选药物被授权给海外公司,6个药物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或突破性疗法认定。
 
图9:first-in-class抗癌药物靶点概览



   其他在研药物治疗领域

传染病是第二大最受欢迎的治疗领域,包括46个first-in-class、52个fast-follower和114个me-too药物。其中,60个候选药物集中于乙型肝炎。新的MoA包括抑制HBV进入、HBV外壳组装调节剂、RNAi治疗剂和抗PD1/PDL1抗体。

最后是中国和海外抗肿瘤药物开发情况。

图10:中国及海外抗肿瘤药物研发情况
 

写在最后

根据药监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创新药销售额约为500亿元,占所有药物比例约为2.5%;预计到2024年,创新药销售额将达到 171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76%。在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此外,我国创新药在研及获批数量逐年上升。2009年以前,中国药企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研发意识与创新能力均显薄弱。

2015年之后,相关部门在加强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截止2021年7月,在研创新药数量达418个,创新药行业加速发展。
 
以政府重视和行业的创新共识为支撑,我们期待中国医药的下一站:国产创新药时代早日到来。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22-00058-6

—The End—


推荐阅读 


AI抗击新冠,清华能做什么?

2022年Q1全球AI+制药投融资盘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