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衣冠志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服饰美学(一) 诗经
从古至今,服饰以一种文艺化、鉴赏化、标志化的方式,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中被反映和表达出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浪漫主义著作鼻祖《楚辞》,从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到独具魅力的现代女性文学《半生缘》,服饰对人物塑造的重要性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展露无疑。它传达着人物的文化教养、风度气质、心理状态、乃至宗教信仰,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趋向。
与《诗经》一起回溯到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那时的服饰早已脱离单一的取暖功能,进而成为人类表达“人之为人”的重要审美意识。这种古老的人文因素又潜在包含了远古人类服饰的政治性、民族性、论理性、时代性等文化意蕴。
《周易·系辞》中早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记载,即黄帝尧舜将衣冠服饰按尊卑等级作出区别来治理天下。到了《诗经》所在的西周,服饰制度进一步被完善,条目繁多且严谨的服饰系统,具有了“明贵贱,辨等列,别亲疏“的功能,充满了强烈且丰富的政治等级意味,同时,它的礼仪性、象征性和艺术性,又成就了服饰中权力关系与美感关系的高度统一。
据统计,《诗经》现存的305篇诗歌中,描写或涉及服饰的诗篇达65首,占《诗经》总数的1/6。孔子作为《诗经》的主要整理者,他非常重视服饰与德行之间的关系。他的儒家美学思想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强调“不过火而调和”,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他的“克己复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服饰文化观对后世服饰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和之美”是孔子服饰文化观的核心,他认为服饰的实用功能和美感效果无足轻重,“礼”才是最重要的。而“中和之美”在服饰方面又是通过“文质彬彬”这一审美理想加以体现的。
他从服饰美学中提取出服饰之“文”与服饰之“质”的关系命题,即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之间的关系;“彬彬”,《说文·人部》释曰:“份,文质备也,彬古文份。”“彬彬”即有文与质相匹配、相和谐,文质兼备的意义。
同时,孔子将“仁”纳入“礼”之中,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中对服饰的审美要求。他将服饰的审美思想,由外在的形式深化到伦理道德层面,以期达到“尽善尽美”,这也造就了中国服饰文化特色的服饰伦理学说。
纵观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唯一让女性具有崇高地位并且一直“担任”主角的,就是《诗经》。这其中描写或涉及服饰的诗篇众多,如邶风中《绿衣》,郑风中《羔裘》、《缁衣》、《褰裳》、《子矜》、《葛屦》, 唐风中《羔裘》、《无衣》,桧风中《素冠》、《羔裘》及秦风中《无衣》、齐风中的《著》等。
女性服饰描写,是《诗经》增强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李炳海教授曾在他的《<诗经>女性的色彩描写》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女性的描写往往失之于浮艳轻靡。词句多是软媚绮丽,色彩离不开红香翠软,……但《诗经》却是另一种情况,人们在刻画女性形象时,不是浓墨重彩,而是素描淡抹;与此相应,女性作为主要角色出现时不是披红戴绿,流金溢彩,而是素淡典雅,清秀端庄,她们的服色以素色为本。”
《卫风·硕人》对庄姜服饰的描写,“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身材修长的美人,身穿麻纱罩衫和锦服;《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素丝就是白色的丝线;《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这里的玉色也是白色。《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人来人往,总是那淡雅脱俗的白衣女子最是令人思慕。
白色系在诗经中以“白”、“素”、“缟”、“云”、“荼” 等字体现。“素”字如“素丝”、“素衣”、“素冠”、“素韡”。素,《说文》解释为“素,白致缯也”,即本色的未染的帛,就色彩而言,是白色的、无涂饰的色彩。白色因其本质的洁净,常给人以纯洁美好的审美愉悦,有着高贵庄重、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因此,白色也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德。通过这些对女性服饰描写的诗句,不难看出,《诗经》时代人们尚白的审美趣味。
这些女性服饰描写中所显现出的独特文化视野,凸显了《诗经》中女性人物的身份地位,是《诗经》时代等级制度的重要表征,也是秩序和规范的象征。其中服饰的描写则因其内涵与意蕴的扩展延伸,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意象。
《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美学不言而喻,而服饰作为《诗经》中阶级礼教、感情世界、人物形象的重要标识,更是成为后世对时尚文化美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诗经》内蕴的至真至美,以文化之魂,塑时尚之体,才能推动服饰美学研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开拓创新。
策划 :华意明天时尚内容中心
文字编辑:菲荳 图片编辑: GregM
执笔:Hazel 视频编辑:飞讯视频
版面设计:bbbird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