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雪山的孩子:闪动美妙的翅膀,书写生命的画卷

王洪波 印度洋之眼 2022-03-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恍惚间,岁月就这么悄悄地流走,留下一片在闪光的石头滩,熠熠夺目。



连续三场《雪山的孩子》剧目演出,每场我都坐在剧场最后一排的高处。下面,桑毛、多杰仁青、拉毛卓玛每场演出都在快速进步和改变着,但几乎每场我都闭着眼睛,只留下耳朵在听,听着雪山的孩子们演绎自己的故事,听着他们跟剧场中几十名小观众之间的对话,还有他们的闪光的眼神(这种眼神是用听,来实现的)。


在垂下的眼帘里有这些科巴的孩子在大山里奔跑时那个弱小黑黢黢身影,有他们人生第一次写作文是用的一张破纸条上,用笔歪歪扭扭的一句话,那次桑毛在纸上写的是,“我长大了,当个看病医生。”是,那时候的她,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一名医生,需要如何在医学院上五年学再读三年研究生五年住院医,而当时的科巴孩子能把书读到初中,就已是阿弥陀佛的烧高香了,更不要说做医生,做梦都没有的事。



下面桑毛演的卓玛在雪山下的青稞里奔跑着,那只叫扎西的牦牛则是跟她尽情嬉闹着,一切就是高原上那种无忧无虑,但又不能太持久,因为生活很快就要到了十多岁的女孩就要出嫁,然后再几年内生上几个娃儿,就要一年四季的奋力在极度贫困中讨生活。



不要听那些烧脑的文艺傻青们说高原的人纯洁,对自己的贫穷感到很快乐,不该告诉他们努力应该是什么,因为那是无尽的烦恼。这都是用自己吃饱饭以后,胡思乱想出来的高原山区被绝对贫困封闭人的想法,把那种面对自身贫困无法自拔而无奈当作了一种潇洒,谁不愿意改变自己,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不要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度日如年,饥寒交迫呢……


于是,就有了小小黑娃儿们那种迫切想改变,尤其当2012年10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小徐老师带领下去了合肥,周毛吉站在车水马龙面前连珠炮似的灵魂质问,然后就有他们带回科巴山中那种对改变自己巨大动能。


再后面,孩子们就像是山中的青稞,在川地上丰茂的生长,然后变成沉甸甸的穗子,打成了青稞粒,再翻过年接着再生长成青稞苗、青稞穗子,变成一片青稞粒子,一年一年的,继往开来的都是他们那种倔强的想法。



所以才有了今天我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跟前,在灯光下那三个曾经的山中黑娃儿们认认真真戏剧表演,那真的是一种演员才有的风范和举手投足,只要我一睁开眼,才知道恍惚之间,竟然有了如此天壤差别。


如此巨大反差,没人能理解,甚至连这三个孩子都无法知道,自己有如此变化呀:



多杰仁青那种帅锅锅的魅力,头戴着鸭舌帽(还特别是翻转戴着);桑毛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谁知道当年她的脸上是长满了黄水疮呢;



拉毛卓玛小时候我印象不是太深,而她的姐姐李毛吉我是太了解了,那就是走不出大山最典型的例子呢。



而这个剧最让人嗔目结舌的是再舞台上居然铺满了4000斤的青稞,模仿高原的泥土、白雪、丰收的田野,象征在一片生机勃勃的地方有着那种来自内心的孩子,在无惧无俗中的嬉闹。



于是,桑毛跟多杰仁青在舞台上,把青稞抛在空中,形成那一道道金黄色的曲线,就是山中孩子们成长的态势,犹如雪山下一幅大写意的油画。


三场剧完成了,每场剧孩子们都大大成长一截子,就像从青稞地里疯长的苗一样,须臾间就老高老高。



第三场中每个角色的话,都增加了个人在情节中不同的情绪、情感、节奏的语调,增加了必要的关联词,甚至结合他们各自的演出那个节点,有了属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表情。别看这仅仅只有45分钟的儿童剧(小孩子的耐性也就这么长时间),所有这些空间都要被各种变化和细节给装满,否则北京的小观众都是老戏票友,他们可以直接冲上舞台把你给叫停的。



而一场接一场的,科巴的三个演员已学会用自己演出角色和肢体语言,来调动观众席上的小观众,于是这些娃娃们就成为《雪山的孩子》特别卖力的小演员,总是跟着剧情变化,不同的指手画脚,甚至直接参与剧情,帮着“卓玛”去找“扎西”,甚至他们都知道,在剧中是有两个妈妈存在,小观众也会因为牦牛要去找哪个妈妈而发生分歧的。



来自雪山的孩子,桑毛、多杰仁青、拉毛卓玛就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剧,一场给北京孩子们的剧。




作曲是加羊吉,这个女孩是个没有父亲的单亲孩子,十年前简直就是一个胆战心惊的,小心翼翼生存着。后来开始跟着我们一点点往外走,又开始一点点用心灵唱歌,到现在在青海师大上学,开始自己写歌曲,在昨天剧中阿妈给女儿戴嘉隆时唱得歌,就是她写的。



这三场的观众,已完全接受了《雪山的孩子》,甚至都沉浸在其中,有时激动不已的呐喊,而家长则是根据情节各有自己的感动。


那些青稞在空中飞着,可以听到划过黑暗的剥剥声,大山中的曾经黑娃儿们,就这么长大了。



此时他们知道自己在创作,在创作自己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里面有自己的梦想、绚丽的朝霞、美妙的翅膀,都是生命的画卷。


王洪波

长年对中国民族迁徙有研究,参加过很多方向上的田野调查,足迹涉及国内北部、西北、西南等边缘地区,几百个不同的县域,并对国外也做过一定的田野考察。对中国思想与审美有独到见解,写过《大器铜鼓--对从北方流传到滇桂铜鼓文化的美学认识》论文,写过《玄黄落夏》(讲述西夏田野史)、《晋陕峡谷》(黄河在中游的峡谷文化考察)、《昆仑海青》(青海高原的田野行走)、《古羌南行》(自青海东部与甘南开始的脚步),国际文化交流的《波兰手记》、《碎叶飘零》(吉尔吉斯),并于2014年在华沙瓦津基皇家博物馆做过有关中国建筑美学与西方文化对比报告。

根据其经历,先后创作歌舞剧《热梦科巴》(获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剧目奖)、高原木偶剧《勇敢男孩久太》、音乐剧《骑风马的旦措》、声乐套曲《听见·科巴》(获得北京中关村儿童戏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民族舞剧《神鼓》、话剧《天歌卓玛》、吟诵剧《唱着唱着几千年》等,指导一批民族舞蹈、朗诵等参加全国或国际大型交流,获得各个活动金奖。

曾在多地做过《泱泱海清》、《我在欧洲建中国园林》、《九年深山》、《田野古城》、《穿过走廊看石窟》等文化讲座。


原创:王洪波

主编:何岸

责编:眼妹




印度丰收节:庆祝寒冬的结束,喜迎丰收的到来

2022-01-15

一封来自德里的信,道出印巴关系的真相

2022-01-15

白车蓝盔建和平,绿装黄肤历诸国

2022-01-14

中印联合发布

2022-01-14

司马南微评:印度决定支持北京冬奥会

2022-01-14

记忆犹新:阿富汗大使告别中国

2022-01-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