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馨提示 │ 专升本考试请及时缴费,我们在美好的城市学院中不见不散!


CHENG

二月

YUAN

Hello

College

静听时光风吟 喜看岁月静美


2024年专升本考试

我校科目缴费通道

早已开启啦!

家人们,请尽快缴费哦!


专业考试科目


缴费时间


已在 2024年1月20日开通


缴费流程

01

关注公众号

     

02

点击线上缴费

03

点击需缴费用

04 点击“校外”

05 输入信息后点击绑定


06 跳转上一页面,再次点击需缴费用

07 选择费用,点击缴费

最后缴费即可!

关于校考如果你有什么疑问
可以扫码进入咨询群在群里提问
我们会答复你的问题

联系电话:

0769-23382108


详情点击以下推文:

缴费通知 │ @专升本考生 东莞城市学院 2024年普通专升本缴费须知已发布!


快快操作吧~

千万别错过了日期



同时,小薇带你回顾2023年城市学院

2023城院的答卷,熠熠生辉
在这充满收获的一年中
我校佳绩不断,精彩纷呈

让我们共同回望过去一年的“精彩大事”


大力推进党建工作


2023年,我们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底色鲜明。我们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全面加强。我校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分别入选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自教育部开展党建“双创”工作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推行“五大提升”计划,设立了两批共计10个校级党建“双创”培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设优势与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


2023年,学校积极凝练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整合学科专业建设资源,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地方产业、行业变化的新形式,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全面对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传统优势和重点产业需求,整合打造并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数智商科”“文化创意” 3个学科专业集群,未来每一个学科专业集群至少有3个稳定的学科方向(领域),且至少有2个学科方向(领域)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大力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工作



2023年,出台《东莞城市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并对照标准组织做好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管理工作;商科专业认证工作获得突破性进展,会计学、金融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等商科专业进入专业认证最后冲刺阶段,即“自学年”建设阶段;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专业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培育工作;喜获教育部批准,新增3个本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数字经济分别是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小学教育的专业获批让学校在学科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新增了教育学类。





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3年,教务处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作为重点评价项目纳入教学单位绩效考核范围,科学设计了较有激励性的评价指标,极大提高了各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机械类专业新开设了汇乐精英工程师班、商务英语专业成立坚朗订单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开办了开源鸿蒙创新班、智能驾驶创新班,法学专业成立了涉外法治人才创新班等;创新完成《东莞城市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东莞城市学院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方案(试行)》等的制定工作,为未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与方案。





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教务处按照早布局、重培育、推改革、促创新、建精品等工作思路,积极从不同层面推进课程建设管理的改革工作,一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度,校、院、系三级教学管理团队提早布局、集体打磨、反复优化,保证10门课程新获批省一流课程,在同类院校中申报获批率居于前列;全面启动“一师一化课”建设计划,创新出台《东莞城市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试行)》,并运用“四真三化”课程开发原理等,开始打造应用型课程建设工作;重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立项建设校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31项开展精品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工作,共建设41门课程,具体涵盖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审美鉴赏、中外文化等模块,累计选课人数4000余人。






科研建设工作取得大突破



2023年度,科技产业处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高校科研平台和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共计30余类,280多项科研项目的申报、推荐及立项工作;完成了各级各类70多项科研项目的结项评审工作;新增省级研究平台1个。目前共有省级研究平台2个,市级研究平台4个,校级研究平台4个。


2023年纵向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结项情况


(学校现有科研平台)


2023—2024学年上半年科技产业处共办“科技大讲堂”16场,其中11场主讲人为校外高层次柔性引进人才,5场为校内相关专家学者。另外,科技产业处还承办了学校高水平学术讲堂2场。


2023—2024学年上半年“科技大讲堂”举办情况


(2023—2024科技产业处承办高水平学术讲座)




构建“三级五阶四项”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2023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系统构建“三级五阶四项”教师教学发展体系,为学校稳步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提供了新的组织支持。在具体工作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效依托校、院、系“三级”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面向新手型、成长型、胜任型、精干型、专家型“五阶”教师群体,综合开展岗前培训、教学培训、教学研究、教学竞赛“四项”提升工程。按照“三级五阶四项”教师教学发展体系的总体要求,设计并运行青椒工作坊、师说漫谈、鸿鹄训练营、师行咨询社、名师讲坛等教师培训板块,系统提升了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科研等综合素养。





创新规划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计划


2023年,学校按照《东莞城市学院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计划(试行)》和《东莞城市学院综合素质养成教育学分认定标准》全面推行综合素质养成计划。按照“理想信念”“基本能力”“精英特质”“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五大模块和二十个培养要素的总体规划,组织开展学生在近百个课程项目的自主选择学习工作。教务处作为牵头部门完成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计划各类项目实施,其中共组织“八大讲坛”151场(含校外主讲人56场),学生报名参与约34000人次;组织申报遴选校外公益课程22门,选课总人数428人;组织申报遴选魅力训练课程13门,选课总人数330人。以此有效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锻造全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广大城院学子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在现有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的输入,提升综合素质,鼓励大家完成自我蜕变,成为π型人才,为城院学子快速打通个人发展通道提供坚实基础。





我校首次通过全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
考试录取港澳台学生

2023年,我校首次通过全国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简称“联招考试”)录取港澳台学生,最终3名香港籍学生入读城院。为进一步促进内地与港澳台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成立港澳台地区学生招收及培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港澳台学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我校对港澳台学生管理遵照“保证质量、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原则,按照内地(祖国大陆)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港澳台学生,积极稳步推进我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培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保证相同教学质量前提下,我校教学科研部可根据港澳台学生的学力情况和心理、文化特点,适当调整本科层次港澳台学生的必修、选修等课程设计,开设符合港澳台学生特点的必修、选修等课程。除了学习以外,我校也鼓励港澳台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社团,参与各类积极健康的学生活动,引导港澳台学生与内地 (祖国大陆)学生交流融合。





高质量高标准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


为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助力高质量就业,自今年9月份起,我校顺利举办省市级、综合类专场、学院专场等共计14场秋季系列校园招聘会,近500家用人单位参加,岗位需求人数近1.2万人,开展19场校园专场宣讲会。与此同时,我校还积极组织4次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024届毕业生,参与东莞市各类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本学期我校完成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百分百全覆盖,帮助学生分析诊断求职中的问题,掌握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动向,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通过每日一报、每周一反思、每月一总结的机制,形成就业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你追我赶的氛围,全方位调动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总动员,与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一对一”沟通交流,深入关怀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高频率推送就业岗位信息。





全力加强思政教育 推动学生服务工作

2023年,资助管理中心联合财务处为14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提供了入学时的绿色通道服务,配合各大银行为4100多名家庭经济困学生提供了生源地贷款服务,2023年累计帮助10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向人力资源局成功申请到每人3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协助优秀学子及家庭困难学子申请国家奖助学金、校园奖助学金等各类资助。学生处心理中心对22971名同学开展了心理普查工作。




校团委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活动,其中包括:创新“青马工程”培养模式,围绕社会实践、社会观察、能力训练等六个模块打造出“校级共享课程库”与“院级精品课程库”。坚持“以科创实践赋能学风引领,以校园文化浸润青年心”的理念,与各学院共同筹划2023年度特色品牌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同时,校团委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韶关仁化县对口帮扶、义教、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此外,为展现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校园生活艺术团通过举办新生汇演、“启梦”音乐会、电声乐队音乐节、艺术团菁英训练营等活动。



学生处为打造良好的学生社区环境建设了“三级场域”,设计“校区—片区—楼栋”三级育人场域,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为了发挥典型示范榜样引领作用,举办“五星宿舍”“党员模范宿舍”挂牌活动,不断凝聚先进宿舍的感召力,挖掘了一系列学风校风先进宿舍、实践服务社会先进宿舍、勇担当有作为先进宿舍等,用榜样引领激励学生斗志,并且还构建了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辅导员助理、班主任助理为辅的城院学生工作团队来全方位服务学生。




2023年,我校新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全国唯一民办高校受邀参与央视预防艾滋病教育节目录制,易班优课在2023年增量全国第三唯一一个民办高校挺近全国前十。学生处武装部在2023年超额完成了军分区下达的2023年度征兵工作任务,在新生军训期间还组织了我校首次行军拉练。同时,我校国旗护卫队在学校武装部的指导训练下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并获佳绩。






筑牢校园品牌 展现办学实力


2023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发布,上榜高校含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业类、民族类、体育类、医药类民办高校共166所,我校位居该榜第46位(广东民办高校第7位),较2022年度跃升了34位。这是我校以“创一流大学、办百年名校”为愿景,以“立足高质量发展,聚焦内涵式建设”为抓手,上下合力,在党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招生就业、学生工作、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效的有力体现。据了解,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该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和权威参考价值的中国大学排名领先品牌。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以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进步为导向,坚持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方针、政策,用中国标准评价中国高校。




佳绩取得的背后

是城院师生
追求卓越 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新的一年里

更以进取者的心态、奋斗者的姿态
奔向更美好的2024!


—— 东莞城市学院出品 ——

编辑 | 招生运营团 易铭坚 卢永康

资料来源 | 学校各部门

校对 | 吴锦鹏 卢永康 聂振明

审核 | 何钊威 叶云峰  


 版权 

图文由东莞城市学院品牌中心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工作人员取得授权


立春 │ 希望窜上了枝头,开启了生活的美好


持续更新!东莞城市学院2024回访母校活动快讯


2024年2月招生考试历来了,请查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