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忘的草原鲁艺

风瞬作者团 风瞬
2024-09-05

这是一段在解放战争年代,内蒙古草原唯一一部红色革命文艺史。一批来自延安及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艺术家,怀揣着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秉持着延安鲁艺的精神,从“小鲁艺”到“大鲁艺”,来到这名不见经传的塞外小城、贫瘠的小山村,把草原鲁艺办个红红火火、热热腾腾!



在中国近代史上,“延安鲁艺”无疑是名声响当当。1938年4月,正值抗日战争最紧张的时刻,为了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让艺术成为“宣传教动与组织群众的有力武器”,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染、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七位同志的倡议下,延安鲁艺成立了。鲁艺办学八年,培养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专业人才,如:吕冀、张庚、冼星海、张寒辉、贺绿汀、贺敬之、安波、马可等。创作了一大批为抗日战争呐喊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作品,如《黄河大合唱》、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以及众多反应抗日战争的版画作品。


毛主席在延安鲁艺演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因此党中央决定:延安大学和鲁艺迁往东北,到新开辟的东北解放区去办鲁艺,传播革命文艺。20余名延安鲁艺的人员,踏上了热河省承德及昭乌达草原的赤峰市、喀喇沁旗和林西县的土地。在昭乌达草原上创办了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即“草原鲁艺”,走上了为全国解放区培养文化干部及艺术人才的艰难历程。


草原鲁艺师生合影(左二安波、左三莎莱、左四骆文、右二杜印、右一莎蕻)


来到昭乌达草原的延安鲁艺人的阵容可谓不容小觑:有延安鲁艺的常务副院长、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入党介绍人赵毅敏;《华北文化》主编、30年代曾与鲁迅“论战”的文人徐懋庸;在延安被人们称为“小调大王”、秧歌剧《兄妹开荒》、《拥军花鼓》的作者、著名音乐家安波;教师、诗人、作家骆文;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海默;知名音乐家李劫夫;陕北秧歌的创始人、曾执导受到毛主席称赞的秧歌剧《动员起来》的戏剧家严正;著名演员、导演、《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作者之一杜印;受到过毛主席书信表彰的音乐家程云;备受冼星海赏识,首唱《黄河怨》的音乐家莎莱;还有导演吕西凡、诗人莎蕻、导演郭介人、作家慕柯夫、钢琴家江雪、小提琴演奏家达尼、姚一青以及演员杨啸空等,他们都来到了昭乌达草原上。


赵毅敏


安波


这些来自延安的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在冀察热辽分局领导的安排下,先充实到承德十四军分区的“胜利剧社”,也就是草原鲁艺的前身。后晋察冀根据地的“尖兵剧社”也来到承德,并入胜利剧社,随后将胜利剧社改为“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组建后,在昭乌达盟赤峰市喀喇沁旗,做了许多有利于解放战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工作。他们演出了歌剧《白毛女》、秧歌剧《兄妹开荒》以及话剧《红军让我们翻了身》等剧目,这是第一次高举鲁艺的战斗旗帜,展示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兄妹开荒》剧照


此外,该剧社的同志们响应了毛主席“从小鲁艺到大鲁艺”的号召,深入百姓生活,创作了一大批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新剧目,如《我组织了八路军》、《解放年》、《军民鼓舞》等等,这是被敌伪统治了14年的人民第一次看到革命的抗战文艺,振聋发聩的作品让大家情绪为之振奋。


原草原鲁艺少艺班《秋收歌舞》剧组演员合影


1946年5月,日本投降后的第一个春天,安波率领莎莱、海默、汪洗、王渔等十几位剧社的同志们在喀喇沁旗开展了减租减息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安波结识了不少蒙古歌手和好几位说唱艺人,这对于他来说是期盼已久的事情。有时候安波深入到老百姓家访贫问苦,坐在百姓家的炕头上,在蒙古族牧民家听牧民演唱民歌,不断地往他那小本本上记,不厌其烦,根本不像个大艺术家,一举一动与老百姓并无二致。


安波(左)与许直(右)在草原鲁艺合影


1946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大举进攻承德,胜利剧社奉命撤往热河南面的兴隆县。在兴隆演出了《如此中央军》、《李大疤瘌》,莎蕻、莎莱还创作了小歌剧《拥军碗》。8月,剧社奉命取道热东,在热东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而后奉命将“胜利剧社”改为“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分一团和二团。


由莎蕻编剧、莎莱作曲的小歌剧《拥军碗》


1947年元旦后,文工一团启程向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所在地林西进发。时值隆冬,寒风刺骨,还有国民党军队的层层阻拦。就在那样紧张、时时有生命危险的行军途中,文工团还创作了由安波、海默编剧,程云、莎莱作曲的大型歌剧《兵》,并且一边行军一边排练。


剧作家海默


在行军路上,安波、程云等同志有个想法:待条件成熟时创办冀察热辽鲁艺,培养基层文化干部及艺术人才,为解放战争胜利后新的局面未雨绸缪。反复斟酌后他们便策马前行,把几种设想向赵毅敏部长请示汇报。赵毅敏当即表示:师资、生源、课程、学习时间等等具体问题,要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等到了目的地后交由分局研究讨论。


草原鲁艺少艺班班主任陈星与少艺班合影

经过50多天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他们终于到达了林西,时值冀察热辽分局党代会在林西召开。歌剧《兵》为党代会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剧组和程云、杜印、莎莱、吕西凡等同志荣获了大军区颁发的甲等功,安波同志被授予特等功。此外,该剧组还收到了彭真同志的表扬。分局对创办冀察热辽鲁艺作出了指示:“可以筹办冀察热辽鲁艺,以短训班为主,适应战时的宣传鼓动教育应为重点……”1947年4月,二团也来到了林西,两个文工团都到达林西后,军区决定建立冀察热辽文工团总团,安波任总团长,下属一二两团组织机构不变。


冼星海(右一)与《黄河大合唱》女生部合影,前排左四为草原鲁艺莎莱


这些来自延安文化艺术界的名人,来到这被人们称为“塞北小延安”的林西,经历了异常艰苦的生活。对此,原草原鲁艺秘书、中央党校党史研究专家王渔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为了过冬取暖,军区虽然给每人发了皮大衣、皮帽子、毡疙瘩和棉衣,但依然抵抗不住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为了取暖,文工团的同志们曾多次到嘎斯太河畔打黄草,赶着大车在草地上捡拾牛粪。尽管如此,还是把我们冻得够呛,晚上睡觉,虽然把炕烧得热热的,第二天早上起来,被子上依然是一层冰霜。白天到外面去,稍站一会就浑身哆嗦,冻个透心凉。那冷风吹在脸上,真是猫咬般的疼痛。”


王渔


即便如此,并没有阻挡这些革命文艺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他们带着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工作中。


草原鲁艺师生40周年庆典合影(在赤峰宾馆)


1947年6月,冀察热辽分局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进攻,为全国解放区培养更多的文化干部及艺术人才,决定在昭乌达盟赤峰市创建冀察热辽鲁迅艺术文学院,由安波、吕西凡、莎蕻、孙式礼、张友明五位同志负责筹建,简称“草原鲁艺”,由此,草原鲁艺正式成立!由塞克作词、安波作曲的院歌《我们要高举鲁艺的战旗》,响彻在百柳之乡、英金河畔、红山脚下:


原草原鲁艺美术系学员韩梦民演奏小提琴


“青年的文化战友们  我们要高举鲁艺的战旗  在伟大导师开辟的道路上  朝朝暮暮  努力不息  鲁艺的旗是鲜明的旗  是人民战斗胜利的旗  学习他坚强不屈精神  锻炼出坚韧不拔的魄力  为人民解放  为人民胜利  在鲁艺的旗下建立革命文化的阵地  坚韧忠贞战斗不息”


胡尔查


草原鲁艺开始创办于赤峰六道街骡马大车店(日伪时期贸易货栈,原赤峰市京剧团旧址),当时只有学生七名,首任院长赵毅敏亲自参加了第一期学员的开学典礼,鼓励大家要因陋就简,弘扬鲁艺的精神,艰苦奋斗,努力把学院办好。为扩大招生名额,该院派出了奇哈拉哥、阿布民和、张友明三位同志赶着一辆大马车,深入到冀察热辽地区、内蒙古草原招生,将第一期学员扩招为40余名。


赤峰六道街骡马大车店,原京剧团旧址


1947年12月,由于日本731部队进行生化战、释放细菌,赤峰地区突然发生鼠疫,一时间赤峰城大街小巷染遍“黑死病”。在这种情况下,草原鲁艺被迫迁至喀喇沁旗新邱陈清云地主庄院。在新邱,鲁艺一期学员毕业,二期学员200余人开学,院长赵毅敏出席了开学典礼。此外,在新邱,由骆文作词、莎莱作曲的《纺棉花》曾灌制唱片流行了全国解放区;由骆文、海默、莎莱创作的歌剧《米》以及莎蕻、莎莱创作的小歌剧《拥军碗》,深受群众欢迎。


1992年赵毅敏(右四)与联大校史草原鲁艺师生合影


1948年8月,又因鼠疫蔓延,草原鲁艺再次搬迁至赤峰市南部宁城县二龙镇那拉碧流村,那里有一座能容纳千余人的天主教堂,在神父的大力支持下,教堂成为了鲁艺办学的重要场所。在那里,安波继任草原鲁艺院长。1948年12月,草原鲁艺师生奉命分期分批地撤到刚刚解放的锦州北大营。到了锦州北大营,鲁艺师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颓垣断壁、瓦砾遍地的北大营上,建起了鲁艺学院的新校址并招生了第三期学员200多名。师生们凭借旺盛的革命热情又开始了紧张的教学和学习。


1948年12月,草原鲁艺师生在锦州北大营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安波、许直和胡尔查在昭乌达草原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两部蒙古族民歌集,即《蒙古民歌集》和《东蒙民歌选》,这是对蒙古族民歌的抢救,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一举。



1949年4月8日,根据国内形势的需求,草原鲁艺宣布解散,师生分六路大军分配到了全国各地。虽然办学时间比较短暂,只有不到两年,但是草原鲁艺却为冀察热辽地区及昭乌达草原人民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作为延安鲁艺的分支,它弘扬了延安鲁艺艰苦办学的精神,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文化干部及艺术人才,成为建国后全国许多地方文化战线的脊梁与中坚力量。


1988年部分草原鲁艺师生合影


在办学期间,草原鲁艺培训并帮助组建了冀察热辽地区的24支部队和地方专业及业余的文艺宣传队和文工团,并且创作了许多很有影响的、配合解放战争及土地改革的剧目,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与时代同频共振。他们凭借着对文艺和革命的热爱,为草原鲁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资料来源:报告文学《追寻烽火草原鲁艺》  李宝祥著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