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在母亲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席慕容和克什克腾

风瞬作者团:臻宁 风瞬
2024-09-05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深情的歌词,悠扬的旋律,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唱遍了内蒙古大草原,成为了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而这首歌曲的词作者,便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席慕蓉。



说起席慕蓉,我们都非常熟悉。其作品抒情感人,语言美妙,令我们沉醉其中,久久回味。那么,这样一位成长、生活于台湾的作家,缘何能够将对草原的感情表达得那般淋漓尽致呢?因为她的根,就在那片辽阔的塞外大草原。



席慕蓉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原籍是内蒙古。席慕蓉是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她的父亲是席振铎,字新民,蒙文名字是拉席敦多克。世居察哈尔盟(现锡林郭勒盟)草原之上,族姓席连勃。父亲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曾任国民政府一至四届参政员、立法委员。也曾与好友组成“安答”盟会(有人汉译为“蒙古青年联盟”),响应内蒙古自治运动,但是在战乱中一切理想成空。去台湾之后应聘赴德国慕尼黑与波昂大学两校执教蒙古语文,1998年11月30日以八十八岁高龄辞世。


席慕蓉的父亲席振铎


席慕蓉的母亲蒙文名字是巴音比利格,汉名乐竹芳,出生于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曾是国民政府首届国民大会蒙古察哈尔八旗群代表。其为人慎言务实,待人平和诚恳,个性则是温柔而又刚强。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待朋友非常热诚,对长辈尊敬,戚友和睦,从未有人论其是非。此外,巴音比力格对于子女教育极为注意,平日里从来没有疾言厉色,鼓励重于训斥,同时在温婉言辞之中又有坚定的固执,使五个子女如坐春风,在善诱中知过必改。1987年5月3日,巴音比力格逝世于台北寓所,享年七十二岁。在逝世之前已经中风七年,卧病期间,从行动不便到无法行动,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遗憾的是,乡关路远,归梦难圆。没能再回到故乡草原的怀抱,成为最后的遗憾。


席慕蓉的母亲巴音比力格


席慕蓉的外祖父穆隆嘎(汉名乐景涛)是民国国会议员乐山先生的长子。穆隆嘎自幼读书,后在北平学习。清末民初时,他看到军阀混战,蒙古民族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备受欺凌,便产生了办教育以振兴民族文化的思想。1915年,他亲手创办了克旗第一所蒙古族小学校——萃英小学。穆隆嘎曾任克什克腾旗总管、内蒙古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监察委员、国府委员等职。


前排右三为穆隆嘎


对于故乡的热爱与眷恋,就像血液,流淌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同时也刻在了心上。对席慕蓉来说,亦是如此。父母本是内蒙古高原人,年少时离开四川,之后在台湾成长。政治原因导致的搬离,更让席慕蓉对她的原乡——内蒙古草原魂牵梦萦。虽生于内蒙古家庭,但在上初二以前,席慕蓉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乡。同学们说她属于一个“很可笑的民族”,她也没有反驳,因为那时她对蒙古草原也一无所知。对于草原的向往,早就在席慕蓉的心里扎了根,这也成为了日后许多作品的灵感之源。


童年时期的席慕蓉


其实,席慕蓉不仅在写作方面造诣颇高,在绘画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1964年,她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后师从里昂·德浮斯教授。1965年,其作品入选巴黎第七十届独立沙龙,并参加第八十一届女画家联合沙龙、第十届国际妇女绘画展等。1966年,席慕蓉在比利时艾格蒙画廊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曾获比利时王国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荣誉。


席慕蓉与父亲


即便获得了如此成就,让席慕蓉名扬天下的,还是她的诗。《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经典。席慕蓉的许多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写作“折叠”着自己对原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故乡草原的基因,就像一条暗河,在她的灵魂深处缓缓流淌。在这样的故乡感情下,人生、乡愁、内蒙古高原都在她笔下汇成诗歌,这些饱含对生命和故乡挚爱真情的作品,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1989年,席慕蓉46岁,这一年,她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内蒙古的土地,开始寻找回家的路。“我感觉自己好像走在自己的梦里,我是从我的身体、皮肤、直觉里感觉到我真的来过”。然后她发现,此前自己多次重复画下的素描——那棵拖着长影的孤独的树,真的长在父亲的故乡!而在那之前,“我的记忆里真的一直都有这棵树”。以前,她在自己的诗与画中尽享浪漫,从这以后,她接过了父母的乡愁。正如席慕蓉自己所说的那样:“回到内蒙古之后,我的渴望更强烈了,力量更充沛了,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觉得这是我用46年的等待换来的,我陷入了狂热的境地,我觉得我的心里存在着一个内蒙古草原,我要把它写出来,写出一个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内蒙古草原,把草原文化中美的东西写出来。现在别人找我讲课,讲内蒙古我才去,讲诗就不去。”


族人向席慕蓉献哈达


这一次回到家乡,遇到许多感动的事情。“我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呢?回去讲给我台湾的朋友听。我在故乡只有不认识的亲人和第一次见面的朋友,还不知道将来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但是我有几十年的朋友在台湾,我想告诉他们我的原乡是什么样子的。”席慕蓉感慨说:“只有跟亲近的朋友说了之后,我的原乡才站出来、稳定、成型,才进到我的心里面。”



席慕蓉曾说:“故乡就是在你年幼时爱过你,对你有期许的人,他们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故乡。而原乡,是血脉里的家乡。”席慕蓉有很多家乡,香港是她童年的家乡,台湾是她成长的家乡。“但是到了内蒙古我才知道,我没有生长在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我是‘插枝存活’的人,唯有内蒙古草原才是我唯一的原乡。”



席慕蓉被原乡深深地吸引,它辽阔,壮美,直击心灵。在《追寻梦土》中,她这样写道:“我一直想去重寻母亲的记忆。在离开了父亲的草原之后,我和朋友驱车直奔克什克腾旗,直奔我母亲生长的土地,直奔那一条大河,直奔那河流的源头,直奔那纠缠在我心中如波涛般起伏翻涌的渴望。那是母亲曾经一再对我们形容过的无边无际芳香满溢的原始松林……站在西拉沐沦河的河水之中,只觉得有种强烈的和无法抵御的归属感将我整个人紧紧包裹了起来,那样巨大的幸福足以使我们泪流满面而不能自觉,一如在巨大的悲痛里所感受到的一样。多年来一直在我的血脉里呼唤着我的声音,一直在遥远的高原上呼唤着我的声音,此刻都在潺潺的水流声中合二为一,我终于在母亲的土地上寻回了一个完整的自己。生命至此再无缺憾,我俯首掬饮源头水,感谢上苍的厚赐。”


席慕蓉俯首掬饮源头水

1999年,席慕蓉再次回到内蒙古。也正是在这次寻根之旅中,诞生了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有两位年轻人把席慕蓉这次的行程拍了一个纪录片,在内蒙古卫视播出的时候,被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女士在家里看到了。德德玛很受感动,所以就找人说,要见席慕蓉,就这样,两人联系上了。德德玛老师在家里熬奶茶、煮手把肉,按照蒙古民族的习俗,接待了席慕蓉。也就是这次,德德玛建议席慕蓉写《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个歌词。


席慕蓉与当地牧民


回到台湾后,席慕蓉对歌词前后修改了三次,每次都打电话征询德德玛老师的意见,三次修改后,一首经典的歌曲终于诞生了。在2000年的内蒙古春节晚会上,德德玛首唱了这首《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几乎是一夜之间,这首歌像一阵旋风,呼啸在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从银屏到收音机,从歌厅、酒桌到校园,从城市广场到牧民毡蓬,到处都在传唱着,成了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如今,席慕蓉已经多次回到内蒙古。有一次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作题为《诗与原乡》讲座时,她数度哽咽,“因为我回到自己的家乡了,放松了。”不仅如此,席慕蓉还非常努力地去向其他地方的人宣传自己的家乡,或者说去“科普”自己的家乡,因为很多人对内蒙古的认识是存在偏差的。对此她很骄傲,还说,如果现在还有人误解草原,我终于可以用一些知识站起来反驳他们了!


曾有人问席慕蓉,既然你这么热爱蒙古高原,为什么不在那里定居呢?她的理由出乎意料地简单:怕冷。“我是在台湾生长起来的一棵树,不敢移植到蒙古高原上,就这么简单的理由。所以我春天来,夏天来,秋天来,冬天很少来。”那就请这位心中装满了草原与大河的人,在天暖时常回家看看吧!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瞬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