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还是留下?我们试图在豆瓣劝分小组找寻婚恋关系的万灵药

后生价值 后生价值EnGender 2022-01-23
                                                                                       撰文|ry;d.Bug
编辑|陆召袂
                                  排版|老王

中国俗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但是在豆瓣的「劝分小组」,组员们秉持的却是「不分手留着过年吗?!」这一情感咨询原则。
▲拥有25万+组员的「劝分组」分为「还未分」、「已分」、「吐槽区」、「恋爱讨论区」四个板块,首页讨论度最高的是带有「还未分」、「已分」标签的帖子。其实从组名就可看出,「劝分组」是一个解决问题导向的情感讨论小组:在看过发帖者的情感生活细节和困扰后,组员们会给出简短扼要的诊断建议——「分」还是「不分」。

纵观「劝分组」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女性婚恋焦虑:伴侣出轨不忠、伴侣发表「厌女」言论、亲密关系暴力、性生活不和谐、婚恋关系中的阶级差异等种种问题。「劝分组」折射出了当下中国女性在婚恋关系中的百态图。

长期潜水在「劝分组」的热心拳手如羊与恋爱小子D虫既见证了组内相互支撑的温暖,也观察到了许多女性困境。

我们该如何看待「分」或「不分」二元情感咨询建议面对当代爱情的种种困境,我们又需要怎样的婚恋教育和性教育?

01

禁忌的性、扭曲的爱

与贫瘠的婚恋想象

Q&A

   婚恋关系中的「性」重要吗?

                         「爱」又应该怎样被定义?                      


D虫:

不管就我个人的人生体验而言,还是对「劝分组」涉及到性话题的观察,我觉得姐妹们都可以试着走出对「性」的陈见、意识到「性」在婚恋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当下,「性耻辱」的社会文化把和「性」相关的话题视作禁忌。这背后有着一整套的意识形态去支撑、阐释、并推广这样一种「性保守」的姿态,但这样做首先是伪善的——它一方面在性道德上设置双重标准,比如似乎从来都只见「荡妇羞辱」而极少见「荡男羞辱」,男性拥有较多性经历甚至被认为能增添性魅力;另一方面,哪怕女德们说再多遍「贞操」、「纯洁」,这种「性保守」的宣传也抹除不了人们对「性」的生物本能与原始渴望,反而在压抑人们正常情欲的同时,限制了姐妹们有关「性」的充分认知与自我表达能力。 比如很多「屌照男」在网络世界横行霸道,完全意识不到他们不请自来的屌照与口中肆无忌惮的「kkp」、「想透」是确凿无疑的性骚扰、是可以被法律追责的犯罪行为,而绝非他们头脑中自以为是的幽默口嗨。有些人甚至还把这种行为视作是自身性魅力的彰显,与对女性魅力的认可(老娘的魅力轮得着你来用污言污语盖章认证吗???)。 另外,不主张在社会范围内讨论「性」的副作用很大:不仅主观污名了「性」、弱化了「性」对于自己、对于亲密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客观重要性,也限制了人们围绕「性」以及其相关话题的发散思考与自由讨论。 ▲「wsn」,即「猥琐男」拼音首字母缩写,已成为一种在网络空间广泛流行的强奸文化符号。在「劝分组」寻求帮助的组员常常不堪组内「wsn」群体的性骚扰,与此同时组内也涌现出许多「wsn」鉴定贴、批判贴
这种弥漫在全社会的性禁忌,上到事业单位、学校,下到社区、家庭,对人们如何生活进行着持久而粗暴的干预,造成了基础性教育缺失、性别不公正、遍地都是厌女文化、强奸文化盛行、性少数群体权益不受认可与保障、性犯罪惩戒力度不足等等问题 具体到婚恋关系议题,尤其是回到「劝分组」当中,这种「性保守」态度对个体婚恋生活的负面影响,也能一一对应到「无套性行为」、「性生活不和谐」、「婚内强奸」、「亲密关系暴力」、「出轨不忠」等本可避免的普遍问题。

至于应该怎样去定义「爱」、尤其是婚恋关系中的「爱」,我在「劝分组」以及类似网络情感咨询平台冲浪后的直观感受是,现今婚恋市场上通行的对于「爱」的理解,其中控制欲、占有欲成分更重,有时看到相关观点表达,会让我感到非常恐惧。 如羊 : 
我认同虫说的「性」在婚恋关系中的重要性。其实回看这么些年,也有更多的人逐渐认可了「性」的愉悦,不再认为「性」只是单纯为了「传宗接代」。从表面上看,中国女性仿佛身处在一个性自由的黄金时代:女性可以较为容易地购买计生产品,主流社会对婚前性行为和约炮的接受度也在变高。 ▲在电影《送我上青云》中,姚晨饰演的胜男直白地向心仪男性表达自己的欲望。

但与此同时,传统的性道德仍然根深蒂固,性教育的匮乏也使得中国女性的性自由之路障碍重重。基于我在「劝分组」的冲浪和与朋友的聊天对话,我观察到「性」对于许多女性而言是相当陌生而复杂的。一方面,如何自慰、如何进行性行为、避孕药的选择、性病的治疗等等都是许多人实际的苦恼,仅仅有计生用品和色情片资源并不能解决此类「性无知」问题,因此在像「劝分组」这样的网络平台上发帖便成了一个有效获得性知识的途径。

另一方面,女性的「性道德」立场往往也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有过婚前性行为或非正式性行为(casual sex)的女性常常被其伴侣、朋友、原生家庭甚至妇科体检医生贴上「不检点」、「荡妇」等标签。而对婚前性行为持保守态度的女性则有时会产生自己是否「过于古板」、「不够新派」的反思。无论拥抱性自由与否,我们好像总是在被某种无形的性道德标准审判着,并为此产生焦虑和同伴压力。 ▲「女德」讲师丁璇,曾发表过「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的争议性言论
虫提到了「爱」的定义和控制欲,我感觉在我们的文化中,「爱」的教育同「性」教育一样匮乏。影视剧和虚构作品中的「爱」是海誓山盟,是「霸道总裁」豪掷千金,而放在现实的恋爱关系中,「爱」则令人琢磨不透。 鉴定一段关系是所谓「真爱」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这段感情最终导向婚姻吗?是所谓的男方不急于发生性关系?还是在一段感情中坚守「不与其他异性交往过密」原则?我好像很难想出一个确切的回答。社交媒体中的一些恋爱指导文章,常常列举出一张能体现「爱」的行为清单,但我觉得「爱」好像是一种更广阔和抽象的体验,难以被具体指标量化。 「劝分组」中形形色色的感情困扰恰恰体现「爱」的复杂与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真能按照一张核对清单决定分手与否,那么便不会看到这么多寻求网友帮助的发帖者。
另一方面,在主流的恋爱文化和规训之下,我们该如何摸索出适用于自己的恋爱价值观和情感交流方式?我们该如何看待、处理亲密关系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伤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和学习的问题,但从怎样的途径能获得好的「爱的教育」,我也还在思考当中。 ▲19年的美剧《摩登情爱》,改编自纽约时报同名的非虚构专栏投稿,每集讲述一个复杂而充满张力的爱的故事,比如老年人之间的黄昏恋、患有双相障碍的人的恋爱、昔日旧爱跨越多年隔阂重修于好等等。《摩登情爱》之所以备受好评,是因为它把被影视剧过分简单化的「爱」重新带回到现实生活的复杂背景中,向我们展示了「爱」如何在年龄差异、背叛、离别、死亡种种因素作用下运作并仍然熠熠生辉
D虫:
我十分赞同羊仔所说的「我们的文化中「爱」的教育同「性」教育一样匮乏」的观点,不然「劝分组」里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困于婚恋关系问题的无助个体?
 我认为这种「爱」的教育的匮乏首先体现在成长阶段家庭与社会对「浪漫爱」的全盘扼杀。
在成长阶段刚刚萌芽的「浪漫之爱」,会被家长与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上「早恋」烙印,成为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名。家里或者学校里,没有长辈会循循善诱地引导小孩子去恰当表达、实践ta们对身旁同学的欣赏与向往——很难想象一个孩童时代就将「欣赏与向往」看作罪孽的人,在成年后可以自如恰当地表达、实践「对他人的欣赏与向往」。 「爱情教育」的匮乏其次体现在,现在很多人谈起「爱」,一方面仍然习惯性地将「自己」摆在「家庭」之后,比如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依然很常见。这无疑禁锢了人们在婚恋关系上的自由想象与选择。 另一方面,社会没有情感教育,但却一直在提倡一种功利教育,这让「爱」逐渐被限制于一种市井之见,比如经常会有人宣称婚恋关系中「光谈爱情是虚的」。同时,「爱」的关系里也多了某种控制性与霸权。 可实际上,出于利益考量的婚恋关系纵然存在,也有大量建立在相互尊重、欣赏、爱戴之上,而非全然相互利用的美好关系的样本;「一谈恋爱就被要求删光异性好友」、「出门穿戴得经过伴侣批准」的控制性婚恋关系虽然也屡见不鲜,但它真就应该成为对「你的爱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吗? ▲左图:20岁的印尼籍说唱歌手rich brian在接受Genius采访时表达对女朋友的由衷欣赏;右图:rich brian因工作原因与女朋友暂时分离,他女朋友的「异性好友」在自己的社媒平台上传了他们一起出去玩的照片,rich brian本人被p到上面,他与女朋友在该照片评论栏幽默互动
家庭与教育机构在「爱」的教育上肯定是失职的。从结果上看,人们在后天自学有关「爱」的行为时,有毒的流行文化、性别糟粕就会钻空子介入。从家人、老师那里寻求不到「爱」的指导,青少年只能将求助视线转向电视机、电脑,但风行一度的郭敬明式青春疼痛小说,或琼瑶式动辄生死相依的流行文化作品真能带来有关「爱」的恰当启蒙吗?
这些文化作品本身可能富有独特的时代价值,但它们对「爱」的描摹至少是视角单一的。而过去被女权主义者反复批判的ayawawa们,尽管早已消失在大众视野(好像最近又复活了),但她们曾经代表的那种有毒的性别文化却并未离去。在打拳热度正盛的今天,一部分有毒的性别文化也巧乘女权春风换了新面目,比如打着「关爱姐妹」的大旗,却在暗地里输出非常有问题的性别意识,消费人们的婚恋焦虑: ▲比如「劝分组」姐妹推荐过的b站up主「赤焰男孩」。在这位up主的许多日常吐槽中,虽然有一些话或许能帮姐妹们「保持清醒」,但其中却充斥着许多槽点。比如,「赤焰男孩」会在密集刺激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爽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男性说教者」惯有的厌女情节。就像在上面这一张图中,且不说女孩们基于自己的择偶偏好,与「阳光」、「帅气」、「好」男孩相恋有什么问题,如果男朋友的标准离不开「领路人」、「导师」、「智者」这些形象,我这是找博士老板还是找伴侣呢呀?女孩子自己就不能成为婚恋关系中的「领路人」、「导师」、「智者」、「靠山」、「偶像」吗?这套话术怎么听起来,和ayawawa那一套「降低自己身位找一个能依附的男人」差不多呢?
至于到底如何摆脱有毒文化在后天学习「爱」,我自己的经验和建议,是要在浪漫关系中不断地练习、反思与改进。我曾经在浪漫关系中经常玩消失(ghosting),就是突然间什么消息也不回,怎么找我都找不到。但终有一天我也遇到别人这么对我,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非常伤人,所以我在之后的浪漫关系中,我会有意识地修正。另外,我也很推崇同辈以及跨代的沟通。比如在我吃了很多爱情的苦后,终于试着跟妈妈敞开心扉,询问她是否与我有相似的经历,在得知她的答案为否后,我才意识到我之前有关爱情的想象是狭隘的,原来世界上真地存在根本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伴侣与感情,妈妈才意识到之前只关心我的生活与学习是不够的。 假如没有与家人在婚恋议题上进行沟通的余地,也完全可以去寻求朋友的建议。比如我的好朋友之一让我见识到了「女追男」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早点知道结果早点心里踏实,同意在一起当然好,不同意我找别人去呗」!



如羊D虫是在校学生,也是后生价值的内容志愿者。明天,我们会推送二人在豆瓣劝分组长期潜水后的对谈下篇,话题从对「单偶制」(一对一关系)的吐槽聊到「劝分的自我修养」。
伙伴们搬好小板凳,明天再回来嗑瓜子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