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自信归根到底是对未来的自信
我们习惯于用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时间的性质进行区分。过去是我们回不去的时间,未来是还没有到来的时间。有一首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歌《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度很流行。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变成历史了!是的,现在会变成过去,未来也会变成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一个时间轴上,它的所谓的界线,完全取决于我们的立足点。
不管如何定义历史,历史在一般的理解当中,总是要和过去相联系,总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从这个逻辑上讲,没有过去就没有历史。我们回顾历史、学习历史、总结历史,是要立足现在往回看。但是,一个人也好,一个组织也好,一个政党也好,绝不会无缘无故往回看的,更不会无缘无故回顾历史、学习历史、总结历史。历史不仅有未来的基因,更有未来的密码。按照时间的演进,历史经由现在总要变成未来,而从这个逻辑上讲,没有未来也就没有历史,未来才是历史的真正牵引力量,甚或可以说,未来是历史的真正起点。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重视历史。我们始终如一地强调学习历史,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要弄清历史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更是要弄清现在怎样才能变成更加美好的未来,那个未来由近及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历史是回不到的过去,但历史绝不仅仅是过去,如果认为历史只是时间的律动和堆砌,那就是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演进中是可以有大作为的,并不是被动地被历史裹着走,而是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方向,掌握了历史前进的主动,按照我们对未来的擘画创造历史、书写历史,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大历史观,也才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反复强调的“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深刻蕴含。
党的二十大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刻召开,再次提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回顾与自信,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瞻望与自信。我们的历史自信归根结底是对未来的自信,是创造历史的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站在历史任何一个“点”上,也就是站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现在”,往回看能看多深,往前看能看多远,决定了我们的历史格局。无疑,“现在”是有局限的,摆脱时空束缚、突破历史局限是很难的。我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那么,为什么历史会选择中国共产党?历史不是三岁的孩子,不会随随便便做出选择。历史之所以会选择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什么别的政党,是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超越“我”的局限、“现在”的局限,因而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1930年革命低潮时期的井冈山,毛泽东的眼里竟然能够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这是多么令人激动不已的一幅画面,又是多么准确的对未来的预言,这得有多么强的历史自信才能发出这样的欢呼,才能擘画出这样美妙无比的愿景,更重要的,这需要多么远大的眼光才能看得见、多么宽阔的胸怀才能容得下。正是有了这种超越,中国共产党才能深刻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才能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才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正如我们所知,党的百年奋斗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经历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遭受的挫折以及新时代十年的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与它的成就辉煌一起都写进了历史记忆之中,成为我们历史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前进道路上依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几度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走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千锤百炼中愈益强大和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信,我们一定能够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蓝图变成现实,一定能够把未来写成值得骄傲的历史。
本文作者:许宝健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2月14日第1版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