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唱不衰的《松花江上》

韩震武 导盲犬C
2024-09-22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抗战时期万众传唱的《流亡三部曲》之一,后来的数十年中,《松花江上》仍深深影响着无数国人。

资料视频: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男声合唱团   

松花江上与张寒晖

转自河北日报

●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等60余首抗战歌曲曾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奋勇前行。
●他是一位勇敢的革命者,在血雨腥风的年代曾参加抗日游行、创办进步团体、组织农民运动,积极宣传革命主张。
●他的人生只有短短的44载,却以文艺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感,反映人民心声,铸就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朽的丰碑。

《松花江上》词曲作者张寒晖,1902年5月5日出生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东部的大鹿庄乡西建阳村。张寒晖故居东侧的院子里住着张寒晖孙儿张满囤一家。张满囤今年72岁,朴实淳厚,身体硬朗。在张寒晖的结发妻子邵锦萍1997年去世前,张满囤和老伴儿解文岩一直和奶奶共同生活,从奶奶的回忆和老辈人的讲述中,他们了解到了张寒晖青年时期的生活点滴。

张寒晖祖上曾出过七位举人。曾祖父琴棋书画皆通,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终生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祖父和父亲在维新变法后,都曾在新办的小学堂里教书,但薪金微薄,家道中落。父亲满腹学问,既懂中医,又爱好民间音乐,是位进步的民主主义者。
张寒晖在家中排行老二,小名全子。全子幼时体弱多病,但天资聪颖。7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本村的小学堂读书。1919年,他进入保定高师附中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开始练习写白话诗、编新剧。上世纪20年代,北京进步青年游行、演讲的消息不断传来,张寒晖深受触动,向往着有一天能和他们在一起。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北平私立电气工业学校,学了一年电工。
1922年,张寒晖回老家和出自贫苦农家的姑娘邵金平成婚。新婚之夜,张寒晖为妻子改名为邵锦萍,并轻声唱起了在北京才学会的一首《满江红》:“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年,主权夺。叹江山如此异族驰骋,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此后,张寒晖再赴北京,先后考入北平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和国立艺专戏剧系,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寒晖先是在艺专工人俱乐部工作,后又领导北平青年俱乐部,组织了红色话剧团体“五五剧社”,并在社刊上发表剧作《他们的爱情》。1926年后,创作出《黄绸衫》等剧本,撰写了《铁锤》等戏剧论文。1929年,因学业优秀,张寒晖留校任教,并组织演出了《终身大事》、《一片爱国心》等剧。
因主张艺术为革命服务和戏剧地方化,1930年,张寒晖受迫害遭校方革职。回到家乡的张寒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帮助定县民教馆进行秧歌、民谣的搜集研究工作,并参加了由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会,编写农民通俗读物,参与创作了《农夫歌》、《除草歌》、《农家乐歌》、《高头村歌》等歌曲,编印了《普村同歌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在中共河北省委的领导下,整组定县地下党组织,组织农民运动,成立抗日救国会,并以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从此,他开始了用歌曲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20余年里,张寒晖在家的时间少,在外的时候多。由于没有男劳力,孩子又小,家中里里外外都靠邵锦萍。“奶奶白天上地里干活,回来干家务,晚上还要纺线到深夜。有时扛着辘轳给人家打短工浇地。就这样,把收入一点点积攒起来给爷爷备用。”
1927年5月的一天深夜,邵锦萍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纺线,突然听到急切的叫门声。她开门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张寒晖回来了,满头的乌发不见了,光着头,赤着背,脚上的鞋也烂掉了。原来张寒晖在北京入党后,因多次参加革命活动,遭到反动派搜捕,连夜化装离开北京,回到家乡隐蔽。邵锦萍担心追捕的军警发现丈夫,天不亮,就让寒晖披上一件褂子,戴上一顶破草帽,陪她到田里浇地。
张寒晖入党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他的身份、他的理想、他的事业、他的艰难与困惑,从不轻易与家人言说,邵锦萍自然也知之甚少。她只是在张寒晖每次外出时,节衣缩食、东挪西凑地攒足盘缠,给丈夫以默默的支持。
张满囤说,爷爷奶奶感情很好,只要爷爷回到家,总喜欢穿个大褂,摘掉眼镜到地里干活,或者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唱歌。一回到屋里,就张罗着做饭,女儿艳婷趴在他腿上,儿子林格爬到他背上,他边拉风箱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这是一家人难得的幸福时刻。

张寒晖故居


1936年夏,张寒晖应邀赴西安工作。此次离家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西北参加革命活动,再也没能返回家乡。一直到1951年——张寒晖去世6年后,邵锦萍才得知丈夫病逝于延安的消息。
谈话间,张满囤让老伴儿从橱柜里拿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两张烈士证,捧在手上让我们看。一张是张寒晖的,另一张上写着“烈士张林格”。张满囤眼里含着泪说:“这是我的父亲!”
张林格生于1923年,16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担任爆破组组长,还是村里“抗日青年先锋队”的负责人之一。他常说:“爸爸在外搞革命,我在家乡打鬼子。”他带人破坏日本鬼子的电话线,传送重要情报,有次不幸被捕,先后关押在保定、北京等地。被组织营救出来后,他意志更加坚定。1946年11月,张林格在定县县城北部执行爆破任务时光荣牺牲,年仅23岁。
在西建阳村村东的苹果林旁,立有一块“烈士纪念碑”,上面刻着该村34位烈士的英名,碑首“张寒晖”、“张林格”的名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令人不由心生敬意。
张满囤告诉我们,奶奶是位极淳朴又坚忍的农村妇女,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咬着牙也要挺过去!”她身上真切地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坚忍、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松花江上》是一首以东北局势为背景的抗日救亡歌曲,但你也许不知道,词曲作者张寒晖一生中其实从未到过东北,他从事革命活动主要是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定州市音协名誉主席周承华和作协主席杨江敏多年来潜心研究张寒晖的生平事迹,由杨江敏等人任编剧的电影《张寒晖》也将开拍。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传遍中国。正在定县开展工作的张寒晖胸中愤懑难平。为了进一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张寒晖前往北京寻找党组织,住在东北大学生的宿舍里。一天深夜,他被隔壁一阵痛哭声惊醒了:“娘啊,我还能见着您老吗!”这是一位流亡的东北姑娘在想家,她担心敌人铁蹄下家乡的一草一木,更担心爹娘的安危。听着姑娘的哭声那么凄凉,那么悲伤,张寒晖仿佛听到了无数东北同胞在哭号,顿时心如刀绞。也许,正是这个深夜,爱国歌曲《松花江上》的种子已经播撒进他的心底。
1932年春,张寒晖应同学邀请,第一次到西安工作,被任命为民教馆总务部部长。这期间,他创办了民众剧社,并亲自编导了《不识字的母亲》、《鸟国》等话剧。一年后,因革命活动需要,返回家乡。1936年,张寒晖第二次应邀前往西安,到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担任国文教员。此后近6年时间里,他坚持创办了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担任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1936年的西安街头,处处可见思乡心切而又无可奈何的东北军官兵和无家可归的东北流亡者。悲惨的景象,再次触动了张寒晖的心弦,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悲歌诞生了。
周承华说,《松花江上》的曲调中包含了定州秧歌“哭坟”的因素,以含着热泪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反复咏唱的方式展开,尾声处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曲创作完成后,张寒晖亲自教西安省立二中的学生们演唱。随后,他带领学生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巷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数万名东北军官兵的心,不久就传遍了军中,并迅速传唱到全国各地。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举行集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会后学生在西安城里游行,并表示要步行到临潼向蒋介石请愿。在西安东郊十里铺,张学良将军劝阻学生返回。学生齐唱《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张将军听后为之动容,说:“请大家相信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同志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感慨地说:一首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毛泽东同志也曾高度评价称“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创作这首歌曲不久,张寒晖离开西安省立二中,来到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竞存中学,并担任教务主任。由于学校经费不足,他经常到外边募钱给教员发薪,并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接济一些贫寒的东北学生。据竞存中学的一些老校友回忆,1938年12月,由于战事所迫,竞存中学由西安迁到凤翔纸坊街。学校组织师生上山打柴、采药,筹办纺纱厂、造纸厂,教务主任张寒晖兼任造纸厂厂长。
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张寒晖有了用麦草代替麻鞋、绳头的设想,经过三个多月的试验,于1939年5月研制成功新的麦草纸。凤翔竞存中学校长车向忱看后给予大力支持,给新纸命名“寒晖纸”。“寒晖纸”厚实、美观、价廉,有黄、灰、白、绿四种颜色,用途广泛。当时西安的《老百姓报》以及印制书籍、刊物、信纸、教案等,用的都是这种纸。一个小小的造纸厂被张寒晖办得有声有色,为学校增加了不少收入。工作之余,为丰富造纸工人的精神生活,张寒晖还创作了《纸工歌》,把整个造纸过程编进唱词,并有抗战内容,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工人们喜爱。
1941年8月,张寒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工作,并于1942年初被调往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同年5月,张寒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五六月间,他带领关中八一剧团下乡巡演,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在前线慰问演出时,这首歌从关中唱到陕北,又唱到山西,一路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1964年,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周恩来总理曾亲自选定了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和《军民大生产》。
1946年3月11日,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张寒晖在延安不幸病逝。几天后,在延安宝塔山南麓当地人俗称“文化山”的小山包上,伴随着悲壮的《松花江上》,张寒晖安详地长眠于这片自己曾战斗过的土地。

张寒晖(1902年—1946年),原名张兰璞,河北定县人(今河北省定州市)。一生共创作了《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前进曲》等60余首革命歌曲和话剧、秧歌剧等大量戏剧作品,与冼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黄河大合唱》
音乐是情绪的艺术
公民健康素养
救亡歌曲 丨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松花江边看夕阳
常态化防控的普法建议
听,那两首《松花江上》
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
重温1947年电影《松花江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导盲犬C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