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蔡元培

韩震武 导盲犬C
2024-09-23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人。曾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五十几个党员中,北大的人就占了相当的比例,如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邓中夏、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陈公博、谭平山、谭植棠、高君宇、何孟雄等。也许可以说,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发源地,离不开蔡元培创造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宽松环境。
特辑 | 纪念蔡元培校长发表就职演说100周年

元培是从绍兴的竹丝台门走出来的“末代士大夫”,他22岁中举,27岁授翰林院编修。后远赴德国法国,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在历经变故之后,终于找到了救国良方,在北大的土地上,展现了全新的学界风貌。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蔡元培教育之美术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1927年,蔡元培在上海创立了国立音乐院。

蔡元培一直认为,在德智体美的四项教育中美育应当高居于智育之上,甚至也应当排列在德育的前面,因为情感的培养冶炼是育人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美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而转扭人的情感,提高人的情操,才是育人之要旨。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式,蔡元培一方面将音乐教育融汇于美育思想之中,另一方面,又将美学思想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因此,蔡元培在充分理解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和音乐艺术特点以及音乐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效果的基础上,认识到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音乐,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厚的素质教育资源。蔡元培深知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音乐就像人类的心跳脉搏一样表达着情感的起伏,人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产生崇高的道德力量。以音乐对民众进行教育,也是中华传统之一。而蔡元培所做的音乐教育,则是源于传统,却超越传统的。

蔡元培强调音乐教育思想的本土化特质,主张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中国的乐器、中国的乐曲和中国式的唱法。他在音乐教育之中融入了强烈的本土文化元素和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不仅保护了音乐的民族精神,还保住了音乐的个性。这种本土化的音乐教育方式既让中国人更好地掌握中国音乐,也让全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音乐。蔡元培音乐教育的另一特征,是把音乐教育带入情感教育。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友爱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仔山巅华人公墓。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那时北大,蔡元培、徐志摩等对毕业生如是说

画说北大 | 蔡元培校长与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校史上的第一
晏阳初与平民教育
教育家郭秉文
教学如烹饪?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导盲犬C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