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洋溪 钱梦婷 吴南中 | 美国教育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实践与启示

刘洋溪 比较教育学报 2024-02-05

作者简介

  刘洋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钱梦婷/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吴南中/重庆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副主任,教授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基础教育公平更事关一个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逐渐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自此,美国从联邦到各州均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将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政策发布和施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初步探索、应用提升和融合创新三个阶段后,其教育公平理念日益彰显,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在相关政策法规的实践进程中,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使每位学生都能拥有同等开始学习生涯的机会,以更好地保障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通过构建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开展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与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过程公平;通过开展纵向教育数据追踪、完善基础教育问责制度和科学实施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的行动,进一步探究相关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助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优化布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需求,提供规模化和个性化兼具的教育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从而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美国;信息化;基础教育;教育公平;政策


教育公平事关国计民生,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22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的受教育年限最长,在读学生人数最多,涉及人群最广,是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基础,其公平性问题始终备受关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向未来,需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普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公平”和“质量”,将成为世界各国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深度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关键词。

在信息技术大规模运用于教育领域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对基础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在于普及义务教育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随着苏联卫星上天、全美大范围教育质量下滑等事件的催化,激发了美国对世界、对未来深刻的危机意识,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大力推进科技发展和科学教育。自此,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以政策法规的形式直接介入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基于本国国情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举措与实践行动。教育信息化(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一词起源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把信息化素养纳入教育目标中,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回顾历史,虽然美国的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一样是分权体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的教育工作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公平程度。

一、美国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演进

美国独特的国情和族群构成使得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尤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以信息技术赋能基础教育公平,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初步探索阶段、应用提升阶段和融合创新阶段。相关政策在复杂的时代变迁中逐渐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的趋势,尽管未能完全解决美国在基础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充分反映了联邦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和以政策引领教育变革的导向。

(一)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初步探索阶段(1985-1999 年)

美国社会历来重视教育公平在缓解不同群体的矛盾与冲突上的作用,甚至将其上升到关乎美国国家宏观战略能否达成的高度。在国家层面,美国最早以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是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组织制订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Science for All—Project 2061 of USA)。该计划是美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以科学课程板块的组合方法设计为例,通过组合课程主要板块和计算机辅助来设计课程,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储备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素养与思维习惯,使不同种族、语言、性别和经济状况的学生均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为进一步推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布什政府于1991年发布了美国联邦政府层级的教育方略——《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American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信息系统,由联邦政府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设计,从而为全美所有学校提供切实可靠的研究成果、电子教材等教育信息。此外,在开发信息系统时,政府还向部分教育研究机构以及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群体进行了意见征集,为解决现存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决策咨询。

1992年,美国时任副总统艾伯特·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提出了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设想。1993年,克林顿政府正式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使所有学生能获取海量的教育资源。该计划有效缓解了教育信息的供需矛盾,着重强调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升学校网络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信息化战略的落地执行。自此,“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正式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兴起而产生。1994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得到了美国国会专项财政预算的支持。该法案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学习并使用新教学法、新评估法和新技术,以便教授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使全体美国学生在新世纪都能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凸显了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

针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1996年,第一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 1996《使美国学生做好进入21世纪的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 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发布,提出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支援,同时加强师资培训来缩小数字鸿沟。NETP 1996的发布使得教育信息化开始推广,但因费用较高而未大规模普及。基于这一境况,美国国会于1996年通过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交的“教育折扣计划”(E-Rate),提出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图书馆提供20%至90%不等的互联网接入费用折扣,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便捷的信息技术服务。

1997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题为《美国教育发展战略(1998-2002年)》(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1998-2002)的专题报告。报告提出:到2000年,美国所有教室要能够连接互联网以实现“技术脱盲”,并有效改善学校日常教学环境;到2001年,残疾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均能通过高质量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学习。这一文件为世纪之交的美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指南,描绘了美国基础教育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凸显了美国联邦政府为了使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成为优质学校以及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心。数据显示,美国公立学校在1994年时的互联网接入率仅为35%。但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截至1999年,全美95%的公立学校与63%的教室接入了互联网,平均生机比达到了9∶1。这一时期,美国开始采取以联邦政府主导,各州、学区、学校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建设机制,相关政策法规主张均体现出了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但部分落后地区较难吸引优质师资,数字化学习资源有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依旧受到很大的制约,弱势群体较难通过教育实现阶级流动等问题依然严峻。

(二)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应用提升阶段(2000-2010 年)

步入21世纪,各类新兴科技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的认知范围,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00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NETP 2000年《数字化学习:让所有孩子随时都能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这一概念,并着重强调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将网络技术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相结合,用以弥补弱势学生群体在教育资源获取等方面的缺憾。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并通过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与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来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NETP 2000凸显了从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到每一个孩子的政策关注焦点调整,以确保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提出联邦政府将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且此类拨款主要用于低收入学生较为集中的学校,并借助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帮助英语语言运用欠熟练的学生达到流利的口语水平,缩小弱势群体儿童与主流社会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为印第安人和现役军人家庭的孩子提供补偿性帮助等。该法案标志着联邦政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其在全美教育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同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美国教育战略计划(2002-2007年)》(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2002-2007),强调在教育领域中应广泛运用科技手段,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电子政府”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特别是要提升对贫困地区学生的帮扶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美国99%的公立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平均生机比接近5∶1,同比20世纪80-90年代有了重大突破。

2005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NETP 2005《迈向美国教育的新黄金时代:因特网、法律和当代学生变革展望》(Toward a New Golden Age in American Education: How the Internet, the Law and Today's Students Are Revolutionizing Expectations),提出需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支持“数字化学习”与虚拟学校建设,鼓励全体师生使用数字内容代替传统纸质材料,建立一体化数据系统以促进个性化教学。值得一提的是,NETP 2005中展示了美国各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优秀案例,尤其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和贫困地区学生学习成绩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美国联邦教育部2008年秋的统计数据,在计算机配备方面,全美实现100%的计算机配备率,平均生机比接近3∶1;在教学设备购置方面,97%的公立学校拥有投影设备,73%的公立学校在教学时使用交互式白板;在无线网络接入方面,69%的公立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或部分覆盖;在技术支持方面,33%的公立学校有负责管理教育技术资源的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在学区互动方面,72%的学校能使用信息化设备对学生的成绩开展在线测评,87%的学校在相应的学区网络中开展教师培训。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为有意义地促进一流的技术、教育与科学创造机会法》(America Creating Opportunities to Meaningfully Promote Excellence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Science Act)。该法案批准2008-2010年为STEM教育投资433亿美元,重点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STEM师资培养。至此,美国在追求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和具体应用提升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有了明确支点。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美各州的公立学校被迫削减开支,解聘教员,减少招生。数据显示,2009年时全美高中毕业率只有75%,公立高中毕业率最低的内华达州仅为56%。同时,以十二年级非洲裔学生为例,仅有3%的学生在数学学科达到熟练水平,16%的学生在阅读方面达到熟练水平。根据美国联邦教育部统计数据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调查显示,本科生需补习高中阶段内容的比例达39%,暴露了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下滑,亟须改革。在这一教育低谷中,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恢复和再投资法案》(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投资1150亿美元以重振教育,并将大多数资金用于基础教育领域。该法案是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政府开支法案,提出资助各州建立基础教育数据系统,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深入、可靠的教育数据分析,助推区域教育公平的实现。2010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NETP 2010《改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提出“连接式教学模式”与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回应了让每位学生均能获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不再只是强调硬件设施普及与资金帮扶,逐渐开始思考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普及应用,并持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以缩小区域间的教育差距,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融合创新阶段(2011 年至今)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美国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2012年,奥巴马政府发起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该计划主张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实现突破。由此,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开始着手统计学生在考试成绩、行为表现与个人规划等方面的数据,并将数据提供给学校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同年,美国联邦教育部耗资2亿美元筹建了一项公共教育大数据计划,提出通过大数据来改善美国的教育与研究环境,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带来的低效能学习。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中小学已实现互联网全面普及,但是网络速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截至2013年,全美仅有30%的学区达到了高速宽带的最低标准。基于此,美国联邦政府于2013年颁布了“连接教育计划”(Connect ED),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让高速网络走进学校和图书馆,特别是要使乡村地区的学生也能通过高速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从而获得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截至2015年,全美有77%的学区达到了高速宽带的最低标准,50余个州的300多万名学生在各类教育活动中完成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有效扩大了信息技术在全域空间中的应用。

2015年,《每个学生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正式发布。为了让教育公平的理念惠及全美每一位学生,法案授权各州和学区加大在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专项资金投入、促进教与学在模式上的加速转变,在政策法规引领、专项扶持资金、创新学习模式、专业发展支撑等六个方面上持续发力。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已经从6年前的不到4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0亿美元。该法案正式将计算机科学列为与数学、英语等同等重要的学科,以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同时聚焦薄弱学校改造和教师发展问题,针对农村及偏远地区STEM教师的招聘困难问题,设置了专项的辅助资金。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The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要充分满足不同种族背景、身心发展状况学生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生态系统。

在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的背景下,NETP 2016《为未来而学习:重新构想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Future Ready learning: 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颁布并实施,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等素质的培养,强调师生、家庭、社会机构之间要协同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2017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NETP 2017《重新思考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提出要积极推广项目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学校社区互联等个性化学习模式,致力于实现信息化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截至目前,美国先后颁布了六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美国的农村边缘地区,多数学校仍难以将在线课程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基于此,联邦政府于2017年颁布了《成功指南:农村学校个性化学习实施策略》(A Guidebook for Success: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in Rural Schools),强调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村地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由此可见,消除区域发展差异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全新育人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政策之中。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下,美国联邦政府在2019年启动了“美国人工智能计划”(American AI Initiative),明确了信息技术在培养人才、投资研发、制定教育公平标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亟待解决的“新数字鸿沟”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开展了“连接教育计划”(Connect ED)和“开放教育资源计划”(Go Open)等专项行动计划,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学习体验。

步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美国联邦政府致力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个性化、数字化、精准化赋能基础教育的高位公平。在构建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背景下,美国国会于2021年通过了“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该计划为教育提供了超过1700亿美元的资金,并强调在使用各类资金时应综合考量学生个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加强线上教育应用普及,同时考虑不同家庭背景、种族背景学生的多样化需求。2022年4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2022教育公平计划”(2022 Agency Equity Plan),强调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种族平等与减小地区差异,旨在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平衡器”的作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全面赋能基础教育,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融合创新,强调学习的“数据化”“终身化”与“个性化”,促进了现代技术革新传统教育模式,提升了管理部门应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处理效能,以更好地实现“有温度、可持续”的教育公平战略。


二、美国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实践行动

教育公平的概念具有丰富性与复杂性,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概念。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提出了以“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三阶段论。基于美国利用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实践行动,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呈现依次递进的趋势和相互呼应的特点。

(一)完善起点公平:从配齐资源到配好资源

教育起点公平指的是拥有不同种族、性别、地域、经济地位等条件的人有同等开始学习生涯的机会。资源是一定时空内人、财、物等物质的总和。信息化时代,美国助力基础教育起点公平主要体现在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等方面,从而实现配齐资源到配好资源的结构性变化。

1.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

多年来,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割裂。全美各州均因教育经费或资源分配不均招致了一系列法律诉讼,而提出诉讼的主要人群就是原住民、少数族裔、移民和贫困学生,原因是他们认为相关分配方式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不断调整其财政格局,不断加大投入,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以推动基础教育的民主化、普及化和公平化,更好地弥合基础教育中的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近年来,在经济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的侵袭下,美国在某些时间段被迫缩减部分教育开支。然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与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始终是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美国国会于2021年通过的“美国救援计划”(American Rescue Plan)为教育提供了1700余亿美元的资金,使其成为联邦政府有史以来对学校教育的最大一次投资。根据这项立法,全美各州州长将获得27.5亿美元的资金,以帮助私立学校在信息化背景下招收大量的低收入家庭学生。美国现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强调,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是新政府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拜登提出,联邦政府会出资为中低收入家庭设立更多的公立学校,减免教育学费,加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系统性地减轻美国中产及以下家庭在基础教育方面的资金支出负担。一系列专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减轻了美国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直指贫富分化下美国多数家庭最核心的痛点。

2. 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现代化教学场所、规模化网络覆盖、大数据系统和开放性教育资源等软硬件条件的改善,是教育信息化变革的重要牵引力量。在奥巴马政府2013年“连接教育计划”的推动下,美国中小学不断加快数字化学习的进程,高速宽带网络的连接率从2013年的30%一跃提升至2015年的77%。联邦政府对教育新基建进行了大量投资,为教育公平提供了设备保障与技术支持。至此,美国大部分学区的中小学已全面覆盖无线网络,科学制定了1∶1的设备配比计划,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选取合适的学习管理系统和特定的教育资源。在筹备学习所需的设备时,学校会采取直接购买、合作采购或租赁等形式,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更偏向于租赁和合作采购的形式。如美国的犹他州教育网络机构(Utah Education Network)会协调该区各大教育主体的网络服务需求,为本州98%的学校提供购买折扣,弗吉尼亚州的切斯特菲尔德县公立学校则采取了租赁光纤网络的计划。2021年发布的“美国救援计划”更是为联邦政府的“教育折扣计划”提供了72亿美元的资金并将继续为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设备与网络连接。总而言之,在美国,上至联邦政府,下至各州的中小学与教育机构,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教育新基建来缩小“数字鸿沟”,凸显了美国对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要求、高标准。

3.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

师资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师资配置均衡包括数量均衡与质量均衡两个维度。在师资数量方面,“为美国而教”(Teach for America)项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师志愿者的招募、遴选和培训,以支教的形式扩充了美国落后地区的师资队伍。2015年发布的《每个学生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针对农村及偏远地区STEM教师的招聘困境,设置了专项辅助资金。2021年,美国教师联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在经过重新整合与优化后,再度开启“分享我的课”(Share My Lesson)网络平台。该平台已拥有超过190万名用户与40多万个课程资源,能够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教师与发达地区教师的交流协作,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而稳固教师群体。在师资质量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系列《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与“技术增强教育项目”等政策法规和项目驱动来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此类行动计划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强调所有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信息素养以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1993年起,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教师能力标准来全面提升教师的计算性思维能力,使之利用跨学科整合计算思维进一步促进所有学生的能力提升。2022年6月,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以及相关单位共同签署了“数字公平和转型的教师培养计划”(Educator Preparation Programs for Digital Equity and Transformation),承诺为基础教育“教师培养计划”(Educator Preparation Programs)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源,使教师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取得成功。

(二)促进过程公平:从标准化教育到个性化教育

过程公平是指学习者在受教育活动过程中能够受到平等的对待,教育能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应坚持信息技术驱动和个性化教育创新的基本方针,通过构建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开展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以及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过程公平。

1. 构建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包含实体环境和虚拟环境两个方面,以实体环境为主体,虚拟环境为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地点和时间。第一,优化教室空间布局。以芝加哥学区为例,学校的计算机教室更像是一个工作坊,学生电脑被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呈“U形”状环绕在教师周围。教师的工作电脑位于教室中央,进行讲授或演示时能环顾到周围的学生,有利于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54门混合学习课程和13门在线学习课程。第二,灵活设计学习时间。北达科他州俾斯麦地区的传统高中将一天的学习时间分成了22个20分钟的时间模块。一节课的时间是2~3个模块,在课后服务的1个模块中,教师会辅导学困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其他活动。第三,构建多元化课外辅导机制。在联邦政府颁布的2021-2022年国家预算中,对“中小学紧急救济基金”(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mergency Relief Fund)做了明确的分配,加大了对课后辅导项目的资助。目前,美国课外辅导项目已扩展至398个高需求学区。教师可以在学校指定的教学区域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也可以在校外进行线上辅导。在这种全域全时空的学习环境影响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更好地控制课程的学习进度,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

2. 开展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和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末,美国就启动了对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21世纪以来,部分学校进一步推动了课程选择、虚拟学校选择等项目的实践运行。科罗拉多州的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创新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翻转了知识内化与传授的顺序,革新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角色,使之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由佐治亚州的洛格斯特树林中学采用了亨利县学区与SRG 技术公司(SRG Technology)共同研发在线工具“混合学习者档案”(Learner Profile on Blender)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专属学习档案,即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相关的数据来创建学习者肖像,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2012年以来,Udacity、Coursera和edX 三大慕课平台陆续在美国上线。此类平台汇聚了大量数字资源,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多样化教育需要。根据Class Central截至2021年的统计数据,该慕课平台的学习人数已经达到2.2亿人。此外,为了缓解技术上不足以持续支持农村地区的学生和教师开展全面的个性化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困境,美国联邦政府于2017年发布了《成功指南:农村学校个性化学习实施策略》,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形式逐步对农村地区的标准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全面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施策略,强调农村地区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为学生定制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征,以推动构建更加公平且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

3. 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

整合社会资源指的是加强教育工作者、家庭、学校、工会、社会组织、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并带动建立坚实的合作关系。多年来,美国基于信息技术形成了多方协同合作的教育机制。首先,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参加“家长信息之夜”“填写在线调查”“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成绩考核”“困难学生帮扶”“课程补救或进阶”等教育公平议题发表意见。2020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家长与家庭数字化学习指南》(Parent and Family Digital Learning Guide),提出家长应协助学校进一步识别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求,通过技术驱动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其次,引入优质企业将教育大数据进行商业化运作和应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莫白儿县基于大数据开展了多方教育合作。起初,该学区的教育质量欠佳,学生辍学率高达48%。IBM帮助该县建立学生数据库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改善了该地区的教学现状,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辍学率。最后,要注重发挥非营利性组织的创新支持功能。以旧金山学区的波顿高中为例,有50%的学生家庭处于贫困线以下,学校本身获得的财政拨款也非常有限,在政府和学校推动下,当地很多非营利性机构为学校提供了无偿帮助和团队协作,部分单位还通过线上“影子教育”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促进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资源整合,进一步助力基础教育的高位过程公平。

(三)保障结果公平:健全追踪、问责与评估机制

教育结果公平即学习者在获得高质量教育的前提下,其学习成效能得到公正的测量与评定。美国在问题驱动、系统进化、迭代优化与创新突破等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开展纵向教育数据追踪、完善基础教育问责制度和科学实施教育质量评估,进一步探究相关政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助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

1. 开展纵向教育数据追踪

美国联邦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数据在提升学业质量、维护弱势学生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当前,美国的教育数据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学生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评估系统。其中,“数据仓库”是一种集数据收集与存储为一体的电子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于2005年创建的“州纵向追踪数据系统”(Statewide Longitudinal Data Systems)。该系统通过全面收集教育系统内的信息来建立教育数据库,确保教育工作者能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数据资源并做出科学决策,能较好地对学生辍学问题进行早期预警,为学生的学业结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弱势学生群体入学和升学的指导工作。同年发起的“数据质量运动”(Data Quality Campaign)提倡通过州纵向数据系统来衡量学生成绩,促进了各州高质量教育数据的收集和使用。截至2021年12月,已有40个州建立了全面的州纵向追踪数据体系,旨在健全相应的数据治理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切身权益,匹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使用需要。此外,美国的纵向教育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既往的数据低效能问题,但在特定情境脉络下也存在着一定的伦理风险,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争议,滥用学生个人信息,侵害个体隐私权和数据系统性偏差等。因此,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研究机构等相关主体仍需持续性规范教育数据的应用框架。

2. 完善基础教育问责制度

教育问责制(Accountability in Education)是一种追究教育责任的奖惩机制,是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众对学校办学效益的日益关注,美国将问责制引入了教育领域,并将其逐步发展为助力基础教育公平的有力抓手。美国的教育问责制发展历程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教育监管问责阶段:聚焦资源投入;(2)教育绩效问责阶段:关注结果输出;(3)教育多元问责阶段:强调程序责任;(4)教育标准问责阶段:数据赋能教育公平。2015年颁布的《每位学生成功法案》提出了“州问责制”(State-Designed System),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州政府鉴定和帮扶困难学校的能力。各州在循证报告会上公布学校的分类水平(School Classification)与问责结果。问责标准是基于循证分析调查的大数据分析结果而制定的。当前,美国以信息技术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体系,致力于以问责促进教育变革,以教育变革引领教育公平,突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问责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前基于新技术的教育结果测评存在诸如问责制度的缺位等问题,导致基础教育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制度性困境。随着教育问责制度与信息技术的耦合,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教育问责体系呈现出水平与垂直共轨运行的特点,保障了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使之逐渐朝着全纳、公平、卓越与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3. 科学实施教育质量评估

教育质量评估是验证政策方案合理性的重要手段。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估模式受到了美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整合性学习评估、复杂情境的教育评估和基于多方数据的教育评估等。首先,在学业评价方面,美国国家评估管理委员会(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于20世纪末成立并成为“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的政策制定机构。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引入技术手段来评估中小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学业表现及教育发展趋势,提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处理复杂的情境任务,有效识别并及时帮助学业表现不佳的弱势学生群体。其次,在课程评价方面,美国于2010年颁布了“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致力于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面向未来,该标准强调学生不能只掌握静态的知识,更需要学会获取、选择和运用知识。同时,在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置于不同轨道进行差异化比较成为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现行的教学评估启用了班级与学校“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班级层面开展表现性评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的基础上,学校再通过教育大数据实施学校质量评估(School Quality Measures),从而令宏观与微观层面形成耦合,不以成绩和升学来直接“标榜”个体,同时也能对弱势群体予以一定的关注。至此,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建构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平衡与制约的信息化评价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


三、对我国利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借鉴启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11月发布了《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强调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面向智能时代,我国应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传统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以及体系重构。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布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聚焦需求,提供规模化和个性化兼具的教育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机会、学习过程和学业成就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平等权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优化布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全面深入地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发展的战略部署还未全面落实,各地区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美国一直以来较为重视统筹协调教育专项资金、优化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均等的困境,使得教育公平问题享有了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对于实现起点公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我国需坚持政策引领,持续加大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全体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区域教育环境智能化均衡发展。

在政策引领层面,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教育信息化专项政策的催化,各级政府要履行牵头责任,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多部门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加大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领域相关工作的协调、指导力度,特别是要注重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应当持续更新相关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进而提高基础教育高层次发展的软实力。同时,在新基建方面要根据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地进行布局优化,立足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教育新基建,夯实信息技术催生教育变革的基础条件。此外,为了促进全区域、全学段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在政策文件中充分体现对教育公平性和受教育群体多样化等方面的关注。

在财政投入层面,我国的中小学多由县市区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财政部门进行拨款。因此,加大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投入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跃进式发展。在广东深圳等地,一间智慧教室的投入可高达数十万元,而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在智慧教室乃至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则较为滞后。为了促进区域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中央和省级资金要加大统筹财政投入的力度。同时,由中央统一规划,省级统筹安排,向缺少硬件设施、师资和课程的学校倾斜资金和资源,利用国家层面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国家级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向上述地区的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在师资培养层面,师资是决定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结果的关键因素。美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的技术素养发展。因此,我国在注重政策法规、财政支持等因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影响的同时,也要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总结试点经验,提炼创新模式,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来缩小“数字鸿沟”的同时,也要警惕师生因为信息技术素养差异化而带来的“使用鸿沟”和“新型数字鸿沟”,以更好地助力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二)聚焦需求,提供规模化和个性化兼具的教育服务供给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信息技术必须为促进人的发展、教学形态和育人模式的变革服务。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着重强调把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作为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中小学生在信息化素养和创新实践方面仍较为薄弱,这一问题会成为影响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一大潜伏风险点。因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应是通过推动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来实现教学形态和育人方式的变革。

首先,亟需营造“教育+信息化”的优质教育“生态圈”,推动基础教育从均衡建设到优质发展,再到个性化创新的转变,以不断改善、科学促进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和过程公平。立足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慧教室的普及,学校的教育氛围和教学环境得以改善。我国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各级各类的教育场景中去,鼓励通过学科课程教学、数字场馆教育、数字技能竞赛等丰富的教育形式,来拓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空间,建立同步、异步相结合的课内外活动体系,延伸形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新型教育生态圈,创设符合每一位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形态和活动场景。

其次,学校应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实现多元、共生、对话与交流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技术赋能下的教学活动不应全然根据原先预设的轨道行进,而应是师生之间彼此推进的交互过程。教育部应进一步聚合各类教育教学场景的具体应用情况,构建面向各省市自治区、学校的开放课程平台,开设一定的特色专项课程来加快学生的信息化培养进程。如进一步加快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等构成的创新型“三个课堂”,并通过积极构建并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完善“三个课堂”生态系统,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使课堂教学朝赋能个性、耦合发展、良性循环的方向迈进,以“信息化赋能教育”理念为引领,推进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公平革命。

最后,教育服务的供给也少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多年来,美国学校已形成了多方力量高效协同、强化合作的投入机制。面向未来,我国各地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下,要逐步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整合社会多方资源的办学体系,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不断向社会拓展学校的各类办学资源。此外,应构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发展支持下的家校社一体化互动体系,强化学校教育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结构关系,为现代智慧学校生态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让教育供给来源更加多元,教育发展通道更加公平。

(三)问题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的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

当前,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育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基础教育应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来构建效能显著、特色鲜明的信息化评价和问责体系,有效发挥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显著优势。在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基础教育质量开展动态监测与智能诊断,助力教育决策者更好地判断和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与资源配比,使信息技术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教育均衡发展的“快变量”。

首先,要明确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常态化、实时化、数据化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活动主要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进行简化评估的方式开展。步入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呈现出了多样化而复杂的特点。基于此,科学开展、稳步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评估工作,不仅能帮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整体把握区域内和区域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也能精准找出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有助于修订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行动目标。此外,通过教育信息化指数测算和差异分析,找出制约薄弱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为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要加快发展同时能面向师生群体与学生个体的评价系统。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学校可通过建立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更好地促进教育评价环境的创设、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变、教育评价模式的创新、教育评价内容的丰富,进而促进教育公平的落实。同时,为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在加强前期的试点评估、中期的过程监管以及后期的达成效果评估时,也需基于大数据来进行相关问题诊断与学生行为监控,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当前,教育监测系统已基本建立了面向群体发展的反馈体系,但面向学生个体的监测数据,特别是结果的使用仍需进一步落实,如学校和教师应利用监测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报告、精准推荐学习资源或在线辅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逐步缩小区域、城乡以及学校之间的差距,为教育公平的最小单元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要科学利用高水平监测评估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各级政府应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监测诊断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督导评估和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中,建立起多部门参加的督导反馈、约谈制度。同时,应加强教育工作者关于数据伦理的意识和观念,深化教育技术的德育意旨和功能,有效维护学生隐私与信息安全,从而深度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公平内涵。此外,应将监测评价制度建设视为提升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符合区域内实际情况的教育现代化监测系统,加快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服务等模块的智能化,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支撑体系。

(公众号排版限制,参考文献请参考纸刊。)


● 引用本文

刘洋溪,钱梦婷,吴南中.美国教育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实践与启示[J].比较教育学报,2022(05):66-83.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洋溪 钱梦婷 吴南中 | 美国教育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实践与启示

刘洋溪 比较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