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鹊 刘景华 |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中的教育使命与策略——基于欧盟2018-2021年系列报告解析
作者简介
凌 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 刘景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摘 要
《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欧洲战略》标志着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正式启动。该战略确立了打造人工智能“卓越生态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可信生态系统”与建立“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三大战略目标,并在投资研发、人才培养、政策制度、质量标准、道德准则、多边倡议六个领域进行战略部署。为保障该战略落地实施,欧盟委员会相继发布系列政策报告,赋予教育三重使命:推动教育系统数字化变革,提供高质量在线课程;培养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树立欧盟伦理价值观,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教育作为人工智能战略的主要推动者,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欧盟在系列报告中采取了各项教育策略:以“教育项目基金”为支撑,实现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以提供专业培训为杠杆,促进提升教师数字技能教学水平;以优质课程学习资源为载体,增强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储备力量;以成员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为依托,提升欧盟人工智能综合影响力。基于欧盟作为区域合作组织的特殊性,该战略呈现出重理念、重规范、重合作的显著特点。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效将智能技术嵌入教育过程,发挥教育反哺技术研发的功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同频共振至关重要。
关键词:欧盟;人工智能战略;教育使命;教育策略;数字教育
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点领域,而教育则是人工智能时代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论探索。包括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内涵、原理和伦理等问题。杨欣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包含了“思想赋能”和“技术赋能”双重内涵。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思想赋能”为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话语方式、行为参照和应用环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赋能”形成全新的教育技术架构,从而推动教育革新。彭绍东提炼出17条人工智能教育原理,包括8条教育层面的宏观原理、5条教学层面的中观原理以及4条要素运行层面的微观原理;人工智能教育伦理研究指向人工智能与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深描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实践。智能导师系统、自动化测评系统、教育游戏与教育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主要应用形态。其三是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教育的国际比较。世界主要国家政府正在制定广泛的人工智能战略计划,实行系列人工智能教育举措。比如,美国通过STEM教育项目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英国通过伦理培训帮助学生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日本鼓励大学与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合作;新加坡开展人工智能学徒项目,培养人工智能研究生;中国加快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布局,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与教育在未来将变得愈加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使命是什么,教育系统应当采取什么举措才能适应且顺应时代潮流发展。
欧盟(European Union)作为区域性合作组织,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国际领先地位,2018年3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欧洲战略》(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wards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Human-Centric Machines)。作为欧盟人工智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欧盟“人工智能战略”(EU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rategy)正式启动。为进一步保障该战略顺利实施,欧盟委员会在2018-2021年期间相继发布多份政策文件,包括《人工智能白皮书》(White Pape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协调计划》(Coordinated Pla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21-2027)等战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与社会》(Humans and Societies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研究报告;《可信赖人工智能道德准则》(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建立以人为本的可信人工智能》等规范指南。这一系列报告不仅为欧盟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行动指南和规范准绳,还集中体现了欧盟委员会在多个领域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确立人工智能战略部署中的教育使命和策略。为实现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目标,该战略呈现出重理念、重规范和重合作的显著特点。
一、欧盟推出“人工智能战略”的动因及主要内容
(一)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实施的现实动因
为应对世界新型技术变革,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人工智能发展计划。欧盟作为区域共同体,其显著的特殊性在于跨国界。因此,欧盟“人工智能战略”是建立在欧洲一体化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它既满足了数字化欧洲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达成人工智能全球领先地位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欧盟启动人工智能战略的现实动因复杂多元,体现为数字化社会转型、人工智能监管及国际竞争形势等多个层面。
第一,巩固共同价值观理念,促进各国协同发展。欧盟在长期经济合作和政治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欧洲价值观念,确立了共同发展人工智能的目标。但是,与中美两国相比,欧盟内部成员国和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机制而尚未进行深度合作。欧洲数字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副主席安德鲁斯·安西普(Andrus Ansip)和专员玛丽娅·加布里埃尔(Mariya Gabriel)表示:“在欧洲,任何应对人工智能的策略都必须跨越国界。”因此,为确保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各成员国必须秉持欧洲共同价值观,形成覆盖欧盟范围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第二,推动数字技术发展,实现社会多维转型。近年来,欧洲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健康、教育和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人工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公共服务部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大范围的劳动岗位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面对劳动力市场转型、教育和培训体系现代化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欧盟愈加意识到社会多维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实现向数字化社会转型成为欧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三,化解潜在社会风险,建构安全监管框架。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社会风险,如隐私泄漏、失业和网络安全等。面对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社会风险,欧盟必须将控制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置于与发展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欧盟加强人工智能治理,建立安全可信人工智能发展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欧盟发挥自身规范性力量,争取人工智能国际规则制定权的重要手段。
第四,增强技术国际影响力,力争全球领先地位。尽管欧盟人工智能已经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上端,然而相较于中美两国仍然缺乏竞争优势。一方面,欧盟内部存在“多元并立”发展格局,造成发展力量分散;另一方面,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少且缺乏全球规模的数字公司。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浪潮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重塑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为欧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能否在当下把握住此次技术变革、掌握技术主权是欧盟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在欧盟层面制定战略规划是其人工智能力争国际领先地位的必然选择。
(二)欧盟实施“人工智能战略”的目标和部署领域
1.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战略目标
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以实现欧盟各成员国共同利益为目标导向,确立了三大战略目标。一是打造“卓越生态系统”。在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实现全面且深度合作,吸引更多投资,提升欧盟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加快企业和公共行政部门向智能化转型,促进欧盟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构建“可信生态系统”。建立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将欧洲发展成值得全球信赖的人工智能中心。三是建立“数字教育生态系统”。推进教育培训系统现代化,培养公民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创建欧洲数字教育中心,促进欧洲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三大战略目标具有整体性、全局性、指导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框架。
2.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部署领域
为实现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欧盟委员会着重在六个领域进行战略部署。领域一:加大人工智能投资。建设人工智能投资框架,将投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作为优先事项。领域二: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施数字教育行动计划,提供劳动者人工智能技能培训,为人工智能研发做好人才储备。领域三:优化人工智能政策制度。实行现代化人工智能管理制度,使其适应新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领域四:制定人工智能质量标准。以“设计合法”和“人机回环”原则界定人工智能质量标准,确保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满足质量标准。领域五:确定人工智能道德准则。在欧盟现有价值观与《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的基础上,建立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框架,发展安全可信、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六:参与人工智能多边倡议。欧盟通过参与国际多边对话,在全球层面发挥领导作用,推动采用统一方法界定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原则。
该战略的六大部署领域明确了欧盟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构建了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框架,并通过支持、引导、执行等多种形式推动欧盟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其中,欧盟认为教育是关乎人工智能未来最重要的领域。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是发展人工智能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手段。因此,该战略部署明确了欧盟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使命和策略。
二、欧盟实施“人工智能战略”的教育使命
在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中,教育系统作为研发主体,实现教育系统自身创新变革,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需要的研发者和劳动者,树立欧盟伦理价值观念是欧盟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使命所在。
三、PISA媒体报道的主题内容和参考社会分析
(一)推动教育系统数字化变革,提供高质量在线教学
随着网络化普及、数字设备广泛使用以及全社会对数字技能需求日益增长,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加速阶段。在培养公民数字技能的同时,教育系统本身也需要不断优化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教育和培训体系升级,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成为欧盟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为此,欧盟出台《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为人工智能时代欧盟教育数字化变革提供了全新战略蓝图。一是打造高质量数字化教育体系。目前,欧盟数字教育基础设备供应不足,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偏远地区学生无法进行远程和在线学习,无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学校作为教育组织应充分发挥其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作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变革和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欧盟教育系统必须坚持平等包容的教育理念,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提供充分的条件和资源。二是建设高质量在线课程。后疫情时代在线学习已经成为常态,但是线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分散和碎片化的学习将进一步加剧学习者之间的差距。欧盟教育系统应深度开发在线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如欧盟发起“1%的公民掌握人工智能基础”倡议,并建立“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在线课程。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建设,将是未来欧盟教育变革的努力方向。三是提高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数字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在人工智能时代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教育系统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还要为教师应用数字技术提供培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教育工作者、学习者、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平台等教育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育系统自身变革是欧盟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培养人工智能技术高素质专业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系统应着眼于培养人工智能高新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种技术集合,创新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既是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其重要战略部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安全隐私等社会问题。为使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积极社会效应,欧盟必须培养一批人工智能研发专业人才,不断更新创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确保人类仍处于人工智能开发、部署和决策的中心。
欧盟人工智能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落后。《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欧洲战略》指出,欧盟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技术性人才匮乏,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仅为美国的一半。此外,欧盟在算力和算法等领域的技术性落后,也阻碍了欧盟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归根到底是需要依靠教育提升劳动者科技研发能力,只有培养更多人工智能研究者,才能强化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基础研究,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为欧盟人工智能实现长期发展添砖加瓦。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技术性失业”,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终结,教育必须引导转变劳动者的工作期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应是对人类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教育必须促进劳动者技能过渡,建立人与机器共生关系。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转型,教育系统有责任为劳动者数字技能发展提供相关培训,应该培养掌握数字技能的劳动力,从而确保转型时期社会稳定。此外,欧盟还明确了提高公民数字技能的量化目标,即到2025年,超过70%的欧盟成年人应具备基本的数字技能。帮助公民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经济繁荣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关键任务。
(三)形塑欧盟伦理价值观,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观念、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挑战。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伦理问题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也是欧盟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针对欧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伦理与道德问题,《人工智能白皮书》强调必须重视理念,基于欧洲价值观推进人工智能开发和部署。欧盟《人工智能法》提案明确规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必须符合道德和法律双重标准,符合欧盟总体价值观和规则。《可信人工智能道德准则》提出五项基本权利,包括尊重人类尊严、个人自由、民主正义法治、平等公平团结和人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应满足的七项要求:充分发挥人类自主性和监管作用;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稳健性和安全性;严格保护数据隐私和管理数据;坚持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原则;兼具多样性、非歧视性和公平性;维护人类福祉和可持续性;建立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问责机制。这些基本权利和要求明确了规范人工智能发展应遵循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准则。
教育系统应提高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结合欧盟共同价值观,将尊重人类尊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以及人权观念融入伦理准则之中,充分发挥其塑造人类价值取向的功能,探寻基本价值观念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两者之间的有效平衡,在符合欧洲基本价值观的前提下规范其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规范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过程,既要引导研发者创造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要引导企业和个人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三、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教育举措
教育作为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和推进者,它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加速教育创新的同时系列报告赋予了教育打造高质量数字化教育系统、培养科研创新人才、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三大重要使命。为完成这三项使命,欧盟在一系列报告中采取了多项教育举措。
(一)以“教育项目基金”为支撑,实现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变革更新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扩散的影响,数字教育不再被视为一座“孤岛”,而是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融合创新的重要实现方式。人工智能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相辅相成,因此,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以“教育项目基金”为支撑,为教育系统的改革提供基础保障,实现教育系统数字化转型。
第一,启动“欧洲地平线”项目(Horizon Europe)。该项目明确了2022年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研发目标和研发内容,重点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资助,加大对人工智能方面的财政投入。项目预计投入1900万欧元用于人工智能、数据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拟投入6450万欧元用于高效、安全、稳健、适应性强、值得信赖的可部署机器人研发;预计投入5050万欧元用于人工智能领导力研发。第二,实施“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欧盟委员会通过采用此项目的方式支持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培训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并为数字教育框架设定、数字能力发展等关键行动制定针对性的操作指南,从而确保欧盟各级教育系统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了开展实践教学,欧盟依托“伊拉斯谟+”项目启动了“数字化学徒计划”,支持欧盟各成员国的大学生到人工智能企业进行学习培训,主要内容涵盖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第三,实行“复兴措施基金”改革项目(RRF)。其目的在于为欧盟的宽带网络、数字设备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基础性网络工具问题;此外,欧盟还通过“连接欧洲设施”计划(Connecting Europe Facility),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层面解决数字化不平等问题,最大限度上满足数字化转型对网络连接、设备等硬件设施的需求。第四,实行玛丽居里行动计划(MSCA)。在玛丽居里行动计划框架下资助人工智能行动与项目,包括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与高校教师交流项目。通过IF项目(Individual Fellowships)和ITN项目(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s)资助一流科研人员开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欧盟借助一系列“教育项目基金”实现项目基金与教育行动的高度匹配,为欧盟实现教育系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以提供专业培训为杠杆,促进提升教师数字技能教学水平
数字技能是人工智能时代必需的关键技能之一。欧盟各成员国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开展在线与远程教育暴露出的教师数字技能素养缺失的问题,提出要全面提升教师数字能力。
其一,欧盟委员会为教师提供专业数字技能培训。通过伊拉斯谟教师学院(Erasmus Teacher Academies)为教师提供采用数字工具和数字方法进行教学的专业知识培训,并且推出在线自我评估工具“SELFIE for TEACHERS”,帮助教师确定自己在数字教学技能方面的优势和差距,将数字技能培训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此外,欧盟还通过开展“数字技能大赛”、资助开发数字培训课程等,营造数字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其二,广泛采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发起人工智能技能培训项目征集活动,包括专门教育课程、教学模板与短期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将数字技术嵌入到整体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高质量、创新性的教学方案。其三,制定教师数字教育技能通用指南。欧盟委员会成立虚假信息和数字素养专家组,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制定关于教师开展数字教育技能教学的通用指南,明确教育工作者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教学的道德边界和伦理准则,帮助教师掌握识别虚假信息和管理信息过载的能力,培养其安全、健康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的素养。教师的数字技能水平是开展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持、培训和指导是欧盟人工智能战略采取的重要教育举措。
(三)以优质课程学习资源为载体,增强人工智能研发人才储备力量
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本质上是高级专业人才的竞争。为激励培养人工智能高级专门人才,应进一步从教育方面着手。为此,欧盟委员会将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载体,培养人工智能研发专门人才。
第一,支持大中小学校、职业教育以及培训机构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人机对话等新型数字技能作为学生深度学习的核心素养。将计算机和信息学作为提高数字技能的工具,充分发挥计算机课程的促进作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将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作为职业志趣的高级人才。第二,共享在线学习资源。欧盟委员会创建“欧洲交流平台”(European Exchange Platform),既实现大规模在线认证课程资源的共享,也做好与现有教育平台的有效联结。第三,扩大受教育者范围。将数字教育机会扩展到职业教育的学习者、偏远地区弱势群体以及女性受教育者群体,从而缩小数字教育之间的实际差距,实现数字教育机会公平。譬如,欧盟鼓励女性参与STEM教育,运用STEM方法开发对女性更具吸引力的工程、信息和通信等高等教育课程,增强女性在STEM学科和IT行业的参与度和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标准化远程教学模式,在为困难学生提供设备和资源支持的同时建立补偿性学习机制和混合型学习模式。第四,借助人工智能驱动平台实现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个人学习风格定制课程学习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弊端,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第五,加强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吸引世界优秀顶级人才。针对人工智能开展系统的交流和工作教育,尤其是关于道德和隐私等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从而确保人们能够在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中保持人的自主性和控制权。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他学科(例如法律)的教育课程中,充分利用“蓝卡”(Blue Card)系统留住和吸引欧洲的高级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此外,通过建立和支持由一流大学和高校研究中心组成的高等技能网络支柱,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教授和科学家参与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以缓解欧盟人工智能人才流失带来的压力。
(四)以成员国人工智能教育行动为依托,提升欧盟人工智能综合影响力
欧盟政策与其成员国政策之间相互影响,既有成员国对欧盟自下而上的影响,也有欧盟对成员国自上而下的影响。欧盟“人工智能”战略鼓励各成员国开展政府间合作,共同实现战略目标。各成员国围绕“人工智能战略”采取了诸多教育举措,在促进各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欧盟人工智能的综合国际影响力。德国于2020年更新了《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该战略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研究和技术应用,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同时为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主要措施包括:开展人工智能挑战赛,设立德国人工智能奖项“人工智能德国造”;资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数字化创新;构建职业教育在线人工智能技能提升网站等。法国人工智能战略报告《AI造福人类》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一是助力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研究,建立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所,研发辅助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型计算机,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二是注重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新增人工智能硕博士学科点,增加人工智能研究科研经费,为法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除上述国家外,欧盟其他成员国也采取相应的教育举措,在欧盟范围内实现协同合作、同频共振,从而提升欧盟人工智能综合影响力。
四、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特点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创新技术,不仅关乎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等各种方式的更新变化,同时也涉及司法保护、伦理道德等社会问题。基于对欧盟委员会出台的系列报告分析,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不仅包括明晰的教育使命、全面的教育举措,还呈现出重理念、重合作、重规范的发展特点。
(一)重理念:坚守欧盟共同价值观念
与中美两国相比,尽管欧盟人工智能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一些。但欧盟人工智能发展不是盲目模仿和赶超,而是立足于“通往卓越和信任的欧洲道路”,强调必须重视理念,坚守欧盟共同价值观念,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基本权利同欧洲价值观保持一致。实现理念与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度融合,将其贯穿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全过程,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是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教育传授欧盟基本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树立欧盟共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二是加强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其对欧盟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对种族主义、歧视等违背欧盟共同利益的错误价值观;三是通过教育的引导功能,引导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符合人类福祉。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系列政策报告彰显了人工智能战略的向前推进,立足于欧盟的共同价值观,如欧盟鼓励女性参与STEM教育体现了平等价值观,《人工智能时代:确立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战略》体现出人权价值观。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维系欧盟存在的基础,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合作和规范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欧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基于欧盟共同价值观推进人工智能的开发和部署。
(二)重规范:坚持人工智能有序发展
规范有序发展是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的又一大特点,重视规范,为欧盟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根基。第一,重视规范发展体现在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坚持发展与管理相统一。这与美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抢占技术高地和技术主权而忽视监管的发展理念不同,欧盟更加注重约束力规则。《人工智能白皮书》指出,欧盟坚持同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坚持统筹考虑人工智能政策鼓励框架和未来监管框架两大要素,以便将带来风险影响的可能性最小化。第二,重视规范发展体现在欧盟高度重视防范风险性。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强调优先关注人工智能发展所涉及的“高风险行业”,包括医疗、教育、农业、金融等领域。欧盟提出各主管部门都应承担起对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高风险”技术和产品的监测和管控。面对劳动力市场变革带来的挑战,欧盟注重培养发展人工智能所需新技能,在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新价值新岗位的同时防止因新技术冲击而造成失业风险。第三,重视规范发展还体现在欧盟人工智能战略强调伦理道德规范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欧盟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尤为重视。《欧洲人工智能格局》(The Europe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ndscape)和《促进人工智能在欧洲发展和应用的协调行动计划》(Coordinated Pla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de in Europe)等战略计划文件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人类社会福祉,制定可信的伦理和法律框架是实现人工智能规范发展的必要途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设计必须符合“伦理”和“安全”两条原则。为制定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可信赖人工智能道德准则》和《建立以人为本的可信人工智能》等规范指南,并且通过《人工智能法》提案,计划培养一批人工智能道德专家,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人工智能立法倡议。美国评论家认为,“这是首次在全球层面建立全面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指导和约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着力解决技术发展伴随的复杂伦理道德问题,提高欧盟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三)重合作:坚持人工智能合作协同发展
欧盟通过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战略目标实现以改善社会生活、提高国际竞争力,符合欧盟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为确保人工智能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欧盟委员会确立协同治理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欧盟范围内实现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战略计划同频共振,实现政府、企业与教育三方主体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协同放大效应。人工智能的影响是跨国的,欧盟致力于建立符合欧洲价值观和基本权利的超国家政策框架,协调各成员国合作落实“人工智能战略”的具体计划。如建立欧洲数字教育中心,在欧盟层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欧盟范围内数字教育实施监测与经验共享的统一;再如建立和支持由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组成的数字欧洲计划网络,实现欧盟范围内高质量教育资源互通互融。此外,欧盟还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战略的国际深度合作。欧盟也认识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其他重要工作仍需开展国际合作,欧盟将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与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志同道合的国家开展合作。
五、结语
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是时代发展趋势。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推动自身变革,加速教育创新,同时教育作为技术研发主体,有责任为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提供支持。欧盟推出的人工智能战略的系列报告说明,欧盟教育系统不仅肩负重要教育使命,为实现战略目标,还采取了策略和举措。在人工智能时代,正确处理好教育与人工智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将新兴技术嵌入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育反哺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功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战略性技术,欧盟要充分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欧盟必须重视联合力量的必要性,通过国家间合作发挥最大效应,创造广泛的多方合作平台,采取协调行动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总而言之,教育作为实现人工智能战略图景的最佳途径,展现了其在人工智能时代所承担的教育使命和所付诸的行动,为欧盟人工智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中的系列教育举措以及欧盟在人工智能价值观念、伦理规范以及国际合作等领域所采取的系列行动也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和数字化社会转型提供了良好借鉴,同时也为中欧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公众号排版限制,参考文献请参考纸刊。)
● 引用本文
凌鹊,刘景华.欧盟“人工智能战略”中的教育使命与策略——基于欧盟2018-2021年系列报告解析[J].比较教育学报,2022(05):84-95.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