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天健 | 德国教育应对ChatGPT的理念与经验——对德国联邦议院调研报告的分析

王天健 比较教育学报
2024-09-04

作 者 简 介

王天健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摘   要

 为更好应对 ChatGPT 对德国教育事业的冲击,德国联邦议院下属技术评估办公室发布《ChatGPT 与相关语言处理模型:技术基础、应用潜力与可能影响》调研报告,从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系统三重维度呈现德国教育界应对 ChatGPT 的观念与经验:学习者方面,ChatGPT 提供创意与个性化自我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为德国学习者的能力发展带来潜在威胁;教育者方面,德国教师初步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业评价、专业发展四大领域中实现了与智能教师的初步合作;教育系统方面,ChatGPT 高度智能化特征对德国现有考试制度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参照德国教育的实际经验,我国应立足基本国情与教育现实,积极推动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式教育变革。

关键词:ChatGPT;德国教育;智能学习;教育变革


自美国公司OpenAI研发的ChatGPT问世以来,各国都在积极应对新一代语言人工智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2023年2月10日,德国联邦议会教育、研究和技术评估委员会宣布,委托德国联邦议院技术评估办公室(The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at the German Bundestag,TAB)对ChatGPT在德国教育及研究领域的实际影响开展评估。2023年4月21日,TAB与调查具体执行单位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IT)联合发布《ChatGPT与相关语言处理模型:技术基础、应用潜力与可能影响》(ChatGPT und andere Computermodelle zur Sprachverarbeitung: Grundlagen, Anwendungspotenziale undMöglicheAuswirkungen,以下简称《影响》),并于同月26日举行公开专题研讨。《影响》结合德国实际情况,对ChatGPT等新型语言人工智能的技术背景、未来发展、潜在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并围绕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实际影响作专门讨论。《影响》主要从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系统三重视角展开分析,详尽论述了面对新技术,德国教育遭受的可能影响与应对策略。对《影响》的分析,将为我国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学习者视角:智能化自我学习的机遇与风险

ChatGPT发布后,迅速得到德国学生的广泛接受。《影响》认为这项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教育活动,并从ChatGPT带给学习者的机遇与风险双重维度,探讨新技术对自我学习的影响。

(一)可能机遇:聚焦创意与个性的自我学习变革

德国学界不乏对ChatGPT保持乐观的研究者与教育从业者,《影响》认为ChatGPT为学习者带来了新的学习机遇,这主要体现在:

作为创新性的灵感来源。来自德国的多项研究指出,ChatGPT在教育领域为学习者创造了新的学习机会。特别是ChatGPT作为文字输出终端时,能够给予学习者“额外灵感”,在德国生物科学领域,已有学者通过ChatGPT自动化编程语言提供的灵感开展研究。德国学习者认为ChatGPT能提供更具“丰富性”与“个性化”的互动关系,这为学习者提供了量身定制式的创意来源。《影响》同时指出,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ChatGPT能够为已有的结构、想法、概念提出无数种意见,供使用者甄别与思考。由ChatGPT提供意见与思路,学习者从中汲取观点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德国教育界的“新常态”。相对过往的伙伴式学习,ChatGPT这一“新伙伴”无论是在信息筛选、资料收集,还是在响应速度、反馈数量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德国教育界的经验说明,传统学习场景中由多位学习者多向交互实现的头脑风暴式学习,如今仅通过ChatGPT与学习者的双向交互就有可能实现。

推动自我学习方式更新。ChatGPT对自我学习方式的革新体现在宏观规划与微观执行的双重层面。从德国教育实践看:宏观上,ChatGPT具有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设计功能,能够围绕自我学习的需求提供任务与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实例、模型以及解决方案;微观上,ChatGPT的工具属性能够高效地配合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在德国的学习场景中,ChatGPT广泛应用于包括文字编辑与校对、语言翻译与同义词替换等领域,显著提升了自我学习效能。结合ChatGPT在提供创意、进程规划以及工具辅助等多方面的功能,ChatGPT基本实现对个人学习需求的全场景覆盖。

开辟学习程序研发前景。《影响》认为,未来德国将有更多基于ChatGPT开发的专门性学习程序。目前,ChatGPT现有功能已经可以作为个人式的、交互式的“学习教练”使用,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获取相应帮助。《影响》援引在线学习平台Quizlet旗下开发的Q-Chat作为案例,该程序能够以对话形式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导师身份指导学习者的学习过程。ChatGPT开辟了学习程序研发的新路径,以ChatGPT的语言模型与强大算力为基础,未来可研发更多聚焦于具体学习场景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程序,将学习者的各项需求与具体学习任务集成于一体化的智能程序辅导系统中,形成适应于学科教学的智能辅导机制。

(二)现实风险:学习过程受限引发能力发展停滞

ChatGPT为学习者创造的“便利性”引发德国学界的普遍担忧。从德国学生的反馈情况看,ChatGPT对教育的介入导致学习过程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

技能学习受限。《影响》指出,ChatGPT在多个学习场景中替代了学生必要的技能实践,如书面表达、语言翻译、信息收集等,缩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实践。ChatGPT具有超出以往人工智能的强大信息搜索能力,并能够以自然语言形式将答案呈现给学习者。由于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沟通功能,学生仅仅通过提出要求和整理反馈两个环节,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中设计的诸多针对学生技能发展的环节,则被人工智能高效的算力替代。《影响》呈现了德国学界对这一教育现实的深切担忧,指出目前尚无合适的机制或工具,用以判断ChatGPT等语言人工智能对技能学习的替代程度,这让教育者失去了对学生技能成长水平的判断。进一步的风险是,教育者难以设计针对技能发展的有效环节,任何关于技能的教学设计学生都有可能通过ChatGPT予以应对。如何在结合新型语言人工智能特点的前提下发展学生技能,是当前德国教育界的关注重点。

思维学习受限。就德国学生使用ChatGPT的日常情况看,以ChatGPT的“智能思维”替代学生思维的情况频繁出现。《影响》援引了德国学生使用ChatGPT的一项具体案例:“如果答案对我来说不够充分,我就(在ChatGPT中)写‘请更详细地解释一下’,或者我以其他方式提出我的问题。我就会得到一个新的、更详细的文本,帮助我学习”。这样的使用情况至少包含两方面风险:一方面是学习者的思维惰性风险,ChatGPT提供的文本反馈替代了学习者构思、编排、输出的文本写作过程,阻碍了学习者文字思维的发展,文字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高阶思维形态,具有“明确性、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的特征,是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学习者依赖ChatGPT完成教学任务,在育人实践中规避了教学目的,造成学习者思维发展的“缺位”;另一方面是知识谬误风险,已有研究指出,ChatGPT的写作方式是“基于概率性语言的拼凑式写作”,也意味着ChatGPT很难为自己输出的文本以及文本所涉及的知识负责。ChatGPT所生成的文本回答尽管符合人类的语言规范,却在知识标准上有所偏离。学生将ChatGPT作为一种伙伴式的知识来源,采纳其提供的答案,可能会对学生思维发展产生负效应。

社会学习受限。ChatGPT推动个人学习发展的同时,弱化了集体学习与社会学习的影响,限制了学生社会属性的发展。ChatGPT对教育的介入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机器智能为核心的教育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由于智能技术带来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习者可能不再需要在集体、教育场景以及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这有可能引发未来一代在社会责任上的缺失与社会沟通能力的退化。研究认为,传统教育与学校场景是成熟的“培养个性、促进批判性思维和教育年轻人成为负责任公民的地方”,新型语言人工智能的介入可能会打破人们固有的教育环境,“如果我们的教育被人工智能接管,可能未来的受教育者将会丧失一些‘核心能力’”。


二、教育者视角:“双师”协同的初步尝试

智能时代将是由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所组成的“双师”协同育人时代,ChatGPT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

《影响》提出,应对ChatGPT的主要思路不是将其从教育系统中清除,而是要将其视为一种挑战,思考其与教育教学的契合性。基于此,《影响》从教育者视角着重讨论了ChatGPT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业评价、教师素养四个领域的实际影响与学界观点。

(一)教学设计:智能技术促进效能提升

在德国教育实践中,ChatGPT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工作效率提升十分显著。ChatGPT对教学设计的帮助体现在:一方面是提供建议咨询,已有研究明确指出教师可以利用ChatGPT设计课程和规划教学,获得来自“智能教师”的建议。由ChatGPT担任的智能教师可以根据特定主题设置任务并提供相关材料(如问题设计、示例模板、测验构思等);另一方面,ChatGPT可以提升针对“例行任务”的处理效能,德国学界期望ChatGPT能通过对“例行任务”的快速处理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这里的“例行任务”指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重复性劳动,比如收集与整理教学素材、文字编辑与校对等,ChatGPT对这些环节的介入将有效地解放教师的“教学生产力”。《影响》结果显示,尽管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德国教育界对ChatGPT介入教学设计的态度较为积极,对其未来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尽管ChatGPT作用显著,但教师仍需为智能教师提出的方案把关,负责最终教学设计中策略的选择和预期效果的评估。通过ChatGPT开展教学设计目前尚存在两大问题:首先,ChatGPT并不能为自己提出的具体方案负责,其回答仍然存在可靠性问题;此外,ChatGPT所提供的方案普适性强、针对性弱,缺乏围绕特定任务、情境以及对象开展教学设计的能力。这是由ChatGPT的基本特性所决定的,ChatGPT 本质上是一个大规模语言模型,只能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对人类语言行为进行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聊天内容。也因此,ChatGPT所提供的教学设计仅仅是对人类教学设计在语言逻辑上的模仿,并不真正具备设计教学的能力。面对真实的教学情境,人类教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实施:技术融合与伦理反思

教学实施方面,目前ChatGPT广泛应用于德国各领域的教学实践中。目前德国学界关注的主要方向包括:

智能技术融合教学。在德国,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为目的开发的智能技术融合项目正在切实改变教育。《影响》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卡斯内奇教授牵头开发的名为“Peer”的辅助程序,该程序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导师帮助学习者提升写作能力,目前已经开始测试并应用推广。该研究团队以ChatGPT等语言模型为基础,融合眼球追踪、虚拟现实等技术,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使学习和教学更有吸引力、互动性和有效性。如使用眼球追踪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并对个人需求做出回应。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更加生动。大规模语言模型可以改善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并能够自动生成和调整学习材料。

智能教学伦理反思。反思包含三种路向:一是信息安全,《影响》提出,教师应在有充分数据保护的框架下将ChatGPT应用于具体教学,审慎地考虑参与教学的师生在ChatGPT介入时,暴露个人隐私信息的风险性;二是人机关系,在处理人工智能与教学的关系时,必须批判性地看待人工智能介入教学后所产生的影响,辩证性地分析“双师”同时介入教学后的可能性,这也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能素养与媒介素养;三是智能技术法规,德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ChatGPT的统一性执行规范文件,《影响》中将2022年由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的道德准则》(Ethical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ata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作为参考性指导意见提供给教育者,并鼓励人们围绕ChatGPT在教学中的进一步开发交换意见,从法律法规角度对ChatGPT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三)课业评价:人工智能的暂时禁区

尽管人工智能在评价能力上前景良好,但就《影响》呈现的基本观点而言,德国学界将课业评价领域暂时设定为语言人工智能不可踏足的“禁区”。《影响》围绕这一观点给出三方面论证:

一是ChatGPT智能程度存在缺陷。截至目前,ChatGPT等语言人工智能尚不能完成客观、系统的课业评价。德国教育实践中的经验表明,ChatGPT系统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适应性较为有限,系统本身对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表现的理解能力存在缺陷,因此无法提供可靠的课业评价。在一些针对ChatGPT评估能力开展的测试中,ChatGPT仍旧存在评价脱离客观事实、缺乏准确性与综合性等问题。

二是ChatGPT介入课业评价存在法律问题。从法律角度考虑,负责考试评价的考官,其权利是由法律给定的。就德国法律而言,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条文支持考核者可以使用智能工具对学生的课业水平进行评价。德国《审计法》明确规定,相关的课业评估工作必须由指定的评审员执行,不能由软件执行,人工智能在其中只能起有限的辅助作用。因此ChatGPT应用于课业评价面临来自律法的约束。

三是ChatGPT介入课业评价行为存在逻辑悖论。德国目前尚未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课业任务,因此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是合法行为。这最终可能形成由人工智能生成文本,又由另一人工智能进行打分评价的机器循环。这样的循环模式,引发了一系列逻辑悖论:一方面,课业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以便提供准确反馈。如果学生仅依赖ChatGPT生成的内容完成作业,并且作业又由另一人工智能进行评价,那么整个过程将脱离学生个体的参与和真实的学习努力;另一方面,这种循环模式也削弱了课业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ChatGPT课业评价的准确性无法保证,这意味着学生的成绩不仅取决于他们的真实能力,还取决于ChatGPT的生成结果和评价模型的设计。因此德国学界认为,应审慎考虑人工智能在课业评价中的应用,以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意义。

(四)专业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新浪潮

ChatGPT的出现使学习能力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结合智能技术开展学习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教育者需要传递新的学习思维,更意味着教育者首先应具备相应的思维能力。

《影响》指出应对ChatGPT教师应具备的三类能力与素养:首先是评估力,教师需要具备能够评估ChatGPT影响的实际能力,包括分析ChatGPT与当前教学任务的契合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度以及参与教学的师生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等;再者是批判力,教师需要批判性地审视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生的背景,以及相关智能产业的观点立场,比如批判性地思考“ChatGPT将如何影响教育中的知识权力”“哪些群体将会从中获益”等问题,审慎地思考其与教育的利益关系;最后《影响》特别指出,教师的选择力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从ChatGPT所提供的纷繁复杂的建议与方案中,筛选、整合并有效组织新的适用于教学的计划。

德国研究者们认为,上述的三种能力应成为教师培训和进修中的专业内容。事实上,自ChatGPT风靡德国以来,教师参与数字信息相关能力培训活动的人数创下新纪录。就德国本土情况而言,ChatGPT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提升数字媒介素养的动力与热情。《影响》提出,应接受数字能力培训的对象不仅仅是以ChatGPT开展教学的教师,所有未来可能与ChatGPT产生联结的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参与相关培训。可以预见,ChatGPT即将推动德国教育界数字媒介素养提升的新浪潮。


三、教育系统视角:面向考试制度与教育机构的智能冲击

相较以往教育实践中的技术变革,ChatGPT引发的变革具有群体性与系统性特征。群体性指向对学习者、教育者群体的影响,系统性则指向对国家教育系统的冲击。《影响》以德国教育系统整体为视角,主要陈述ChatGPT对德国人才选拔与考试制度,以及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实际影响。

(一)考试制度:智能技术引发诚信危机

《影响》指出,在德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文本成果对于学习评价起基础性作用。考试设计中,教育者通常根据学生的文本反馈,衡量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果,判断学生在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进展。ChatGPT以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功能,对教育系统中的日常考核以及升学考试机制发起了挑战。

目前,全球已有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禁用ChatGPT的方式控制考试作弊行为,如美国纽约大学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已明确把使用AI视为作弊行为,我国香港大学也明令在教学中禁用ChatGPT等AI工具。但《影响》表示,德国教育界认为禁止使用ChatGPT的做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几乎无法得到执行,原因在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影响》总结了当前德国教育界提出的两种验证人工智能参与考试作弊的方案:一是研发配套检测程序,已有机构声称研发出用于判断人工智能文本的应用程序,通过将目标文本与人工智能生成文本的相似度比对,实现对作弊行为的检测,但有研究认为这样的检测机制并不十分有效,诸如OpenAI文本分类器等工具,识别大型语言模型生成文本的成功率只有26%左右,这说明现有抄袭检测软件仍存在局限性;另一方案是从源头监管人工智能文本产出,以一种类似照片“水印”的方式为人工智能文本打上标记,通过对标记的检测验证作弊行为,但这一设想目前处在讨论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因此《影响》指出,迄今为止尚无法可靠地检测出由人工智能系统生成的文本。德国学界还指出应用智能技术检测考试作弊存在的风险,由于验证程序在有效度上的欠缺,以及可能存在的数据泄漏风险,德国已有地区(如拜仁州)明确提出不建议在考试评价中使用智能程序。

在检测工具存在缺陷的前提下,德国教育界尝试通过调整考试方式应对人工智能作弊。在考试时提升监管强度被认为是有效防止作弊的方式,如提升人工监考的比例、视频监控与人工监控相结合等,但就德国国情而言,这将带来巨大的人力与经济负担;在考试时更多使用口试以及采用更多需要临场发挥的考核手段是目前较为通行的做法,但并非所有科目的考试都适合加入口试环节,且口试等考核方式在时效性与统一性上存在缺陷,因此该方案并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普适性。

就目前德国教育系统中考试设计的现状看,仅将考试任务委托给某一人工智能系统并非明智选择,甚至在考试中应用智能技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都有待考量;从发展路向上看,教育系统与智能技术的融合趋势决定,未来的考试评价仍旧需要智能技术的辅助,但如何有效发挥人工智能优势,避免对学习者整体素养以及道德素质的误判,还需持续研究与讨论。

(二)教育机构:人工智能重构实践模式

ChatGPT在应用过程中颠覆了传统教育机构的职能,向德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发起挑战。《影响》从反思意识、行政管理、教学形式、风险规避四方面呈现ChatGPT对教育机构的冲击。

反思意识方面,ChatGPT在德国境内的大规模使用首先推动教育机构对现有教育教学运作体系进行反思,从而促进德国教育界整体基于智能技术的“意识觉醒”。ChatGPT对教育教学体系和考试模式的挑战,使教育政策制定者与相关教育机构不得不重新考虑和定位当前的教育实践方式。德国基础教育学校、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表明,重新思考和审视教育实践以及教育概念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德国教育界的共识。

行政管理方面,德国教育界已经认识到ChatGPT等AI对教育行政系统办事效能的提升作用。有研究以公共行政部门使用AI聊天机器人为例,指出教育机构同样可以利用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来招收新生、提供学业指导或展示校园生活信息。具有语言处理功能的AI模型则可以用于教学管理中,编写课程描述、活动通知和学生认证程序。

教学形式方面,ChatGPT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发展方向。对于教学关系中的师生而言,ChatGPT以一个新的意见主体,甚至是某种人格形象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激发了德国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兴趣。目前,德国基尔应用科学大学的“虚拟写作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中心”正在进行此类试验。通过教师、学生以及ChatGPT的三方交流,促进德国教育参与者重新审慎地思考诸如“信息”“智能”“教育”等基本概念,并反思现有的教育实践,这将刺激新的关于教学与课程观念的诞生。

风险规避方面,《影响》从机构视角陈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风险隐患:第一,ChatGPT等新型人工智能本身存在局限以及不良影响,如长时间对话中,包括ChatGPT在内的多种人工智能(微软BING、谷歌Bard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反馈错误,ChatGPT的回答通常受限于其训练时被给定的材料,这造成了回答中逻辑性与真实性的欠缺,为教育机构大规模推行智能系统参与教学造成了困扰;第二,ChatGPT等人工智能存在一定的数据泄漏风险,由于系统的“黑箱性质”以及不充分的安全设置,机构很难在智能技术介入教学的情况下保护师生的个人信息与隐私数据;第三,ChatGPT对教育公平可能造成一定的消极作用,经济水平、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等变量都将影响人们在教育活动中运用ChatGPT的效果,教育机构作为推行统一性教育教学的组织,如何在智能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兼顾集体与个人、共性与个性,是德国学界目前尚需讨论的关键问题。


四、启示:推动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式教育变革

TAB以科学和技术变革问题为研究重点,负责就德国本土科学发展实际情况向议会及其委员会提供咨询意见。TAB自1990年以来一直由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管理,负责对德国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技术评估和系统分析。本次TAB发布的《影响》是自ChatGPT冲击德国教育事业以来,首个以国家名义开展的全国性调查研究,其中的观点与意见反映了当下德国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与问题。《影响》在观点上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地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又针对德国本土的具体情况做了大量专门讨论,体现出德国式教育以及思维的独特性。受德国已有经验启示,我国教育事业要立足基本国情与教育现实,结合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影响,推动基于新型语言人工智能的中国式教育变革。

(一)发挥我国教育实践优势,提升智能时代的学习有效性

德国教育实践经验表明,新一代语言人工智能提供的学习方式便利性与学习过程限制性间的冲突构成了智能化学习时代的基本矛盾。新一代语言人工智能为学习者提供了诸多便利,如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和即时反馈学习等,由此带来的灵感创新、学习方式革新以及学习场景变革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与此同时,不得不警惕的是,这种学习“效果”很可能在显性评价层面具有优势,而没有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积累。原因在于新一代语言人工智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替代性地完成了诸多学习者应该亲身参与的学习任务,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缺位”。相对于德国广泛强调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风格,我国教育的突出优势在于注重基础教育的扎实性,强调学习过程的具体参与性和有效性,尤其在科学、数学和语言等核心学科方面。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坚实的学科基础,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入智能时代后,我国教育发展在宏观站位上应优先思考用什么视角去关注新型人工智能,从哪些方面考量新型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具体影响;在执行层面应保持并发扬我国教育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传统优势,明确人工智能的参与程度、范围与边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树立学习过程优先、教学评价真实的原则,以具体有效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素养,以真实有效的教育评价衡量教学成果,推动智能技术优势与我国教学优势的双向滋养。

(二)把握智能技术前沿动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智能化路径

德国教育界的现实已经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全面介入教师的教育生活,由“人师”与“机师”构成的“复合教育者”将成为未来教育中新的教育者形象。就《影响》呈现的四大领域(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业评价、专业发展)看,在德国教育界,人工智能与教师群体已经在教育实践的初步合作中探索出新的职能定位与具体分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为价值判断主体,承担育人导向的确认、育人方式的选择、育人计划的制定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以人类生命为基本视域,以教师原始、天然且强烈的“人之属性”进行理解与判断。人工智能在教育活动中为技能执行主体,负责应对机械劳动、提供建议咨询、承担计算分析等任务,这些工作依赖强大的计算力、分析力与整合力,需要以人工智能高效、精准且恒定的“智能属性”进行解析与输出。结合德国应对人工智能的相关经验与我国的教育现实,未来我国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应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集中资源扩大智能化教育平台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面,在绝对范围内提升教师了解智能技术、接触智能技术、应用智能技术的机会,在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广泛开展智能教育试验,推行智能教育试点研究,探索我国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协作模式;二是基于我国教育的具体目标,在立德树人等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打造配套系统程序,改革师范生培养方案,设立与人工智能协同教学相关的指导课程与教材,系统性、专题化的培养教师的“智能教学力”,形成适配于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智能化教师培养体系。在尊重教育规律、重视先进技术、立足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提升人类教师的能力与智慧,实现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交融共生。

(三)运用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

德国教育的实际经验表明,新型人工智能对于教育系统的影响与冲击具有整体性特征。尽管《影响》针对德国教育系统遭受的具体冲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受国家政体与教育体系制约,《影响》反映出德国教育界在这一问题上可能缺乏全局性思考与统一的应对策略。从文本上看,《影响》将德国教育系统中遭受智能技术冲击较为严重的领域(考试诚信、教育反思、行政管理、教学形式、风险规避等)进行了统一讨论,而这些领域在教育系统中的层次、定位、性质、作用都有着较大差别,因此该讨论似乎缺乏更为严谨的论证结构。这显示出《影响》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系统性缺失,具体表现为对教育实践中个性化经验的过度关注,提出的应对策略在整体结构上较为分散。如面对人工智能对考试制度的冲击,德国学界的研究集中在对作弊行为的监测以及对考试制度的完善。而对于基源性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引导学生在主观动机上规避作弊等不诚信行为的教育路径与措施,德国学界仍旧缺乏关注。这也反映出目前德国教育界在教育改革中的困境,即缺乏统一有效的教育集权,各州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个性化经验突出而普适性方案缺乏。相较于德国教育体制的特性,我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则在于整体谋划、分类发展的战略布局,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与量力而行紧密结合的制度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资源,一段时间干好一件大事。新型语言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新型人工智能的冲击,我国教育体制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方针,以优先发展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前提,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以更加系统化、体系化的应对模式,迎接由新型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冲击。通过打造整体、全面、系统的智能教育改革方案,将教育实践中的个性化经验与宏观层面的理论建构有机结合,将新型语言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优势,全面推动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智能化。

(公众号排版限制,参考文献请见纸刊。)


● 引用本文

王天健.德国教育应对ChatGPT的理念与经验——对德国联邦议院调研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学报,2023(05):66-7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比较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