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臣:集约、低碳、生态是污水处理厂未来方向【T05】
导 读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些发展主要依赖西方传统技术,我国自主科技成果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不大,原因在哪里?另外,污水处理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与碳达峰有何关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接受专访,分享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观点。
《环境与生活》:您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经验,是圈内不可多得的实战型学者。在您看来,我们国家在污水处理行业方面,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痛点是在哪里?
王洪臣:近十几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目前日处理能力已经达到2.2亿立方米,年实际处理量超过700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污水处理大国。另一方面,国家、地方和企业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一些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如您所说,我国自主形成的科研成果在行业快速发展中的确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我想,这可能也是行业的共同看法。那么原因在哪里?这个问题我有一些长期观察,也有一些思考。我认为,污水处理行业的科技进步存在诸多天然障碍。不知道这是不是许多行业的共性问题,这里仅就我个人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首先,科学家通常认识不到科研成果真正转化成生产力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一个新的科研成果,怎么能证明它是稳妥、可靠的?企业家需要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去证明。即使证明了是一个好的成果,还要花力气去说服客户,去开拓市场,否则就是叫好不叫座的成果,就没有价值。
从证明到推广,实际上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企业家要概括承受,但科学家对这个过程既没有切身感受,也可能没有认知。
另一方面,企业家又常常不了解一个新思路、新理念、新成果的产生也是非常艰难的,是一个反复琢磨、反复失败、反复实验的艰苦过程。窗户纸被捅破了,我们知道是一层窗纸,但没捅破之前,那就是一堵墙。许多企业家把教授带着学生做研究看成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存在这样的认知反差,即使发生了成果转化,即使成果转化成功,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主要贡献者,从而没法继续合作下去。
总之,社会需要有分工,也需要有合作,需要合理分工默契地合作,这是实现高效成果转化并推动科技进步必要的社会环境。污水处理行业需要逐步构建这样的环境。
《环境与生活》: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如此多艰,那科技成果公益转化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王洪臣:好,我们接下来再谈谈科技成果公益转化的障碍。公益转化是指把科研成果以技术政策、规范、标准、导则或指南等法规文件的方式向全行业公开转化,指导工程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科学家把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后供行业参考使用,也属于公益转化。
按理说,公益转化没有了商业环节,应该容易实现转化,但实际转化效率甚至比商业转化更低。
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政策、规范、标准、导则或指南等法规文件主要是总结已有工程或项目经验,虽然这些文件通常都有关于科技进步的章节或条款,但是几乎见不到科技新成果的体现。这一状况的后果是彻底封住了科技成果通向工程建设的转化之路,因为没有哪个设计院愿意大胆采用新成果,因为这样一来就得承担不遵守法规性技术文件的风险。
另外,我国的设计院虽然都叫设计研究院,但重在设计、轻于研究,这与我国多年来的行业形态有关。我国的设计院是从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一路负责到施工图设计,有时还得做施工配合,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的时间很短、精力很少。短时间快速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只能是照搬规范或手册,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了可批报告,极少去研究采用新的科研成果。
由于污水处理厂出水的严格监管和处罚机制,也很少有企业愿意在已有设施上进行成果验证。从法规性文件、工程设计建设到运营管理的一系列障碍,导致科研成果难以实现公益性转化。
《环境与生活》:那么,这些障碍是可以克服的吗?请问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这些障碍?
王洪臣:为什么说以上障碍为天然障碍,因为这些障碍无关于哪个方面,不是人为设置,是多年的沿袭,是习惯思维下的习惯做法。但是,大批科研成果束之高阁,不能发挥效益,令人叹息。
尤其是当一个行业不愿、不敢或没有机制去承担科技进步带来的风险,那么它将没有科技进步,也将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么破解这些障碍?恐非一招一策,只能寄望于不断改革,改革一定会发挥作用。
《环境与生活》:您是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迈向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请问水务领域如何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做贡献?
王洪臣: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组织全球300位科学家包括几位中国科学家联合撰写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一书,从科学角度论证了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近百年来全球温度的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导致气候变化的这些人类活动可以概括为:人类发现了地下化石能源,开采出来,用作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城市水务大致占全社会总电耗的3%,其中污水处理过程约占全社会总电耗的1%。那我们就可以理解成,污水处理行业间接的碳排放大概能占到全社会总排放的0.5%,所谓间接碳排放是指因消耗了电而计算出的碳排放。
另外,在污水处理的转化过程中,也会有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如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其中单位甲烷的碳当量相当于单位二氧化碳的21倍,一氧化二氮更高,达到了312倍。尽管它们的排放量相对较低,但造成的温室效应却不能忽视。污泥处理处置也会产生碳排放。从污泥填埋方面讲,欧洲为什么将填埋费变成了填埋税?主要是填埋会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型填埋厂一定会设甲烷的回收系统,问题是污泥中的有机物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彻底稳定下来,才能不再释放碳了,开始前5年可能释放50%,那个时候释放量比较大,我们还可以把它收集起来,可是剩下的50%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释放完,就没办法收集了,就会排放到大气中。因为污泥填埋比焚烧的碳排放量大,所以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杜绝填埋。但是,在填埋过程中,有机物会变成有机质,有机质会变成腐殖质。东北的黑土地好,就是因为土壤中含的腐殖质高达10%。土壤中腐殖质含量高就不会板结,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氮就可以进入土壤,生成肥料。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保持水分、保持肥料的能力强。
如果我们将有机物、污泥、垃圾等直接焚烧,相较于填埋会减少碳排放,但却破坏了腐殖质,进不到土地中去,就会导致土壤贫瘠,就需要更多的化肥。生产化肥需要消耗能源,大量灌溉用水也要消耗能源,所以很多时候,有机物焚烧不是最优的。
自然界存在一个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相互平衡,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就是通过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换成人类用来维持自身生存的能量,比如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换,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与此同时,有机物也需要回到土地,才能形成循环。如果焚烧,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在大气中排走了,燃烧后的灰渣没法与土壤混合生成肥料,所以人类生态文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大自然的循环,让有机物有序地回到土地里。
污水处理的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合计占全社会总体碳排放量的1%至2%,虽然占比很小,但减排效益大。
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找到正确的技术以及正确的技术路线,就可以减少碳排放,其减碳的效益比能源、交通等领域要大得多。
总体上,污水处理应尽快往协同减排的方向走,既减排污染物也减排碳,协同减排越早越好。不能只考虑控制污染物而不考虑碳排放,对待有些为控制污染而带来高碳排放的投资要谨慎。
推荐阅读
中国环科院夏青:农村污水必须走就地资源化新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工作、生活。与此同时,农村的人口逐年减少,一些地方的农村居住环境越来越糟糕,典型的情景就是排泄物、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沟,不但破坏了景观,也给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所以,农村污水治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中国环境科学院前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夏青研究员
农村污水必须从源头解决
要根据污水来源和去向选技术
“厕所革命”未来要资源化
▲图为双良商达实施的杭州临安区指南村村落景区污水处理站点,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冲厕和绿化。
北方农村的污水治理难度更大
污水治理技术要不断优化
许多发达国家在生活污水治理上有较充足的资金保障。反观我国很多省份,至今在农村污水处理上仍然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对此,夏研究员认为,除了资金困难,我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持之以恒地对技术不断优化,并降低经济成本。“第一,我们缺少技术目标优化。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多个地方选择同一种技术,搞一刀切,没有根据不同地区实际需求选用最优方案,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目标。第二,我们缺少经济优化。没有根据要达到的目标优选最经济的方案,所谓经济目标就是要综合各个因素,确定哪个方案最经济。” 在许多村庄,青壮年村民长年累月外出打工,只在重要节假日或农忙时回家,这就造成很多农村在节假日期间污水量猛增,污水量波动大,针对固定出水量设计的很多污水处理装置严重不适用。 另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往往非常小,数量多而且高度分散,很难为它们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运维人员,很多污水处理工程最后成了“晒太阳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什么技术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呢?夏研究员沉思了一下,慢慢说道:“农村不能选择与城市同样的污水处理方法。农村污水是分散处理的,不能统一修管网,所以还是必须选无人看管的技术。根据多年科学研究和300多个村的实践,我发现人工快速渗透技术可以实现机动、灵活的使用,基本不用看管,可以解决农村专业运维人员少这一问题。”
在采访的最后,夏青研究员总结道,要打赢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得做好以下四点: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做好规划编制,合理选择技术模式。
2
配合好农业农村等部门牵头的改厕工作,在方案编制、技术模式选择、设施建设和维护、排放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好衔接。
3
强化技术指导,指导各地加快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做好示范引导,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完善运维体系。
4
治理黑臭水体,按“摸清底数、试点示范、全面完成”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推荐阅读
来源:环境与生活
免责声明: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