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智库报告全文(中)

课题组 新华社研究院
2024-08-30

点击上方蓝字“新华社研究院”,关注我们。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的重磅智库报告,全文约3万字,系统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重大意义。近日新华社研究院官方微信订阅号陆续刊发全文,今天播发第二章,以飨读者。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习近平

     第二章  “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根脉与创新创造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六经责我开生面”。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理论创新发展的正确引领,彰显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一、找准契合点:日用不觉深入社会肌理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非偶然,而是同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

 (一)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作为最高政治追求,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作为基本政治理念,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逻辑,贯通“普天之下,四海一家”的“家国同构”政治伦理。两者都期盼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美好社会。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在九个方面学习马克思。这九个方面皆能在价值观层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即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人则孕育过“大同”理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堪称知音;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因此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两大源头。

中共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两者在价值观层面的契合,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一些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都使得“日用而不觉”成为“第二个结合”的重要特色。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层面深深契合,因此能深入到中国人的心灵,融入到中华文化基因之中。

(二)实践观与实用理性的高度契合

哲学家汤一介曾表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都是注重实践的学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而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优良的唯物主义传统,从先秦的管子、孟子到清代的王夫之、颜元、戴震、魏源等,都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唯物主义观点。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实用理性也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化心理结构。

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排他性,相反具有极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善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更为直观地感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造旧世界的实践伟力,他们纷纷转向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历史智慧融会贯通,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

二、赓续根和魂:风云时变中把稳新航向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第二个结合”把文化视作“根和魂”,因时应势,将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一)延续文化血脉的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精辟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①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深入研究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民族文化血脉不断延续传承、焕发生机。

 (二)推进伟大复兴的科学选择

今天的中国正以巍然之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力量,书写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文明根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独特的文化传统”是决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原因”。习近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根溯源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用文化贯通了中国的文明发展史。他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充分说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中共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彰显了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文化作为民族根和魂的重要性。

(三)多元思潮冲击下的必然选择

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虚心吸取世界文化文明优秀成分,另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风险;有人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把代表西方价值的所谓“普世价值”奉为圭臬,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面对各种外部思潮冲击与内生风险,习近平强调,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他多次指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②

新时代社会转型境遇下,优秀传统文化在抵御多元文化价值冲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需要大力传承弘扬。

三、激活生命力:“两通”“两创”架设桥梁

批判性继承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方法论。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群众日用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一)正本清源:重视传统绝非复古

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文化复古主义则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用“悠久传统”反对现代化,用“千古道统”对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单理解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些不良思潮,甚至借由“传统文化”之名兴起。

文化具有鲜明的历史性特征,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一股脑儿、不加分析地全盘照搬,只有剔除了糟粕、保存了精华,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先进的文化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始终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区分。习近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肯定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优点,但又辩证地指出其缺陷与不足,强调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引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二)正心明道: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

知行观贯穿中国传统文化,重点体现为“内圣外王”,自宋明理学以后,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变得僵化保守,以知行观而论,儒生更注重“内圣”即心性修养,却忽略了“外王”即外在的“事功”,结果陷入“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困境,面对变乱,束手无策。

毛泽东通过光辉著作《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激活传统知行观,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习近平在毛泽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知行观,强调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实干为要,并尖锐批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的知而不行、知行不一“两面人”现象。

“习近平面临的难题是,不能使中国成为文化的流浪儿、精神的乞讨者,因此必须唤醒中华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基因,同时又必须赋予其现代化的灵魂。”外国学者如此评价。③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答案是:“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个“同”字,点明了“第二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

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辩证统一、交织共振的关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通过“第二个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鉴别和正确取舍,才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得到真正激活,进而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三)正理平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所在。以“初心”一词为例,最早出自晋代《搜神记》,意指最初的心愿、信念。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湮没已久的“初心”一词,通过马克思主义党性思想与传统修身文化相结合,被赋予崭新意义,由此得以激活,激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初心”一词也家喻户晓,被选为2017年度国内热词。

不只在政治层面,十年来,文化“两创”已经深入中国人的生活。

古典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一经亮相,迅速“破圈”;《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引发读诗、学典热潮;良渚、三星堆等地的考古新发现,点燃群众对文物的热情。2023年4月18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合作推出了“数字藏经洞”,现代高科技激活了千年的历史遗迹,中国故事、中华美学让世界都能即时共赏分享。

近年来,放眼华夏大地,从传统戏曲到文物保护,从非遗传承到文史典籍,从传统村落到年俗节庆,越来越多的人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找到文化归属感。

通过“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被充分挖掘出来,赋予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新内涵。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被时代精神激活,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最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四、助推新飞跃:理论创造与时俱进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第二个结合”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同时,“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中国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一)转化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科学的回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个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个结合”,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中承继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厚植历史底蕴和文化根基。

得益于“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开启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既立足中国实际,又呼应时代需求,在具有“中国智慧”的前进方向上阔步向前。

(二)向心力:持续推动由大众化到“日用而不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观念、道德理想、价值理念、经验智慧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成“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毛泽东曾指出的“‘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逐步成为现实。

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拥有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群众根基,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所需要、所认同、所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也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具凝聚力、向心力。

(三)交融力:着力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新文化”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历史课题。当前,“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向、新内涵、新空间。藉由“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路径,并日渐交融为新时代“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一部分。

在“第二个结合”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因时代精神的融入而激活。走出“马、中、西”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已扎根中国百年,如今又通过“第二个结合”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

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又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沿着“第二个结合”开辟的全新路径,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五、创造新形态:为人类文明贡献新篇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跳出了以往所谓“马魂、中体、西用”等传统“体用”窠臼,“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一)从结合到再造

有理论家认为,“第二个结合”理论是“新瓶装新酒”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因为其绝对不简单只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杂糅,而是激活与再造,是“化学反应”,是基于中国立场、摆脱西方话语体系之后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全新的中国思想、中国方法和中国气派,是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第二个结合”实现的场域。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现代化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孜孜追求的目标。“怎样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时代考题。“第二个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校准了航向,指明了方向。

 “第二个结合”站在了人类发展的哲学高度来观察文化,依凭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厚度来看待文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历久弥新。“第二个结合”把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与中华民族千年理想相融通,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了价值引领、文化底气和历史支撑。

(二)从文化到文明

“第二个结合”不仅是文化结合现象,更是文明交融问题。文化的印记镶嵌在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发明创造和理论构建活动中,便形成了人类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在继承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等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纳入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纳入天人合一思想和对自然的尊重,纳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而完成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重大突破。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世界主义的显著特色。而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也同样具备“全球视野”与“人文关怀”。在对世界大势的把握中,习近平敏锐而深刻地捕捉到这一契合点,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全人类的普遍心声,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

(三)从化用到超越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正在开启再造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大时代。“第二个结合”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趋势下的科学决断和治理智慧。

未来中华文明的复兴,只能以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当代中国为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所谓的“文化中国”早已“花果飘零”,成为“博物馆中的文明”了。中国道路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是由几千年中国文明的历史传承所决定的,但中国道路又是普遍的,包含了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因此,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先进文化的结晶,源于西方文明又超越西方文明,具有广阔的世界主义视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深化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扩宽了中华文明的外延,把中华文明推向了新的高度。


 注释

①《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2022年5月28日。

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4年5月4日。

③[美]熊玠:《传统文化是独特战略资源》,《学习时报》,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6/0617/c376186-28453910.html

推荐阅读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智库报告全文(上)

本期编辑:南隽  申丽  杜皓炜(实习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华社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