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统优质白酒,中华文明孕育的奢侈品(一)——白酒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慧思书房 慧思书房
2024-09-19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高档消费品,是卓越品质和文化内涵的融合体,是人们追求和享受美好生活的体现。它的特点是:
         
一、珍贵、稀缺
         
凡是能大规模生产、批量供应的商品都不属于奢侈品。可以说,奢侈品就是“梦寐以求,少数拥有”。
         
二、品质卓越
         
与主打性价比的普通消费品不同,奢侈品往往不计成本,选用最好的原料、最佳的生产环境、最优的工艺,打造至精至美的产品,让消费者得到极致的物质享受。
         
三、拥有文化内涵
         
奢侈品和一般品牌的一大区别在于它的无形价值——精神文化属性,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奢侈品品牌常常有文化、历史内涵,而该内涵就是该奢侈品牌的标识、定位,消费者可以展示自己高雅不凡的品位、气质。
         
四、彰显身份、地位
         
奢侈品象征着富有、尊贵。对奢侈品的梦寐以求是人们追求上流社会、富贵生活的体现。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富太太聚会名场面,站C位的阔太背的是爱马仕中的顶级——喜马拉雅铂金包,其他太太也都是爱马仕,只有女主背价值5万的香奈儿,不仅站在最靠边,还惨被从合影中裁掉。
         
爱马仕铂金包是如此稀缺,顾客们为了买一个包要等好几年,而且还要在等待时买香水、围巾、手表等来讨好销售人员。
         
注:上图来自百度       
之所以说中国传统优质白酒是一种奢侈品,是因为它也具备了以上的特点。下面笔者从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即卓越品质和文化内涵两方面来分析。
         
(一)卓越品质
         
水果、果汁无须经过液化、糖化,最容易发酵为酒,所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酒是意外地用水果自然酿成的。
         
而用粮食酿酒更复杂一些,原理如下图:
         
         
在古老的农耕时代,由于农业发展水平有限,少有剩余的粮食能用来酿酒。酒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比较难得,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享受。
         
最开始,人们用液态法酿纯粮酒,类似于做醪糟,即将粮食蒸煮、浸水、加酵母,发酵成汁滓混合在一起的酒醪,经过自然沉淀或过滤,就得到了酒液,但是这种酒的度数比较低,大多浑浊。
         
最迟在元代,国人开始使用蒸馏设备,酒的度数和品质大幅提升,酿酒工艺与现代接近。蒸馏制酒有点像蒸馒头,只不过要复杂得多。
         
跟蒸馒头需要在面团加酵母、提前发酵好一样,需要先加曲,把粮食发酵成酒糟。
         
人们在灶上放一个加水的底锅,放上金属箅子,在箅子上铺上酒糟,开始蒸。这个过程被称为“蒸酒”或“烤酒”。
         
但是与蒸馒头不同,人们最终想要的产品不是被蒸的酒糟,而是冒出来的蒸汽及其中所含的各种物质。为了捕捉这些气体,在这口大蒸锅的上面再架一口装水的锅,名曰“天锅”,用以冷却气体。这些气体冷却形成的液体,就是未经加工的原酒,被收集起来,成了人们常说的“原浆”。
         
注:上图来自百度


         
与新型白酒、外国知名的蒸馏酒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名酒的酿造耗费原料多、花费时间长、限制条件多、工艺精细、环节复杂、要求苛刻:
         
一、用曲酿酒
         
新型白酒、外国酒绝大部分直接使用酵母、麦芽。而中国传统白酒用曲作为糖化发酵剂,所以一项重要的工序是制曲。
         
相比之下,制曲成本高、时间长、工艺复杂:耗粮多,要配备曲房、制曲设备、制曲工人等,制作加贮存共耗时约5个月。
         
酿酒就是培养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体内产生的酶获得酒精和各种香味物质的过程。微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酶,酶是在微生物体内产生的。
         
有什么样的微生物,就有什么样的酶,就有什么样的产物,体现在产品上就是有什么样的香味成分。
         
中国传统酿造所需要的微生物从哪里来?大部分从酒曲中来(浓香型酒还有窖泥等),制作酒曲就是大量培养微生物的过程。
         
传统酒曲培养的微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分泌的酶也是,所以酒曲是一种复合酶制剂。酒曲驯养的微生物及其酶系复杂多样,这使得中国传统白酒的香味物质也十分丰富。
         
下面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制曲原料及配比,总体来说是以小麦为主,而北方的汾酒和西凤酒使用大麦和豌豆:
         
l注:上图来自《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第二版)》(余乾伟 著)P79
         
制曲用生料,原料不蒸煮,一方面有利于保存原料上的酶类,另一方面有利于微生物的培养。
         
中国传统三大香型白酒的代表——汾酒、泸州老窖和五粮液、茅台酒的制曲都非常考究。比如,各名酒厂制曲时大都会在原料中添加优质曲粉,起到接种的作用;制曲选择天气较热的时节,茅台是端午踩曲、汾酒是伏天踩曲;汾酒有三种酒曲,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下图为三大香型白酒的曲药特点,可以看出,制曲温度越高,香味物质越多,酶活力越差,出酒率就越低。
         
         
茅台酒是高温大曲,酵母菌很少,所以用曲量甚至超过了粮食,还必须借助高温堆积(将加了曲的熟粮收堆,放置几天)来增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才能正常产酒。
         
仔细想想,各地的名酒工艺、独特香味与当地的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息息相关。
         
清香型酒主要在北方生产,北方天气寒冷干燥,适合用低温曲;而且粮食一年一季,不如南方富足,用低温曲可以节约粮食,出酒率高;同时,蒸馏出的酒度数高,适合北方人豪迈粗犷的性格,还能帮助御寒。
         
浓香型酒的两大产地——四川、江淮,自古以来物产丰饶,有天府之国、鱼米之乡的美誉,气候湿润,气温适中,适合用中温曲。而这两派的气候又略有不同,四川温度略高,温差小,用中偏高温曲,酒的香气丰满浓郁,适合重口味的川菜,而江淮流域的制曲温度比四川低,酒的风味略为单薄,香气淡雅,适合口味清淡的江南菜系。
         
酱香酒独特的高温大曲与贵州高温高湿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独特的原料
         
中国三大香型白酒基本都以高粱为原料,五粮液、剑南春等浓香型酒在高粱的基础上加一些其他粮食。
         
注:上图来自《白酒酿造与技术创新》(李大和 著)P1
         
与制曲不同,酿酒原料要蒸熟,可以加速淀粉颗粒的溶出,有利于糊化。
         
酿酒的辅料也要蒸,汾酒的辅料是小米外壳,其他名酒用大米外壳,可以起到调节糟醅透气性、淀粉浓度、酸度、水分等作用,有助于一些微生物的培养、放缓发酵速度、产生更多的香味物质。
         
三、独特的发酵设备
         
外国名酒绝大部分使用大罐或木桶发酵,而中国传统白酒则十分独特。
         
清香型酒采用地缸发酵,讲究清洁卫生。
         
酱香型酒使用条石砌壁,黄泥作底(疑惑,贵州不是红土地吗?)。在糟醅入窖前,要用木材烧窖,以消除杂菌,高温发酵(酱香酒的工艺环节强调“高温”),也许只有那些耐高温菌能存活下来。
         
浓香型酒使用的泥窖,对于“窖香”的形成十分关键。老窖泥中富含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四川的传统认为,窖龄越长,酒质越好,50年以上的老窖才能产出特曲、头曲,20年左右的窖一般只产二曲、三曲。所以浓香型酒厂十分重视窖泥的养护、老熟。
         
由于糟醅接触窖泥面积越大、时间越长,酒质越佳,一些酒厂们想出改进法子,比如以延长发酵时间为目的的“双轮底发酵”、“翻沙工艺”,都是发酵两轮,前者不再加曲,后者要再加曲;以扩大接触面积为目的的“夹泥发酵”,即在窖池的糟醅中铺设数层有一定厚度的优质窖泥,当然,窖泥须用器具固定好,不能混杂进糟醅。
         
窖内下层糟醅水分大,一些液体从糟醅中溶出,业内叫做黄水,黄水含有很多微生物及其产物,酸度比较大,过酸过湿的环境影响发酵,于是四川的传统工艺要求“滴窖勤舀”,即把糟醅扒拉到窖池内的边上,让黄水流下再舀出来。
         
不过,完全没有黄水也不好,专家研究后认为“黄水是个宝”,凡是存不住黄水的窖,酒质都差一些。有的厂在窖底凿一道水沟,不会存积黄水,但这种窖产酒质量不高。
         
当地的土壤情况对于泥窖和产酒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四川建窖用黏土,不渗水,保水性强。江淮地区建窖用土易渗水,保不住黄水,所以江淮浓香酒厂也没有“滴窖勤舀”这道工序和要求。
         
经研究发现,老窖泥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长期驯养的有益微生物,且新、老窖泥含量差异较大。以五粮液为例,筑窖和喷窖的黄黏土中一些物质,其他酒厂的培养泥中都难有。
         
现在也有人工培养窖泥的技术,目的是大量繁殖老窖泥中的有益微生物,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 “种子”是否优良,需要用老窖泥接种,再以适当的方法培养。
         
四、固态发酵
         
1、风味物质丰富
         
新型白酒、外国的蒸馏酒绝大部分是使用液态法,发酵和蒸酒全部是在液态下进行的。
         
在液态环境下,酒精酵母大量繁殖,发酵速度快,耗时短,对淀粉的利用率高,出酒率高,产量大,但是微生物种类单一,酒的风味物质比较简单。
         
中国传统白酒主要是固态发酵,风味物质要复杂得多。
         
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开放操作,有大量微生物进入到酒醅中,在发酵时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酒醅经多次发酵,积蓄着大量的、多种类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香味物质非常丰富。
         
尤其是生香酵母(又称“产酯酵母”),生长和产酯都需要一定的氧气,不适合在液态环境下生长。
         
酒中各种微量成分的含量多少和适当的比例关系,是构成各种名酒风格和香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蒸馏酒相比,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酸、酯、醛等物质较多,其中酯类是除酒精、水之外最多的物质,是中国传统白酒重要的风味成分。由于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所以酯类主要是各种乙酯。
         
我国政府制订了白酒的相关质量要求,要求浓香酒具有己酸乙酯的复合香气,己酸乙酯等成分含量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清香型是乙酸乙酯,而酱香酒则没有,因为其含有的微量成分十分复杂繁多,对于酱香酒风味的主体成分现在仍没有定论。
         
注:上图来自《白酒酿造与技术创新》(李大和 著)P344。香型标注位置有误,应该是浓香对应泸州特曲、五粮液、全兴大曲,清香对应汾酒,米香对应三花酒,其他香对应董酒。
         
注:上图来自《白酒酿造与技术创新》(李大和 著)P341。
         
那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简化——培养己酸菌、提取己酸乙酯添加到酒里,就生产出高质量的浓香酒了?当然不是这么简单,这种酒香味单调、不丰满协调,好酒需要丰富多样的风味物质,各种味道和谐相宜地调和在一起。
         
2、发酵工艺是极致工匠精神的体现
         
(1)浓香型酒的发酵
         
浓香酒的糟醅是循环不断使用的。简单来说,接触泥窖面积最多的底层、中层糟醅拌入蒸熟的原料,进行蒸馏取酒,完毕后加曲,继续下窖发酵,如此不断循环,人们称为“万年糟”。
         
上述糟醅和原料拌在一起蒸酒,叫做“续糟配料”、“混蒸混𥻗”,这种工艺有助于各种酿酒反应的进行。
         
上层的糟醅(面糟或红糟)质量最差,不加原料,直接蒸馏取酒后丢弃,或者单独放一个窖里,再发酵、蒸馏一次丢弃。
         
五粮液精益求精,发展出了“分层蒸馏、量质摘酒、分级并坛”等措施。简单来说,位于同一窖池不同位置的糟醅,所产的酒是有质量差别的,比如位于底层、接触窖泥更多的糟醅,所产的酒更优质,所以将不同酒质的酒区分开来,分别收集、分别贮存。
         
浓香酒的上述工艺体现了“优胜劣汰”、“优劣分清”的理念。所以浓香酒的优质酒、普通酒价格差别很大。
         
其实,浓香鼻祖——泸州老窖的传统工艺没有这么精细。蒸酒是没有分层的,除了面糟以外,其他糟醅是混在一起用的。蒸馏摘酒是“断花摘酒”,“断花”主要是区分不同度数的酒,要求比较低,“量质摘酒”对品酒的要求比较高。当然,后来也随五粮液改进了。
         
所以笔者个人浅见,浓香酒的优质酒比率较低,为15%~30%,从某种角度看是自己搞出来的产品方案和营销手段,其中的优质酒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了。
         
(2)茅台酒的发酵
         
茅台酒的酿造比较独特,投原料分2次,然后这些原料要来回地鼓捣一年——8次加曲发酵、7次馏酒。为什么取酒少1次呢?因为第8次蒸得的是丢糟酒,洒回窖里的酒糟里了。
         
这高温大曲的主要用处就是生香,发酵能力真不行,那么多次加曲、高温堆积,蒸馏那么多次,最后的糟醅里淀粉还能剩10%。
         
酒糟处于酒窖位置不同,蒸得酒液的风味物质也不同,茅台酒的情况与浓香酒似乎正好相反。窖面产生的是窖面酱香酒,酱香突出,中部糟醅是醇甜型酒,入口醇甜,窖底产生的是窖底香酒,窖香明显。
         
茅台酒厂认为茅台酒的主体香是酱香(虽然酱香的成分没有定论),酱香是重中之重,所有的工艺措施都是围绕产生酱香制定的。经过研究证明,随着用曲量的加大,出酒率、酱香酒比率都呈上升趋势。茅台酒的用曲量大也有这个原因。
         
茅台酒的各工艺环节都离不开一个“高”字。除了前面说过了高温制曲、高温堆积,还有高温发酵、高温馏酒。
         
前三个“高”是为了培养耐高温菌,茅台酒独特的香气成分也是耐高温菌的产物。最后的“高温馏酒”是为了把发酵生成的高沸点、水溶性的酱香物质最大限度地丰收于酒中。
         
近年来,茅台酒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也被浓香酒厂借鉴,适当地融入自身的工艺中,提高香味物质和酒质。
         
(3)汾酒的发酵
         
传统汾酒的工艺比较简单,特点是“清蒸清烧”、“清蒸二次清”,即原料不加糟醅单独蒸,然后加曲→发酵→蒸酒来两遍,就结束了。
         
根据专家建议,后来汾酒在蒸粮时也添加少量没有蒸馏过的酒糟,不是完全“清蒸”,实践证明能提高风味成分,提高优质酒率。
         
其实, 茅台酒在生沙阶段也添加少量没有蒸馏过的酒糟,糙沙阶段本身就是“混蒸混𥻗”,后面的工艺流程不用加粮了,也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所以,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各香型酒厂之间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已经超过5000字了,先写到这儿,未完待续。
         
最后介绍一下最近看的三本书:
         
(一)《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第二版)》(余乾伟 著) 推荐指数:⭐⭐⭐⭐⭐
         
内容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文字简洁易懂。
         
         
(二)《白酒酿造与技术创新》(李大和 著)  推荐指数:⭐⭐⭐
         
内容偏技术和细节,比较专业。
         
         
(三)《茅台为什么这么牛》(胡腾 著)  推荐指数:⭐⭐⭐⭐⭐
         
对于理解茅台在中国的特殊意义很有帮助,可读性很强,引证考究。


欢迎点击关注,在投资的路上与我携手同行:

 
       

声明:本人所发布之文章均仅用于记录个人投资、学习思考,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点击“赞”和“在看”

您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留 言 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慧思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