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风餐露宿,热爱从未消减
黎明时分,山腰警务室外下着瓢泼大雨。一个浑身被淋透的身影出现在警务室门口。
“信明,你怎么被淋成这样!”“昨晚执勤时突然下起大雨,没有躲的地方,只能找了块石棉瓦将就了一晚。”
他叫王信明,一名“95后”,是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的边境专职辅警。
点击视频,走进边境一线
疫情发生后,河口城关边境派出所调整了勤务,施行24小时巡逻防控制度。作为抵边警务室的一员,王信明需要从早上8点执勤到第二天早上8点,回来补休一整天,再继续执勤24小时。
然而执勤点却让他和同事吃尽了“苦头”。
在河口193公里边境线上,气温常年达38摄氏度以上,湿热难耐。很多时候一把椅子就是一个露天执勤点,每当烈阳高照,他和同事便把外套浸到河里打湿起到降温作用,然而不到半个小时,水分又会被蒸发……
执勤民警摘掉手套时甩出的汗水。
熬过白天的高温,晚上还要和蚊虫斗争。在一个3平方米的执勤岗亭,一巴掌就能拍死数十只蚊子,一些狠毒的花蚊子还会钻进领口给王信明和同事咬出一圈“项链”。
“每天晚上至少要点四五盘蚊香,绕着岗亭围成一圈。”王信明说,有时大家还直接拿花露水洗脸洗头,然而过个两三个小时,蚊子又飞来了。
边境岗亭里无数蚊虫飞舞。
高温和蚊虫是他们执勤时的“家常便饭”,而巡逻路也无时无刻不在磨着他们的性子。“巡逻路很崎岖,行走困难,尤其是下雨的时候,经常会塌方,有一段路只有一个人的宽度,稍不小心就会滑落到河里。”对于那段最艰难的巡逻路,王信明印象深刻。
一阵亮光,在黑暗中一闪而过。
只见一伙偷渡分子挥舞着刀冲过来,王信明立刻攀上绳索向上攀爬。
“铛铛……”向上攀爬时,王信明的脚下传来阵阵匕首砍击石头的声音。他边爬边往下看,只见绳索的尾部已被偷渡分子砍断,仅差十几厘米就要砍到他的脚。正在此时,几个黑影快速闪过,偷渡分子被战友牢牢控制。
像这样的惊险时刻在边境时有发生。一次执行抓捕偷渡分子任务时,王信明和战友负责“站前哨”,监视偷渡分子的行踪。
王信明监视偷渡分子的行踪。
目标地附近,地势纵横多变。为了隐蔽和观察,王信明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上设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依然没有什么动静,正当王信明准备放弃的时候,丛林中传来声响,他立刻警觉起来。
眼看着偷渡分子越来越近,王信明屏住呼吸,一手紧紧抱住树干,一手小心翼翼地给同事发送信息。然而偷渡分子似是有所警觉,没有再往前走,一直在树下徘徊。他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继续给战友通报情况。“警察,别动!”只见偷渡分子被赶来的战友牢牢控制,而此时王信明已在树上待了近6个小时。
“当时嫌疑人就站在我脚下,我还在给战友通报情况。”王信明说,虽然现在想来有些后怕,但下次再有这种情况,他依然会这么做。
民警夜间执勤巡逻。
去年6月起,执勤点来了一位“常客”,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坚持每天都到执勤点给民警们送矿泉水,一直持续了大半年。“你们每天都在这里守护我们的家,很辛苦,我想为你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当被问到为什么每天坚持送水时,小姑娘向王信明解释道。
小姑娘每天都到执勤点给民警们送矿泉水。
“这件事情,我很感动,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说明我们的工作是能被大家看见并记在心上的。”王信明说。
王信明从小生活在西双版纳,对边疆有着赤诚的热爱。尽管无数个风餐露宿的日子填满了他的青春,但这份热爱从未消减。“将来有了孩子,我会带他重走我现在走的路……”
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
素材:云南边检总站
作者:庄兴、和雪芹
编辑:王一明
审核:杨林
签发:聂虹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
往期回顾
“他是我的骄傲!”
“全国第一”的海空一线
14岁新疆女孩:要像牺牲的爸爸一样
守护祖国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