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文稿 |【加密艺术与元宇宙】NO.1: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 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服务器艺术 Author 追问未知的

首期《加密艺术与元宇宙》系列讲座,加密艺术家、数字化合物发起人王兴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以“ 艺术与区块链互相成就”为题进行主题分享。讲座并邀请了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创始人、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展联合发起人、在3画廊合伙人季晓枫,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杨嘎作为讨论嘉宾,独立纪录片导演、艺术家、当代艺术摄影批评人袁园担任主持与三位嘉宾展开对话讨论。


(点击图片观看讲座直播回放)


上期推送,我们推出了王兴老师的主题分享内容,本文是几位嘉宾的讨论内容。



 @袁园:

谢谢王兴,接下来请入另外两位讨论嘉宾: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的创始人、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展联合发起人、在3画廊合伙人季晓枫老师;艺术家、策展人、评论人杨嘎老师。


我想先请杨嘎老师对刚才王兴谈的内容作一个回应,因为我看过你写的文章——《加密艺术:数字艺术向元宇宙迁移的“摆渡人”》,系统地梳理了一些相关概念。“数字艺术”和“加密艺术”的区别到底在哪?希望杨嘎老师能给我们作一个解答。


@杨嘎:

谢谢袁园老师、谢谢王兴老师的分享。在那篇文章中,我是站在艺术发展的脉络上去梳理数字艺术跟加密艺术之间的关系的。之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是因为就科技艺术发展到现阶段而言,区块链最终是一个互联网工具。数字艺术的历史有30多年,大众比较熟悉的诸如影像等用数码相机、数字工具来完成的作品是和区块链最接近的,这些数字工具也是最早被用来作为NFT产品所使用的工具,从工具角度来看加密艺术跟数字艺术是相通的。


从收藏角度来看,过去数字艺术、影像作品的收藏一直存在巨大的障碍,底层是存在法律和交易的逻辑,因为无法确认作品的唯一性,所有确认的方法都依赖于第三方背书,无论是画廊还是艺术家签名等。这些东西都是把实物转换成数字艺术之后进行的一种确认,这种“确认”在司法实践证据层面存在着巨大的瑕疵。


数字艺术里还有一类——观念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如何进行收藏这一问题是我特别关注的,在区块链NFT出现以后,观念艺术用数码工具的记录可以合理的转换,而这种合理的转换正是我认为原生加密艺术的一个来源。行为艺术也会用数字工具进行记录,这会使得以数字艺术为创作工具的当代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当然科技艺术的发展有算法生成的方式,用各种软件工具算法合成的艺术也有很多,这些东西也是原生加密艺术的一个来源。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区块链的加密艺术首先指的是原生的加密艺术。


在过去的市场上,常常冒出各种所谓的 “NFT化”,或是运用某种工具转换一下上链就说是“加密艺术”,对此我是不太认可的,那些东西上链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觉得王兴老师分享的非常好,梳理的也非常清楚。而且他最近创作的那些作品其实就是“原生加密艺术”,它里边有观念艺术,创作工具本身就具备在区块链上生长的可能性,被铸造是一种必然。


王兴老师也谈到了是“区块链+”还是“+区块链”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工具。此外区块链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就像王兴老师提到的公链问题。公链和私钥对于社会学来说是革命性的东西,它可以在匿名环境下去改变很多东西,在不信任的网络里传输信任、交易信任,这是科技发展和密码学的进步。


公链和私钥是区块链比较核心的概念。王兴老师刚才谈“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问题,这对于数字艺术创作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它会反向促进原来利用数字工具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当然,过去一两年NFT的发展让很多非艺术工作者进入加密艺术领域,至于他们作品的艺术性是什么暂时不太重要,因为这一领域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王兴老师刚才也讲到关于版权的问题,对于加密艺术作品本身的权属,他举的房产和房产证的例子非常好。我们未来要面临一个东西——虚拟资产,虚拟资产本来就没有实物、不生不灭的存在链上。现在国内发的很多NFT有很大的问题,物权的所有权有一个占有和不能交付的问题,而非公链发的NFT,就像是在商家的柜台里,是永远拿不到的,物权本身没有交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公链不存在这个问题,从触发那一刻、两个交易点对点完成之后,公链上的所有权被买家占有了。这个问题是国内所有的联盟链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它从一开始就是有缺陷的,就是一个没有完全交付的物权,这样的产品就是画了一个“像”而已。它违背了区块链诞生公链和私钥的两个点,它就不是区块链的东西。


 @袁园:

谢谢杨嘎老师。接下来,我想请晓枫讲一下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展的情况,在这之前,我先给晓枫做一个铺垫。这次加密艺术展是威尼斯双年展喀麦隆国家馆办的第一次展览。


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海报


威尼斯双年展主海报的主题是“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源自艺术家奥诺拉·卡林顿(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一本包含奇幻故事和插图的儿童读物。卡林顿是超现实主义重要的艺术家,但之前被经典艺术史叙事所忽略。


卡林顿的儿童读物《梦想之乳》封面(左),奥诺拉·卡林顿(右)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库托(Roberto Cicutto)在发布会上说到 “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可以改变,成为另一个人,另一种东西”。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特·奇库托(Roberto Cicutto)(左)和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Cecilia Alemani),图片来源:威尼斯双年展


正如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曼尼(Cecilia Alemani)关于本届双年展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人类的定义是如何变化的?
什么构成了生命,什么区别了植物和动物、人类和非人类?
我们对地球、其他人和其他生命形式的责任是什么?
如果没有我们,生命会是什么样子?


这次加密艺术展的策展人桑德罗·奥兰迪·斯塔格尔(Sandro Orlandi Stagl)给展览取的名字也非常有意思——奇美拉时代(THE TIMES OF THE CHIMERAS)。

在不同文化中,“奇美拉”都有它的对应物,希腊文化中是狮子和羊的混合体,我们可以把奇美拉理解为是一种混合生物,由各种不同的异质物混合在一起。《山海经》里有很多这样混合的生物。


希腊文化中“奇美拉”的形象


接下来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晓枫,晓枫是这次加密艺术展的发起人之一,请你来介绍一下加密艺术展发起的背景


@季晓枫:

谢谢袁园,谢谢王老师,谢谢杨嘎老师。


你们三位的精彩发言真的是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坚信的一点,当一个社会可能或者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去艺术中寻求方案就变成一个必然的选择。


刚才王兴老师是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由内而外思考艺术的可能性。我会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人或者一个商人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世界就像海德格尔说的是“无杂的/大地”的概念。艺术家的工作是让“大地”变成一种有序的世界,使得我们可以在跟世界相处中看到一种“可能性”,从而去用一些技术手段、艺术手段实现这一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的确不是们通常理解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是塑造了我们的世界和生活。比如王兴提的“合理性/合法性”、区块链落地的可能性,如果不是因为加密艺术或者加密艺术家们的创造,真的不一定看得到希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从去年秋天开始考虑如何让加密艺术能够进入到公共视野,在所谓主流的艺术世界当中占有一个位置。威尼斯双年展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一个展览,也是我们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展览放到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一个原动力。


由此,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包括袁园老师、杨嘎老师、Artnet的副总裁、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评委,以及瑞士加密谷(crypto valley)主要的创办者、区块链社区的小伙伴等比较资深的艺术界人士一起组成了一个艺术委员会,推荐了22位艺术家,作为本次威尼斯双年展加密艺术展的参展艺术家。喀麦隆国家馆是第一次参展,也需要这样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展览,从而开启他们的威尼斯双年展之旅。


@袁园:

谢谢晓枫。我想补充几个信息,也回应刚才三位老师分享的内容。


首先,威尼斯双年展已经公布了总策展人的声明和策展的想法。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较之前有极大的不同。


1. 总策展人为女性,是威尼斯双年展超过百年历史上的第五位女性总策展人;


2. 参加主题展的213位艺术家超过90%的参展艺术家都是女性,创造了史上之最。 


3. 将近90%的艺术家是首次参与威尼斯双年展。这意味着策展人有一个极大的勇气对系统性结构的反抗,包括对性别结构、艺术市场的一个反抗,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把加密艺术这样一个新兴的力量纳入进来。


本次加密艺术展有两件作品是我推荐的,这两个作品也可以代表我对加密艺术的观点。一件是王兴的《数字巴别图书馆:小门》,刚才王兴也讲到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他把区块链上的时间作为创作意图。


王兴,数字巴别图书馆:小门,2021


“时间”意味着什么?在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中,有五个时间胶囊。将过去未被展示的艺术家作品和当代作品放在同一个空间中呈现,通过时间的跨度揭示出过去和当下的关联和影响,尤其是被忽视的影响。所以“时间”本身就是这次威尼斯双年展重要的母题。


另外一点,链上时间跟现实时间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意识到,现实时间是被一种线性时间(比如现在公元时间是西方的一个公历)所统治和主宰的,这种时间本身是一种暴力,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不同的时间观。所以时间本身是带有主观和文化属性的,带有充分的异质性。王兴的作品在于他引入了一种“异质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区块链的时间,这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杨嘎老师讲到的什么叫做真正的加密艺术或者链上原生艺术。


我的观点是:什么在塑造和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过去20年,Web2.0已经完全重塑了这个世界,我相信Web3.0未来也会重塑这个世界。塑造和改变这个世界的基础设施是什么?


我们谈真正的链上原生艺术、加密艺术的时候,键是有没有调用塑造和改变这个世界的材料和力量?如果没有,只说“NFT化”有什么用呢?不会改变既有的观念,也不会去重新认识和理解这个已然被改变的世界,所以这是极重要的。


我反对或者不认可所谓“NFT化”的原因在于,它没有把我们引到对问题的关注,只是一个投机主义的转变。而且这种投机分子不仅仅包括幼稚的“NFT化”,还包括当代艺术圈中已经名利双收的所谓成功艺术家,他们也参与到这种投机的“NFT化”当中,这尤其是要警醒的。


我再说一下另外一件参展作品《加密艺术驱动器》,我两年前就在某宝上买了佘璐芸的《当代艺术驱动器》,当成项链可以挂在身上,这个实物的《当代艺术驱动器》和现在做的《加密艺术驱动器》核心区别在哪儿?我们刚才谈到“奇美拉”是个混合生物的概念,是一个超文本的符号,把各种异质的文本和携带着文本的象征属性混合在一起。


佘璐芸,《当代艺术加密器》


《加密艺术驱动器》也是超文本的符号,每一个持有者可以贡献文本、语义,共同建构语料库。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每个文化和时代都会生产出自己的文本,这个超文本是活的、参与性的,也是时代观念的表达,而且这个链上的“文本”又是不可篡改的。


不同稀缺度的《加密艺术驱动器》


这种“不可篡改”性在今天具有极大的抵抗性,我们现实社会当中的语言高度被污染,我们能听到什么看是由权力在约束的,而这样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方式,每个人可以在链上生成和记录文本,即使是艺术家本人也无法改变这个文本。


而之前实物版的《当代艺术驱动器》的语料库是艺术家自己决定的,只有固定的300个词,持有者只能通过按扭更换一下词语的组合,不可能再增加和减少词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加密艺术驱动器》不是一个NFT化的作品,而是完全不同的基于区块链的重新创作


王兴刚才谈到了关于被证实和证伪的部分,但是没有充分展开,再请你补充所谓被证伪的部分。


@王兴:

首先感谢袁园老师对于我和我们团队作品的认可,袁园老师解读出来的一些内容是我们作为创作者本身都没有想到的,受到很多启发。


接着说“证伪”部分:


2021年早期,我们以为借着区块链的牛市,加密艺术也会势如破竹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产生很多可见的影响,加密艺术会也变成一种显学、会被大量的讨论。而现实情况是,现在2022年2月已经结束,虽然区块链的技术在海外很热,技术进步、迭代速度非常快,但是在国内并没收获很多的普通用户和落地的案例。


今天来分析这个原因,我认为可能是现在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度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还是不够的,区块链还不够好用。比如以太坊的Gas,每一笔链上操作的Gas成本折合人民币500左右。这样的交易成本对于我们国内绝大多数用户还是比较贵的,包括一些钱包、私钥、公钥使用的体验还不够好。当然,也因为区块链本身的金融属性太强,不可避免会被各国监管,会被非常保守主义的、小心翼翼的对待,甚至宁可先约束也不让它产生系统性的问题。我们也会看到有很多资金盘、传销借着区块链的名义做一些非常让人恶心的事情。


总体来说,这个技术本身还承载不了普通用户大规模高频的使用,并且随着监管部门一轮轮公开的表达,让公众对这件事情产生了一些困扰或者一些污名化的认知。这都让加密艺术在国内的宣传、推广、落地碰到很大的困难。

虽然它的落地速度和触达普通用户的状态被2021年的实践给证伪了。但还是有一些乐观的地方,我们也看到在一些专业人士集中度较高的领域,比如金融领域、科技领域、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些人群对区块链的认可。


我们相信,监管也会慢慢跟上,监管需要适应、需要观察、需要学习,技术本身会进步,监管相关的科技也会进步。随着这些东西都码齐之后,未来可能会再迎来一个面向普通用户的机会。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如果想了解加密艺术,快速的寻找到一些专业人士做一些沟通、交流、创作的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袁园:

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加密艺术,但在公众视野里,更熟悉的词是NFT艺术。所以,我想请杨嘎老师澄清两个问题:


1. NFT艺术和加密艺术之间的关系

2. 区块链、Web3会重塑艺术体制、艺术市场、艺术规则,而传统艺术市场的那套固化的体系就已然不存在了,这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请你说说年轻艺术家如何进入加密艺术领域?如何在当中创造出自己的可能性? 


@杨嘎:

关于“NFT艺术和加密艺术之间的关系”,我通常会先说三个概念:加密艺术、NFT、版权,NFT不等于加密艺术,加密艺术不等于版权。这三个概念从法律层面比较好厘清楚。如果把一件物品作为交易,它的底层就是法律;把NFT、加密艺术和版权三个概念放在一起逐一梳理,大家就会比较清楚加密艺术和NFT、区块链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NFT就是一个非同质化代币,非同质化代币对应的是同质化代币,比如以太坊和比特币有复数、有2100万个或者是N多个。非同质化就是1个,当然ERC-1155协议可以有更多个,但它是一样的。这是区块链上技术和智能合约的概念。


再来说加密艺术。“一切都可以NFT”这句话我不反对,比如Twitter的CEO把他的第一个推特截屏然后铸造在以太坊进行销售,价格仅为290多万美元。这是加密艺术吗?我认为不是,因为它没有可观赏性也没有任何艺术属性。但是,我曾经写文章说“这是人类有了互联网社交以来,互联网上可收藏的‘古董’,它具有历史意义,具有时间性的意义,它对于互联网的社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东西就是比较优秀的NFT。而加密艺术还是需要有一些艺术的属性。


再来说版权。很多人把一些实物的作品拍照、上传、去铸造,然后就说这是一个“NFT”。作为技术层面是可以的,但是从价值层面来说它的价值是有瑕疵的。版权即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财产权只能保护创作者死后的50年;人身权是指署名权、名誉权、还有不可篡改权的。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铸造一个拍了照的实物作品上传,50年以后这个作品价值没有了,所以购买的这个作品权力是有限的。


原生的加密艺术在区块链上诞生、在区块链上铸造不生不灭,只有两种情况会消失,一是主动把它打到40个0的地址去一个黑洞销毁;另一个是密钥丢失,是被动的结束。我们能看得见在哪儿,但是不能转让,所有权被动消失。


从这几个点来讲加密艺术、NFT和版权之间的关系,我相信大家应该能有所理解吧。    


第二个问题:在沙龙时代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是委托关系,买家对作品是有要求的;沙龙时代是在一个公开的画廊里对作品进行销售,我们现还延续着画廊和拍卖公司的模式。但是,加密艺术的出现对于创作者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它是一个“强交易”的东西,交易的热闹程度远远超过艺术本身的热度。还有一个改变是“社区”,刚刚王兴老师也提到了,社区的价值在于区块链底层的社会意义——就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如何来理解“去中心化”?就好像一个作品大家都同意它的好才叫好,当然有一个“时间”概念,需要一个比较短时间的同意。一个作品要在Opensea上发售,社区里会给一个倒计时,一个所谓的“共识”,当然这种共识是很有局限性的、被动的,为了交易的共识。我觉得这对刚刚开始兴起的加密艺术的销售方式是没有问题,但未来会慢慢像股票一样回到“基本面”里,我认为的基本面是艺术本身,当代艺术或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学发展的一个基本面。当然有一些优秀的头像作品,像Pak这样的作品更接近于观念艺术。当然Pak作品金融属性太强了,如果在中国可能会被列为非法集资。但是作品本身很棒,至少是观念上很好,从金融角度也蛮健康,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不同国度法律边界不一样而已。


我想说的是什么?年轻艺术家要去拥抱新的艺术形式,至少不要害怕它,它会给你带来很多可能性。


我进过很多社区,见到很多社区里的欢声笑语和歌声,很多人每天长达8小时都泡在社区里的,为了完成任务、为了晋级、为了能拿到白名单,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天有8个小时在里面是不是就是他的生活?我觉得应该是。大家在这样一个健康的社区里共同学习和进步,会慢慢得到教育和滋养。


大家有一天会静下心来思考或明白我说的基本面的东西,艺术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我不反对年轻艺术家在这个时代投机一下,但是投机之后还需要冷静思考,毕竟只有好的作品才会沉淀下来,会让大家记住。让结果来说,大家现在至少在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我一点都不反对那些头像作品的创作,真的很棒,它有它的推动性。如果纯粹是当代艺术,或者从事艺术行业的人认为的艺术,那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热闹。热闹这件事还是蛮重要的,它推动了很多改变。比如Twitter已经连上了数字钱包,以后Twitter的头像必须用钱包才能展示。这件事会让大家在互联网上变成一个自觉,当看到头像连到钱包的时候会肃然起敬,首先是觉得他是一个加密者,至少从心里会认可、不用怀疑他的身份。


我想Web3.0就是全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这一刻逐渐推进。Twitter上周开始也可以用加密货币进行打赏。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加密社交时代,Twitter已经给我们启动了这个按纽。每个从事艺术的创作者都会去固守一些东西,但我想对年轻的创作者、艺术家应说,新东西来的时候,不要害怕!拥抱它!    


@袁园:

谢谢杨嘎老师特别乐观的建议。


接下来有请晓枫讲一下杨嘎老师涉及到的关于“DAO”的组织的问题。在晓枫讲之前,我先介绍一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作为铺垫。


大家对凯文·阿博什(Kevin Abosch)的作品《土豆》(potato )非常熟悉。这件作品不是加密艺术。


凯文·阿博什,《Patato #345》,2010年


他最早的加密艺术作品是《永远的玫瑰》(Forever Rose),“ Forever Rose ”是基于阿博什的玫瑰照片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创建名为 ROSE 的代币,在合约中被写成可分割的10份,每名藏家通过1/10的ROSE代币持有“ Forever Rose ”。


凯文·阿博什,《永远的玫瑰》,2018年


阿博什之后的作品《我是硬币》(I am a Coin)更具加密艺术的观念,包含实物作品和虚拟作品两部分,其中实物作品是用艺术家用自己的鲜血盖的区块链地址印章,虚拟作品则是以太坊区块链上的合约地址对应的1000 万件名为IAMA Coin 的代币。阿博什认为加密艺术处在艺术和技术的交汇处,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加密货币可以赋予艺术家权力,这只是一场革命的开始,将权力从传统机构转移到公众手中。


凯文·阿博什,《IAMA Coin》installation shot


阿博什这次的参展作品跟全球气候危机有关——《太阳的信号》(Sun  Signals),通过深度学习的算法训练太阳辐射的数据,每一个图像都是通过数据生成成,在视觉上也跟艺术史有关联。



接下来我把问题抛给晓枫。这一次威尼斯双年展的加密艺术展是通过“DAO”组织发起的,而且阿博什也是“DAO”的成员,我想请你讲一下加密艺术和“DAO”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体会。    


@季晓枫:

虽然现在整个“DAO”还没有成形,但是它的从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看到前景。


“DAO”组织的结构

熟悉区块链或者是“DAO”概念的人会相对比较容易的说出来它的构成。比如需要一套制度,还需要一套算法或者智能合约系统来实施这套制度,这个制度是围绕“WHAT/财库”(有些“DAO”组织称之为‘国库’)实现收支平衡和投融资收益。有的“DAO”组织有的是非常公益性的,比如旨在改变世界的或者是要登上火星的;有些就是为了赚钱、投机;或者是根本没有什么目标,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大家有什么事干什么事。我不去评价他们的优劣,但总体上这三部分核心结构是不变的。 


“ DAO”组织的优势

基因决定一切,我也愿意用这句话形容一个“DAO”组织的形成。我们不说建设,因为当我们说到建设的时候,可能确实会回到一个相对比较中心化的状态。但是它的形成,会让我们体会到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的来来往往,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差距,工作推行的能力等等。这就引发了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DAO”组织的优势就是在于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属于自发的,当然是预期有收益,但不是像一个企业那样听从命令而行事,每个人都会按照自己的主动性行事。


“DAO”让“正确”和“效率”变得一致

我们在没有操作“DAO”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在一些目标不集中的区块链社区很难推进一件事的进展,准确性、正确性似乎是一个“DAO”组织的核心,效率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但是随着进展,当一个“DAO”组织的基因人群志同道合,领域互补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很强的时候,会发现“正确”和“效率”可以同时变得非常一致。  


“DAO”组织极大降低作恶的可能

对基因有一定要求的“DAO”组织,在运行的时候会极大的降低作恶的可能。我所说的“作恶”是指比如“割韭菜”、诈骗等在金融领域容易发生的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它会从无论是自律和内部甄别机制的心理,或者智能合约所约定的机制等等一系列元素对于作恶这件事进行约束。因为人性是不可靠的,当一个机构、一个组织整体的机制变得让作恶的成本变得极其高昂的时候,跟人性的关系就变成了一个正相关的东西。


以上是是我的体会,这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进展非常顺利的重要原因。    


@袁园:

谢谢晓枫。

王兴,你的身份是艺术家,也有自己的团队。我们知道加密艺术是有门槛的,即便从院校出来的年轻艺术家,这个门槛也不比传统老艺术家的门槛低,因为受的训练还是传统艺术的训练。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你刚才提到的团队,还是我们刚才谈的“DAO”组织,如果想要参与到加密艺术创作当中但又并不具备加密艺术在链上原生创作的能力,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加入一个艺术的“DAO”组织,或者其他方法? 


@王兴:

我的想法是,显然加入一个“DAO”组织或者是加入一个社群是非常棒的一个路径,因为它不只是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还会在你还不太了解状况的时候,能让你认识到很多早你一步的参与者。由于现在行业还处在一个早期阶段,绝大多数社群还是很欢迎新人的,所以我觉得在这里边想要找到一些又懂行,又愿意提供帮助的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创作的技术门槛上来看,程序员似乎是最能以一己之力完成加密艺术创作的角色,但现在的很多加密艺术家也不是程序员,可以找到一些不使用代码开发也可以做加密艺术的方式。比如达明安·赫斯特的作品也没有用到特别复杂的开发。而且区块链已经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工具,这些工具可以被艺术语言化,就像画家不需要自己生产颜料,只要拿过来用就好了。


就算是拥有全站开发能力的程序员,但是有很多项目形式的作品注定是一个人没法完成的。比如电影、游戏、互联网的APP,其实核心通常是产品经理,很多有想法的程序员,最终也会变成产品经理。一个人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学会识别并发现自己的秉赋,用聪明的方式解决重要的问题。这个才是关键,而不是掌握一个具体的技能。赫斯特、阿博什这些优秀艺术也并没有开发的能力,他们只是找到了有意思的话题,找到了生动的语言。


我自己也经常在想有没有办法用更轻的开发,甚至几乎不用开发做出更有穿透力的作品,那反倒是一种生动。作为一个加密艺术创作者,我用一个四两拨千斤甚至是点石成金的的行动,然后稍做加工使它变成一个很生动艺术,我觉得会很酷!    


@袁园:

我也认同王兴所说的。加密艺术虽然有技术门槛,但是不意味着好的加密艺术一定需要巨大的技术的工作量或者技术的难度。


我想接着把这个问题抛给杨嘎老师。虽然我表达的观点很激进,但我也认同杨嘎老师刚才说到的,好的加密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好的观念艺术,只不过调用了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材料,所以“观念”是极为重要的。


我想问杨嘎老师:加密艺术作为一个新生力量,它给传统艺术家的创作带来哪些挑战?是带来一种创作上的启发还是其他什么? 


@杨嘎:

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种是主动的,一种是不主动的。


如果把加密艺术和当代艺术放在两个对立面,它们一直会共存下去,但是加密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会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以及我未来期望的加密艺术的呈现方式、创作方式都是线上的工作,但这也不是界定加密艺术好和不好,完整和不完整的一个先决条件。好的作品无论是用哪种形式去创作都是好的艺术。


袁园老师提到的这个问题更多的是给予年轻人思考自己的方向。我作为一个艺术研究者,不太愿意把它们分开,我觉得都是艺术,只是加密艺术是一个新东西,顺应了这个时代,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讨论。年轻艺术家要去拥抱加密艺术,去感受它,但不一定刻意去创作加密艺术,最重要的还是你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的思考,以及你的敏感度和对艺术本身的理解。你能否创作出好的艺术品,最后能否变成一个好的艺术家,这些都是一些通道。 


@袁园:

谢谢杨嘎。我想问晓枫,刚才我们谈到威尼斯双年展这次有一个系统性的反抗——在性别和更边缘的艺术家方面。策展人自己谈到这种选择不是基于性别来考虑的,她认为这是一个“后人类”的主题。尽管如此,参选的艺术家仍然有80%来自欧美,在地域上仍然是欧美中心主义的。我想请晓枫谈谈这次加密艺术展入选艺术家的情况,为什么这样选择?


@季晓枫:

在艺术家的选择上,有很大程度上的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又是因为我们在艺术行业几十年工作的必然性带来的。


为什么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这些南美西班牙语区的艺术家占了将近1/4,甚至是2/5的样子。中国艺术家的选择也是非常谨慎的,从准确性和所能代表的水准上,我们认为是非常到位的。这两个地域的艺术家是在加密艺术领域比较活跃的;反而欧美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偏数字艺术成分更多一些,在加密艺术转换的进程上还是有些差距的,多半还有很强的形式感。当然,这个展览整体上还是由评委来决定的。


我们有三个指标作为评委评价的依据:1. 概念、观念;2. 视觉效果的呈现;3. 加密或区块链的匹配度。


这三方面的要素决定了对艺术家的评估和选择,从而形成了一个无论从年龄上、性别上、创作形式上以及呈现的方式上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家群体。这个展览呈现的的多元性不是声称的某种去中心化或者对于原有艺术体制、策展体制、市场体制的反抗与不反抗,这些都不重要,它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展览的事实。


当然,这的确也跟威尼斯双年展相对的开放性和民主化有关(把权力交给策展人),与上百个场馆一直以来的管理机制也有很大的关系。我想它会成为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上比较亮的一个点,这个亮点不是由权力推动的,而是由这个事情本身的属性和所处的历史时机决定的。    


@袁园:

谢谢晓枫。关于NFT,杨嘎老师讲到头像作品,我认为加密艺术或者NFT的视觉文化更是跟亚文化关联的,收藏群体绝大部分也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收藏作品的时候主要选择跟他自己所感受的文化环境相关的作品,在市场上极为成功的作品,比如最早的加密朋克,最近特别火的日本二次元的形象,各种跟潮流文化有关的形象。在这个意义上,加密艺术是亚文化的主战场,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是对自己文化的表达。


刚才王兴讲到Twitter会把头像连接到钱包,也就是说你收藏的加密艺术可以直接作为Twitter的形象,意味着你的身份在头像上得到了表达。这种“身份”意味着什么?我并不把它理解为是一个炫富,而是意味着你是加密群体的参与者。这种身份在今天极有挑战性,尤其是大家看到俄乌战争之后有非常多的加密货币捐款,也发起反战的“DAO”组织,这种“身份”是一种立场、是一种价值观的身份,而不是炫耀财富的身份。这本身是一个边缘身份,是一个抵抗身份,是一个匿名身份,匿名成为一种立场、成为一个全景监视社会里不被注视的立场,这是极为重要的。加密艺术赋予匿名另外一种更为激进的政治性、抵抗性的身份。


观众给王兴提了一个问题:加密艺术的受众人群与传统艺术的受众有什么样的改变?


@王兴:

感谢这个问题。就我而言,我的作品的藏家目前绝大多数来自区块链圈层。这有一些历史原因,因为我参与到这个行业比较早,在我拥有加密艺术家的身份之前大家可能已经认识我,所以我做艺术也会有人来支持我。总体来说,受众群可以分成几部分:


1. 第一圈层是早期在区块链领域认识并对我认可的一些人,我做任何事情他们都会表示支持,这是最底层的;

2. 我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不停地抛自己的想法,大家觉得这可能是有价值的实验,而且区块链确实需要找到更多落地的试验田,这样又扩大了一个圈层;

3. 在币圈,有些人觉得我做的这些事还不错,将来可能有一些投资的价值;   

4. 随着2021年的实践,我们在努力担当一个区块链和艺术行业之间沟通的角色,希望这件事在国内能够很好的发展,做了很多义务劳动,也意外的收获了很多艺术行业的从业者来买我们的作品,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最外层的受众。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未来通过一些什么样的路径怎么去传播,怎么去做。


@袁园:

谢谢王兴。我们今年会持续讲“加密艺术和元宇宙”,相当于一个布道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理解、去尝试参与其中。这个领域当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陷阱,我们希望通过积极地实践去影响和改变。


最后我引用卡林顿《自传》当中的一段文本。她在西班牙的时候,正好处于二战期间,她想去英国大使馆谈她对二战的观点。她讲到:


世界被卡住了,像我一样,让我们停止战争,去解放世界。与其在政治和经济和经济的迷宫当中徘徊,不如相信我们的力量,解放这个世界。


当她说完这一段话之后,大使馆的人给医生打电话把她送进精神病院。


二战过去了77年后,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选择卡林顿的作品为主题,既是反思过去,也是想象未来的可能性。相信我们和艺术的力量,相信新生的区块链、Web3和加密艺术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去停止战争、可以解放自身和我们所处的世界!


谢谢大家,也谢谢三位嘉宾。




数字化合物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加密原生艺术”发展的机构。数字化合物通过联合创作、品牌创作、发起展览、公众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秀艺术家和项目,推动加密艺术行业发展。


官方网站

digitalcompound.org

微博关注@数字化合物

Twitter关注@Digital_Compoun

discord社区:https://discord.gg/JcSAZUHkTE

加微信:digitalcompound,进官方微信群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侵删。转载/投稿/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TAODINN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