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塑现场 | 加密艺术的新场景

重塑现场

加密艺术

新场景


1. Time-Based Pending

2. Utility ,社交身份

3. 1/1,版权的延续

4. 加密原生

5. 元宇宙中的(加密)艺术


北京时间4月29日晚9:00,Yuga Labs发布元宇宙地块Otherside。Bender是一位NFT的深度参与者,她预估了今夜的火爆场面,准备了1.5 eth作为子弹在gas war中搏杀。

出乎意料,以太坊gas飙升至8000gwei(8月保持在个位数),不少买家以超过2 eth的gas成交,她不得不从另一个钱包中转账浪费了一些时间。尽管最终mint到了Ohterside的土地,但是她觉得花这么多gas有点心疼。此时的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人po出“See you on the Otherside”的推文。

从预热宣传到项目发售,每一个环节都与观众/买家保持着密切的互动,FOMO情绪在最后的几分钟内激发参与者的荷尔蒙,即便临时增加筹码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蓝筹NFT项目发售现场。

 

1. 

Time-Based Pending

所谓的铸造(minting)NFT,就是第一次在链上生成NFT的过程。数据打包的优先级根据gas的高低决定。大量数据集中打包就会出现gas war,谁出高价谁先走。

在这个竞争中,gas出价较低的订单将被推迟打包,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在抢购有限的NFT时,推迟的确认也可能造成铸造失败。Otherside的发售就是这种情况。区块确认时UI页面显示pending(确认中),这个过程可以被视为NFT的第一现场。

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属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媲美中心化技术的高效体验,链上确认的时间也就成了参与者竞价以快速获得数据确认的荣耀时刻。对比video、电影、声音等time based作品形式,pending的过程并不承载任何叙事和意义,它只对结果负责。当交易完成,NFT转账(transfer)到个人钱包,拥有/持有的价值才被确认。

2022年7月,以太坊升级牵动着加密行业的注意力,PoW和PoS之争在安全、效率、审查、权力等层面的讨论已然显现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价值。这也将影响到铸造NFT pending的过程,当时间变短,就像相机的快门一样,这个发生的现场可能消失。


2. 

Utility ,社交身份

NFT市场在2021年8月交易量超过30亿美元,达到全年交易量的顶峰。也正是这个时候,Clubhouse关于加密话题的房间中开始流行一种猴子的头像,这个发行10000件的BAYC,后来成了NFT领域最大的赢家。从BAYC开始,PFP(Profile Pictures)成了一种范式,将其作为社交媒体的头像,代表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拥有BAYC,是最engage的NFT Talker。拥有CryptoPunks就是最O的OG。

年初,Twitter Blue会员支持链接数字钱包并使用NFT作为头像,NFT的认知逐渐溢出加密人群,在大众媒体渠道传播。PFP的社交属性直接带动了整个NFT市场的价格,utility(实用性)几乎成了NFT价值的载体。

艺术设计学者王受之曾用“Art for me, design for you”来区分艺术和设计,创作的目的性是区分二者的边界。尽管两个概念正在逐渐融合,但面向utility的创作意图显然更倾向于设计。

PFP的使用场景更像是奢侈品。品牌故事带来的溢价是其市场逻辑,故事(narrative)和路线图(roadmap)的不断展开正是项目价格的增长逻辑。尽管在频繁举办的twitter space对话中不断有人推荐“画工很好”的NFT,但是在“Moonbirds”上线的时候,似乎没有人在意画面的品质,富有的参与者在第一时间换上复古的(以CryptoPunk为代表的)像素化头像,像战利品一样炫耀着个人的财富。

Moonbirds是Proof社区发布的NFT,Proof社区发起人Kevin Rose曾入选彭博社评选的世界25名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及《时代周刊》和《商业周刊》评选的网络25名最有影响力人士,与NFT和元宇宙头部项目及创作者关系紧密。

MoonBirds持有者与Proof会员卡享有类似的权益,并且,持有者可以筑巢(nesting,一直持有)获得收益。这种作为“种子”的经济模型依赖社群对项目方的信任,对项目团队和运营能力提出持续的要求。

但是,金融属性的玩法机制也正是艺术界无法达成共识的部分,这些金融模型与艺术的议题毫不相干,并且如果以经济模型的成功来定义艺术,那完全可以不以艺术为标的,至少它是可以被替换的。

 

3. 

1/1,版权的延续

PFP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门类,与经典艺术作品不同的是基于算法的批量生产在相似性与稀有度之间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首先它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独一无二并非是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所洋溢的“灵光”(aura),而是基于算法的有限呈现。

这些“看起来”很像的内容又不同于版画,与完全复制原作或基于同一模版创作的形式在工作原理上大相径庭。在价值的认定和美学原理上也很难用已有的艺术经验作出判断。

随着加密人群的文化自觉,crypto art(加密艺术)从meme中抽象出来,在2013年前后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形容画面上带有数字货币符号的数码绘画作品。2013年,cryptoart.com域名被注册用来展示和售卖一种纸板海报艺术品。这些印刷的插画(illustration)是构图完整的,有厚纸板支撑的,可以被摆放或悬挂展示呈现的“作品”。网站在2013年发布的27件“艺术品”大概反馈了加密人群的文化诉求。彼时正值比特币减半,这个网站发布了多幅以halving为主题的内容。

cryptoart.com

很像19世纪的日本浮世绘作为包装纸包裹着瓷器出口的欧洲,这些画面的正面扫码获得登陆地址,背面密封的激光防伪贴纸下面藏着一串比特币私钥。这个场景是早期推广比特币钱包的一种手段。

因为NFT的唯一、可溯源等属性与艺术品高度契合,将其理解为数字版权的认证是早期NFT player的想法。2018年以来,以数字版权为思路创建的加密平台是外界了解这个领域的主要途径。SuperRare、KnownOrigin、MakersPlace等平台以NFT赋能数字绘画,XCOPY、FEWCious、Alotta Money、Osinachi等艺术家脱颖而出。这些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关注,LGBT、加密主义、多元文化、少数族裔、地缘政治等诸多标签是web3人群向世界表达文化诉求的方式。

从ZKM的小型meetup,到Art Basel的圆桌论坛,再到Hans Ulrich频繁出现在NFT talk当中,经典艺术叙事仍然难以理解基于公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愿景及其为艺术带来的可能性。数字版权这个极具中心化权力色彩的认知即使在精英人群中仍然占据主流,更强的思维惯性或更难接受去中心化的理念。

4.

加密原生

区块要像颜料一样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当中。如果一件数字作品在不上链的情况下完成意义的表达,那它就没有对区块链的需求,“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可以借用奥卡姆剃刀理论来理解NFT在加密原生作品创作中的角色。

2022年7月19日,阿布拉莫维奇在Tezos公链上发布NFT项目《英雄》,将其2001年创作的影像作品拆成6500份,截至8月中旬,仅售出1200份,与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号召力相去甚远。与此同时,Tezos生态7月的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1394K xtz,这条以绿色和艺术为标签的公链数据印证了艺术理念和受众人群的迭代

https://public.tableau.com/app/profile/nft.reporter/viz/HENActivityDashboard/Overview

不难看出,fx(hash)平台的交易曲线在7月与Tezos生态的走势吻合,算法生成艺术在Tezos生态中受到关注。fx(hash)与ArtBlocks原理类似,都是使用图形算法软件在平台上发布“项目”,在产生交易时执行生成随机数的函数,使用随机数作为生成艺术的参数。这些作品并非是预先设计好的图像,最后的结果是创作者编程(programing)的视觉化呈现。

创作的过程从以直观的绘画转型为编写代码,这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转型,最有代表性的是摄影对艺术产生的影响。在“加密原生”的情境中,创作者对结果的不可知,参与者以数字身份参与作品铸造,其美学特质也在关系的转变中转型。

另一种方式,async.art为艺术家提供了打包好的编程工具,视觉艺术家只要上传作品元素(包括图像和音乐),便可以根据平台设计好的工作原理进行创作。正如async(异步)在编程语言中所描述的,多个任务的同时进行,是艺术创作中视觉艺术家和算法工程师合作的结果。

 

5. 

元宇宙中的(加密)艺术 

从使用体验上来说,元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数字艺术现场。在元宇宙的情境中,我们有必要重新理清NFT、艺术品、加密艺术之间的关系。

区块链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元宇宙项目中的地块、可穿戴设备,甚至名字都是NFT,在这里我们更容易认清图像和NFT的关系。不管是画廊(gallery)、博物馆(museum)等元宇宙建筑中,更多是移植现实世界的经验将“艺术品”挂在墙上,受限于技术现实,这些图像更像是薄薄的一层壁纸贴在建筑的墙面上,于是,有的针对于元宇宙空间的作品设计了画框,以模仿实物空间的视觉感受。

也有Oncyber等加密艺术空间类型的元宇宙项目,专门为展示艺术品设计展厅空间,这对于视觉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友好的,可以作为一个立体简历展示给观众或者支持者,而对于更复杂的需求,比如作品复杂的故事背景和创作机制又对空间提出了更多开发需求。

加密艺术,真正的加密艺术在元宇宙空间同样没有与其匹配的展示空间。如何将图像背后的编程技术和工作原理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是一种新的可能性。而不是仅仅是以一个图片的形式遮蔽创作背后的工作。如果讨论的范畴仅仅停留在视觉的表面,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众多难以自洽的逻辑。 

德国图像学家潘诺夫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提供了一套观看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看到什么”“这是什么”以及“意味着什么”。彼时观看(See)的过程基于实在的现场。于是作品的尺寸、质地、肌理,甚至现场的环境,包括声音、气味、空气湿度都将辅助观看成为此时此刻的信息。想象一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稀世之作在中国展出有什么不同?在看到作品之前,排队的人群就已经赋予了“现场”截然不同的含义。而对于元宇宙中的作品来说,回车抵达的现场正在改写过往的经验。


从创作到收藏,从展示到欣赏,截然不同的场景似乎是一条与经典艺术史平行的叙事。然而正如以太坊升级和美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所面对的一样,艺术的叙事将在博弈中找到新的平衡。“确保web3发生在某地”的口号仍然在继续,从加密艺术来说,参与建构就是最好的实践。


官方网站

digitalcompound.org


微信关注@数字化合物


微博关注@数字化合物

Twitter关注@Digital_Compoun


文中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分享不作商业用途,侵删。转载/投稿/商业合作请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