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投 |加密“易筋经”
我们搞了份新刊物,是月刊,叫《加密三思》。
常言道币圈一日人间一年。区块链行业发展太快,生产重要内容的速度也快。这带来一种副作用。即最重要的思想性内容被行情类和广告类内容淹没。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可能不是太大困扰。但还有另一些人,他们可能是想要理解这一段思想史的学者,可能是准备投身区块链相关人文领域的青年,甚至是希望把脉的监管者,他们面对诸多困扰。
对我个人来说,《加密三思》是支撑艺术创作的功课。经常懊恼,过去的一篇文章想要找来再看,但网上已经找不到,或者内容已经不是正身。自己横竖想要建备忘录了,不如开源出来。或许能创造更大价值。
《加密三思》将是一份每月更新的,会不断迭代生长的区块链认知进化备忘录。我希望它可以分布式的储存在每个持有人的钱包里,每个下载或传阅过的设备里。于是区块链就有了记忆。而且是思想现场的记忆。后来的人想从现在获得知识或信念的时候,不至于像我们想要回溯互联网早期一样茫然。
甩开困惑
在编辑《加密三思》期间,经常讨论“谁需要这个刊物”的问题。
一种积极的声音是说《加密三思》是一种类似易筋经的基础功课。它的作用不在于术。对于新进场的投资者、艺术家、研究者,都有必要来了解这个领域都发生过什么。在了解基础上再生成自己的判断。
相对官方的文献库,《加密三思》自带民间热情和中立性;相对DAO方式组织起来的文献库,《加密三思》有基于我的判断呈现出的稳定品味。
我还在刊物开头点明自己的局限性。是想让大家明白《加密三思》只是个理解区块链复杂系统的抓手。对于想要借着《加密三思》进入这个领域的朋友,我一刻都没想成为权威。我希望被质疑,希望有机会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
还有一种消极的声音是说没人会看这种东西。有几个投资者看过《比特币白皮书》?有几个艺术生看过《艺术的故事》?更何况我和《加密三思》什么都不是。
要承认面对这样情况的无力感。我只好安慰自己说:先贤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也解决不了。没有一篇文字是给不会读它的人准备的。
贡布里希之所以是贡布里希,是因为写了《艺术的故事》,并经受住了时间考验。而不是他头顶光环在前。
我只能做好我可以做好的工作。即便只有这最简单的念想,也还需要很多努力。
刊物关键信息
内容属性:月刊
主要内容:用文献整理来保存区块链行业认知进化的历史,用评论做文献的注释和衔接。
发行方式:首批发行采用空投给王兴和数字化合物NFT持有者的方式。后期发行原则上避免零成本获得。
媒介:NFT
总量:3000
技术支持:Nervos区块链、NervinaLABS
数字化合物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加密原生艺术”发展的机构。数字化合物通过联合创作、品牌创作、发起展览、公众教育、学术研究等工作,推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秀艺术家和项目,推动加密艺术行业发展。
Twitter关注@Digital_Compo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