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收藏加密艺术的技术性讨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举办展览“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值得关注的不是展览本身,而是最高艺术学府开始关注加密艺术的事件。策展人张远在论坛中提出CAFAM作为重要学术机构在加密艺术收藏方面的必要性。无独有偶,据The Art Newspaper 2月15日报道,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将收藏包括CryptoPunk#118在内的18件NFT。这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公共机构收藏NFT和加密艺术的技术性讨论。
对于“加密艺术”的概念尚有讨论的空间,但绝大多数作品以NFT方式呈现。我们的讨论也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
在“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的论坛上,艺术家隋建国的发言十分具有代表性,当他上网查找NFT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的全是卡通和动图。隋的雕塑作品本身就用到3D扫描,有非常精细的电子文件,展出的《云中花园》系列与中国科学院王跃飞教授合作,使用陀螺仪与太阳系内星球的磁场联系起来产生互动,NFT的所有者可以放大和缩小流星体的表面,体验形体的内部和外部空间拓扑结构。
我相信这是很有意义的关于小空间和大宇宙之间的对话,但同样,这个叙事为什么需要crypto?如果仅仅是选用NFT作为一种支付渠道的话,可以将问题转换成购买作品是用日元还是港币支付,并不承载“加密”叙事。
有学者批评作为代码技术的“crypto”已经被异化为加密货币的指称,而恰恰不能被忽略的就是加密货币带来的底层经济原理正在挑战传统价值系统,在此刻传统银行暴露出诸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的2023年,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更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去中心化、匿名、可验证,加密技术的底层原理应该被视为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这也是经典艺术线索不曾触及的盲区。
区块链在安全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们假设一件NFT收藏因为管理员的失职或者故意的行为导致了藏品的丢失,那么这件作品可以被区块链详细追溯其行踪,并且完全有能力进行彻底追责。对于公共资产的安全和管理,多签钱包已经提供了可靠的方案。并且这种管理机制与现行的美术馆库房访问规则类似,开启库房需要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防止作品被随意借出,甚至调包。
美术馆的钱包地址相当于美术馆的仓库,与实物资产(Real World Asset)不同的是,这个“仓库”将长期处于开放状态。每一笔交易记录将被作为考察管理员工作的链上凭证。那么美术馆收藏的质量也就更容易受到监督,机构如果要想在web3的语境中保持自己的格调和行业地位,就必须在收藏的环节上严格把关,以保持其名声——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加密艺术收藏(钱包地址)愈发趋近于展览,至少是早期珍奇屋(Wunderkammer)的模型。
有没有一种可能,公共收藏作为特殊物品(一种次级的,或集体的public goods)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渠道不以管理员的专门岗位对作品进行管理。数字钱包仅仅是一个存储的地址,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关联社交媒体,类似今天监控巨鲸地址的操作,每一件作品(NFT)的转账或者借展都在社交媒体上同步信息,“原作”除了在区块链上,更在信息渠道上构建共识。
对于盗窃者来说,这件作品在转出钱包的那一刻就丢失了“原作”的意义。并且这件NFT将被标记为黑产而失去它的市场价值。同时,艺术家可以重新向美术馆钱包地址空投同一个metadata的NFT,以取代原作。这个操作好比损坏情况下修复作品,只是不基于实物的操作简单,缺少了伏案工作的仪式感。
Code is law,代码即法律。它甚至不需要一个对其安全性负责的管理员。通过社交媒体同步钱包动态,是在信息层面上构建共识,实名认证的(美术馆)钱包地址相当于在黑暗森林中点亮火种,“光明NFT”也将在算力之外捕获雅浦岛石币般的信息共识。
雅浦岛石币 (Rai Stones)是原始货币之一,产自雅浦岛。岛上的原住民使用一种巨大石币作为流通货币。©️维基百科
让我们再讨论一种情况,100年后,艺术家过世,NFT丢失怎么办?以今天的技术更新速度,一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视角转回到国内,在区块链原生问题之外还面临着多样的管理问题。据知情人士透露,“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展览收藏将以书面合同的形式规定美术馆和艺术家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现有的互联网条件和加密货币管理的背景下,艺术家替美术馆代持作品,暂时不进行NFT的转账。另外,在该NFT发生市场盈利的情况下,如果美术馆决定出售作品,作品的收益归美术馆所有。
正如展览标题“一种新的可能”所示,在NFT市场风起云涌,版税风波改变行业格局的2023年,官方艺术机构如何介入加密艺术,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性的探讨,但好在有了一个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