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宝法王:《菩提道灯论》第九堂课音频及文字

大宝法王 得无量福 2021-09-21


        依靠如意轮母力        

圣者之王噶玛巴

        一切障碍得消除        

莲足永固贤劫海

噶玛巴千诺


一心讲堂《菩提道灯论》第9堂

译者礼赞

主讲: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日期:2021年8月8日(日)

大家好!

今天是一心讲堂《菩提道灯论》的第九堂课。

上堂课我们谈到了《菩提道灯论》的一些特点,还有《菩提道灯论》的梵文标题,为什么会放在前面的原因,以及真正的《菩提道灯论》指的是什么。

之前的课程当中,经常提到一些噶当派的大善知识,在后面的课程当中,也还会不断地提到很多噶当派的大德。所以,今天先来讲一讲「噶当派」的一些背景和历史,还有它大致的传承脉络,我想也是很有必要的。

【噶当派传承】

前几堂课介绍了阿底峡尊者的一生,以及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藏地广传正信的佛法,从而为藏传佛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他圆寂之后,主要有三大传承延续了他的法脉。哪三大传承呢?就是仲敦巴、俄译师和纳措译师的三大传承。

——仲敦巴:创立噶当派——

先来说说仲敦巴。有关仲敦巴的出身、年表,说法不一。不管怎么说,他的出生年分大概是在公元1004年左右,圆寂于1064年,所以仲敦巴大概相当于是宋朝时代的人。那么,有关他的出生地,现在来说的话就是在那曲当雄一带。

由于幼年丧母的关系,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而且对他百般的虐待。所以,仲敦巴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选择离家出走,跑到了康区,在那里依止了当时的著名高僧——瑟尊旺秋循努。

在瑟尊座下闻法的那段期间,仲敦巴可以说是从早到晚做牛做马,透过各种辛勤地劳作,以此来服侍上师。后来在康区,仲敦巴又遇到了一位印度的班智达,有人说他是Smrtijinana,他也借此机会向他学习了梵文。

有一天,仲敦巴听说觉沃杰来到藏地,住在阿里一带。他就从康区出发,一路徒步靠着双脚走到了阿里,来找觉沃杰拜师求法。当他抵达布让的时候,正好是觉沃杰打算启程返回印度的两三天之前,可以说到的时间刚刚好,可见这也是他们师徒之间的缘分。他们二人当时一见如故,这之后的故事,之前也讲过了,大家应该也都了解了。

那么,在觉沃杰圆寂之后,仲敦巴先是把觉沃杰的遗物,分发给了几位重要的弟子,接着就带着觉沃杰的弟子,来到了现在拉萨市塘沽乡的热振。公元1057年,他在那里建立了噶当派的祖庭——热振寺,现在这座寺院还在,是属于格鲁派的。

仲敦巴的一辈子,就以在家居士的身分,开创了「噶当派」。他广传佛法,度化众生无数,最后在热振寺圆寂,享年61岁。

——噶当三师兄弟:经论派、教言派、口诀派——

仲敦巴的一生当中,有很多的弟子,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人称「噶当三师兄弟」的三大弟子。大师兄是普琼瓦,依止仲敦巴的时间最长,大概是11年左右;二师兄波多瓦,依止仲敦巴5年7个月;再来是三师弟金厄瓦,依止波多瓦8年。也有人说,波多瓦才是排名第三的三师弟,因为他依止仲敦巴的时间最短。这就是著名的「噶当三师兄弟」。

仲敦巴圆寂之后,这三位师兄弟,根据觉沃杰的传承当中,不同的修行内容,建立了三个噶当宗派的分支,分别是:经论派、教言派和口诀派。

—噶当经论派—

首先先说说「噶当经论派」。这个法脉,是从波多瓦这里流传下来的法脉。

波多瓦可以说是「噶当三师兄弟」当中,对后人影响最深远,也是佛行事业最广大的一位。他在世的时候,门下僧众多达两千余人,而且大多数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断除此生」的修行人。同时,「噶当派」这个名字,也是由于波多瓦的事业的广弘,才慢慢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享誉藏地。

虽然当时波多瓦的弟子众多,其中包括著名的「八大受教」弟子等等,但是最广为人知、赫赫有名,被誉为如同日月一般的弟子,就是夏热瓦和朗塘巴。后来他们二人也培养出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弟子,比如夏热瓦的弟子——敦端罗卓扎,他就建立了噶当派的著名寺院——那塘寺。后来12世纪初的时候,第一版藏文大藏经,也就是藏文的「甘珠尔」跟「丹珠尔」的编辑,就诞生在那塘寺。

总之,波多瓦的徒众中,人才辈出。所以,噶当派经论派,也是噶当派的传承里面,最兴盛的一支。

那么,为什么要叫「噶当经论派」呢?因为这派传承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菩提道灯论》的教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关六部经论的讲说教授。这六部经论称为「噶当六论」,是哪六论呢?分别是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无着菩萨的《菩萨地》、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和《集学论》、圣勇菩萨的《菩萨本生鬘论》,以及法救的《法集要颂经》。这些经论的讲说传承,就是「噶当经论派」的主要的修学内容。


—噶当教言派—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噶当教言派」。

噶当三师兄弟当中的第二位弟子——金厄瓦,所留下来的传承,叫做「噶当教言派」,也称为「金厄噶举」。这里的「噶举」这个词,跟我们四大教派当中的「噶举」派虽然发音一样,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而在这里只是表达「讲说传承」或者「教言传承」的意思。那么,噶当教言派的核心,主要是注重在实修的部分。

金厄瓦在世的时候,亲传的弟子当中,仅仅是出家僧人就有七百多位。而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格西恰裕瓦。然而,噶当教言派传承的教授和法脉,逐渐融入到达波噶举的传承,所以,今天已经没有独立的噶当教言派,因为它的实修精神和法脉,都已经包含在噶举派当中了。

—噶当口诀派—

接下来,「噶当三师兄弟」当中的大师兄普琼瓦,他留下来的传承叫做「噶当口诀派」。口诀派的主要修学内容,有比如「噶当十六明点」的灌顶和教授,以及《噶当师徒问道录》的讲说传承等等。

因为普琼瓦他本人,就是一位以实修为主的上师,所以门下的弟子相对比较少一点,当时可能只有二十几位。但是,别看弟子不多,每一位都是实修大家,后来都成为了很有修为的修行者。

有关口诀派的传承,从普琼瓦开始,尤其是《噶当师徒问道录》,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单传,所以不是特别的普及。大概传承了几代之后,这个法脉才慢慢公开。后来发展成两条主要的法脉:一条由第二世巴沃仁波切领受,然后这个传承就被带入了噶玛噶举。另外一条,是由第一世观音尊者领受,然后就传入了格鲁派。所以,后来的「噶当口诀派」,也没有继续保留独立的传承,而是融入了噶玛噶举和格鲁派。

以上就是从仲敦巴这里,开枝散叶出来的三个传承派系。

——格鲁派 / 新噶当派——

后来,宗喀巴大师在「噶当经论派」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口诀派」的教授,两者融合在一起,又为阐释噶当派的修行法门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将其发扬光大。从此,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教派,人称「新噶当派」,它的另外一个名称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就是「格鲁派」。

这基本上就是觉沃杰之后,流传下来的仲敦巴一脉。

【俄译师:桑普传承】

觉沃杰留下来的第二条法脉,叫做「桑普传承」。之前也提到过,觉沃杰有三大弟子——库、俄、仲三人。桑普传承,就是从俄译师那里延续下来的教法。

之前也讲到过,不仅俄译师他本人很厉害,包括他的侄子——俄大译师洛丹喜绕,也是影响非常深远、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德。他曾经翻译过很多经论,佛行事业也是十分的广大。总之,他们叔侄二人,共同创立了「桑普传承」,座下曾有弟子万余人,其中四名为上首弟子。

后来这个传承里面,也出现过很多藏地的知名论师和学者,可以说桑普传承,可谓藏地学院派的奠基石,藏地佛学院的始祖。再之后,这个传承的教授和法脉,也慢慢融入到现在的四大教派当中,尤其是萨迦派和格鲁派。所以,现在也没有独立的桑普传承了。


【纳措译师:下噶当派/纳措噶举】

继承觉沃杰的第三个传承,就是之前说过的纳措译师。纳措译师的传承当中,有一位主要的弟子叫做拉索巴,他留下来的传承叫做「下噶当派」或「纳措噶举」。但是,上堂课也讲到了,纳措译师的传承,后来逐渐式微,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失传了。

不管怎么说,噶当派的始祖是阿底峡尊者,而这个宗派的创立者是仲敦巴,后来的「噶当三师兄弟」,就是将这个传承兴盛和广传的重要人物。之后,还有朗塘巴、夏热瓦、恰裕瓦等等的大师,在那个时代可以算是噶当派的鼎盛时期。再后来,噶当派这个传承和法脉,也渐渐地汇入现在的几大教派当中,尤其是以噶举派和格鲁派为主。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独立的噶当派,但是它传承当中的大部分口诀和教授,不仅没有失传,而且可以说是完全流淌在藏传佛教的血液当中了。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内容,尤其是那些最根本、基础和核心的法教,很多都是来自噶当派的传承。

因此,噶当派作为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奠基,当时也必然是人才济济,出现过很多位就像是菩萨在世一般的大德、大上师。他们对菩萨道的弘扬,对不同众生的度化和引导,要是一一道来的话,那都是各种让人拍案叫绝又感人至深的佳话。之后有机会的话,我觉得可以再慢慢细讲。

【僧俗问题】

那么,这里有一个小疑点。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困惑,而且这个疑点涉及到对整个藏传佛法的了解和概念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说明一下。

什么困惑呢?之前讲到,觉沃杰,一名出家僧人,把道次第的法脉全部传给了仲敦巴,而且希望仲敦巴可以建立清净的僧团。仲敦巴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漂亮,可是,他始终都没有出家。那么,觉沃杰为什么要把法脉传给一位居士呢?一位居士又怎么能建立一个清净的僧团呢?这一僧一俗,合理、合适吗?

我想有些人会产生诸如此类的疑惑,应该是出于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个是文化差异;一个是对藏传佛教认识、认知的偏差;还有一个就是对出家或者说对戒律的理解不是很准确。


——文化差异——

先说说第一个原因——文化差异。

在汉地一说到佛教师父,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的就是和尚、出家人,披着袈裟的、拿着念珠的样子。一提到修行,就会想到看破红尘、剪断三千烦恼丝、断除七情六欲等等类似的概念。或者说是要是想要真正投入修行,那就必须得要削发为僧,这才算是开始专业修行的第一步。

所以,很多人可能下意识地觉得,出家人的境界一定比在家人高;出家人的修行一定比在家人专业;出家人也一定比在家人清净;甚至说,出家人本身,就已经跟成佛近在咫尺了。而在家居士,怎么说都属于业余修行者。特别是要提到大师、大德的时候,那更得是出家人,好像才像点样子。

但是,实际上在藏地的文化当中,或者说在很多藏族人的观念当中,不是这样的。就在这一点上,藏人和华人之间,可能从根本的常识和认知上,就有一些不同。怎么说呢?对藏族人来说的话,无论是修行者也好,上师、大德也好,不一定非得是一位出家人。当然,藏族人也是无比的景仰和尊重出家僧人,但是他们不认为在家的修行人就不专业,或者说是成不了气候,不能有所成就。

——对藏传佛教的认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文化差异呢?那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就是对整个藏传佛教认知、理解上的一些偏差。这是什么意思呢?

打个比方,假如一位小朋友想要成为画家,那当然从小时候开始就要学习画画,然后可能要报考艺术班,最后到艺术学院学习。毕业之后,可以再去设计公司,或者一些艺术工作室进修、实习,有更多深造的机会,那他可能就离成为画家不远。至少也可以说,已经是一名专业的美术工作者。

出家僧人也有点像这样,一个人出家之后,学佛、修行就成为了他人生的唯一要务,也就是生活的核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位专业的佛法修学者。那佛学院或者寺院,就有点类似艺术学院或者工作室,可以让他进行深造和研究。这种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显宗当中,是一种最常见而且是传统的修学方式,特别是在汉地,被看作是一种最正规、正统的教育方式。因此,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华人、汉族人,都会自然而然的觉得,出家人才是最正统、最清净的修行人。

再回到刚才这个画家的例子,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画家,并不是科班出身,可能有一些连学校都没怎么上过,更别说是艺术学院了。但是这样的出身和学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最后所达到的艺术造诣和成就,比方说,我们都知道达文西,他可以说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像他这样的大艺术家,还会有人在乎他是不是科班出身吗?或者有没有学院的文凭或者学历吗?不同的重点在哪呢?重点在于绘画对他来讲,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和人生的重心。

同样的道理,自古以来,藏地出现过数不胜数的没有出家的大成就者。他们表面上像是在家居士,但是跟我们的印象和概念中的居士,不太一样。我们现在一提到居士,很多人就会觉得,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有妻儿要照顾、有工作要努力,还要养家糊口的在家人,可能连修个四加行,都要花上几年的时间,特别忙碌的这样一种在家人。

但是,我说的这些在藏地修行的在家居士,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像仲敦巴这样的人,他们的修行一点都不业余,而且正好相反,他们是用尽自己毕生的精力,用生命当中的每一次呼吸,去行持佛法。他们把人生中的每一分钟,都投入到佛法的修行和弘扬。我想应该可以说,没有人比他们的修行更加专业、更加精进,也没有人比他们对佛法的推动和广弘,影响更为深远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出离轮回的人,因为他们的心,已经真正的完全远离了世俗,实实在在地走上了解脱之路。也许可以说,他们是比很多出家人,都更出家的在家人。

所以说,剃度为僧,只是佛法修行当中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我们不要把焦点放在形象、形式上,而是要放在一个人的修行、修为上。作为一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他修的是自心上的一种转变和转化,不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表面上的变化。我们不要以为,不出家就不能好好专业的去修行,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当中,在家居士和专业修行,这两件事从来都是不矛盾的。

因此,作为修行者,自心上的改变、修得佛果,才是根本目标。并不是说,只有出家的上师,才能成为正统、清净的上师,我们不能用是否出家来评判他的修为。在佛教中,真正实际意义上的正统、规范和清净,指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戒律的持守,而它指的是什么呢?


——戒律的本质,清净的真义——

这里就带出了第三个我们会产生疑惑的原因——戒律,尤其是出家戒、别解脱戒的本质与实质是什么呢?

当然,出家人也分很多种。今天先不讨论这些分别,就只是先谈一谈,出家到底意味着什么?戒律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所谓真正的出家,是自心当中,从这个轮回里面解脱出来的一种想法。也就是说,出家是要生起出离心,生起了这种想要从轮回当中解脱出来的心。换句话来说,就是看破红尘了。而这种看破,绝对不是一种仪式或者形式,不是说一个人受了出家戒,就等于是看破了红尘,这是两码事情。真正的看破,是一种心态和想法,而想法从来都是不拘于外在的形象。所以说,无论一个人是不是剃度,是不是披上了袈裟,都可以生起这种想要出离的心。

那戒律是什么呢?戒律在制定的时候,是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去调伏烦恼的一种引导和辅助。就像是一根拐杖,或者一个框框,是来约束我们的。因为无始以来,我们都很散乱、很散漫,透过持守戒律,才能让我们可以至少先从表面上得到调整和规范,然后才能慢慢地断除烦恼。

我们想一想,真正的解脱是什么?是要从烦恼业力的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全然自在的人。那这样的一个解脱之人,难道还需要这些条条框框一样的约束吗?一个连轮回都已经解脱的人,他还需要拘泥于这些戒条吗?

一位成就者,他已经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那么就不再需要戒律的约束了,那根曾经引导他的拐杖,规范他的这些条条框框,也不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到达彼岸。但是,也有很多成就者、大德们,为了指引、教导我们,也会做出一副严守戒律的样子,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容易的生起信心,也能以他们为榜样的去修行。

不管怎么说,我们要知道,僧团的清净,并不仅仅指的是僧人都看起来都很听话、很正统的样子,那只是表面上的清净。而真正的清净,应该是建立在一个人的心态和想法上。

所以说,觉沃杰吩咐仲敦巴建立清净的僧团时,他指的并不仅仅是,要每个僧人都得做出规规矩矩、小心翼翼的样子。他指的是,这些僧人要具备一颗真正想要趣入佛法、想要出离的心。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要再做到持守戒律,那也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念,只是表面上受戒,穿着袈裟、守着规矩,那就不是觉沃杰所谓的清净僧团。

退一步来说,觉沃杰作为一位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上师之一,他并没有要求仲敦巴要出家。不仅如此,还把整个法脉传给了他。后来仲敦巴也不负众望,建立起规模可观的僧团。而他这些戒律清净的出家弟子当中,也没有任何人因为仲敦巴是在家居士,而去质疑他。相反,他们对仲敦巴都是全身心地去依止,对他的那种尊敬和信心,是我们很多人都不可企及的。

波多瓦曾经说过:「我曾经在受戒师那里,得到了戒传。但后来,直到遇到热振的那位老居士,我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戒。所以,他才是我真正的受戒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以前他在受戒的时候,并没有生起真正的出离心。然而,在遇到仲敦巴之后,波多瓦才生起了真正想要从轮回当中出离的想法。而那个时候,才算是得到了清净的出家戒,或者说是那个时候,他的别解脱戒才算是真正的清净,才变成一个真正的别解脱戒。

就算是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来回顾仲敦巴的事业。我觉得,可能在觉沃杰的众多弟子当中,要说传承、弘扬觉沃杰的法脉,可能不会有人比他做得更好。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仲敦巴,就没有后来的噶当派;没有噶当派,那现在的藏传佛教,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所以说,无论是对藏传佛法的奠基还是弘扬,仲敦巴的作用和成就,都是绝对无可比拟和无法取代的,他才可以说是真正名副其实的「法王」。


——僧团,是佛教的核心——

当然,在这里大家一定不要产生误解,觉得出家就不重要了,或者说出家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绝对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说因为曾经出现过没上过学的画家,那艺术学院就不重要,不是这样!艺术学院是艺术学习和研究的专业机构,没有它们就没有系统的理论教学和传承。同样的道理,佛学院、寺院,是佛法延续的命脉、根基,没有它们法教的传承就不可能流传下来,更不可能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所以我们要知道,出家人,自古至今,永远都是佛教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佛、法、僧」三宝中的一宝。「僧团」,永远都是佛法的核心。就像之前讲到的,所谓的灭佛或者灭法,不是毁掉了寺院或者佛像,而是没有了僧团。

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讲,出家人都比在家人更为殊胜。假如一个人,可以下定决心剃度为僧,就说明他至少有了想要出离和解脱的强烈愿望,他想要用全部的人生去修学佛法。那么,仅仅是从这一点上来讲的话,跟很多在家人相比起来,就已经是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要记得,「出家人」永远都是我们要尊敬、礼敬的对象;「僧团」永远都是整个佛教的核心和灵魂,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也是不容置疑的。

而今天在这里讨论的这个僧俗问题,只是说我们应该要了解,在藏传佛教当中,一位成就者是无谓僧俗的。我们不能以有没有出家来定义他,或者判断他的水平和修为,这是非常片面,而且是不正确的。

比方说,我们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密勒日巴等等,他们都不是出家人。但是,我想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因为密勒日巴不是出家人,所以他不是一位好的修行人,或者说不是一名伟大的上师。如果密勒日巴是以出家人的形式来培养的话,我觉得他或许就不会变成一位那么伟大的修行人,他就是得用他自己瑜伽士的方式,这样培养出来。所以,当我们说到这些上师、成就者的时候,应该看到的是他们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现象。我们不能透过外表,来评判他的水平,更不应该透过形式,来判断他的传承是否清净。

纵观藏传佛教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上师、修行者还是成就者,自古以来都是有僧有俗。他们各司其职、各行其道,但无论是个人的修为,还是在佛法的弘扬、众生度化的事业上,每一位都是藏传佛教当中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伟大上师。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机施教的道理;这也就是藏传佛教的特点,它的独到和殊胜之处。

【译者礼赞】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在「居士成就者」这方面,能有一些新的认识和了解。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就请大家多多见谅。接下来就继续讲《菩提道灯论》。

上堂课讲到,《菩提道灯论》的原文是梵文,由觉沃杰的亲传弟子——格威罗珠,从梵文翻译成藏文,这也是唯一一部藏文译本。后来,在藏文译本的基础上,译成了中文,中译本就有好几个版本,比如说:法尊法师、超一法师,还有如石法师等等不同的版本。在这次课程当中,主要选取了法尊法师和如石法师的译本,作为根本偈颂来解释,大家在法本里面也可以看到。

上堂课讲到《菩提道灯论》的标题,第一行是梵文「Bodhi Patha Pradipa」,然后才是译本的标题《菩提道灯论》。接下来,要来看《菩提道灯论》的总科判,也就是大纲。

《菩提道灯论》的科判总的来说分为三大部分:一、论名之义;二、译者礼赞;三、正文。

第一部分的「论名之义」包含「梵文论名前置之因」以及「解释论名」,其中「梵文论名前置之因」的原因有三种:第一是知恩图报;第二是出处可靠;第三是梵文熏陶。

上堂课「论名之义」的这一部分已经讲完了,接下来,来讲讲第二个部分——「译者礼赞」。

「译者礼赞」是什么意思呢?这句礼赞文,并不是阿底峡尊者写的,而是藏文译者——格威罗珠所写的。那么,这句赞文是这样的:

法尊法师译:「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菩萨」

如石法师译:「敬礼文殊师利菩萨」

这句礼赞文,从字面来看就是向文殊菩萨顶礼。为什么要在正文之前先顶礼呢?而且顶礼的对象为什么是文殊菩萨呢?


——顶礼的原因——

先来说说在开篇顶礼的原因。在古代印度,写论注疏的时候,开篇都要先进行顶礼。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透过向佛菩萨祈请,累积更多的福德,进而在撰写或者翻译的过程当中,可以没有障碍,顺利圆满地完成。因此,在全文起始,向菩萨祈求,是为了得到写作过程当中的加持和祝佑。

另外一方面,祈求佛菩萨,可以帮助译者更好的了解、通达文中的内容和含义。

所以,在文章开篇的顶礼,目的就是要透过祈请得到加持,从而累积福德,能更好的去撰写或者翻译。

——顶礼的对象——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菩提道灯论》这里,译者顶礼的对象是文殊菩萨呢?

以前在古印度,对于顶礼的对象,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所以,通常都是选择作者个人比较喜欢或有信心的对象。后来,这个传统就传到了藏地。

刚开始也没有特别的讲究,直到后来,赤热巴坚赞普在位期间,制定了有关翻译佛经的一些规矩,从此在论著或经论的开篇处,就不再是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顶礼的对象,而是要依照经论的内容来作顶礼。

比方说,如果撰写是有关「律典」的内容的话,就要在前面「顶礼遍知佛」。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佛才能制定律典,其他任何论师,甚至包括声闻大菩萨,都不能制定律典中的规条。那为什么佛可以呢?因为佛是遍知。遍知的意思,就是完全掌握了因果的一切法则,包括非常细微的部分都能够完全了知,所以,只有佛才是遍知的。因此,也只有佛才能订律典,所以在这里要「顶礼遍知佛」。

如果这部著作是有关「小乘」经典内容的话,就要在前面「顶礼三宝」。因为小乘经典主要针对的是出家修行者,也就是比较基础的佛法,所以要先「顶礼三宝—。

如果经典的内容是跟「大乘」的教法有关的,那得要先「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乘教法,主要针对的就是行持菩萨道的修行人,所以要「顶礼诸佛菩萨」。

再来,如果这部著作是「阿毘达磨」的话,就要先「顶礼文殊菩萨」。为什么是文殊菩萨呢?虽说所有诸佛菩萨的智慧都是平等的,但是从显现上来说的话,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现。而阿毘达磨主要论述的,就是有关有漏、无漏的智慧本性,所以,在阿毘达磨的著作前面要先「顶礼文殊菩萨」。

最后,如果这部著作是有关「密乘」内容的话,那就要「顶礼秘密主」。秘密主是谁呢?其实就是金刚手菩萨,「秘密主」是他的别名,他实际上就是密教的集结者。以前噶当派有一种说法,说密教只有透过秘密修行才能成就。所以密乘的著作,我们就要顶礼「秘密主」——金刚手菩萨。那么,这个密乘的保密措施,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仲敦巴曾经说过:「就算是通过同一个坛城而入门的师兄弟,在讲说密续或者同一个成就法的时候,两个人都需要分开来,分别讲说。」

不管怎么说,根据著作内容的不同,就要顶礼不同的对象。

在《菩提道灯论》这里,顶礼的对象就是文殊菩萨,也就是说,《菩提道灯论》是一部阿毘达磨吗?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因为刚才也提到过,阿毘达磨主要是讲有漏、无漏的智慧,而《菩提道灯论》不仅讲到了得到世间人天果位的方法,而且也包含了有关证得出世间三乘果位的教授,尤其是大乘显密的果位。所以,《菩提道灯论》可以算是阿毘达磨。

其实有关阿毘达磨的具体含义和范围,说起来有点复杂,之后的课程会仔细讲解,今天暂时先把阿毘达磨理解为「对佛经的释论」就可以了。

接下来,要仔细讲解这句译者礼赞:「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菩萨」。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来逐个解释一下。

——敬礼,是身语意三门顶礼——

第一个词——「敬礼」。「敬礼」,在梵文中是「namo」,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南无」,就是恭敬、虔诚、礼拜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音菩萨等等。

有关敬礼的方式,根据不同文献经典当中的记载,有一些不同的阐释和分类。今天先讲一讲比较基本、普遍的敬礼方式,就是透过身、口、意三门,来进行非常清净、恭敬的顶礼。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普贤行愿品》当中,非常清楚的说明:「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这就是身、口、意三门的顶礼。具体来说,是什么意思呢?


—身的顶礼—

首先,「身」顶礼。身顶礼就是行为、肢体上的一些动作,比如说合掌、跪拜等等。

其实,关于「合掌」这个礼节,很早之前在古印度就已经出现了,是用来表达尊重、尊敬的意思,后来佛教也沿用了这样的方式进行顶礼。

—语的顶礼—

身顶礼,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做到。那「语」顶礼呢?

《普贤行愿品》当中说:「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意思就是说,要用各种优美、赞叹的语言、声音、词汇,包括歌声、音乐来进行赞颂和供养。

平时有些人说话、用词,有时候可能不太礼貌,或者有点不好听,因此惹出很多的麻烦。以前噶当派的善知识也说过:「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我们的嘴巴,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说堕地狱,光只是嘴上造的罪,就够我们受的了。」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跟谁说话,都要用好听的词、悦耳的语气说动听的话,这是很重要的,这是一种礼节。

—意的顶礼—

第三个是「意」顶礼。在《普贤行愿品》当中,有关意顶礼是这样说的:「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深深的相信诸佛菩萨、相信三宝和上师,带着诚意,发自内心的以恭敬心、信心、虔诚心来进行顶礼。

其实身口意三门的顶礼当中,真正的顶礼,指的就是「意顶礼」。而意顶礼的核心,就是要心中充满信心和全然的恭敬。换句话说,要是心里没有产生敬意或者诚意,那即便是行了一百个五体投地的大礼,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顶礼。

总而言之,真正的顶礼,就是要心怀信心和虔敬,再以优美的语言或者词汇来赞颂或者祈请。如果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再加上合掌或者跪拜等肢体的动作,那就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完整,而且是真正的顶礼了。

因此,译者礼赞的「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菩萨」,指的就是译者和读者的三门顶礼。我们读到这句赞颂、赞文的时候,要由衷地、真心诚意地表示对文殊菩萨的恭敬和礼拜。

——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的化身——

接下来大概讲讲「曼殊室利童子菩萨」。「曼殊室利童子菩萨」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是我们常说的四大菩萨之一,智慧的化身。

—文殊师利 / 曼殊室利—

「文殊师利」(曼殊室利)这个词,梵文是「Mañjuśrī」。「mañju」译为「文殊」或者「曼殊」,这是它的音译,意思是美妙、雅致。「śrī」音译是「师利」或者「室利」,是吉祥、美观、庄严的意思。「文殊师利」,就是妙吉祥 ,所以称为妙吉祥菩萨。

华严宗的四祖澄观大师所写的《华严经行愿品疏》中有提到:「言文殊师利者。或云曼殊室利。文殊曰妙。室利为吉祥。古译为德。合为妙德。亦云溥首。亦云濡首。亦云妙首。」

还有净土宗的八祖莲池大师所写的《阿弥陀经疏钞》当中提到:「文殊师利。亦云曼殊室利。……妙德者。智也。经云。诸佛之母。释迦之师。岂非妙德。……又诸经文殊常为一切菩萨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独尊。」

其中提到「文殊菩萨」有很多名字,比如妙首、妙吉祥、妙德等等。这些名字就说明了他不同面向的功德,而在这里就特别提到了「智」的这一部分,称文殊菩萨是「大智独尊」,具备最究竟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所谓「诸佛之母,释迦之师」。也正因如此,在很多佛经当中,描写到佛陀讲法,在各处集会的时候,文殊菩萨总是坐在上首,就是因为他是究竟智慧的化身。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有关文殊菩萨的道场,「道场」指的就是菩萨利生事业的中心、大本营,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文殊菩萨的道场就是位于山西省的五台山。《华严经》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说法。」这里的清凉山,指的就是五台山,是五台山的一个别名。

还有《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当中有提到:「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止,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的「大振那」就是中国,「五顶」指的就是五台山。所以,从这些古代文献当中就可以看出来,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知道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很久以来五台山就是人们经常参访和朝拜的圣地,我自己小时候大概10岁的时候也去过一次,当然很想再去一趟,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无论是显宗、密宗,文殊菩萨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菩萨。有关他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尤其是比较深层次的知识,今天只在字面上稍微的介绍一下。

——童子 / 童子地——

讲完了「文殊殊利」(曼殊室利),接下来讲「曼殊室利童子」当中的这个「童子」,为什么称文殊菩萨为「童子」呢?

「曼殊室利童子」这个词,也译作「文殊师利童真」,或者「孺童文殊菩萨」等等。「童子」,用现代的话来说的话,就是小朋友、小孩子的意思。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如童子过四岁以上,未满二十,名为鸠摩罗伽。」就是说,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小孩,叫做「鸠摩罗伽」,也就是童子的意思。

关于童子,《大般若经》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是菩萨摩诃萨住童子地,一切所愿无不满足。」这里的「童子地」又是什么意思呢?在《大智度论》当中说:「『欲得鸠摩罗伽地』者,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萨道,是名鸠摩罗伽地。复次,或有菩萨作愿: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间爱欲,是名为鸠摩罗伽地。复次,又如王子名鸠摩罗伽,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鸠摩罗伽地,广度众生。」

《大智度论》里面对「童子地」进行了这几种解释:一个是说,菩萨从最初发心,直到证得佛果,都可以断除淫欲,常行菩萨道,就是「童子地」;另外一个解释,就是说如果一位菩萨发愿,在生生世世成为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间爱欲,那也可以称为「童子地」;第三种说法,就是说,佛陀就是法王,那么菩萨就像王子,因为他即将成佛,继任佛陀的这种王位,所以称为「童子地」,就像太子一样。

另外,还有一些经典当中也提到,菩萨道上的第八地,叫做「童子地」。这也是一种说法。总之,具体上我们可以认为,一位菩萨从初发心开始,到十地的这个阶段,常行梵行,清心寡欲,就是所谓的「童子地」。

那为什么称这些菩萨为「童子」呢?

天台宗的《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当中说:「童真者。从喻立名。世人初生。天真纯粹。名为童真。例今菩萨。悲智坚固。不破菩提心者。名童真也。」

意思就是说,童真、童子实际上就是一种比喻。就好比一个小朋友,非常的天真、纯洁、无邪,而这些菩萨,正是如此。他们的这种慈悲、智慧,万般的坚固,不可动摇,菩提心更是坚不可摧。就像是初心不改的小朋友们,永远这么纯洁无邪一样,因此称他们为「童子」。

那么,「童子地」就是说,菩萨们从初发心开始直到十地果位,这段过程当中,他们的心态、行止,都像小朋友一样纯洁、纯粹。因此,这段菩萨道也称为「童子地」。也可以说,文殊菩萨很多时候以童子的一种显像来度化众生,所以也叫童子,也是有这样的说法。


——菩萨 / 菩提萨埵——

讲完了「童子」,今天要讲的最后一个关键词——「菩萨」。说到「菩萨」这个词,大家应该可以再熟悉不过了。

「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的简称,音译来自梵文,梵文就是「Bodhisattva」。实际上这个梵文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bodhi」和「sattva」。「bodhi」的中文,就是「菩提」;「sattva」的中文,就是「萨埵」。

有关「菩提萨埵」,古往今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较常见的一种解释,就是说「菩提」就是觉、觉悟的意思。一般说有三种菩提,就是声闻的、独觉的、佛的果位,但是在这里指的就是「无上菩提」也就是佛道。「萨埵」,就是有情或者众生。所以,「菩萨」就是趣入佛道的有情,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上求菩提、下救众生,自利利他。《翻译名义集》当中说:「菩提,佛道名也。萨埵,秦言大心众生。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

还有《大智度论》当中说:「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天台宗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什么呢?「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还有华严宗的解释是这样说:「菩提,此谓之觉;萨埵,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以悲,下救众生。」

另外,晋代净土高僧慧远所著的《大乘义章》当中说:「菩萨胡语,此方翻译为道众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众生。」

以上就是「菩萨」这个词,比较常见的一些解释。

在《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当中说:「菩提名智,萨埵名悲。溥示方便之众义也。因此二法荷济有情。乃得名为菩提萨埵。」所以,「菩萨」就是智悲的化现,以此来度化众生。

净土宗的八祖莲池大师所写的《阿弥陀经疏钞》中有言:「菩萨者。梵语。……觉有情者。同佛所证之谓觉。无明未尽之谓情也。复有三义者。一悲智所缘义。言觉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众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义。言觉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为急义。言广觉一切有情。所谓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

意思就是说,「菩萨」,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有情」,而「觉有情」三个字,大概包含了三种含义:第一种就是悲智所缘,觉是佛道,有情是需要被度化的众生,以智求佛道,以悲度众生,就是觉有情。第二种含义就是说,觉指的是佛果,有情是学佛之人,所以觉有情就是想要证得佛果之人。第三种含义,觉有情就是说,要做到让一切有情众生都可以觉悟、解脱,也就是说,觉有情就是十分迫切的急于想要度化一切众生的意思。

总之,「菩提」(bodhi),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觉」、「佛果」或者「佛道」,这样的含义。「萨埵」(sattva),是除了「有情」的意思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含义。「萨埵」(sattva)这个词藏文翻译成「སེམས་དཔའ་།」(semspa)。「སེམས་དཔའ་།」(semspa)在藏文当中,不仅有「有情」的含义,分开来看的话,「སེམས་」(sems)就是心或者意识的意思,而「དཔའ་」(pa)就是勇敢的意思,所以「སེམས་དཔའ་།」(semspa)就是具有勇敢之心的人。因此,「萨埵」(sattva),也有勇士的意思。

由亲光菩萨所著、玄奘大师译的《佛地经论》当中说:「萨埵者是勇猛义。精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萨。」还有玄奘的弟子遁伦所写的《瑜伽论记》当中也说:「又萨埵是勇猛义。勇猛求大菩提。」

唐代的密宗僧人法崇所写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当中说:「菩提萨埵者。名为勇猛。亦名精进。故言菩提萨埵。」

总之,有关「菩萨」,有很多不同的解释,除了以上我们谈到的这些之外,在很多其他的经论当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各种阐释。所以在《翻译名义集》当中说:「既异翻不定,须留梵音。」意思就是说,因为说法很多、意思很多,所以「Bodhisattva」就保留了梵文的音译,叫做「菩提萨埵」。

有关菩萨,我们就暂时说到到这。总而言之,这句译者的礼赞:「敬礼曼殊室利童子菩萨」,一方面,是译者本人想要透过在全文的首句向圣者顶礼,从而求得加持,能够通达论文的原义,同时也能够圆满顺利地完成译作。另一方面,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该透过读诵这句赞颂,用真诚的信心和恭敬心,向文殊菩萨顶礼,以此来累积福德、得到加持,从而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和了达《菩提道灯论》当中所教授的内容和真义。

那么,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宝法王在丽江的故事:一碗水

大宝法王在丽江的故事:小佛像

大宝法王在丽江的故事:马鞭之路

二臂玛哈嘎拉的心咒和功德

大宝法王:以修持关公仪轨来护持三界正气

大宝法王:菩提道灯论第1-9课音频

大宝法王在丽江的故事:莲师像和金刚亥母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