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在港科大(广州)为碳中和事业插上AI翅膀
系列报道“英才访谈”
- 第07篇 -
教授档案
李佳
从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近20年
多次主持电厂化工厂等CCUS技术改造
参与多项国内国际政策制定
港科大(广州)江门双碳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李佳曾在上海交通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担任老师。从事碳捕集与封存研究近 20 年,是捕集预留与捕集改造方面资深专家。李佳于 2018 年 9 月回国,担任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中国碳市场)清洁能源顾问,谢菲尔德大学客座教授。2015 年,她与 UKCCSR、SCCS 和广东省电力设计院(GEDI)的专家合作成立中英(广东)CCUS中心,担任技术总监,同时担任亚行(广东)CCS中心团队负责人,也是亚行上海CCS中心的主要成员。她领导参与了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孟加拉国六个国家级CCUS路线图。2021年,她获得了上海科委授予的中国首个省级二氧化碳直接空气捕集重点基金。
步入李佳的办公室,第一印象是简洁、干净。与别的科研办公室不同的是,用来招待客人的椅子清一色是轻便的折叠露营椅。采访当天下午,阳光柔和,李佳提议在阳台进行,拎起一把折叠椅便阔步向前。不小心瞥见落地玻璃窗前的角落,放着两个空酒瓶。
博士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的李佳,先后在多所国外高校担任讲师。李佳对自己的评价是“三个青春期孩子的妈,游泳半专业水平,热爱铁人三项、网球,正在努力成为烈酒品鉴专家”。2021年的一个夜晚,倪明选校长的一通电话,介绍了港科大(广州)的网球场和游泳池,让李佳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了港科大(广州)以后,多场校园体育活动都能看到李佳的身影。令她没想到的是,这里的惊喜,远比体育设施更多。
您在碳捕集这个领域深耕近20年,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碳捕集以及您的科研成果吗?
我始终觉得科技创新是为了用,能够真正解决国家发展需要的研究才是有意义的研究。从中国到英国,再回到中国,我一直在做碳减排方面的研究。其中令我有点小骄傲的是2017年我和团队主持设计了华润海丰电厂的碳捕集测试平台。这是世界第三个、亚洲首个多线程、多技术并行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测试平台,同步建成化学吸收和膜分离两套碳捕集单元,每年可捕集2万吨二氧化碳。
华润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全景
您为什么回国、为什么选择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加入港科大(广州)的契机很偶然。最开始是几年前在亚洲开发银行组织的会议上先跟齐晔教授见过一面,我们对互相的研究领域已经相当了解了。他就跟我说了一件事,“港科大(广州)要建一个50米的室内游泳池,你感兴趣吗”。后来倪校长亲自给我打了一个多小时电话,邀请我加入港科大(广州)。在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令我心动的不仅是各种体育设施和鼓励运动的校长。我深知,要想解决碳捕集与封存这样的世纪难题和重大工程,靠单一学科是很难实现的。而港科大(广州)交叉融合的办学思路和我的想法很契合,我觉得必须要加入这个大集体。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自小在深圳长大,对这片土地有着家乡情结,加入这所学校,正好能够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李佳在港科大(广州)上课
请您说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来的感想、感受。
首先是学术氛围。这里的学术氛围更能跟国际接轨,我个人比较注重科研人员自主发挥的空间。我们这个领域,有时做的事情需要前瞻性。比如曾经做空气碳捕集时,有些人认为我把手头上的碳捕集做好就行了。但空气碳捕集要提前好几年规划,不可能等到万事俱备才启动。在港科大(广州),做项目、科研比较自由。科研上对大家的思想要求比较宽松,会更多的让你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会考虑“该不该做”。
还有一点是交叉学科的概念和模式的落实。很多地方做科研通常强调团队作战,这个团队通常是一个导师带着他的徒子徒孙。而在港科大(广州),确实是真正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我在这里收获了足够多的inspiration,和信息枢纽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分析学域的同事交流密切,我第一次对计算机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发现之前我的项目里有一些数据是被完全浪费掉了。数据分析可以帮碳中和做数据量化,辅助我们更高效地挑选碳捕集材料。是港科大(广州)的交叉学科理念让碳中和事业插上了AI翅膀。
很多不了解港科大(广州)的人会认为我所在的社会枢纽是一个偏文科的枢纽,但实际我是工程背景的,我们项目去的也是发电厂、化工厂、钢厂这种地方。那碳排放是一个机械问题吗?是一个工程问题吗?也不是。它是一个关乎环境的全人类的问题,和政策有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可以放在社会枢纽。这就是交叉学科的意义。
李佳在TED演讲
您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以后,有什么科研上的新动向吗?
最近和信息枢纽的宗福季老师有一些合作。他成立了工业信息与智能研究所(Industrial Informatics and Intelligence Institute,也叫 Triple i Institute),这个研究所是数据分析、工程系统和工业实践的接口,更合理、直接地把工业工程互联网等智慧能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双校的研究所,除了我们学校的老师,港科大的老师也会加入进来。我们在这里会做一些更融合、更交叉的项目,比如碳中和和AI的结合。
除了这个研究所,最近和信息枢纽的陈雷老师,熊辉老师以及褚晓文老师也交流比较多。他们是计算机领域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合作下来我发现他们想法很不一样,我的项目里基本都有他们参与。同时与港科大的交流也非常频繁。
听说您招收学生的标准之一是热爱运动,您自己很喜欢运动吗?
之前我把这个条件列出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有的人可能觉得做科研压力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运动。我反而觉得累了更要运动,千万不要认为累了回家睡觉就能放松。运动是一个很奢侈的事,人生路走到后面一定会越来越难,运动的压力相比工作、科研上承受的压力少太多了。所以我会建议找到一个让自己快速调整好的方式,尽量储存体力。
当然除了热爱运动,还要具有独立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与软件实操能力。此外,对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捕集预留与捕集改造技术、空气碳捕集(DAC)等相关科研领域要有强烈的兴趣。
李佳参加了港科大(广州)趣味游泳比赛
请您用一句话推介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邀请海内外优秀学者加入我校。
来港科广,体验不受限的人生。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面向全球招聘海外优青。学校将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全面的支持政策、优厚的福利待遇,欢迎有志英才加入,与我们共同创建一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详情请参见以下链接:
END
英才系列
01 | 褚晓文: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港科大(广州)!
02 | 张县:在港科大(广州),感受交叉学科的“极致体验”
03 | 高平:港科大(广州),血液新鲜、养分充足
04 | 刘浩:相约港科大(广州),共筑产学研用高地
05 | 杨柳青:来港科大(广州),共创历史、改变世界!
06 | 张康:在港科大(广州),计算机学者回归艺术“本心”
图文:笃学路1号编辑部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