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重要、又危险,“亚洲水塔”面临失衡风险

丁宝明 科学辟谣平台 2020-09-10
近年来,气候变化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关注南北极冰川融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第三极”——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也正深陷全球变暖的“泥潭”。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2012 | 图虫

作者 | 丁宝明 中国地质大学
责编 | 高佩雯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18日,也就是这个冬天,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在北京发布最新科考成果:

经评估,“亚洲水塔”被认为是全球最重要、最脆弱、风险最大的水塔。

“我们评估了全球78个水塔单元的脆弱性,发现亚洲水塔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本次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在发布会上说。

这次考察,基于高山冰川的水系统,在全球确定了78个水塔,并依据这些水系统对于相邻低地的重要性,以及面对未来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和排名。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对脆弱性的评估,综合考量了气候变化、政府水资源管理效能等各种因素,结果令人揪心——最重要的往往也是最脆弱的。

在此之前,就不断有报道指出,“亚洲水塔”面临失衡危险。很遗憾,情况一点也没有好转。

    何谓“亚洲水塔”?

地球上基于高山冰川-积雪-冻土等的水系统被形象地称为“水塔”。我国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那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广泛发育有冰川、冻土、沼泽、湖泊等地貌。

冰川素有“天然固态水库”之称,青藏高原冰川储量约占亚洲冰储量的29.2%,中国冰储量的81.6%,是地球上除南北极外冰储量最大的地方,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此外,其上分布的湖泊占中国湖泊数量与面积的一半,储藏着大量水资源。

“水”有了,当然也得有“塔”。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具有众多高耸纵横的山脉。高原南有喜马拉雅山,北有祁连山,东有横断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西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及阿尔金山。

它们凑在一起,就像一座天然的高塔,将冰雪融水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孕育了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多条亚洲重要河流。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冰川,2012 | 图虫

    30亿人的守护之塔

人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亚洲水塔在水资源储备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然而,这座“水塔”的作用不止是供水这么简单。

它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

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介绍,亚洲水塔生变的风险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将给“一带一路”众多国家的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环境风险,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更直接地说,亚洲水塔维系着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30多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称之为“宝塔”一点也不为过。

    最重要水塔,深受升温之害

近年来,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新闻频频见报,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亚洲水塔”也同样深陷全球变暖泥潭。

作为全球变暖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亚洲水塔”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升温速率的2倍。随着气候变暖加剧,“亚洲水塔”正逐渐失衡——冰川加速退缩、湖泊显著扩张、冰川径流增加、冰崩等新型灾害出现。

本次科考结果显示,过去5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由5.3万平方公里缩减至4.5万平方公里,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由150万平方公里缩减为12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6%;同时,青藏高原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湖泊面积从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近5万平方公里。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地区经济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亚洲水塔占据着16个水塔单元(全球共78个),其中印度河水塔单元位居全球水塔脆弱性之首。该水塔上游水资源丰富、下游用水量巨大,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单元,同时,由于政府水资源管理效能、气候变化等原因,也是全球最脆弱的水塔单元。预计到2050年,该流域人口将增长50%,GDP将增长近8倍,温度将升高1.9℃,降水将增加0.2%。印度河水塔单元的脆弱性越来越大。

亚洲水塔(红圈内),左边可见印度河,右下角为下文将提到的“中华水塔” |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汇聚“三江”,中华水塔

说完“亚洲水塔”,我们也想隆重介绍一下“中华水塔”。它在哪里呢?你可能要说了——这不是废话吗?当然也在青藏高原啊。

没错,它确实在青藏高原。不过,提起青藏高原,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西藏,而“中华水塔”却位于青海。并且是“亚洲水塔”的一部分。

青海省素有“江河之源”之称。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均在青海发源——被称为“三江源”。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三江源地区。

在“三江”中,澜沧江为国际河流,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在东南亚地区,它变成了湄公河,就是2011年“湄公河惨案”里的那条河。而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国境内河流,孕育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世界上三条著名大河集中发源于同一区域,在国际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让三江源地区自带了一些神秘色彩。

和很多其他水塔不同,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三江源的保护。早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就召开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认为:

“中华水塔”面临着严重威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仅将为西部地区的开发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证。加强三江源区的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于是在2001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

近年来,在加大对三江源保护的同时,当地政府也依托三江源打造了非常多的旅游项目,为人们亲自体验这片神奇土地提供机会。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长江、黄河最初的样子,以及雪山冰川、湖泊沼泽、藏族人文等景观,还可以见到《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渡过的通天河。

从“亚洲水塔”面临失衡风险,到重重保护下“中华水塔”的自然景观,我们要珍惜欣赏美景的机会,也要重视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情话说,“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三江源,我们看过,记住了,足矣。如果破坏了,再见或许就得等到地球重生了。

文章出自“科普中国APP·青海频道”,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公众号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还想看

从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看人类和病毒的斗争

责任最小却灾情最重,气候变化中弱国该何去何从?

“真空传声”和“量子冷却”,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